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井基础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9506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挖井基础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挖井基础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挖井基础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挖井基础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挖井基础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挖井基础作业指导书.docx

《挖井基础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挖井基础作业指导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挖井基础作业指导书.docx

挖井基础作业指导书

新建铁路靖宇至松江河线工程

 编号:

 

  

挖井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新建铁路靖宇至松江河线桥涵工程

挖井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挖井基础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3.技术要求

3.1测设挖井基坑的平面位置、标高要准确无误。

3.2护壁钢筋的焊接、绑扎要符合规范要求。

3.3基础混凝土用汽车泵泵送入模,高频插入式振捣捧振捣密实,连续分层浇筑,不留施工缝。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挖井基础主要施工任务包括基坑开挖、护壁、基础混凝土浇筑及基坑原状土回填。

根据设计的有关要求基础土方采用人力配合小型挖掘机下井垂直挖掘成井,遇岩层先进行松动爆破,后人工用凿岩机整修至设计形状、尺寸,最后灌注混凝土。

其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

5.施工准备

5.1技术准备

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全面熟悉、会审设计图纸,学习相关的施工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验收规范等,编制施工方案和下发作业指导书及技术交底书。

5.2现场调查

首先应核对设计文件,查明挖井基础附近的既有构造物等,无影响后方可施工。

挖井基础施工工艺流程

 

5.3设备准备:

对开挖设备、砼拌和、运输、灌注设备以及相关的各种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保证各种设备能够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到施工中。

5.4物资准备

备齐施工所需各种物资材料,保证挖井基础施工顺利进行。

5.5现场准备

5.5.1做好“三通一平”工作,确保挖井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

5.5.2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征求其对废弃物(挖基土)处理的要求,按其指定的地点存放。

6.施工方法及步骤

6.1平整场地

在旱地上,应平整场地、清除杂物。

斜坡地应清除坡面危石浮土,机械开挖刷坡形成工作平台,坡面有裂缝或坍塌迹象者应加设必要的保护。

并根据测设的基础井口轮廓,在井口四周挖排水沟,作好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地表水。

搭好井口雨棚,布置好出渣道路,合理堆放材料和机具,不使增加井壁压力和影响施工及安全。

井口周围采用混凝土围圈锁口予以围护,其高度高出地面20~30cm,防止土、石、杂物滚入井内伤人。

6.2测量放样

根据测量控制点,布设施工测量控制网,依据控制网,用全站仪准确地放出基础中心及纵、横十字线,根据纵、横十字线测设出基础四周角点,并测出地面标高。

各桩位用长木桩及水泥钉打入地面,作为桩的中心点标记,用红油漆圆圈作为记号。

放好桩位后,在基础中心的二侧垂直线路方向分别设置不少于3个护桩,护桩采用木方桩外包砼形式埋设稳固,以供随时检测基础中心和标高。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护桩,不得移动或破坏,以便施工过程中核对桩位和恢复桩孔中心。

施工放样结束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

经检验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

6.3开挖及支护

井身开挖采用垂直开挖、边挖边护的开挖方式。

开挖平面尺寸根据基础尺寸及护壁厚度确定,一般护壁厚度视土层性质而定。

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采用C20钢筋混凝土护壁厚度为40cm,所以开挖尺寸比基础设计尺寸周边各加大40cm,以方便制作混凝土护壁。

挖掘时,可不必将井壁修成光面,要使井壁稍有凸凹不平,以增加摩阻力。

为提高工作效率,地面以下3米深度范围内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在进行挖掘。

挖掘机开挖范围为基础中心部分,靠近井壁四周约50cm宽度范围采用人工开挖整修,以尽量减少超挖。

第一次开挖深度控制在1~1.5m范围内,开挖完毕经测量复核,井口平面尺寸及井壁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后立即进行锁口及护壁混凝土施工。

护壁采用C20混凝土,内配置钢筋网,以增加护壁的强度和稳定性。

为方便护壁混凝土入模和振捣,可将护壁模板支立成上口大、下扣小的斜坡形式。

根据护壁的设计厚度为40cm,上口宽度可定为45cm,下口宽度可定为35cm,如下图所示。

 

