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建国60周年报告征文英雄埋名四十年.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979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念建国60周年报告征文英雄埋名四十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纪念建国60周年报告征文英雄埋名四十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纪念建国60周年报告征文英雄埋名四十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纪念建国60周年报告征文英雄埋名四十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纪念建国60周年报告征文英雄埋名四十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纪念建国60周年报告征文英雄埋名四十年.docx

《纪念建国60周年报告征文英雄埋名四十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念建国60周年报告征文英雄埋名四十年.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纪念建国60周年报告征文英雄埋名四十年.docx

纪念建国60周年报告征文英雄埋名四十年

纪念建国60周年报告征文:

英雄埋名四十年

  一位曾参加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抗美援朝等著名战役,多次受奖并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的全国特级战斗英雄张国富,复员回乡后,不求官求荣,隐姓埋名40年,甘于做一个普通的火药工。

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无疑将让读者的灵魂受到一次难得的净化。

  英雄埋名四十年

  ——全国特级战斗英雄张国福的传奇经历

  1998年7月11日。

XX解放军301医院重症病房。

  生命垂危、气如游丝的一位肺癌患者,正在接受全力抢救。

站在外面的亲人和解放军总政治部的同志,焦急万分地盼望着奇迹发生。

  病魔,就像不可抵挡的冲击波,迅速肆虐,侵蚀着老人的每一个细胞。

  昏迷中,老人不停地喊着:

“首长!

我被包围了,向我开炮!

”“副连长牺牲了,战友们都牺牲了,请求增援!

  这位病人就是全国特级战斗英雄张国福。

  40年前,张国福是全军闻名的特级战斗英雄,他参加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抗美援朝等多次战役,先后荣立特等功一次、大功两次、小功五次,并荣获“四野”授予的“孤胆英雄”、“开路先锋”、“青年战斗英雄”等荣誉称号,他曾获得东北人民解放军英雄奖章两枚、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纪念章一枚、毛泽东奖章一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独立奖章一枚……1950年9月,张国福出席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当时19岁的他是众多英雄中最年轻的一位。

  老英雄的儿女们一点一点地为父亲擦拭着脸庞上沉积的岁月风尘,但怎么也抹不掉令他魂牵梦绕的峥嵘岁月——

  一、只身杀敌的“张虎子”

  张国福原名为张国富,乳名“张虎子”。

1931年12月出生于吉林省榆树县新立镇一个农民家庭。

1946年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47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班长、排长、连长等职务。

  1947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向盘踞在东北的国民党军队发起了夏季攻势,刚好张国富所在的独立三师九团负责攻打吉林市北面的江密峰。

江密峰地处松花江以北,是一座南高北低的山岭。

在攻打北山时,双方激战到下午三点多钟,还有300米高的山峰难以攻下。

此时,我军一营长、三营长、一连长和三连指导员都已牺牲了。

伤亡人数逐渐增多。

  怎么办?

  小战士张国富眼红了。

紧急关头,他一人在我军炮火掩护下,疾速冲到距离敌人指挥所10多米处,掏出一颗手榴弹,猛地冲进敌人指挥所,大喊一声:

“优待俘虏,投降不杀!

  当时在指挥所里的敌人保安团长、中将赵佰昭吓傻了,乖乖地当了这个16岁小战士的俘虏。

敌人的指挥所失灵了,我们的部队一鼓作气,攻上山头,全歼江密峰的守敌。

战斗结束后,《猛进报》以《16岁放牛娃张国富活捉国民党中将赵佰昭》为题,详细地报道了这段传奇般的战斗经历。

张国富不但记大功一次,还成了独立三师的名人。

  攻打江密峰战斗不久,张国富又经历了一次极为惊险的战斗,创下独自一人使部队化险为夷的战斗奇迹。

那一次,他所在的九团二营五连刚刚进入松花江边一个村庄大院休息,就被敌人用机枪把大门紧紧地封锁了。

情况万分危急。

  还是张国富,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从院墙上翻身爬到墙外的玉米地里,偷偷地爬到距离敌人20余米远的地方。

突然,他快速掏出手榴弹抛向敌人的机枪手,顿时把吼叫的机枪炸“哑”了。

同时,院内的战友们冲出大院,把敌人打得七零八落。

全连人得救了,张国富又被记大功一次。

  1948年9月至11月,在解放东北全境的辽沈战役中,张国富立下了“天大”的特等功。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了!

