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疾病查房.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4951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疾病查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疾病查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疾病查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疾病查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疾病查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疾病查房.docx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疾病查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疾病查房.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疾病查房.docx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疾病查房

业务查房

查房主题:

慢性鼻窦炎日期:

2015-8-25

查房形式:

床边座谈主查人:

潘巧平

参加人员:

 

一般情况:

患者姓名:

曹海兵床号:

11床位,性别:

男,年龄:

47岁,住院号:

466946

简要病史(汇报者:

潘巧平)

患者,曹海兵,男,47岁,因“右鼻塞伴头痛2周”于8-15以:

“1右侧蝶窦囊肿,2.双侧慢性鼻窦炎伴息肉,3.鼻中隔偏曲”入院,入院时神志清,精神可,T36.9,P81次/分,R20次/分,BP129/95mmhg,自诉右侧鼻塞,伴少量流涕,时清时黄,无臭味,偶有鼻痒及打喷嚏,平均2-3个/次,同时伴有右侧鼻面部胀痛,晨起轻,午后重,评分2分,查鼻:

外鼻无畸形,鼻前庭皮肤无红肿,、糜烂、新生物,鼻中隔右偏,双侧下鼻甲肥大,双侧鼻腔粘膜慢性充血,右侧中鼻道粘膜稍水肿,少许粘性分泌物附着,鼻腔通气可,鼻窦区无压痛。

辅助检查:

2015-8-9鼻窦CT:

双侧上颌窦、筛窦、蝶窦、额窦慢性炎,鼻中隔偏右。

2015-8-8鼻窦MRI:

右侧右侧蝶窦囊肿可能,待排粘液囊肿。

8-17尿常规:

尿葡萄糖4+,生化示:

葡萄糖6.32mmol/l,心电图,胸片正常,2015-8-17患者在全麻下鼻内镜下行双侧鼻息肉切除+鼻窦开放+双下甲成形术+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术后特级护理

4小时后改一护,半流,吸氧,心电监护4小时,生命体征平稳,抗炎,止血,护胃,营养等对症治疗,双鼻腔填塞固定无渗血,眶周无肿胀,眼球活动好,视物清晰,8-18术后第一天患者精神稍软,双鼻腔填塞固定无渗血,自诉有流泪现象,医嘱改二护,8-20术后第三天,患者精神可,流泪现象好转,鼻内镜术后处理一次,双鼻腔通气稍欠佳,无活动性出血,医嘱给予鼻腔冲洗BID,8-22患者精神可,无明显鼻塞流涕,双鼻腔尚通畅,无活动性出血,予出院。

鼻息肉为鼻部常见病,好发于成年人,多见于上颌窦、筛窦、中鼻道、中鼻甲等处。

讨论问题:

1.慢性鼻窦炎伴息肉的概述

2.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

3.慢性鼻窦炎的检查

4.慢性鼻窦炎的治疗

5.该患者存的在护理问题及措施

6.术前术后健康指导,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7.出院指导

8.新进展:

鼻腔冲洗

概述(占珠玛)

鼻窦炎、鼻息肉是鼻科临床中的多发病,由于生态环境破坏,空气污染严重,近来此种疾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此疾病治疗比较困难其主要特点在于病变常常复发,不易彻底治愈。

其中有许多原因,例如急性期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或者一般的常规方法无力控制病变,致使病变迁延存在并反复发作。

对于慢性鼻窦炎来说,治疗就更加困难,粘膜肥厚,变性,息肉增生,纤维化或纤维束性变以及因此造成的通气和引流障碍,往往不是药物能够治疗的,这时候就要借助手术方法。

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

(谢静洁)

(1)局部症状  ①脓涕:

鼻涕多为脓性或黏脓性,黄色或黄绿色,量多少不定,可倒流向咽部,单侧有臭味者,多见于牙源性上颌窦炎或真菌感染。

②鼻塞:

轻重不等,多因鼻黏膜充血肿胀和分泌物增多所致。

③嗅觉障碍:

鼻塞和炎症反应可导致嗅觉障碍。

④头痛:

慢性鼻窦炎一般无明显局部疼痛或头痛。

如有头痛,常表现为钝痛或头部沉重感,白天重,夜间轻。

前组鼻窦炎多表现前额部和鼻根部胀痛或闷痛,后组鼻窦炎的头痛在头顶部、后枕部。

患牙源性上颌窦炎时,常伴有同侧上列牙痛。

⑤其他:

由于脓涕流入咽部和长期用口呼吸,常伴有慢性咽炎症状,如痰多、异物感或咽干痛等。

若影响咽鼓管,也可有耳鸣、耳聋等症状。

(2)其他症状  眼部有压迫感,亦可引起视力障碍,但少见。

头部沉重压迫感,或仅有钝痛或闷胀痛。

(3)全身症状症状  较轻缓或不明显,一般可有头昏、易倦、精神抑郁、萎靡不振、纳差、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等症状。