为保证井壁稳定,第二节以下护壁分节高度采取1m高度。

即每开挖1m深度并整修坑壁后及时进行护壁混凝土浇筑。

并须在上一节护壁混凝土浇注完12小时后再进行下步开挖。

开挖时长度方向分3段,每挖1米及时绑扎钢筋、支模进行浇注混凝土防止侧壁坍塌。

地面3m以下深度可采用吊装小型挖掘机入井内并人工配合电葫芦活汽车吊的形式进行挖土提升,成井后立即进行护壁混凝土的浇注。

施工过程中须确保护壁混凝土的厚度及浇筑质量,且基础四角要浇注成整体混凝土护壁。

并注意观察护壁混凝土是否有开裂现象。

当井内地质为硬质粘土或岩石时,按设计尺寸进行开挖,适当的时候进行松动爆破开挖,岩石强度计稳定性较好时可不必进行护壁支护,直至挖至设计深度。

为方便井内施工及保障井壁稳定,须及时排除地表和地下水。

开挖过程中可在井内设置集水井,并用潜水泵进行集中抽水。

在挖井过程中,须经常检查基础尺寸和平面位置,截面尺寸须满足设计要求。

基础挖掘及支撑护壁两个工序,必须连续作业,不宜中途停顿,以防坍塌。

6.4井内爆破

遇较大孤石或井底为岩层时,须进行松动爆破施工。

为确保施工安全,井内爆破需注意以下几点:

6.4.1当井内遇有孤石需要井内爆破时,以将孤石松动为限。

井深超过10米应采用电引起爆。

起爆时,将井用炮被遮盖,以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4.2必须打眼装药放炮,严禁裸露药包。

对于软岩石炮眼深度不超过0.8米,对于硬岩石炮眼深度不超过0.5米。

炮眼数目、位置和斜插方向,按岩层断面方面来定,中间一组集中掏心,四周斜插挖边。

6.4.3严格控制用药量,以松动为主。

一般中间炮眼装硝安炸药1/2节,边眼装药1/3~1/4节。

6.4.4有水眼井要用防水炸药,尽量避免瞎炮,如有瞎炮要按安全规程处理。

6.4.5炮眼附近的支撑应加固或设防护措施,以免支撑炸坏引起坍塌。

6.4.6井内放炮后须迅速排烟。

可采用高压风管或电动鼓风机放入井底吹风等措施。

6.5检测

6.5.1开挖过程中须对井中心位置及四周轮廓尺寸及时进行测量复核,并确保符合设计尺寸要求。

6.5.2开挖至井底设计标高时马上进行地质核对,并检测地基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如井底地质与设计不符或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须及时与监理及设计单位取得联系,并提出变更设计申请等。

6.5.3经检测井内尺寸、平面位置及基底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时,及时进行基础混凝土浇筑,基底不可暴露过久。

挖井基础施工允许误差

序号

项 目

允许误差(mm)

1

尺寸

±30

2

顶面高程

±20

3

轴线偏位

15

4

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

±50

6.6混凝土灌注及养护

当设计无要求时,温差以不超过25℃为宜,是适用于建筑物的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即最小边尺寸在1~3m范围内)。

或混凝土结构物中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1m或易引起裂缝的混凝土。

结合铁路混凝土工程的具体情况,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应加强养护,并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施,按需要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将温差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6.6.1根据上述规定,本工程挖井基础须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有关规定采取加强养护和控温措施如下:

6.1.1.1通过试验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膨胀剂,可使混凝土减少收缩而成为补偿收缩混凝土。

当量温差系将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变形,换算为引起同样变形所需的温度。

减少收缩变形,能降低混凝土的当量温差。

补偿收缩混凝土可减少当量温差达3~5℃。

6.1.1.2为降低混凝土内部因水化热引起的高温,可通过计算加入适量的冰块或埋置水管,采用循环水冷却降温,以减小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当设计无要求时,温差不宜大于25℃,避免引起开裂。

6.6.2其他注意事项

6.6.2.1灌注前检查:

开始灌注前,再次检查复核井底标高无误且井底无积水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灌注。

6.6.2.2混凝土拌合及运输:

混凝土拌合由搅拌站集中拌合,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现场。

混凝土须选用低水化热水泥,并掺用适量粉煤灰和缓凝型外加剂,减少水泥用量。

或通过试验确定掺用膨胀剂。

砼运输由搅拌运输车直接经串筒入模分层进行灌注。

注意为防止混凝土离析串筒应垂直且底部距井底不得大于2m。

灌注前须进行坍落度、扩展度、含气量等检测。

灌注中按要求做好混凝土试件。

6.6.2.3混凝土灌注:

①从井底及附近井壁渗入的地下水的上升速度较小(每分钟小于6毫米)时,可认为是干桩,可采用在空气中灌注混凝土的办法。

除按一般混凝土灌注有关规定办理外,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②混凝土坍落度,宜为7~9厘米。

如用导管或串筒灌注混凝土可在管中自由下落,导管对准井中心。

开始灌注时,井底积水深不宜超过5厘米。

灌注速度尽可能加快,使混凝土对井壁压力尽快地大于渗水压力。

③基础顶部2m以下灌注的混凝土,可依靠自由坠落捣实。

④井内混凝土浇筑速度适当降低,并减少浇筑层厚度。

⑤当井底渗入的地下水上升速度较大时(每分钟上升速度超过6毫米),应设置集水点进行井内降水。

当井内达到无水状态立即进行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将井底全部封住后,按干井处理。

