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9652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x

《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x

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人教新课标版

友情提示:

1.本试题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共120分。

检测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认真填写好密封线内的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等项目。

3.用钢笔或圆珠笔答卷,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

4.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9分)

一、根据平日积累,完成1—8题。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反诘(jí)禁锢(gù)眺望(tiào)气喘吁吁(xū)

B.执拗(niù)炽热(zhì)鲲鹏(kūn)心旷神怡(yí)

C.鞭挞(tà)混淆(xiáo)鬈发(juán)相形见绌(chù)

D.憎恨(zēng)迸射(bèng)稽查(jī)惟妙惟肖(xiào)

2.下列选项中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犀利文绉绉诚惶诚恐藏污纳诟

B.真谛名信片粗制滥造莫衷一是

C.雾霭舶来品正襟危坐川流不息

D.绿州候车室沧海桑田金榜题名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英雄们从野草荒烟中出了这座亘古未有的新兴城市。

②这篇文章立意高远,语言,结构严谨,堪称佳作。

③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不可能。

A.开辟简捷一挥而就B.开拓简捷一蹴而就

C.开拓简洁一挥而就D.开辟简洁一蹴而就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雨越下越大,他抱着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B.我心中闪过一句诗:

“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爱。

” 

C.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D.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

他了如指掌。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那烟雨中的青云湖,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B.在即将举行的伦敦奥运会上,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一定充分发扬自身水平。

C.为了防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D.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6.请在下面的空缺处填写名句、作者或作品题目。

(9分,每空1分)

①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中秋》)

②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③,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④“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这首送别诗中表现了豪迈的气势和开阔的意境,其中“海内存知己,”更成为千古名句。

⑤唐代诗人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有两句诗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深刻哲理,这两句诗是:

,。

7.名著阅读。

(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3分)

我们在很细,很平,没有皱纹,像海滩上只留有潮水痕迹的沙上行走。

这种眩人眼目的地毯,像真正的反射镜,把太阳光强烈地反射出去。

由此而生出那种强大的光线辐射,透入所有的水层中。

如果我肯定说,在水中深三十英尺的地方,我可以像在阳光下一样看得清楚,那人们能相信我吗?

 我们踩着明亮的沙层走动,足足有一刻钟,它是贝壳变成的粉末构成的。

像长长的暗礁一样出现的“诺第留斯号”船身,已经渐渐隐没不见了;但它的探照灯,射出十分清楚的亮光,在水中黑暗的地方,可以指示我们回到船上去。

人们只在陆地上看见过这种一道道的十分辉煌的白光,对于电光在海底下的作用,实在不容易了解。

在陆地上,空气中充满尘土,使一道道光线像明亮的云雾一样;但在海上,跟在海底下一样,电光是十分透亮的,一点也不模糊。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被称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的科幻小说《》,文中“诺第留斯号”潜艇的船长是。

(2)《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她是。

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地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她是。

8.综合性学习(5分)

千百年来,人们对母亲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和感激。

胡适在《我的母亲》一文中曾经深情的说:

“如果我学的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说:

“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

”赵丽宏在《母亲和书》一文中说:

“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母爱更美丽更深沉呢?

”……

(1)请你写出一句赞美母亲、感恩母爱的名言或诗句。

(2分)

(2)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这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

它起源于美国,但已在全世界流行开来。

在母亲节即将到来之际,请你写一段对母亲的祝福语。

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50字。

(3分)

第二部分阅读(41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9题。

(6分)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9.

(1)诗人用一“燃”字,写出了山花怎样的特点?

(2分)

(2)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分)

三、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回答第10-13题。

(11分)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0.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2分)

①录毕,走送之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1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当余之从师也

B.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②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13.作者说“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从第一段看,作者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有哪些?

