执业医师内科复习指导肝脏疾病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9882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医师内科复习指导肝脏疾病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执业医师内科复习指导肝脏疾病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执业医师内科复习指导肝脏疾病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执业医师内科复习指导肝脏疾病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执业医师内科复习指导肝脏疾病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执业医师内科复习指导肝脏疾病一.docx

《执业医师内科复习指导肝脏疾病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医师内科复习指导肝脏疾病一.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执业医师内科复习指导肝脏疾病一.docx

执业医师内科复习指导肝脏疾病一

第二十二单元  肝脏疾病

(一)

 

第一节          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

临床上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包括病毒感染,酒精和药物中毒,胆汁淤积及循环、代谢障碍等。

在我国病毒性肝炎是肝硬化形成的最常见的病因,但在西方国家,酒精中毒所致的肝硬化更常见。

 

[ZL]17我国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是

A.慢性酒精中毒         

B.乙型病毒性肝炎     

C.自身免疫性肝炎

D.丙型病毒性肝炎       

E.药物中毒

 

   1.病毒性肝炎 主要为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重叠感染,通常经过慢性肝炎阶段演变而来。

   2.酒精中毒 长期大量饮酒(每日摄入乙醇80g达10年以上)时,乙醇及其中间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作用引起酒精性肝炎,继而发展为肝硬化。

   3.胆汁淤积 持续肝内淤胆或肝外胆管阻塞时,可引起胆汁性肝硬化。

   4.循环障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阻塞,可致肝细胞长期淤血缺氧、坏死和结缔组织增生,最终变成心源性肝硬化。

   5.工业毒物或药物 长期接触四氯化碳、磷、砷等或服用双醋酚汀、甲基多巴、四环素等,可引起中毒性肝炎,最终演变为肝硬化。

   6.代谢障碍 由于遗传或先天性酶缺陷,致其代谢产物沉积于肝,引起肝细胞坏死和结缔组织增生,如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病等。

   

   7.营养障碍 慢性炎症性肠病、长期食物中缺乏蛋白质、维生素、抗脂肪肝物质等,可引起吸收不良和营养失调、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以及降低肝对其他致病因素的抵抗力等。

 8.免疫紊乱 自身免疫性肝炎可进展为肝硬化。

 9.原因不明 发病原因一时难以肯定,称为隐源性肝硬化。

 

(二)发病机制 上述各种原因导致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小叶纤维支架塌陷;残存肝细胞不沿原支架排列再生,形成不规则结节状肝细胞团(再生结节);自汇管区和肝包膜有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纤维束,自汇管,区一汇管区或自汇管区一肝小叶中央静脉延伸扩展,即所谓纤维间隔,包绕再生结节或将残留肝小叶重新分割,改建成为假小叶,造成肝内血循环的紊乱,表现为血管床缩小、闭塞或扭曲,血管受到再生结节挤压;肝内门静脉、肝静脉和肝动脉小支三者之间失去正常关系,并相互出现交通吻合支等,这些严重的肝血循环障碍,不仅是形成门静脉高压症的病理基础,且更加重肝细胞的营养障碍,促进肝硬化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17.肝硬化特征性病理表现是(2004)

A.肝细胞坏死

B.假小叶形成

C.炎细胞浸润

D.肝细胞浊肿变性

E.肝细胞脂肪变性

答案:

B(2004)

解析:

假小叶形成是肝硬化的典型形态。

 

8.关于肝硬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亚急性重症型病毒性肝炎多发展为门脉性肝硬化

B.病变特点是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假小叶形成

C.门脉高压症可表现为出血倾向

D.肝功能不全可表现为脾肿大

E.肝硬化不发生癌变

答案:

B

 

二、病理改变

   

(一)大体形态改变 肝变形,早期肿大、晚期明显缩小,质地变硬、重量减轻,外观呈棕黄色或灰褐色,表面有弥漫性大小不等的结节和塌陷区,边缘较薄而硬,肝包膜增厚。

切面可见肝正常结构消失,被圆形或近圆形的岛屿状结节代替,结节周围有灰白色的结缔组织间隔包绕。

   

