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9772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docx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docx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摘要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消极的问题行为,是幼儿在成长阶段必然经历的一种过程,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较大,不仅会给他人和集体造成伤害,而且还会使幼儿从环境中获得更多的负面态度,甚至会给幼儿的健康成长造成阻碍。

当今社会中的许多人缺乏对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了解,这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尤其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攻击与暴力问题日趋严重,有关攻击性行为的研究更加受到社会以及研究者的重视。

基于此,本文介绍了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概念等,通过研究相关文献,总结出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特点及表现,进而从家庭、幼儿园、社会这三大方面对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讨论,从而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策略,目的是让3-6岁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得到预防和矫正。

家长、幼儿园、社会无论面对何种攻击性行为,都必须要客观看待,为幼儿创设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采取爱与尊重的原则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解决策略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在3岁以前,幼儿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家庭,特别是现在幼儿被大多数家庭成员置于中心地位,在生活中,家庭成员总是试图满足幼儿的各种需要甚至是幼儿本人都没有意识到的某种需求。

自我为中心的立场恰恰就被幼儿利用了,使其从中获取各种各样需求的满足。

幼儿因为身边缺少能够让他们进行威胁和施展暴力的对象,以及父母在幼儿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和家庭成员对幼儿的溺爱,从而使得幼儿的攻击性受到压制。

由于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隔代教育的影响,使得幼儿逐渐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不仅不利于同伴关系的建立,而且还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增多。

在幼儿入园后发现其生活的环境与之前大不相同,潜在的攻击倾向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的刺激从而产生攻击性行为。

我国曾有相关学者表示3-6岁是幼儿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此可见这一阶段的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的教育问题和解决策略具有着一定的重要性。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研究目的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但会给他人和集体造成伤害,也给幼儿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此研究主要的研究目的在于将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和其他幼儿的教育问题区别开来,真正的了解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其中所存在的教育问题,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策略。

为更多3-6岁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的教育者和学校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帮助,让3-6岁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健康成长。

研究意义

本文具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理论上,本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理论体系;实践上,我们对3-6岁幼儿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具体分析,结合实际得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给幼儿教师可供参考的建议,让幼儿教师能更好的去教育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对预防和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让更多人知道如何去教育和爱护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让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各方面都能得到更好的帮助和发展。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在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方面的研究并不是很全面,研究的内容大多为幼儿攻击性行为与自控力的关系、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或是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等。

我国学者张文新指出,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攻击性行为也在不断的变化,男孩比女孩更具攻击性[1]。

陈昌凯与徐琴美研究表明,3-6岁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认知能力逐渐成熟,开始考虑攻击性行为的条件,选择攻击性行为的施展方式[2]。

李浩丽认为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目前在中国知网上发布的关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期刊、论文并不少,但是关于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解决策略不是很全面具体。

因此本研究将深入探讨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攻击性行为发生系统的解释说明趋于多元化,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多拉德(Dollard)通过研究提出了挫折侵犯学说,他认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避免痛苦、寻求快乐的反应,并且挫折越大侵犯越大。

班杜拉提出,面对攻击性行为不仅要考虑行为发出者的伤害意图,同时还要考虑个体的社会判断,他认为攻击性行为是模仿和学习的结果。

八十年代心理学者道奇(Dodge)研究表明攻击是行为发出者对信息的错误认知而引发的,他强调个体在面对社会信息时的认知过程。

费希巴赫等学者研究表明移情能力越高,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就越低,即行为发出者在体验他人的痛苦后可以有效减少自己对他人实施攻击性行为。

在幼儿期我们可以通过移情训练、主题讨论,角色互换等方法来提高幼儿的移情能力,解决幼儿同伴交往中的常见问题。

国外学者其他研究成果包括:

冲突情境的存在是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前提,攻击形式、类型及诱因随年龄变化而发生变化等。

国外对于攻击性行为的研究也多趋于幼儿期攻击性行为的研究,且研究方法多趋于多元化。

综上所述,国内和国外对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对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内容还不够全面深入,面对着3-6岁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的数量不断变化,我们可以开设相关的教育课程,开展家园合作项目,让家长和教育者能够更好的教育幼儿。

1.4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明确了攻击、幼儿攻击性行为、亲善行为等相关概念,然后进一步对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以此为基础,从家庭、幼儿园、社会这三大方面分析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国内外研究文献以及我所实习的幼儿园中真实的教学案例整理和分析得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解决策略包括家庭、幼儿园、社会如何去做。

1.5研究方法

在论文的研究中,首先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查阅与攻击性行为有关的刊物资料,从而加以系统理性的分析,整理出相关的资料,为自己论文的撰写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成果。