请分条列举。

(3分)

四、阅读下文,回答14—17题。

(12分)

最后一次支离破碎的善意

①她是班里让人心怜的差生。

起初,很多的人不明白,为何她的成绩如此要命,学校还是三番五次的为她召开募捐大会。

直到那次体检……

②那次体检之后大家才知道。

她不但是个色盲,反应速度也有着极大的问题。

于是,先前那些对她冷嘲热讽的同学忽然悔憾起来。

要知道,在竞争如此激烈的重点中学,一个智力有问题的女生能考出这样的成绩,已属不易。

③每每开展帮助她的主题班会,同学们都会异常的团结,百众一心。

最让人感动的是,几年间,她从不曾对谁哭泣过她一贫如洗的家庭,更不曾抱怨过自身的种种不幸。

相反,她的乐观、豁达、乐于助人,深深感染了周围的所有顽劣少年。

④记得有一次,隔壁班的坏男生笑话她是弱智,在楼道里堵住她,狠狠地告诫她这条路是聪明的人才能走的。

这件事,她始终守口如瓶,整日欢笑着与班里的同学一同来去。

只是,每每走到那个楼道的时候,她总是不经意地撒开了同学的手,独自走向另一条稍远的楼道。

⑤事情的始末,终于还是让班里的同学知道了。

那天,我头一次见后排的男生们如此的团结,在清晨第二节课后的广播操时间里,硬拉着她去走了那条楼道。

她推诿不过,只能被人群簇拥着去了。

不知为何,她走着走着,竟然簌簌地落起泪来。

那些莫名的泪水,深深地唤醒了那些坏男生的良知。

生至今日,都没有过这样一个集体,诚心实意地维护着她,将她当自己的亲妹妹一样看待。

当然,那个坏男孩再没敢欺负她。

他被那声势浩大的场面吓得脸色惨白,腿脚哆嗦。

临近毕业的时候,班里的同学无不暗自伤感。

尽管班里的几位高材生连番上阵,彻夜不停地为她补习功课,但还是不得不承认现实的残酷与冷漠。

大家各自心照不宣,似乎都早已预料到,这位让众人心里怜悯的小妹,将要在高考中名落孙山。

⑥事如所料,填写志愿那一天,她逐一邀请班里所有同学,哽咽着说,这几年,她一直想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来报答我们。

她实在想不出空前绝后的办法,只得每日积攒零花钱,好在今天这个喜庆的日子里,请我们到校外的餐馆里大吃一顿。

那天,班里的大部分男生都哭了,呜呜的翕动,像窗外七月柳条间的暖风。

没有一人前去赴约,因为没有一人舍得花这样的钱。

如此暗藏悲伤而又饱蓄大爱的饭啊,叫喜庆的我们怎么下咽啊?

⑦时光将我们毫不留情地推散,各自奔向了天南海北,尽管生命中,先后出现了不同的面孔,但对于多年前的那个弱小的坚强的女生,心中还是保留着一块最为柔软的空地。

只是,经历世事之后,忽然对昔日的自己有着深深的无奈与愧疚。

当年,如果我们能忍住泪水,欢喜着吃下她郑重邀请的那一顿饭。

那么,即便她从此一生暗淡无光,也可以在惨淡的记忆中自豪地想,很久很久以前,自己曾那么拼尽全力回赠过那些帮助她的人—-那是多么的光彩而又值得骄傲的事情啊。

只可惜,这最后一次足以给以后的岁月酿成慰藉的机会,也被我们执拗的善意击打得支离破碎。

(摘自《读者》)

14.从全文看,班内同学对她的情感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请填写下面的空格。

(2分)

→悔憾→怜悯→伤感→

15.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

16.请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深刻含义。

(4分)

(1)狠狠的告诫她这条路是聪明的人才能走的。

(2)心中还是保留着一块最为柔软的空地。

17.第五段中说“不知为何,她走着走着,竟然簌簌的落起泪来。

”请结合上下文说说,她为什么落泪?

(3分)

                           

五、阅读下文,回答第18—21题。

(12分)

冬虫夏草是如何长成的

①自然界的变化,奥妙无穷,世界上就有这样一种身兼动物、植物的奇特生物。

冬天的形状完全是虫,夏天的形状又像是草,所以取了这么一个形象生动的名字——冬虫夏草。

  ②清代的蒲松龄写得好:

“冬虫夏草名符实,变化生成一气通。

一物竟能兼动植,世界物理信无穷。

”那么,这冬虫夏草究竟是怎样“变化生成一气通”的呢?