(二)组织学改变 正常肝小叶结构消失或破坏,全被假小叶所取代。

肝细胞的排列和血窦的分布极不规则。

假小叶内肝细胞常有不同程度的浊肿变性、脂肪浸润,以至坏死和再生。

汇管区因结缔组织增生而显著增宽,其中可见程度不等的炎性细胞浸润,并有小胆管样结构。

   病理分类:

按结节形态分为4型。

①小结节性肝硬化:

结节大小相仿,直径一般在3~5mm,最大不超过11cm,纤维隔较细,假小叶大小亦较一致;②大结节性肝硬化:

结节较粗大。

直径一般在l一3cm,最大可达3—5cm,结节由多个小叶构成;纤维隔宽窄不一,一般较宽;假小叶大小不等;③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

为上述二型的混合型,即肝内同时存在大、小结节两种病理形态;④再生结节不明显性肝硬化:

其特点为纤维隔显著,向肝小叶内延伸,但肝小叶不完全被分隔:

纤维组织包绕多个肝小叶,形成较大的多小叶结节,然结节内再生不显著。

 

三、临床表现

 

(一)代偿期 病状较轻,缺乏特异性。

以乏力、食欲减退出现较早,可伴有腹胀不适、恶心、上腹隐痛、轻微腹泻等。

上述症状多呈间歇性。

患者营养状态一般,肝轻度肿大,质地结实或偏硬,无或有轻度压痛,脾轻、中度肿大。

肝功能检查结果正常或轻度异常。

 

(二)失代偿期

   1.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一般情况与营养状况较差,消瘦乏力,精神不振,严重者衰弱而卧床不起。

皮肤干枯,面色黝暗无光泽(肝病面容),可有不规则低热:

舌质绛红、光剥,夜盲及浮肿等。

   

   

(2)消化道症状:

食欲不振甚至畏食,进食后常感上腹饱胀不适、恶心或呕吐,对脂肪和蛋白质耐受性差,患者因腹水和胃肠积气终日腹胀难受。

半数以上患者有轻度黄疸,少数有中、重度黄疸。

(3)出血倾向和贫血:

常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紫癜和胃肠出血等倾向,常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ZL]25影响肝硬化患者出血倾向的原因不包括(2004)

A维生素A缺乏

B.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C.维生素K缺乏

D.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E.血小板质和量异常

 

(4)内分泌紊乱:

主要有雌激素增多,雄激素减少,有时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亦减少,在男性患者常有性欲减退、睾丸萎缩、毛发脱落及乳房发育等;女性有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等。

患者面部、颈、上胸、肩背和上肢等上腔静脉引流区域,出现蜘蛛痣和(或)毛细血管扩张;在手掌大鱼际、小鱼际和指端腹侧部位有红斑,称为肝掌。

 

[ZL]16肝硬化失代偿期时,肝功能减退的表现是(2003)

A.脾肿大              

B.肝掌、蜘蛛痣     

C.腹壁静脉曲张

D.腹水                

E.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ZL]6肝硬化时下列临床表现中与内分泌失调有关的是(2000)

A.夜盲    

B.黄疸              

C.全身恶液质

D.蜘蛛痣                

E.出血点或出血斑

 

79男性肝硬化患者性欲减退、睾丸萎缩、肝掌的原因是(2005)

A雄激素过多

B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

C雌激素过多

D甲状腺激素过多

E醛固酮过多

答案:

C

解析:

男性肝硬化时,肝功减退,雌激素灭活减低,出现雌激素增多症状,如;男性病人睾丸萎缩、乳房发育和阴毛稀少,女性病人有月经过少和闭经、不孕,蜘蛛痣与肝掌。

 

在肝功能减退时,肝对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灭能作用减弱,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和抗利尿激素增多。