其次,运用了教育教学实验法,对两个幼儿园3-6岁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进行比较实验的研究更好的发现和验证其中的因果规律。

第三种方法采用的是个别案例研究法,对幼儿进行跟踪调查、教育指导,摸索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具体原因及解决策略。

最后运用访谈法,有计划、有目的的与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交流有关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话题,了解有关家庭方面、幼儿园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具体情况。

2相关概念界定

2.1攻击的概念

弗洛伊德(SigmunFreud)与洛伦茨(Lorentz)一致认为攻击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当行为发出者的侵略意向和攻击性情绪在一定程度上积累起来时,就会采取暴力或破坏性的方式进行发泄,一定程度被解释为受环境因素影响激发出来的战斗力本能的临界值。

攻击是一种以伤害他人为目的,让个体感到害怕或恐慌,并且想要逃避的各种形式的侵犯[3]。

2.2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概念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指的是当个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或维护自己的权利时,对他人进行语言上的污蔑或身体上的伤害,也指做出不被社会规范所认可的行为。

主要表现为:

拉扯、打、踩、踢、咬、侮辱、叫喊名字、责备、威胁、大声嚷嚷、抓、暴力、骂人、抢夺、损害他人财物等等。

包含了可见的攻击性行为表现,也包含潜意识的攻击意图[4]。

2.3亲善行为的概念

亲善行为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他人或者打算帮助他人,并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5]。

3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分析

3.1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特点

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年龄特点

科斯特尔尼克(Kostelnik)等人(2002)研究表明,在这个年龄阶段幼儿由于受到语言发展的限制,以及幼儿不知采用何种方式来获得自己想要的物品,通常以身体攻击的方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6]。

在早期,幼儿常常为了争夺物品或抢占空间而进行攻击,年龄较大的幼儿则是因为不遵守游戏规则,不排队等社会性问题而产生攻击性行为[7]。

从方式和类型来看,工具性攻击发生的频率逐渐降低,而敌意性和报复性攻击发生的频率逐渐增加。

一些研究还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攻击的频率呈减少趋势,言语攻击和间接攻击的频率呈上升趋势。

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

男孩会较为频繁的使用直接的动作攻击,但女生更喜欢用不易被发现的关系攻击。

怀汀(Whiting)等学者考察了不同生活背景、不同文化下的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调查发现男生比女生更喜欢参加攻击性游戏,并且常常出现侮辱的言语,当幼儿受到外部攻击时,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用身体攻击或言语进行反击。

从中可以看出,男生的外部攻击行为多于女生的外部攻击行为[8]。

3.2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根据拉格斯佩茨(Lagerspetz)和比约克维斯特(Bjorkqvist)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分类,说明幼儿时期动作攻击与言语攻击共存,且言语上的攻击较为频繁的出现[9]。

此外在大班幼儿中易出现间接的攻击,即通过第三方实施产生的攻击性行为,根据克里克(Crick)和彼得格罗特(Grotpeter)的理论也可以叫作关系攻击,即利用人际关系网络展开的,主要目的是破坏良好人际关系的攻击。

例如,幼儿与朋友保持良好的关系,说服其他幼儿以小团体的形式排斥个别幼儿,用夸大的言辞向教师告状,期待个别不受欢迎的幼儿受到批评等[10]。

根据相关研究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形式总结如下:

抢夺他人的东西,如:

玩具、食物、玩伴等。

争夺座位,活动场所等空间。

保护自己的物品不被其他幼儿触碰,并独享它们。

游戏或各种主题活动引起的摩擦和纠纷,打破别人的物品,取笑他人。

看到其他幼儿不排队、不遵守游戏规则等。

在户外活动期间经常发生无意的碰撞。

没有理由逗弄,欺负其他幼儿,故意打人、推、撞、拦截他人,破坏他人的图书、作品等。

遇到挫折踢东西、摔、哭泣、发脾气,或者情绪不稳定时的自我发泄。

希望得到关注并模仿他人的言行。

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好动、能量充沛、错误的交往方式。

打击报复,不听教师以及同伴的话,讲脏话、打人、吐口水、翻白眼等。

4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4.1家庭方面

家庭影响着幼儿的情绪,具有情感感染的效果。

《颜氏家训》中:

同言儿信,信其所亲。

讲的是父母与幼儿之间关系越亲近,对幼儿各方面影响就越大,效果越显著,反之亦然。

营造有利于积极情绪发展的环境,也可以促进幼儿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幼儿对父母情绪的变化较为敏感,如果父母经常在幼儿面前大吵大闹或动手打架不顾及幼儿的感受,幼儿容易产生情绪上的消极共鸣。

