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9479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

《学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

学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

安徽省宣城市2018-2019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2的表现型比例为3:

1B.F1产生配子的种类的比例为1:

1

C.F2基因型的比例为1:

2:

1D.F1杂合子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

1

【答案】B

【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F2表现型的比为3:

1,属于性状分离,不能直接说明基因的分离定律实质,A错误;

B、F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产生配子的比为1:

1,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B正确;

C、F2基因型的比为1:

2:

1,是产生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的,属于结果而不是实质,C错误;

D、测交后代比为1:

1,是检测F1基因型的,不能说明直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D错误。

故选B。

2.下列有关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假说一演绎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可以证明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根据假说进行“演绎”:

若假说成立,则F1测交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

1

C.因为假说能解释F1自交产生的3:

1性状分离比,所以假说成立

D.孟德尔通过自交实验验证假说成立

【答案】B

【解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

,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A、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只证明了基因得分离定律,A错误;

B、根据假说,进行“演绎”: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种配子,则测交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

1,B正确;

C、假说能解释F1自交产生3:

1分离比的原因,但假说是否成立还需要经过实验的验证,C错误;

D、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验证假说成立,D错误。

故选B。

3.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扁形(D)对球形(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下列各杂交后代中,结白色球形果实最多的是

A.WwDd×wwddB.WwDd×WWDd

C.WwDd×wwDDD.WWDd×WWdd

【答案】D

【解析】题中提出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即表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此时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此处白色球形果实的基因型为W_dd,可以先用分离定律对基因逐对分析,然后利用乘法法则计算结果即可。

【详解】WwDd与wwdd杂交,后代白色球形果实(W_dd)出现的概率=1/2×1/2=1/4;

WwDd与WWDd杂交,后代白色球形果实(W_dd)出现的概率=1×1/4=1/4;

WwDd与wwDD杂交,后代白色球形果实(W_dd)出现的概率=1/2×0=0;

WWDd与WWdd杂交,后代白色球形果实(W_dd)出现的概率=1×1/2=1/2。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质,根据题干信息确定白色球形果实的基因型为W_dd,进而分析每一个选项的杂交组合的后代W_和dd出现的概率,再用乘法定律相乘。

4.下列有关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后代有9种表现型

B.F1产生的精子中,YR和yr的比例为1:

1

C.F1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3/8

D.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雄配子和4种雌配子自由结合

【答案】B

【解析】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黄色圆粒(YyRr)自交,F1中双显(黄色圆粒Y_R_):

一显一隐(黄色皱粒Y_rr):

一隐一显(绿色圆粒yyR_):

双隐(绿色皱粒yyrr)=9:

3:

3:

1,据此答题。

【详解】A、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后代有2×2=4种表现型,A错误;

B、F1能够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精子,分别是YR、yr、Yr、yR,B正确;

C、F1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1/2×1/2=1/4,C错误;

D、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双杂合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在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4种雄配子和4种雌配子自由结合为受精作用,D错误。

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质,能够根据孟德尔的杂交试验写出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并能够利用分离定律解决各个选项中关于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

5.以下关于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说法错误的是

A.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核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核DNA分子数目相同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

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正好和核DNA分子数目相同

D.哺乳动物的任何一种细胞中染色体(或染色质)的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同

【答案】C

【解析】A、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进行复制,DNA含量加倍,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DNA数目又减半,因此次级精母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核的DNA分子数目相同,A正确;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但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短暂加倍,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B正确;

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核DNA分子数目一半,C错误;

D、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着丝点,因此哺乳动物的任何一种细胞中染色体(或染色质)的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同,D正确。

故选C。

6.下图为某高等动物个体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

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和甲→丙的分裂过程可同时出现在同一器官中

B.乙细胞和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DNA含量也相同

C.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CC,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BC和abC

D.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答案】A

【解析】据图分析,甲细胞中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基因型为AaBbCC;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6条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因此甲→乙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丙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甲→丙进行的是减数分裂。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乙和甲→丙进行的分别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可以同时出现于生殖器官中,A正确;

B、乙细胞和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但是DNA含量不同,B错误;

C、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CC;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基因型相同,可能为ABC或abC或AbC或aBC,C错误;

D、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而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错误。

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详细过程及各个时期的特点,能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同源染色体的有无、染色体的行为等判断甲、丙细胞所处的时期,进而判断不同细胞间进行的分裂方式,并能够根据甲细胞的基因型对其他细胞的基因型进行判断。

7.孟德尔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中F2结果有差异,原因是

A.前者有基因分离过程,后者没有B.前者相关

基因成对存在,后者不一定

C.前者相对性状差异明显,后者不明显D.前者使用了假说-演绎法,后者没有使用

【答案】B

【解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A、两者都有基因的分离过程,A错误;

B、前者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后者是伴性遗传,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上基因成对存在,而雄性个体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成对存在,B正确;