钠水潴留使尿量减少和浮肿,对腹水的形成和加重亦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损,患者面部(尤其眼眶周围)和其他暴露部位,可见皮肤色素沉着。

 

10.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齿龈出血

B.脾大

C.黄疸

D.浮肿

E.肝掌

答案:

B

解析:

脾大为门静脉高压症表现。

 

2.门脉高压症 门脉系统阻力增加和门脉血流量增多,是形成门脉高压的发生机制。

脾肿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是门脉高压症的三大临床表现。

 

2006-2-076.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具有特征性意义的表现是

 A.腹水

 B.脾大

 C.内分泌紊乱

D.出血倾向和贫血

 E.侧枝循环开放

答案:

E

解析: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包括:

脾功能亢进(典型表现为血常规三系减少)、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和腹水,其中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对诊断门脉高压症具有特征性价值。

 

(1)脾肿大:

脾因长期淤血而肿大,多为轻、中度肿大,部分可达脐下。

晚期脾大常伴有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计数减少,称为脾功能亢进。

 

77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出现全血细胞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2005)

 A营养不良

 B脾功能亢进

 C溶血

 D消化道出血

 E病毒感染

答案:

B

 

 

(2)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

临床上有三支重要的侧支开放:

①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

系门静脉系的胃冠状静脉和腔静脉系的食管静脉、肋间静脉、脐周静脉等开放沟通。

常因门脉压力显著增高、食管炎、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腹内压突然增高或进食粗硬食物机械损伤等,致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ZL]21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最有诊断意义的是(2003)

A下肢浮肿              

B.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C.胸水和腹水

D.脾大                  

E.肝大

 

[ZL]26男性,45岁,呕鲜血两小时入院,对诊断最有意义的是(2005)

A脾大

B右侧胸水

C痔核

D食管下段静脉曲张

E腹水

 

②腹壁静脉曲张:

门脉高压时脐静脉重新开放,与副脐静脉、腹壁静脉等连接,在脐周和腹壁可见纡曲的静脉,以脐为中心向上及下腹延伸,脐周静脉出现异常明显曲张者,外观呈水母头状;

 

101一腹壁静脉曲张患者,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下至上,脐以下血流由上至下。

该患者应考虑为(2004)

A上腔静脉阻塞             

B下腔静脉阻塞         

C门静脉高压或门静脉阻塞

D髂内静脉阻塞             

E髂外静脉阻塞

答案:

C

解析:

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下至上,脐以下血流由上至下考虑门静脉高压或门静脉阻塞;脐以上、以下血流方向均由下至上考虑下腔静脉阻塞;脐以上、以下血流方向均由上至下考虑上腔静脉阻塞。

 

③痔静脉扩张:

系门静脉系的直肠上静脉与下腔静脉系的直肠中、下静脉沟通,有时扩张形成痔核。

(3)腹水:

是肝硬化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腹水形成的机制为钠、水的过量潴留,与下列腹腔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有关:

①门静脉压力增高:

超过2.9kPa时(300mmH20),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②低清蛋白血症:

清蛋白低于30/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致血浆外渗;③肝淋巴液生成过多:

超过胸导管引流的能力,淋巴液自肝包膜和肝门淋巴管渗出至腹腔;③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致肾钠重吸收增加;⑤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致水的重吸收增加;⑥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78下列各项临床表现中,诊断肝硬化意义最小的是(2005)

 A厌食、乏力

 B腹水形成

 C肝掌及蜘蛛痣

 D男乳女化

 E腹壁静脉曲张

答案:

A

解析:

腹水、腹壁静脉曲张是门脉高压的表现;肝掌及蜘蛛痣、男乳女化是肝功能减退的表现。

而厌食、乏力是非特异性症状。

故本题应选择A。

 

9.关于肝硬化腹水形成的因素,不正确的是

A.门静脉压力增高

B.原发性醛固酮增多

C.低白蛋白血症

D.肝淋巴液生成过多

E.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

答案:

B

解析:

肝硬化时由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致肾钠重吸收增加。

 

 