极少数病例若已成为病灶者,可有持续低热。

检查:

(张梦如)

1.鼻腔检查

病变以鼻腔上部变化为主,可见中鼻甲水肿或肥大,甚至息肉样变。

有的可见多发性息肉。

前组鼻窦炎可见中鼻道及下鼻甲表面有黏脓性分泌物附着,后组鼻窦炎可见嗅裂及中鼻道后部存有黏脓液,严重者鼻咽部可见脓性分泌物。

2.辅助检查

(1)鼻内镜检查  即前、后鼻孔镜检查,用麻黄素收缩鼻黏膜,然后仔细检查鼻腔各部,可见水肿、脓涕或息肉。

(2)体位引流  疑有慢性鼻窦炎而中鼻道或嗅裂无脓液存留时,可行体位引流检查。

(3)上颌窦穿刺冲洗术  上颌窦穿刺冲洗既是对上颌窦炎的一种诊断方法,也是一种治疗措施。

冲出液宜作需氧细菌培养和药敏。

(4)X线鼻窦摄片  对诊断不明确或怀疑有其他病变者,可协助诊断。

(5)牙的检查  在可疑牙源性上颌窦炎时,应进行有关牙的专科检查。

(6)鼻窦CT诊断  鼻窦CT有助于明确病变范围,有助于明确局部骨质变化情况,有助于与鼻腔肿瘤相鉴别。

CT由于其较高的分辨率,观察病变较为细致和全面,是目前诊断慢性鼻窦炎的良好指标。

(7)鼻窦MRI  MRI对鼻窦内软组织和液体有较好的区分度,对术前制定完备的手术方案有益。

治疗:

(汤郑楠)

1.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虽然不可以清除细菌,但可以减少慢性细菌感染的毒性和减少细胞损害。

在激素治疗失败的病例中,选择性的应用长期低剂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是有效的。

具体起效机制不是很明确,但可能同局部宿主免疫反应的下调以及繁殖细菌的毒性较弱有关

2.血管收缩剂

能收缩鼻腔肿胀的黏膜,以利鼻窦引流。

但血管收缩剂不宜长期使用,会有引起继发药物性鼻炎。

3.黏液促排剂

在标准的治疗方法上加入黏液促排剂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主要是可以减少治疗时间。

4.抗组胺药

尽管在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中并没有建议使用抗组胺药,但在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在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中,抗组胺药还是经常被使用,可以明显减轻喷嚏、流涕和鼻塞症状,但对鼻息肉的大小无明显影响。

5.高渗盐水

高渗盐水可以改善鼻黏膜纤毛清除率,有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高渗盐水在咳嗽、流涕、鼻后滴漏综合征各个评价指标中均有明显效果。

6.理疗

一般用超短波透热疗法,以辅助治疗。

7.鼻窦置换法

鼻窦置换法。

适用于多个鼻窦发炎及儿童。

8.手术治疗

(1)鼻内镜下鼻窦手术  为目前首选方法。

在鼻内镜明视下,彻底清除各鼻窦病变,充分开放各鼻窦窦口,改善鼻窦引流,并尽可能保留正常组织,是一种尽可能保留功能的微创手术。

(2)其他手术  上颌窦鼻内开窗术、上颌窦根治术、鼻内筛窦切除术、鼻外筛窦切除术、额窦钻孔术、额窦切开术、蝶窦切开术等。

对于一个确诊的慢性鼻窦炎患者,推荐的治疗程序应该是:

首先进行药物治疗(包括局部和全身应用),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进行鼻窦CT扫描,如果有影像学改变及手术指征,再行鼻内镜手术。

护理诊断(丁逸)

P1焦虑

P2感知改变

P3睡眠形态紊乱

P4疼痛

P5感染的危险

护理措施(张海燕)

焦虑——与鼻出血有关

1热情接待和安慰病人及家属,告诉其紧张恐惧会加重出血,嘱其尽量放松心情,安心接受治疗,遵医嘱予镇静剂。

2在实施治疗措施前,应向病人交代注意事项、目的、意义,以缓解其紧张焦虑心理。

感知改变:

嗅觉减退---与鼻腔填塞有关

1双鼻腔填塞者应加强口腔护理。

2口唇涂石蜡油或敷以湿纱布,多饮水,鼻腔填塞物,一般在24-48小时分次出,碘仿纱条可适当延长留置时间。

睡眠形态紊乱——与术后伤口疼痛有关

疼痛——于术后伤口充血、肿胀及鼻腔填塞有关

1心理护理

2避免部肿胀明显、疼痛严重者24小时予鼻部、前额冷敷

2遵医嘱予药物止痛

有感染的危险

1予营养易消化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2予抗生素药物应用,预防感染的发生

3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定时通风,更换室内空气

4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及污染的床单元

术前健康指导:

(张梦如)