C、两者的相对性状的差异都明显,C错误;

D、两者都使用了假说演绎法,D错误。

故选B。

8.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B.在果蝇的所有细胞中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C.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答案】D

【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主要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A、真核细胞的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此外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分子中、原核细胞的拟核和质粒上都有基因,A错误;

B、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而在配子中是成单存在的,B错误;

C、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C错误;

D、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

故选D。

9.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

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

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Ⅱ-1不携带该性状的基因。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隐性性状

B.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染色体上

C.I-2、Ⅱ-2、Ⅱ-4、Ⅲ-2一定是杂合子

D.若Ⅲ-2和Ⅲ-4交配,后代中表现该性状的概率为1/8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由Ⅱ1、Ⅱ2和Ⅲ1可知该患病性状为隐性,A正确;由于Ⅱ1不携带该性状的基因,Ⅲ1患病,可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假定该性状由基因A-a控制,则Ⅰ1为XaY,可知Ⅱ2为XAXa,一定是杂合的;Ⅱ3应为XaY,可知Ⅰ2为XAXa,一定是杂合的;由Ⅲ3XaXa可知Ⅱ4为XAXa,一定是杂合的;Ⅲ2既可以是杂合子(XAXa)也可以是纯合子(XAXA),C错误;由Ⅲ2(XAXA:

XAXa=1:

1)与III4(XAY)交配,可知后代中表现该性状的概率为1/2×1/4=1/8,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遗传系谱图、分离定律及伴性遗传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10.对①〜⑤这五种生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其中最可能表示肺炎双球菌和噬菌体的分别是

A.①和②B.⑤和①C.④和②D.④和①

【答案】D

【解析】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

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

【详解】肺炎双球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含有细胞壁和核酸(DNA和RNA),但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因此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对应于表中的④;噬菌体是DN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不含细胞壁,但含有核酸(DNA),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因此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对应于表中的①。

故选D。

11.如图为某同学在学习DNA的结构后画的含有两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圆圈“O”代表磷酸基团),下列为几位同学对此图的评价,其中正确的是

A.甲说:

“物质组成和结构上没有错误”

B.乙说:

“只有一处错误,就是U应改为T”

C.丙说:

“至少有三处错误,其中核糖应改为脱氧核糖”

D.丁说:

“如果说他画的是RNA双链则该图应是正确的”

【答案】C

【解析】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据此答题。

【详解】A、DNA分子含有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且不应该含有尿嘧啶U,图中两个基本单位之间的磷酸与五碳糖连接的部位也是错误的,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至少存在三处错误,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至少存在三处错误,其中核糖应改为脱氧核糖,C正确;

D、如果图中画的是RNA双链,则两个相邻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不正确,D错误。

故选C。

12.如图所示为真核细胞内基因Y的结构简图,共含有2000个碱基对,其中碱基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Y复制两次,共需要4800个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B.若②处T/A替换为G/C,则Y控制的性状一定发生改变

C.基因Y复制时解旋酶作用于①③两处

D.Y的等位基因y中碱基A也可能占20%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图:

图示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结构示意图,其中①为磷酸二酯键,是限制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的作用部位;②为碱基对;③为氢键,是DNA解旋酶的作用部位。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基因共有2000对碱基组成,其中碱基A占20%,则T=A=2000×2×20%=800个,G=G=2000×2×(50%-20%)=1200个。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基因Y含有1200个G,则该基因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1200×(22-1)=3600个,A错误;

B、若②处T/A替换为G/C,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Y控制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B错误;

C、基因Y复制时解旋酶作用于③处,即氢键,C错误;

D、Y的等位基因y是基因突变形成的,基因突变是指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因此y中碱基A也可能占20%,D正确。

故选D。

13.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碱基数为n,G与C之间形成3个氢键,A与T之间形成2个氢键。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2③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④G的数量为m-n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1)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

(2)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碱基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已知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则A=T=n,则C=G=(m-2n)/2。

【详解】①已知碱基总数为m,则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①正确;

②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T=n,C=G=(m-2n)/2,则碱基之间的氢键数=2n+3×[(m-2n)/2)]=(3m-2n)/2,②正确;

③已知A=T=n,则双链中A+T=2n,而两条单链中A+T的比值相等,因此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③正确;

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G的数量为(m-2n)/2,④错误。

故选B。

14.现有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均只含有15N(表示为15N15N)的大肠杆菌,若将该大肠杆菌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再转到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则理论上DNA分子的组成类型和比例分别是

A.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

3

B.有1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

1

C.有15N15N和14N15N两种,其比例为1:

1

D.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

1

【答案】C

【解析】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DNA复制条件:

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过程:

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特点:

半保留复制。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已知亲代大肠杆菌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均只含有15N,该大肠杆菌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形成2个DNA,2个DNA分子均为14N15N;再转到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形成的4个子代DNA分子中,2个DNA为14N15N,还有2个DNA为15N15N。

