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源市场综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9471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4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能源市场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世界能源市场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世界能源市场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世界能源市场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世界能源市场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能源市场综述.docx

《世界能源市场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能源市场综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能源市场综述.docx

世界能源市场综述

2009年世界能源市场综述

   据BP最新出版的《BP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june2010,2009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首次下降,为111.64亿吨油当量,较2008年下降1.3%,其中石油消费下降2.0%,天然气消费下降2.3%,核电消费下降1.3%,煤炭消费增长0.2%,水电消费有增长1.5%。

   一、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首次下降

   2009年受金融危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及投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009年是继2008年后国际油价第二个大幅波动之年。

全年国际油价呈宽幅波动上升走势,上半年先跌后扬,下半年在较高位震荡。

国际油价从2009年2月12日33.98美元/桶的年内最低点走出后强劲反弹,下半年持续徘徊在70~80美元/桶左右,11月4日冲高至80.64美元/桶,全年平均62美元/桶,振幅高达近140%,仅次于2008年。

   2009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首次下降,为111.64亿吨油当量(表1),较2008年下降1.3%。

200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以下简称OECD国家)一次能源消费较2008年下降0.7%,为1998年以来的最低。

而亚太地区和中东地区一次能源消费较2008年分别增长4.4%和4.0%。

非洲和南美一次能源消费下降1.1%和0.8%;北美地区下降4.7%;欧洲和前苏联地区下降6.0%。

2009年世界及主要国家能源消费情况见表1。

   2009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仍以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为主(图1),其中石油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34.8%,煤炭和天然气分别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29.4%和23.8%,核电占5.5%,水电占6.6%。

 

    二、世界煤炭资源、生产与消费情况

   

(一)煤炭储量保持不变

   2009年世界煤炭探明可采储量为8260.01亿吨,与2008年持平。

其中烟煤和无烟煤为4113.21亿吨,亚烟煤和褐煤为4146.80亿吨。

   世界煤炭资源分布不均,其中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的煤炭资源最为丰富(图2),探明的煤炭可采储量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28.9%、19.0%和13.9%,其次为澳大利亚、印度、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南非,探明的煤炭可采储量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9.2%、7.1%、4.1%、3.8%和3.7%。

   

(二)煤炭生产增长,消费下降

   受世界高油价的影响,自2000年开始世界煤炭产量和消费量持续增长(图3),成为增长最快的能源。

2009年世界煤炭产量仍继续增长,为56.72亿吨,较2008年增长2.4%。

煤炭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为亚太地区,增长8.6%,为36.83亿吨,其次为中东地区增长0.3%。

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北美地区下降9.1%,南美地区下降7.1%,欧洲及前苏联地区下降6.9%,非洲地区下降0.7%。

   中国为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国,煤炭产量为25.84亿吨(图4),增长9.2%,其次为美国,产量为8.98亿吨,下降9.3%,澳大利亚产量3.79亿吨,增长3.7%,印度产量3.52亿吨,增长8.4%,俄罗斯产量为2.34亿吨,下降8.4%。

   2009年世界煤炭消费量略有下降,为54.55亿吨,较2008年下降0.2%。

中国是世界最大煤炭消费国,消费量为25.58亿吨,增长9.6%;美国为世界第二大煤炭消费国,2009年煤炭消费量为8.29亿吨,下降11.5%;其次为印度,煤炭消费量为4.09亿吨,增长6.8%,日本为1.81亿吨,下降15.2%。

   三、世界石油资源、生产与消费情况

   

(一)石油储量增长

   2009年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为1817亿吨(表2),比2007年增加109亿吨,其中欧佩克国家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为1404亿吨,比2008年增加106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77.2%。

主要原因是委内瑞拉和加拿大储量大幅度增加。

   

(二)石油产量和消费量均下降

   2009年世界原油产量为38.21亿吨(表3),较2008年下降2.9%,为1982年以来下降最多的一次。

2009佩克原油产量为15.75亿吨,较2008年下降7.6%。

不包括前苏联在内的非欧佩克产量为16.02亿吨,比2008年增长0.1%,前苏联地区产量为6.44亿吨,比2008年增长2.7%。

   从地区看,2009年北美、中南美和欧洲及前苏联地区产量均有增长,中东、非洲和亚太地区均有下降。

   2009年北美地区产量为6.29亿吨,增长1.3%,其中美国产量增长6.7%,墨西哥和加拿大产量分别下降6.5%和1.3%。

中南美地区产量为3.39亿吨,增长0.9%,其中秘鲁增长最快,增长20.7%,其次为哥伦比亚和巴西,分别增长11.9%和6.8%;产量下降最多的为委内瑞拉,产量下降5.1%,厄瓜多尔产量下降3.9%,阿根廷产量下降1.0%,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产量下降0.9%。