  ③在我国青藏高原生息着一种叫蝙蝠蛾的昆虫,就像许多蛾类生物一样,蝙蝠蛾在长出翅膀之前,也经过蛹状幼虫阶段。

蝙蝠蛾的幼虫极喜低温环境,它们生活在地表之下,以植物的根茎为食。

当大雪飘飞的冬季来到时,它们纷纷潜伏于冻土层中。

等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气温逐渐上升,蝙蝠蛾幼虫就会来到土壤表层开始它们漫长的4年虫生。

  ④这是蝙蝠蛾本来应该拥有的正常虫生,然而偏偏在蝙蝠蛾极喜的生存环境里还有另外一种生物也同样极喜低温和高海拔,那就是一种叫虫草菌的真菌。

同样喜欢低温和高海拔的虫草菌与蝙蝠蛾所不同的是虫草菌生活在地表上。

  ⑤分别生活在地面和地下的两种生物,本应该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但是当虫草菌孢子随着雨水渗入地下,如果机缘巧合,孢子正好和蝙蝠蛾幼虫遭遇,便会粘附在蝙蝠蛾幼虫身上。

在适宜的条件下,孢子就会萌发出牙管,这些尖状的牙管通过蝙蝠蛾幼虫的口腔、气孔等一切可能的通道侵入其体内,并在它的体内形成真菌丝。

真菌丝充分利用蝙蝠蛾幼虫体内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在其体内迅速蔓延,把它的“五脏六腑”消耗得一干二净,真菌丝也就充满整个虫体。

一种异物无端侵入体内并且不断蔓延,小小的蝙蝠蛾幼虫虽然也会为此烦躁、痛苦,它在人类看不到的地下苦苦挣扎。

但最终,一切挣扎都是徒劳的。

所以在表面看来,蝙蝠蛾幼虫仍然是一条虫的样子,实际上只是一个僵死尸体的空壳。

到了夏季,冰冻的表层土壤消融,土壤温度升高,真菌丝就会穿通虫壳,破土而出,并逐渐长成一株紫红色的小草,顶端有一个菠萝状的囊壳。

  ⑥到此,原本普通至极的蝙蝠蛾幼虫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之后,和同样普通至极的虫草菌珠联璧合,就生成了大名鼎鼎的冬虫夏草。

  ⑦冬虫夏草的变化是这样奇特,其神奇的功效也非常之多,它不但对人体各种脏器的功能具有调节作用,还存在某些直接抗病功能。

因此,自古以来就被作为一种名贵中药材,与人参、鹿茸一起列为中国三大补药。

早在1757年的《本草从新》中就有“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补精髓,止血化痰,已劳咳,治膈症皆良”的记载。

中医认为,虫草入肺肾二经,既能补肺阴,又能补肾阳,主治肾虚、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虚弱、久咳虚弱、劳咳痰血、自汗盗汗等,是唯一的一种能同时平衡、调节阴阳的中药。

 ⑧《文房肆考》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古代有个名叫孔裕堂的人,他的弟弟患虚弱症,出汗极多,但又怕风怕冷,即使是炎热的夏天,房门紧闭,处在帐中,仍然有怕风怕冷的感觉。

得病三年,医药无效,病情愈来愈严重。

后来有位亲戚从四川来,送他3斤虫草,他每天用虫草与肉类炖食,竟然一天天好起来,不久就完全痊愈。

⑨冬虫夏草这一奇特的高原精灵功效卓著,而采集又特别困难,所以愈觉珍贵,身价百倍。

素有“药中黄金”、“天下第一草”的美称。

(选自《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八年级第四册)

18.文章第②段中清代蒲松龄描写冬虫夏草的诗句,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3分)

19.文章第⑤段详细介绍了冬虫夏草形成的四个阶段,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其第二、第三阶段的内容。

(4分)

①冬季,虫草菌孢子渗入地下与蝙蝠蛾幼虫相遇,孢子粘附在对方身上;

②③④夏季,真菌丝破土而出,穿透虫壳,长成一株紫红色的小草,顶端有菠萝状的囊壳。

2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

为什么?