(4~6题共用备选答案)

A.男性乳腺发育

B.食管静脉曲张

C.氨中毒

D.凝血因子减少

E.黄疸

4.肝硬变时,门静脉高压可引起

答案:

B

解析:

门静脉高压导致三条门—体侧枝循环开放,食管静脉曲张是之一。

5.肝硬变时,肝脏解毒功能下降表现为

答案:

C

解析:

肝硬化时,肝脏将氨合成尿素能力下降,并列血氨升高,引起肝性脑病。

6.肝硬变时,肝脏激素灭活功能下降表现为

答案:

A

解析:

雌激素主要在肝脏灭活,肝硬化时雌激素灭能活减低,致雌激素在体内增多,出现乳房发育。

 

腹水出现前常有腹胀,大量腹水使腹部膨隆、腹壁绷紧发亮,状如蛙腹,有时膈显著抬高,出现端坐呼吸和脐疝。

部分患者伴有胸水,多见于右侧,系腹水通过膈淋巴管或裂隙进入胸腔所致。

 

[ZL]31下列属于肝硬化门脉高压表现的是

A.肝掌     

B.蜘蛛痣      

C.脾肿大      

D.肝肿大   

E.男性乳房发育

 

1.男性,38岁,患肝硬化3年,一周来畏寒发热,体温38℃左右,全腹痛,腹部明显膨胀,尿量500ml/d。

住院后经检查有以下体征,对目前病情判断最有意义的是

A.蜘蛛痣及肝掌

B.腹壁静脉曲张呈海蛇头样

C.脾肿大

D.全腹压痛及反跳痛

E.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

答案:

D

解析:

肝硬化可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表现为急性起病,腹痛,腹水迅速增长,体检可见轻重不等的全腹压痛和腹膜刺激征。

 

   

四、并发症

(一)上消化道出血 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多突然发生大量呕血或黑便。

常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病死率很高。

出血病因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外,部分为并发急性胃粘膜糜烂或消化性溃疡所致。

 

[ZL]30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是(2005)

A上消化道大出血

B感染

C肝性脑病

D原发性肝癌

E门静脉血栓形成

 

(二)肝性脑病 是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详见“肝性脑病”节。

 

[ZL]22肝硬化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2003)

A肝性脑病              

B.上消化道出血      

C.原发性肝癌

D.自发性腹膜炎          

E.肝肾综合征

 

76肝硬化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2005)〖HTK〗

 A低钠血症

 B肺部感染

 C肝肾综合征

 D自发性腹膜炎

 E肝性脑病〖HT〗

答案:

E

解析:

上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肝性脑病为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和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三)感染 肝硬化患者抵抗力低下,常并发细菌感染,如肺炎、胆道感染,大肠杆菌败血症和自发性腹膜炎等。

   (四)功能性肾衰竭  失代偿期,肝硬化出现大量腹水时,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等因素,可发生功能性肾衰竭,又称肝肾综合征。

其特征为自发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和低尿钠,但肾却无重要病理改变。

引起功能性肾衰竭的关键环节是肾血管收缩,导致肾皮质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持续降低。

参与的因素有:

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②肾素一血管紧张素Ⅱ系统活动增强;③肾前列腺素(PG)合成减少,血栓素A2(TXA2)增加;④失代偿期肝硬化常有内毒素血症,已知内毒素有增加肾血管阻力作用;⑤白三烯产生增加,因它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在局部引起肾血管收缩。

   (五)原发性肝癌 并发原发性肝癌者多在大结节性或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基础上发生。

  

(六)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常见的有:

①低钠血症:

②低钾低氯血症与代谢性碱中毒。

 

 

48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主要合并症不包括(2001)〖HTK〗

A肝癌

B门静脉高压症

C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D肝功能衰竭

E急性肝静脉血栓形成

答案:

E

解析:

肝硬化的并发症包括;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原发性肝癌、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肝肾综合征和肝肺综合征。

 

   