欧洲和前苏联地区产量为8.55亿吨,增长0.5%,其中增长最多的国家为阿塞拜疆,增长13.2%,哈萨克斯坦增长8.2%,俄罗斯产量增长1.2%;下降较多的国家为意大利和丹麦,分别下降了12.7%和8.2%,乌兹别克斯坦下降6.8%,英国下降6.1%,挪威下降5.0%。

   2009年中东地区产量为11.56亿吨,其中下降最多的为阿联酋下降12.2%,科威特下降11.6%,沙特阿拉伯下降10.8%,叙利亚下降5.8%,卡塔尔下降4.9%,伊朗下降3.6%,也门下降2.2%;阿曼产量增长7.1%,伊拉克产量增长2.1%。

非洲地区产量为4.59亿吨,下降5.4%,其中下降最多的为加蓬和赤道几内亚,分别下降13.1%和12.5%,利比亚产量下降9.6%,阿尔及利亚产量下降9.3%,安哥拉下降5.2%。

亚太地区产量为3.83亿吨,下降2.1%,其中下降最多的为文莱,产量下降4.1%,马来西亚下降4.0%,中国产量下降3.1%。

增长只有越南和泰国,分别增长8.7%和2.9%。

   10大产油国分别为:

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美国、伊朗、中国、加拿大、墨西哥、委内瑞拉、伊拉克和科威特。

   受金融危机和高油价的影响,2009年世界石油需求下降,为38.82亿吨,较2008年下降2.0%,为1982年以来下降最大的一次,OECD国家下降4.8%。

其中北美地区下降5.0%,欧洲和前苏联地区下降4.5%,中南美地区下降1.1%,中东地区增长3.5%,非洲地区增长0.8%,亚太地区增长0.7%。

   2009年世界10大石油消费国为美国、中国、日本、印度、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德国、韩国、巴西和加拿大(图5)。

   美国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石油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21.7%,为8.43亿吨,比2008年下降5.1%;中国石油消费量仍持续增长,居世界第二位,为4.05亿吨,较2008年增长6.4%;日本为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消费量为1.98亿吨,比2008年下降10.9%,印度石油消费持续增长,跃居世界第四位,为1.49亿吨,较2008年增长3.4%。

   (三)世界石油贸易量下降

   2009年世界石油进出口贸易量为26.07亿吨(表4),较2008年下降3.4%。

其中原油贸易量为18.93亿吨,油品为7.14亿吨。

   美国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2009年石油进口为5.65亿吨,其中原油进口量为4.43亿吨;从周边国家的石油进口量为2.99亿吨,约占其进口总量的52.9%,其中从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量合计为1.83亿吨,占其进口总量的32.4%。

中东地区为世界最大石油供应地,2009年美国从中东地区的进口量进一步下降,进口量为0.87亿吨,占美国总进口量的15.4%。

   2009年中国石油进口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2009年石油进口量为2.53亿吨,其中原油进口量为2.04亿吨;主要进口来源为中东地区,进口量为1.04亿吨,占中国总进口量的40.7%。

   日本为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2009年石油进口量为2.12亿吨,其中原油进口量为1.77亿吨;主要进口来源为中东地区,进口量为1.10亿吨,占日本总进口量的70.5%。

   欧洲主要进口国为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2009年欧洲石油进口合计为6.65亿吨,其中原油进口量为5.13亿吨;主要进口来源为前苏联和中东地区,进口量分别为3.48和1.06亿吨,其次是从北非和西非地区,进口量分别为0.81和0.48亿吨。

   中东仍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其出口总量占世界总量的35.1%,2009年石油出口总量为9.14亿吨,其中原油出口量为8.22亿吨;其次为前苏联、西非、中南美和北非地区,2009年石油出口量分别为4.47亿吨、2.18亿吨、1.83亿吨和1.36亿吨。

   四、世界天然气资源、生产与消费情况

   

(一)世界天然气储量持续增长

   2009年世界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187.49万亿立方米,比2008年增长1.2%。

   世界天然气资源分布不均,中东地区和前苏联地区最为丰富,天然气储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0.6%和33.7%;其中俄罗斯、伊朗和卡塔尔为世界三大资源国,证实的天然气储量依次占世界总量的23.7%、15.8%和13.5%。

   按现有的开采水平,世界天然气证实储量可供开采62.8年。

其中中东地区天然气的可采年限最高,为187年,而北美可采年限最低仅为11年。

           

   

(二)天然气产量与消费首次下降

   2009年世界天然气产量首次下降为29869.62亿立方米,较2009年下降2.4%。

除中东、亚太地区和北美地区增长外,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其中欧洲和前苏联下降最多,下降10.4%,非洲下降4.9%,中南美地区下降3.5%。