在毛泽东“这次决战不能让蒋介石的军队走出东北”的指示下,林彪、罗荣桓率领的东北野战军连克昌黎、北戴河、绥中、兴城、义县、锦州等地,蒋介石急调廖耀湘指挥5个军12个师共计10万人的“西进兵团”前来助战,却被我军拦截在黑山、大虎山一带。

双方短兵相接,又一场恶战开始了。

  战斗打到胶着状态时,张国富所在的部队知道敌军司令部就在他们这一带。

但是,能否相遇,能否攻下,还是一个未知数。

就在胡家窝棚那里,敌人的炮火十分猛烈。

经过几十次冲锋,战友们一个个全都倒在敌人的炮火之下。

这时,张国富左手拎着爆破筒,右手紧握着手榴弹,等待着再一次发起冲锋。

  又一次冲锋被敌人炮火挡住以后,张国富佯装被击中,伏在一片阵亡的战友们身旁,没有退回阵地。

此时,张国富已经接近了敌人指挥所。

当部队再一次吹响了冲锋号时,距离敌人最近的张国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准确无误地向敌人指挥所投出了一颗手榴弹。

借着手榴弹爆炸的一刹那,张国富手持爆破筒一跃而起,冲进了敌人指挥所,向敌人指挥官大声地断喝:

“快命令你的部队放下武器,不然我就与你们同归于尽!

  就在敌人指挥官惊慌失措之际,张国富身后的战友们已经冲进指挥所。

敌人指挥官一看大势已去,无奈地命令士兵们停止抵抗。

胡家窝棚战斗一举摧毁了廖耀湘的司令部,大大地加快了整个战役的前进步伐。

张国富只身一人手持爆破筒冲进敌军指挥所的举动,被我军指挥战斗的师首长在望远镜中看得清清楚楚。

战后,师首长夸赞张国富是一个真正的“小老虎”。

评功时,张国富被评为特等功臣。

他的《立功证书》“功绩摘要”一栏是这样写的:

“辽西战,替班长看地形,打一个手榴弹,炸死五六个敌人,活捉敌官兵10余名;冲进敌指挥所,对战役起天大的作用,战后评一特功。

  全国解放以后,张国富光荣地出席了1950年9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

400万大军,仅选出307名战斗英雄。

而荣膺“特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的只有78名。

可见当时标准之高,资格审定之严。

而年仅19岁的张国富榜上有名。

在英雄代表大会上,向来风趣幽默的毛泽东主席把张国富从代表人群中拉出来,让他与周恩来总理站在一起。

毛泽东主席一脸严肃地打量着,张国富很是紧张,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

半天,毛泽东主席灿烂地笑了:

“高矮差不多么!

”朱德、彭德怀等将帅们和代表们也都笑了起来。

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特意设家宴,宴请了张国富、郭俊卿等四位英雄。

在向代表们敬酒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亲切地勉励他“好好学习,艰苦奋斗,再立新功”。

  1951年4月,张国富随47军入朝作战,正值敌军发动大规模的“秋季攻势”,在临津江一带向我军进攻。

当时,中朝正同美军举行停战谈判,美军倚仗着自己的军事实力,叫嚣谈判桌上解决不了的问题留着战场上解决。

发起这场进攻的“联合国军”,有美骑1师、美3师、美25师、英联邦师、李承晚军第9师、泰国团、土耳其旅及希腊营。

“联合国军”把所有的杀人武器全都用上了,飞机、大炮,甚至化学武器、毒气弹,还有200余辆坦克,300余门火炮……

  而我军连给养都难以为继。

那是怎样的七天八夜啊!

残酷的炮火在考验着中国军人的忠诚与勇气。

  张国富率领着全连战友们,顽强地坚守着朝鲜的345.6无名高地。

一次次地抵抗,一次次地阻击,身边的粮食颗粒皆无,战友们解下自己的腰带,用开水煮熟,吞咽着继续坚持战斗。

当棉絮、衣服,都成为战友们的食物时,阵地上只剩下了张国富和他的副连长。

  与阵地共存亡,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两个人争着把生的希望留给对方。

这时,疯狂的“联合国军”又发起了冲锋。

张国富和副连长将阵地上的弹药集中在一起,凭着顽强斗志,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此时,张国富身负重伤,他的右腿已经骨折。

  阵地上的一切通信中断,坚守阻击敌人任务即将完成,可副连长请求张国富立即回师部报告。

在隆隆的炮火声中,身负重伤的张国富用皮带把一名奄奄一息的战友绑在自己身上,他连滚带爬地撤出了阵地。

而副连长,却和他的全连战友们把英名永远地留在了异国他乡的土地上。

  当张国富血肉模糊地爬回师部时,他用自己微微能动的嘴唇,从嗓子里发出了几句话:

“师长!