五、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血常规 在代偿期多正常,失代偿期有轻重不等的贫血。

脾亢时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

   

   

(二)尿常规 代偿期一般无变化,有黄疸时可出现胆红素,并有尿胆原增加。

有时可见到蛋白、管型和血尿。

   (三)肝功能试验 代偿期肝硬化的肝功能试验大多正常或有轻度异常,失代偿期患者则多有较全面的损害,重症者血清胆红素有不同程度增高。

转氨酶活性常有轻、中度增高,一般以ALT(GW)增高较显著,肝细胞严重坏死时则AST(GOT)活力常高于ALT。

胆固醇酯亦常低于正常。

血清总蛋白正常、降低或增高,但清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在血清蛋白电泳中,清蛋白减少,Y一球蛋白增高。

凝血酶原时间在代偿期可正常,失代偿期则有不同程度延长,经注射维生素K亦不能纠正。

纤维组织增生所引起的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llIр透明质酸、板层素等浓度常显著增高.肝储备功能试验如氨基比林、吲哚箐绿(ICG)清除试验.随肝细胞受损情况而有不同程度的潴留。

   

   (四)免疫功能检查 肝硬化时可出现以下免疫功能改变:

①细胞免疫检查可发现半数以上的患者T淋巴细胞数低于正常,CD3、CD4和CD8细胞均有降低;②体液免疫检查可发现lgG、IgA、IgM均可增高,一般以lgG增高为显著,与γ球蛋白的升高相平行;③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非特异性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平滑三肌抗体、抗线粒体抗体等;④病因为病毒性肝炎者,乙型、丙型或乙型加丁型肝炎病毒标记呈阳性反应。

(五)腹水检查 一般为漏出液,如并发自发性腹膜炎,则腹水透明度降低,比重介于漏出液和渗出液之间,RiValta试验阳性,白细胞数增多常在500x106/L以上,分类以中性粒细胞,并发结核性腹膜炎时,则以淋细胞为主;腹水呈血性者应高度怀疑癌变,宜作细胞学检查.当疑诊自发性腹膜炎时,需床边作腹水细菌培养,以提高阳性率,并以药物敏感试验作为选用抗生素的参考。

 

 

(19~20题共用选项)(2003)

A.漏出液            

B.渗出液          

C.血性

D.脓性              

E.乳糜性

[ZL]19首先考虑为肝硬化腹水的是

[ZL]20首先考虑为肝癌腹水的是

 

 

(14~15题共用选项)(2002)

有关腹水的性质

A.渗出性 

B.血性 

C.乳糜性

D.介于渗、漏之间 

E.漏出液

[ZL]14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

[ZL]15结核性腹膜炎

 

51.肝硬化患者,近l周来发热、腹痛,腹水明显增加.腹水检查:

淡黄.比重1.017,蛋白35g/L.白细胞O.5×109/L,中性粒细胞为主.最可能并发(2003)

   A.结核性腹膜炎

   B.自发性腹膜炎

   C.门静脉血栓形成

   D.原发性肝癌

   E.肝肾综合征

   答案:

B(2003)

 

46.男,35岁,诊断为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一周来出现轻微腹痛,腹水增多。

查体:

T38.5℃,腹水常规:

淡黄色,比重为1.016,蛋白25g/L,白细胞500×106/L,中性粒细胞0.85,最可能的并发症是

A.原发性肝癌

B.脾栓塞

C.自发性腹膜炎

D.门静脉血栓形成

E.结核性腹膜炎

答案:

C

解析:

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可有低热、腹胀、腹水持续不断、腹痛、腹水比重介于漏出和渗出之间,白细胞数增多,以中性粒为主。

 

 

(12~13题共用备选答案)(2002)

A.腹水比重<1.016,蛋白=20g/L

B.腹水比重>1.018,李凡他(Rivalta)试验阳性

C.乳糜样腹水

D.腹水细胞总数>109/L,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E.〖ZK(〗腹水细胞总数为108/L,分类以间皮细胞为主