1不吃刺激性、辛辣食物,以减少对鼻粘膜的刺激

2严重鼻塞时取半卧位,可减轻鼻腔、鼻窦粘膜充血。

水肿,有利于鼻腔分泌物的引流

3严重鼻塞影响鼻腔通气功能时,可张口呼吸,睡眠时,在嘴唇上盖一湿纱布,湿化吸入的空气,以减轻口腔粘膜干燥引起的不适

4每次进食后用清水漱口,以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及致病微生物,预防口腔感染

5手术前2周开始戒烟,避免受凉:

预防感冒,防止烟雾及致病微生物对鼻腔、鼻窦粘膜的刺激,加重局部的炎症反应

6滴鼻药时,头部充分后仰或将头部悬于床沿,先滴血管收缩剂,使鼻腔粘膜血管收缩,待充血、水肿减轻后,再滴鼻药,有利于抗生素药物能充分地进入鼻窦,发挥治疗作用

7术前检查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透。

鼻窦CT

8术前一日剪双侧鼻毛,清洁鼻腔,排除分泌物。

术前一日及术前当日生理盐水冲洗鼻腔。

术后健康教育护理(谢静洁)

1饮食:

术后当天进流质饮食,病情无特殊,术后第2天开始进清淡、易消化软食,不吃有骨头、要咀嚼的硬性食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牵拉、刺激伤口,引起疼痛、出血

2体位:

全麻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后取半卧位,取半坐卧位1~3天,减轻伤口周围组织的充血、水肿,有利于伤口分泌物的引流。

3术后伤口渗血流入口腔后,要轻轻吐出,勿咽下,以免引起胃部不适,且便于观察伤口出血情况。

4术后2~3天,可能出现颌面部肿胀,多因术中刺激伤口周围的组织,引起局部充血、水肿所致,不需特殊处理,可逐渐自行减轻、消退

5胀明显时,也可以在术后24小时内,给予冷敷或冰敷面颊部,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其充血、水肿

6手术后7~10天,不擤鼻涕,避免引起伤口出血

7鼻腔内填塞的纱条48小时后由医护人员逐渐取出,要注意:

不要随意拔除,以免引起伤口出血

8鼻腔填塞物如自行脱出,应告诉医护人员剪除,不要自行塞入,以免引起伤口感染

9鼻腔填塞影响鼻腔通气时,可采取张口呼吸。

嘴唇外可盖一湿润的纱布,湿化吸入的空气,以减轻口腔粘膜干燥。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汤郑楠)

1出血的观察护理:

慢性鼻窦炎术后用膨胀海绵或油纱条填塞止血。

因此要严密观察鼻腔及口腔内有无血性分泌物流出,有无频繁的吞咽动作,如患者自诉有液体自咽部流下,嘱一定要吐出观察,如是血液不要咽下,以免引起胃部并发症,影响对出血量的分析、估计,造成严重失血。

因血性分泌物常使患者精神紧张、害怕而致恐惧、加重出血,故要及时安慰患者,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

给予鼻额部持续冷敷,减少血性分泌物生成。

指导用舌尖顶上腭等动作以克制咳嗽、打喷嚏,以防止填塞物脱出引起大出血。

嘱患者不要自行拉扯、松动鼻腔的填塞物。

鼻后有血性分泌物时,指导患者尽量轻轻吐出,用清洁纸巾盛取,观察分泌物的颜色、量;若出血量多时,要及时通知医生做进一步的处理。

2术后疼痛的护理:

术后疼痛主要是鼻腔填塞引起的头部、鼻部持续性胀痛、钝痛,疼痛的程度与填塞物质及其松紧密切相关,其中以凡士林纱条填塞者较严重,医用吸血海绵者较轻。

术后48h内减轻疼痛的护理对策,是鼻额部持续冰敷,可有效地减轻疼痛;鼻前庭轻松地塞一棉球,减少冷空气的流量减轻冷刺激,也可减轻头痛。

24~48?

h拔除堵塞物后头痛、鼻痛明显减轻

3视神经损伤的观察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复视、视力障碍或眼球突出、眶周有无淤血、肿胀、结膜有无充血,注意检测视力。

可给予血管扩张剂、地塞米松、能量合剂等以利视力恢复。

同时将观察情况准确地记录在护理病历中。

4脑脊液鼻漏的观察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有无水样分泌物自鼻腔内流出,一经发现及时送检。

嘱患者勿用力擤鼻及剧烈咳嗽,防止便秘。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给予精神安慰,保持镇静;对儿童采用听音乐、讲故事等分散注意力的方法,防止哭闹及剧烈躁动。

5呼吸道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术后纱条填塞鼻腔,可引起肺气体交换减少,故对老年或虚弱患者及时监测血气分析,防止高碳酸血症或低氧血症。

观察敷料填塞情况,防止患者因打喷嚏、咳嗽等使敷料脱出阻塞或误入呼吸道。

出院指导:

(张海燕)

1.不吃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