遗传因素

父母遗传给孩子的神经类型使幼儿的气质各不相同,性格不同的幼儿与同伴相处的是否和谐在攻击性行为中可直接表现出来[11]。

相关研究表明,冲动、情绪不稳定的幼儿被认为具有高度攻击性。

父母对幼儿的教育方式和态度

有一部分父母经常依靠暴力殴打、训斥来管教自己的孩子,认为我是长辈打自己的孩子天经地义,而且是我们家的私事没有人有权干涉。

这直接在幼儿面前展示了一种攻击性行为的模型,像是换一种方式告诉幼儿如果别人惹你不开心,你就可以用这种方式对待他。

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些家长漠不关心,这会抑制幼儿的情感需求并使幼儿的行为合理化。

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方式

影响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因素为家庭冲突和暴力。

在幼儿面前展现出一种充满暴力、攻击性强的婚姻状态以及家庭冲突频繁的互动模式,孩子从中观察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的学习了不恰当的人际交往模式以及解决冲突的办法。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用大打一架的方式来解决冲突,攻击性强、打架厉害的一方获胜。

把错误的观念间接的灌输给了幼儿,强化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在生活中哥哥对着妹妹大吼大叫,妹妹转过身来骂哥哥,于是哥哥打妹妹,妹妹当然也要还击打哥哥,兄妹之间的矛盾逐渐升级。

家长和幼儿之间也是如此,造成了恶性循环。

缺乏情感交流的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没有沟通和理解,直接加强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4.1.4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脱节

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脱节,出现了5+2=0的现象。

现如今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只能用物质来弥补对幼儿的亏欠,老人们更是对幼儿十分溺爱、百依百顺。

在幼儿园孩子接受了5天的教育,初步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放假在家待两天,又变回之前的样子。

萝北县某教育幼儿园某大班幼儿李某某,在幼儿园时对教师不礼貌,会向老师说不文明的语言、翻白眼、伸手打老师,在幼儿园经过教师的长期教导,这种现象明显的得到了改善。

但是在一个周日的下午,李某某的母亲带他坐公交。

李某某上车后有人让了座位给他,李某某的母亲站着在旁边陪他,他却一直用脚弄旁边的姐姐,让姐姐给母亲让座,姐姐没有理他,李某某就一直闹这个姐姐,这种情况持续了大概10分钟,姐姐就生气的下车了,他的母亲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对他进行教育和阻止。

这件事情表明了,李某某小朋友虽然在幼儿园接受了教育不礼貌的行为逐渐减少,但是在放假期间,由于母亲的放纵溺爱让他变回了原来不礼貌的样子。

因此5+2=0的现象一方面说明了家庭教育的不足以及弊端,另一方面更加说明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4.2幼儿园方面

4.2.1同伴关系

我国学者宋玉霞研究表明,同伴关系的好坏影响着幼儿的交往方式[12]。

由于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成员对他们百般溺爱,就使幼儿养成了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没有形成正确的交往方式,和同伴相处产生分歧时,便会产生攻击性行为。

4.2.2教师的教学特点及行为方式

教师如果没有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考虑、幼儿游戏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教师没有明确的说明游戏规则,这些都会激发幼儿产生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在幼儿园有时可能会由于天气原因或者由于教师的个人原因,教师会提供给幼儿更多的自由活动和休息的时间。

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3个小时,有时个别教师为了让幼儿一次性玩儿个够,然后休息够了再教学。

这便会使孩子的情感长时间保持单一,要么过于兴奋要么过于压抑,这种不稳定的情绪很容易导致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例如:

北京朝花幼儿园小班一次时间过长的户外活动中,元宝在拍球,一不小心球滚落碰到了小甘,小甘一脚将球踢走了,元宝一下子就不开心了,举起拳头就打了小甘,小甘马上就去告诉了付付老师,付付老师让元宝先冷静会儿,小甘却在旁边嘲笑元宝,元宝看了一会忍不住使劲的把小甘推倒了。

事情发生后,付付老师问他们俩原因,小甘说:

元宝用球打我,我就把球给踢走了。

元宝说:

付付老师我是不小心用球碰到小甘的。

付付老师又说:

我相信你,其实一开始你没有做错,可是后来你推了人是不是做错了呀!