12.最可能为肝硬化腹水的是

答案:

A(2002)

13.最可能为结核性腹膜炎腹水的是

答案:

B(2002)

解析:

漏出液常淡黄清亮,偶为假乳糜性,静置后不凝固,比重<1.018,Rivalta试验反应阴性,蛋白定量<30g/L,腹水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比值<0.5,细胞计数<100×106/L,以淋巴细胞和间皮细胞为主,1978年Hoefs提出了SAAG的概念,即血清白蛋白与同日内测得的腹水白蛋白之间的差值,是诊断门脉高压性腹水的最佳指标。

SAAG≥11g/L提示门脉高压性腹水,SAAG<11g/L则为非门脉高压性腹水;渗出液可呈黄色浆液性、血性、脓性或乳糜性。

比重>1.018,Rivalta试验反应阳性,蛋白总量>30g/L,腹水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比值>0.5。

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见于化脓性腹膜炎;以淋巴细胞为主,多见于结核、梅毒及肿瘤性腹水。

 

 

14.男,43岁,肝炎肝硬化病史5年,出现腹水1年,l周来低热伴轻度腹痛,腹水明显增多。

腹水检查:

淡黄色,比重1.017,蛋白26g/L,白细胞数500×106/L,中性粒细胞0.80。

最可能的诊断是肝硬化合并(2002)

A.结核性腹膜炎

B.自发性腹膜炎

C.原发性肝癌

D.门静脉血栓形成

E.肝肾综合征

答案:

B(2002)

解析:

自发性腹膜炎为肝硬化常见并发症,表现为腹痛、发热、腹水增加,腹水比重介于漏出液于渗出液之间,白细胞数增多,常在500×106/L以上,中性粒细胞比值增高。

 

  (六)超声显像 可显示肝大小、外形改变和脾肿大;门脉高压症时可见门静脉、脾静脉直径增宽,有腹水时可发现液性暗区。

(七)食管吞钡X线检查   食管静脉曲张时,X线显示虫蚀样或蚯蚓状充盈缺损,纵行粘膜皱襞增宽,胃底静脉曲张时可见菊花样充盈。

 

[ZL]32.对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最有价值的是 (2006) 

 A.超声波示肝脏回声不均匀 

 B.蜘蛛痣

 C.肝功能异常

 D.钡餐示食管下段有蚯蚓样充盈缺损

 E.脾大

 

[ZL]7对诊断门脉高压症最有价值的是(2000)

A.腹水              

B.脾大              

C.肝大、质硬

D.黄疸、下肢浮肿     

E.食管吞钡X线检查

 

   (八)内镜检查 可观察到静脉曲张及其部位和程度,阳性率较x线检查为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时,急诊胃镜检查可判明出血部位和病因,并可进行止血治疗。

   (九)放射性核素检查 可见肝摄取核素稀疏、分布不规则,常呈现肝右叶缩小与左叶增大,脾有核素浓集。

   

(十)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若见有假小叶形成,可确诊为肝硬化。

 

 

(27~28题共用题干)(2005)

男性,55岁,有饮酒史20年,每日半斤白酒。

2年来间断上腹隐痛,腹胀乏力,大便不成形,双下肢水肿,B超:

肝脏回声不均匀增强,脾大,少量腹水。

[ZL]27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胰腺炎

B胰腺癌

C酒精性肝硬化

D慢性胆囊炎

E胃癌

[ZL]28为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是

A腹部CT

B〖KG*5〗ERCP造影

C肝脏穿刺

D腹部核磁

E静脉胆囊造影

 

[ZL]29患者呕血500ml后出现昏迷,最可能的并发症是(2005)

A低钠血症

B脑出血

C脑血栓

D肝性脑病

E颅内感染

 

   (十一)腹腔镜检查 可直接到静脉曲张外形、表面、色泽、边缘及脾等改变,直视下对病变明显处作穿刺活组织检查。

 

六、诊断   

 诊断的主要根据为:

①有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长期饮酒等有关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