中东和亚太地区分别增长6.2%和4.9%,北美增长1.4%。

   2009年天然气产量下降较多的国家为土库曼斯坦、尼日利亚、丹麦、巴西、英国、玻利维亚、俄罗斯和意大利;产量增长较多的国家为印度、卡塔尔、哥伦比亚、伊朗、澳大利亚、孟加拉国、哈萨克斯坦、墨西哥、泰国和埃及。

   2009年美国天然气产量增长3.3%,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产量为5933.80亿立方米,占世界总产量的19.9%。

2009年俄罗斯天然气产量下降12.3%,为5275.11亿立方米,占世界总产量的17.7%。

   世界10大天然气生产国依次是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伊朗、挪威、卡塔尔、中国、阿尔及利亚、沙特阿拉伯和印度尼西亚,2009年合计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4.4%。

世界主要国家天然气生产与消费见图6。

   2009年世界天然气消费量首次下降,为29403.62亿立方米,较2008年下降2.3%。

除中东和亚太地区增长外,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欧洲和前苏联下降7.0%,中南美地区下降4.5%,非洲下降2.2%,北美下降1.3%。

中东和亚太地区分别增长4.1%和3.2%。

   世界10大天然气消费国依次为:

美国、俄罗斯、伊朗、加拿大、中国、日本、英国、德国、沙特阿拉伯和意大利,合计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59.6%。

   2009年天然气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例为23.8%,天然气主要用于发电。

其中中东和欧洲及前苏联地区的天然气消费量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分别为47.2%和34.4%;其次北美为27.6%;非洲为23.4%;中南美地区为21.5%;亚太比例最小,仅为10.8%。

   2009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为887亿立方米,较2008年增长9.1%,占世界总消费的3.0%。

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占3.7%,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

消费的主要领域是工业部门,其次是生活和交通运输。

   (三)天然气贸易量稳定增长,价格下降

   2009年世界天然气贸易量达8768.5亿立方米,较2005年增长7.7%。

其中管道天然气贸易量为6337.7亿立方米,占总贸易量的72.3%;液化天然气贸易量为2427.7亿立方米,占总贸易量的27.7%。

   世界管道天然气的五大出口国为俄罗斯、加拿大、挪威、荷兰和阿尔及利亚,2009年其合计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70.4%。

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管道气出口国,占管道气总出口量的27.8%,出口量为1764.8亿立方米,较2008年增长14.3%,俄罗斯天然气全部出口到欧洲国家,主要有德国(315亿立方米)、意大利(208亿立方米)、土耳其(172.6亿立方米)、匈牙利(72亿立方米)、法国(82亿立方米)、波兰(71.5立方米)、捷克(64亿立方米)等。

加拿大是世界第二大管道气出口国,出口量达922.4亿立方米,较2008年下降10.6%,全部出口到美国。

   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俄罗斯是世界五大管道天然气进口国,2009年进口量占世界总量的50.0%。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管道气进口国,进口量达1044.1立方米,较2008年下降10.9%,来源为加拿大(922.4亿立方米)和墨西哥(7.9亿立方米)。

德国是世界第二大管道气进口国,主要来源是俄罗斯、荷兰和挪威。

   液化天然气主要出口国为卡塔尔、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阿尔及利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及尼日利亚,合计占世界液化天然气总出口量的76.5%;日本为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国,进口量达859亿立方米,占世界总进口量的35.4%,其次为韩国、西班牙和法国,进口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4.1%、11.1%和5.4%。

   2009年世界天然气价格普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在亚洲,日本进口液化气的平均价为9.0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MBtu),较2008年减少3.4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MBtu);美国天然气的井口价由上年的8.85美元/Mbtu下降至3.89元/MBtu;欧共体天然气的到岸价由上年的11.56美元/Mbtu降至8.52元/MBtu,加拿大阿尔伯达的天然气价格由上年的7.99美元/MBtu降至3.38美元/MBtu。

   五、核电消费量下降,水电消费增长,其他可再生能源持续增长

   截止2009年6月底,全世界30个国家在运行的核反应堆有436个,装机容量373千兆瓦,此外在建的核反应堆有45个,装机容量40千兆瓦。

核电占全世界发电量的16.0%左右。

   2009年世界核电消费下降1.3%,为6.11亿吨油当量。

除亚太地区增长5.0%外,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非洲下降8.7%,欧洲及前苏联下降4.0%,北美地区下降1.2%,中南美地区下降0.6%。

   美国为世界最大的核能消费国,为1.90亿吨油当量,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1.2%;法国为世界第二大核能消费国,为0.93亿吨油当量,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5.2%,其次日本为0.62亿吨油当量,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0.2%。

   2009年世界水电消费增长1.5%,为7.40亿吨油当量。

中国为世界最大的水电消费大国,增长5.5%,其次为巴西增长6.1%,加拿大下降2.6%。

      

   2009年虽然其他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费的比重仍然很低,但产量增长较快。

其中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能力分别增长31%和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