(2分)

它不但对人体各种脏器的功能具有调节作用,还存在某些直接抗病功能。

21.冬虫夏草素有“药中黄金”、“天下第一草”的美称,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3分)

第三部分写作(50分)

六、22.人生路上,有太多令我们感动、欣赏的美好东西,在我们心底留下了深刻感人的记忆:

一缕翠绿,让我们欣喜;一道风景,让我们留恋;一份真情,让我们幸福;一次信任,让我们鼓舞……他们都像一坛坛香醇的美酒,让我们回味无穷。

请以“让常驻心间”为题,写一篇作文。

可以记叙经历,讲述故事;也可抒发感情,发表议论。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答题纸

等级:

教师评语:

一、1.()2.()3.()4.()5.()

6.①

②,。

③。

④《》。

⑤,。

7.

(1)《》

(2)

8.

(1)

(2)

50

二、9.

(1)

(2)

三、10.①②11.()

12.①

13.

四、14.

15.

16.

(1)

(2)

17.

五、18.

19.②

20.

21.

六、22.作文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八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9分)

一、1.(2分)D(A项“反诘jí”应为“反诘jié”,B项“炽热zhì”应为“炽热chì”,C项“鬈发(juán)”应为“鬈发(quán)”。

2.(2分)C(A项“藏污纳诟”应为“藏污纳垢”,B项“名信片”应为“明信片”,D项“绿州”应为“绿洲”。

3.(2分)D(“开辟”重在从无到有,“开拓”重在扩展;“简捷”意为“简便快捷”,“简洁”意为(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一挥而就”形容写文章、绘画等速度快;“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4.(2分)B(A项顿号应去掉,C项“等”和省略号只能保留一个,D项问号改为逗号。

5.(2分)A(B项“发扬自身水平”属搭配不当,C项“防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再蔓延”属不合逻辑,D项“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属语序不当。

6.(9分)①千里共婵娟②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③渭城朝雨浥轻尘

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天涯若比邻⑤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每空1分,句中出现错别字则该句不得分)

7.(5分)

(1)(3分)凡尔纳《海底两万里》尼摩(每空1分)

(2)(2分)王熙凤林黛玉(每空1分)

8.(5分)

(1)(2分)名言示例:

1.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2.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3.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诗句示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2)(3分)略(使用修辞手法1分,表达清晰、感情真挚2分)。

第二部分阅读(41分)

二、(6分)

9.

(1)(2分)“燃”字写出了山花红艳、灿烂(旺盛)的特点。

(2)(4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作者着力描写异乡春景的美好,但自己无心欣赏;(2分)表达了诗人思乡又不能归乡的伤感(无奈)情绪。

(2分,只答”思乡之情”得1分)

三、(11分)

10.(2分)①跑(1分)②穿,穿着(1分)

11.(2分)B(A项前一个“之”为介词,用于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后一个“之”为介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B项两个“其”均为代词,译为“他”。

C项前一个“以”为代词,译为“把”;后一个“以”为连词,译为“因为”。

D项前一个“于”为介词,译为“向”;后一个“于”为介词,译为“在”。

12.(4分)①天气十分寒冷,砚台里的墨汁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我也不敢懈怠。

(2分)

②我在他身边站着侍奉,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

(2分)

13.(3分)①刻苦勤奋②博览群书③虚心求教(每点1分)

四、(12分)

14.(2分)冷嘲热讽(1分)无奈与愧疚(1分)

15.(3分)①交代人物;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③为下文写同学们对她态度的转变作铺垫。

(每点1分)

16.(4分)

(1)参加高考,考取名牌大学;(2分)

(2)对“她”的怜悯、惦记、关心。

(2分)

17.(3分)她想到自己的困难和前途;想到被欺侮所受到的委屈;想到受本班同学的关爱、怜悯、帮助而感动。

(每点1分)

五、(12分)

18.(3分)①承接上文冬虫夏草“身兼动物、植物”的表述;②引出下文“变化生成一气通”的介绍;③增强文章的文学性,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每点1分)

19.(4分)

②孢子萌发的牙管通过多种通道侵入蝙蝠蛾幼虫体内,并在它的体内形成真菌丝;(2分)

③真菌丝以蝙蝠蛾幼虫体内的有机物为营养,在其体内迅速蔓延,最终充满整个虫体。

(2分)

20.(2分)不能去掉。

“某些”对冬虫夏草的“直接抗病功能”做了限定;如果去掉,就扩大了它的范围;(1分)这一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1分)

21.(3分)①生长于高原,具有身兼动物、植物的奇特性;②功效神奇、卓著;

③采集特别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