全连人全都牺牲了,我们的阵地没有失守……”

  说完,张国富昏了过去。

师部所有的指挥员失声大哭。

  战争结束后,作为军事精英的张国富,被部队保送到湖南衡阳炮校深造。

就在前程似锦的人生旅途中,张国富毅然决然地告别了部队,回到了原籍吉林省榆树县的家乡。

  二、押运火药的“张四级”

  张国富复员回到地方以后,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热情欢迎,人民对这位全国战斗英雄非常重视,经常请他作报告,讲述战斗经历。

与此同时,政府对于张国富的安置,也进行了精心的安排。

  1956年夏季的一天,吉林省榆树县委书记特意将张国富请到了自己办公室里。

县委书记拉着张国富的手说:

“国富啊!

你是共和国的特级战斗英雄,也是榆树县人民的骄傲,为了妥善安排你,县委决定,将你调到县委工作,怎么样?

  张国富摇了摇头。

  县委书记以为他对安排不满意,急忙说:

“如果你认为不合适,等到半年以后,我们再作调整。

  张国富说:

“我不是那个意思。

我今后不做官,想务农。

  县委书记不解地问:

“你舍生忘死为的是什么呀?

  张国富解释说,为的是我们劳苦人民过上好日子。

战争年代,自己身边不知倒下了多少战友,他们再也感受不到新中国的阳光了。

自己能活下来,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不想借牺牲的战友们的光,在地方享受高官厚禄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共和国的胜利,不是一个人的功劳,合上功劳簿,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

自己要用双手去生活。

  一席话说得县委书记热泪盈眶。

  张国富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他从16岁开始参军一直到复员转业,对农活一窍不通。

什么春种、秋收,播种、收割,什么扶犁、点种,套车、拉磨,他都有劲儿使不上。

  有一天,新婚不久的妻子犯愁地说:

“咱们俩总得找点什么活计吧!

要不瞪着眼睛饿死么?

  张国富笑着说:

“天无绝人之路,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妻子问:

“你有什么秘密?

快说!

  张国富说:

“黑龙江省鹤岗矿务局正在招收工人,尤其是煤矿急需消防人员。

我这个部队转业人员,正好适合干这一工作。

  经过两天两夜的商议,张国富和妻子悄悄来到新立镇政府,开了一张“支援煤矿建设”的介绍信。

在张国富的百般恳求下,镇政府秘书在介绍信上将“张国富”改写成了“张国福”。

虽然是一字之差,可一位曾经枪林弹雨的共和国特级战斗英雄,从人们的视野中静静地消失了。

隐名埋姓,这是张国福用来表达对生存感悟的一种特殊方式。

  张国福带着妻子,肩扛着简单行李,来到了黑龙江省鹤岗矿务局。

当时,他的档案、户口等什么都没有带,他的复员证、立功证、军功章等更是露都没有露,完全是按着“介绍信”里介绍采用的。

  当时,招工单位听说张国福是当兵出身的,便将他安排到鹤岗矿务局十三厂消防队,在那里当了三年消防队员。

由于矿务局不断地更新设备和引进新技术,张国福所在的消防队慢慢解体了。

  消防队解体以后,原来的队员们纷纷投亲靠友找关系,大都分配了满意的工作。

可张国福呢,是一个外来人,人生地不熟的,只好静等组织上的安排。

有一天,十三厂负责人事的同志找到了他:

“你愿意干火药工吗?

  张国福问:

“不就是摆弄火药么?

  人事同志解释说:

“不是制造火药,而是从南方往回押运火药的原料。

  张国福笑了:

“哦!

押运有什么难的?

  人事同志没有隐瞒他,说这个火药工是十三厂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工种。

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人上岗,可都没有干上一个月就要辞职,要求调换工作岗位。

  张国福不以为然,不就是苦累加危险么,就是掉脑袋也不怕,只要是为了新中国建设。

  人事同志半信半疑,但看到张国福坚定的态度,就把事情敲定了。

  第二天,张国福在十三厂人事同志的陪同下,来到了火药押运队。

这时,厂内有十几个人围着张国福,就像看外星人一样,堵了个水泄不通。

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个工种哪里是人干的?

还有的小声说:

“火药工,特别危险,弄不好会出人命的!

”还有个好心的工人拉着张国福的衣襟:

“我们听说你参过军,那也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是不是?

  张国福领了大家的心意,但却没有改变想法。

他相信自己一定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张国福的工作是坐在闷罐车里从南方押运到黑龙江省鹤岗矿务局。

从南方运回TNT原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