⑥大体积混凝土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浇筑,浇筑温度(振捣后50~100mm深处的温度)不宜高于28℃。

⑦混凝土灌注至基础顶以后,立即将已离析的混合物及水泥浮浆等清除干净。

⑧混凝土初凝后立即采用保温材料覆盖进行蓄热保温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7.劳动组织

7.1劳动力组织方式:

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7.2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表2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

负责人

1人

技术主管

1人

专兼职安全员

1人

工班长

3人

各类司机

7人

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

5人

机械工、钢筋工、普工

19人

 8.材料要求

混凝土:

挖井基础采用C30商品混凝土,护壁采用C20混凝土。

钢筋:

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9.设备机具配置

施工主要要用到以下机具设备。

机械设备名称

数量

挖掘机

1台

空压机

2台

电焊机

5台

吊车

1台

汽车泵

1台

10.质量控制及检验

10.1质量控制

明挖基础及基础施工前在垫层顶面放出墩、台中线和明挖基础及基础外轮廓线的准确位置。

10.1.1用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灰比、掺入混合料、外加剂等方法减少水泥的用量。

10.1.2降低浇筑层厚度,加快混凝土散热速度。

10.1.3混凝土拌合必须严格按试验给定的配合比操作,若需调整必须经试验人员签字同意方可。

10.1.4混凝土运输采用罐车,以保证混凝土不离析,不分层,且和易性好。

10.1.5天气炎热时,由于整体钢模一次立模较高,模板温度及模内温度都很高,混凝土水分易散失,宜在下午17时以后浇筑。

10.1.6做好明挖基础的洒水养护工作。

11.质量保证措施

11.1施工前组织所有技术人员仔细审核设计图纸并进行技术核定、现场核对。

并组织技术人员学习设计文件及有关技术规范、规定和质量标准。

11.2施工前对各级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专业技术工种必须做到持证上岗。

在施工中,要贯彻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三工”一条龙操作管理方法。

11.3水泥、钢材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做相应的试验项目,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水泥必须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使用完。

钢筋要分类存放在带有防雨设施的仓棚内,底部要用方木垫高、垫平。

11.4各种砂石料进场后严格按规范规定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1.5混凝土集中在拌合站拌制,并严格按施工配合比进行配制,采用自动计量配料系统,以保证配料计量的准确性。

混凝土坍落度、试块抗压强度等指标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在浇筑及养护过程中填写好施工记录、检测记录。

11.6现场设置抢修队伍,解决、处理现场各种突发事件及意外事件。

11.7质检员要对施工的每道工序均认真复核,严格监督施工人员按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进行施工,做好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工作。

11.8材料员要严格把好材料关,每批材料进场有质量保证书,并按规定进行复核,有权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勒令退场。

11.9试验员严格掌握好混凝土配合比的正确性,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等各项指标,按规定做好试块及养护。

11.10砼运输车数量要满足桩基砼的供应量,保证砼连续浇筑。

12.安全环保要求

12.1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

12.2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教育,熟知和遵照本工种的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应定期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准上岗操作。

特殊工种的人员,如电工、修理工、焊工、架子工、车辆驾驶员等,必须持证上岗。

12.3严格按规定摆放好安全标识牌,确保安全距离、安全范围。

12.4机电设备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开关。

停机、人离要切断电源。

12.5严禁上班前及工作中饮酒。

12.6操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离开本岗位,严守劳动纪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准违章作业。

12.7施工中在井下人员佩戴安全帽,严禁穿拖鞋上班在挖井过程中随时注意护壁支撑的稳定。

发现安全隐患要马上报告,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以确保安全生产。

12.8在出碴过程严禁出碴吊斗下站人。

12.9井内集水点远离护壁1.5米外。

12.10挖井基础四周设置防护网维护。

12.11吊升设备安设限位器。

操作设专人操作,严禁非操作人员操作提升设备。

12.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定期进行检查。

防雷保护、接地保护、变压器及绝缘强度,防漏电装置,在用电区布设醒目的“当心触电”等标志。

12.13用于施工现场的安全帽必须符合质量标准,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并要严格按照规定佩戴。

非工作人员禁止进入施工现场内,并在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警示牌。

12.14为确保吊运现场安全,吊运施工场地设有明显的警告标志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专设的安全员施工时必须在施工现场负责。

12.15从基坑中挖出的泥浆不得随意堆放,以防止污染环境,从基坑中抽出的水也不得随意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