于是元宝说:

小甘对不起,我不应该打你,元宝道完歉小甘的心情也好了说:

没关系。

付付老师这时说:

小甘,元宝用球不小心碰到你,你应该把球放在原地或者还给元宝,不要把它踢走。

还有不要去笑话小朋友,小甘听了点点头。

在幼儿园教师要以身作则,当幼儿犯错误时,不要大声训斥幼儿,也不要用肢体去触碰幼儿,避免在幼儿面前展示攻击性行为。

4.2.3教师对幼儿的评价

有时教师的评价及冷言冷语反而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对于攻击性较弱的幼儿,积极的评价会使其减少攻击性行为。

当教师正面教育引导攻击性强的幼儿不见成效时,如果不再管教或给他贴上总打人的标签,班上其他幼儿便会对他产生偏见,不与他玩耍甚至孤立他,这会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直线上升。

但如果教师过度关注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会让幼儿觉得这是一种引起老师注意的有效方法,便会学习模仿同伴的行为甚至会为了获得老师的注意而加强攻击性行为。

如果教师对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没有给予正面鼓励、表扬,也会增加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4.2.4幼儿园环境

在幼儿园教学中丰富有趣的游戏和各种各样的游戏器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里有许多玩具并且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儿,这是孩子们喜欢呆在幼儿园的主要原因。

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所需的游戏器材的数量、幼儿游戏活动的空间,如果游戏器材每位幼儿都有份、活动空间足够,就不会出现争抢的情况,同伴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

相反,对于没有明确归属的物品幼儿都想把它占为己有,除非老师告诉他们不可以碰。

比如,在刚入园时教师会让先到的小朋友拿手头玩具玩儿,幼儿会自主的将玩具归属为自己的,后面来的小朋友没有喜欢的玩具,由此便产生了争吵和攻击性行为。

现如今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家庭成员总是尽可能的满足幼儿的一切需求,造成了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考虑同伴的感受,在幼儿园极易产生争吵和摩擦,长此以往便会影响同伴之间的关系。

4.3社会方面

4.3.1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都能够成为幼儿观察模仿的对象,最有影响力的包括成人的榜样示范、同伴行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容如:

影视、广告等。

幼儿天生就喜欢模仿,并且模仿能力惊人。

由于幼儿年龄小认知发展不成熟,所以不能正确的辨别是非对错,不论好的现象还是坏的现象全部模仿照单全收。

如今更是信息时代,各种不健康、不文明、暴力的画面层出不穷,吸引着幼儿使其无意识的去模仿,给幼儿潜意识里灌输可以使用暴力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便会以暴力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不满,爱看并经常看暴力影视的幼儿极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例如:

北京朝花幼儿园中班幼儿潇潇对奥特曼特别入迷,在和其他幼儿玩耍时总是把自己想象成奥特曼,会说:

奥特曼是最厉害的人我要变成奥特曼来打败你,还会做出奥特曼的手势攻击别人。

5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解决策略

由于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相互影响,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就不能只凭借单一的途径和方法对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进行矫正,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对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进行系统的矫正,要以正强化为主,不应该用打骂训斥等暴力手段刺激、强化3-6岁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5.1家庭教育措施

5.1.1掌握幼儿的个性特征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我们不能使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幼儿。

在日常的生活交流中,家长要摸清自己孩子的个性和脾气然后对症下药,使幼儿在家长的正确引导下健康成长。

对于知错就改的幼儿可以讲道理,但对一些知错犯错、屡教不改的幼儿只能在严厉的批评和处罚后再给他讲道理,恩威并施让幼儿知道是非对错。

5.1.2转变教育观念给予幼儿爱的关怀

家长不仅要完成为人父母的特殊职责,还要参与幼儿的所有活动,并对幼儿表现出温暖、关怀以及无限的爱。

父母和子女应建立民主、合作、自由的关系。

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发展的更好,但爱之深责之切,有时对幼儿的处罚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导致幼儿产生逆反心理反抗家长。

父母的教育观念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用打骂训斥等暴力的手段纠正幼儿的错误行为恰恰给幼儿提供了生动形象的示范。

反之父母如果可以与幼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并让幼儿觉得与父母之间没有距离感,幼儿就会把感受到的温暖与关怀传播给身边的人,就不会只是用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了[13]。

因此,家长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给予幼儿无限的爱与关怀并教给幼儿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

如朝花幼儿园大班幼儿小杨在小朋友们做错事时,他便会用语言或肢体动作教训别人。

小朱老师了解后得知,只要小杨一犯错爸爸就会进行棍棒教育,这直接向幼儿展示了攻击性行为的原型。

小朱老师观察发现,小杨在攻击同伴时讲话的内容和语气都是模仿爸爸的行为,让你调皮还听不听话了。

通过小朱老师和妈妈的思想工作,小杨和父亲深入的沟通了一次,爸爸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教育观念,小杨开心极了并且进步很大。