因此,理论上DNA分子的组成类有14N15N和15N15N两种,其比例为1:

1。

故选C。

15.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其脱氧核苷酸序列储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一个DNA分子由2000个脱氧核苷酸组成,则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理论上最多有21000种

B.任意两个物种的生物的体内都不含有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相同的基因

C.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基础

D.基因与它控制

性状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答案】C

【解析】DNA分子的多样性:

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n对碱基可形成4n种)。

DNA分子的特异性:

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详解】A、如果一个DNA分子由2000个脱氧核苷酸组成,则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是41000种,A错误;

B、不同的生物体内可能存在相同的基因,如呼吸酶基因,B错误;

C、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基础,C正确;

D、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D错误。

故选C。

16.若细胞质中tRNA1(反密码子为AUU)可转运氨基酸a,tRNA2(反密码子为ACG)可转运氨基酸b,tRNA3(反密码子为UAC)可携带氨基酸c,以DNA链……—T—G—C—A—T—G—T—……的互补链为模板合成蛋白质,则该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的排列顺序可能是

A.b—c—aB.c—b—a

C.a—b—cD.b—a—c

【答案】A

【解析】1、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而翻译是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2、密码子是mRNA上编码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3、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是tRNA顶端环状结构外露的三个碱基,能和相应的密码子互补配对。

【详解】翻译的直接模板是mRNA,而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

DNA链…T-G-C-A-T-G-T…的互补链为…A-C-G-T-A-C-A-…,因此以该互补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mRNA的碱基序列为…U-G-C-A-U-G-U-…,其中第一密码子(UGC)对应的反密码子为ACG,编码的氨基酸为b;第二个密码子(AUG)对应的反密码子为UAC,编码的氨基酸为c;则最后一个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为a。

所以该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的排列可能是b-c-a。

故选A。

17.真核生物细胞内存在着种类繁多、长度为21~23个核苷酸的小分子RNA(简称miRNA),它们能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互补形成局部双链。

由此可以推断这些miRNA抑制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可能是

A.阻断rRNA装配成核糖体B.妨碍DNA分子的解旋

C.干扰tRNA识别密码子D.影响DNA分子的转录

【答案】C

【解析】转录过程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形成RNA的过程,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tRNA与mRNA配对,将运载的氨基酸按一定的顺序缩合成多肽。

【详解】A、根据题意分析已知,miRNA能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互补,形成局部双链的,并没有与rRNA互补,因此与rRNA装配成核糖体无关,A错误;

B、根据题意分析已知,miRNA能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互补,并没有与双链DNA分子互补,所以不会妨碍双链DNA分子的解旋,B错误;

C、根据题意分析已知,miRNA能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互补,则mRNA就无法与核糖体结合,也就无法与tRNA配对了,C正确;

D、根据题意分析,miRNA能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互补,只是阻止了mRNA发挥作用,并不能影响DNA分子的转录,D错误。

故选C。

18.豌豆的圆粒和皱粒产生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皱粒豌豆的产生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此题能够表现基因对生物性状的直接控制

C.插入外来DNA序列导致基因数目一定增加

D.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一对相对性状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圆粒豌豆的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能够编码淀粉分支酶,催化淀粉的合成,从而使得豌豆吸水膨胀;而皱粒豌豆的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外来DNA序列插入,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导致淀粉含量降低而蔗糖含量升高,豌豆吸水减少甚至失水皱缩。

【详解】A、插入外来DNA序列导致皱粒豌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

B、该事实说明基因能够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B错误;

C、插入外来DNA序列导致基因突变,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但是基因的数量不一定增加,C错误;

D、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D正确。

故选D。

19.图示细胞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A.4个B.3个C.2个D.1个

【答案】A

【解析】染色体组的判断方法:

(1)根据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判断:

①细胞内同一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②细胞中有几种形态的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内就有几条染色体。

(2)根据生物的基因型来判断:

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

可简记为“同一英文字母无论大写还是小写出现几次,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详解】染色体组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者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的遗传信息。

据图分析,图中同一种形态的染色体出现了4次,同一种基因的大小写也出现了4次,都说明该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故选A。

20.生物体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部位可以进行配对联会,非等位基因部位不能配对。

某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分别出现下图①至④系列状况,则对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A.①为基因突变,②为倒位B.③可能是重复,④为染色体组加倍

C.①为易位,③可能是缺失D.②为基因突变,④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①发生了染色体判断的改变,且改变后的片段不属于同源染色体的部分,因此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中的易位;②染色体右侧发生了染色体上碱基序列的倒位,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③在同源染色体片段中间出现了折叠现象,可能是缺失或者增加(重复);④细胞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多了一条,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故选C。

21.地中海贫血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遗传性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