这提醒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使用适当的教育方式更能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5.1.3创设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在目前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就促成了家庭成员对幼儿的过分宠溺,逐渐使幼儿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不与他人分享、霸道的习惯。

在遇到问题时喜欢用暴力的方式解决,这就促使了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因此在家庭环境中减少刺激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在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父母相敬如宾、孝敬长辈,幼儿每天耳濡目染这样的交往方式,使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使幼儿感到身心愉悦,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4]。

5.1.4家园合作共同干预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预防和矫正需要家长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

首先,家长与教师都要为幼儿做好榜样示范。

其次,教师要针对幼儿被欺负和幼儿欺负别人的情况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有的幼儿性格比较内向,遇到其他孩子欺负他也不敢还击。

有些父母就教孩子别人打你哪里,你就打别人哪里。

这会给幼儿一种错误的认知并导致错误行为的产生,无形之中助长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教师应向家长及时反馈幼儿的在园表现,而家长应配合教师进行教育工作,按照教师的反馈在家中监督幼儿并对其进行正确的指导。

家园同步教育可以使幼儿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从根本上转变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5.2幼儿园教育措施

5.2.1引导幼儿反思增强情感体验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必然有潜在的原因,幼儿教师和家长都不应该只采用批评或惩罚的方式教育幼儿。

否则只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过分的严格会导致幼儿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和家长形成对抗关系,另一种是幼儿害怕教师与家长的惩罚只好乖乖就范。

更不能放纵不管,否则就是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纵容和认可。

教师要引导幼儿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告诉他攻击他人是家长、教师、同伴不喜欢的行为。

观看影视、广告、动画片等大众传播媒介时出现的攻击性行为不可以模仿。

明确的告诉幼儿这是错误的行为并阐明其危害。

幼儿教师应教导幼儿使用适当的方式发泄不良情绪。

可以利用活动转移攻击性情绪,还可以用言语的方式向教师、家长以及同伴倾述内心情绪,不宜将攻击性情感压在心底。

引导幼儿在反思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行为观念。

5.2.2教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处理方法

第一,有时可以对一些性格暴躁、屡教不改的幼儿使用冷处理的方法,忽视幼儿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当幼儿的不良行为结束时在给予大量的关注。

例如:

让幼儿上交玩具、禁止游戏、呆在一个范围内保持不动等,直到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行为。

使用这种方法一定要让幼儿知道他受冷落的具体原因,优点是没有向幼儿示范训斥打骂等暴力行为的原型。

第二,移情能力是在与同伴交往中可以理解、体会他人情绪的一种能力。

移情能力良好的幼儿会善待周围的人,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做出更多的亲善行为。

缺乏移情能力的幼儿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表现出较多的消极行为。

教师和家长应从小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

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攻击性行为给他人造成了不良后果,体会别人的痛苦,可以有效的减少3-6岁幼儿的攻击性行为[15]。

教师和家长可以鼓励幼儿种植植物或者饲养小动物,在种植和饲养的过程中切实的感受到生命的珍贵萌发爱心与同情心。

解决幼儿攻击性行为光是靠讲道理是行不通的,无法触动幼儿。

要让幼儿经历情感体验,通过情感换位、角色扮演等方法让他们体验被人欺负的心情,体验别人的恐惧与悲伤,从而抑制自己的攻击性行为[16]。

第三,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应在幼儿面前说脏话、吵架或做一些不良行为,要为幼儿树立正面的形象。

还应该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交往,幼儿如果出现攻击性行为要采取强化法。

例如:

正强化法,当幼儿对他人表现出友善、乐意与同伴分享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幼儿鼓励和认可,使幼儿继续保持亲善行为。

当幼儿出现不文明的言语或出现攻击性行为时,也要及时的加以处罚,让幼儿知道这是错的行为,通过处罚使幼儿感到不开心,难受等负强化。

恩威并施,让幼儿明确的知道受到表扬或遭到处罚的具体原因,正负强化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减少了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5.2.3正确看待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

教师应该客观的看待3-6岁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给予幼儿更多的包容和理解,并注意观察幼儿的闪光点,以缓解与其他幼儿的紧张关系。

幼儿能够和同伴顺利进行交往的前提是可以正确的感知情境。

在观察中我们可以发现,有时幼儿对同一行为做出的反应不同,他们的认知是激发行为的驱动力。

当他们认为对方不怀好意时,更倾向于采取攻击性行为,反之亦然。

对同伴行为的认知决定了幼儿将要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如果出现了攻击性行为,那就是幼儿没有做出正确的认知。

因此,对幼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