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树德怀远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9430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80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树德怀远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生物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树德怀远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生物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树德怀远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生物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树德怀远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生物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树德怀远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树德怀远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

《生物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树德怀远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树德怀远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树德怀远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

生物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树德怀远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树德怀远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

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根据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

3.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通过尿和汗排泄废物

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C.血液运输氧和废物

D.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速率加快

4.人剧烈运动后,释放大量乳酸,但pH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

A.乳酸在血浆中很快被分解生成CO2和H2O,并排出CO2

B.H2CO3抑制乳酸的酸性,并通过呼吸系统排出CO2

C.NaHCO3与乳酸反应,调节pH

D.乳酸酸性弱,不易引起酸中毒

5.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化反应是()

A.组织液中某些蛋白质的合成B.碳酸氢盐的形成

C.麦芽糖的水解D.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6.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2、CO2、血红蛋白、H+B.H2O2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D.Na+、葡萄糖、氨基酸

7.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组织液增多

B.毛细血管破裂,使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减少

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增多

8.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9.如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10.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11.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12.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抗原侵入宿主细胞时,细胞免疫才开始发挥作用

B.浆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

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D.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大部分来自记忆细胞

13.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B.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C.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T细胞产生记忆细胞

D.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14.以下免疫过程包含非特异性的是()

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皮下注射狂犬病疫苗

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

D.静脉注射抗狂犬病抗体

15.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阉割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

B.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

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

D.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16.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颠”.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①体温下降②机体耗氧量降低③皮肤血管收缩④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A.①③④B.①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⑤

17.如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①

18.在一简单反射弧中,只有感觉神经元A和运动神经元B,则当A接受刺激后,兴奋的传导方向是()

A.A的树突→B的轴突B.B的轴突→A的轴突

C.B的轴突→A的胞体D.A的轴突→B的树突

19.如图示意一个反射弧的结构.就此图分析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

A.直接刺激肌肉可以引起其兴奋收缩,但不能在g、f、e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皮肤引起肌肉收缩时,可在e、f、g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C.若g以下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够在f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D.若f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在肌肉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20.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21.如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c为下丘脑,b为下丘脑直接支配的腺体

B.某种b的分泌物与a的某种分泌物在生理效应上表现为协同作用

C.a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D.c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但不具有分泌功能

22.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有关机体水分调节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②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③摄水量增加④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⑤减少尿的排出.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

C.

D.

23.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

24.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浆细胞

B.抗体都是由B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菌

D.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并分泌大量的抗体

25.当抗原刺激抗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时,效应T细胞发挥的作用是()

A.产生抗体使靶细胞裂解

B.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C.产生组织胺增强B细胞的功能

D.促进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26.如图为特异性免疫过程某个时期的示意图,图中“X”代表的细胞名称是()

A.B细胞B.效应T细胞C.记忆细胞D.浆细胞

27.如图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B为有关的物质.各种分析正确的是()

A.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机体后,T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

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类

C.T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识别、呈递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

D.A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禽流感病毒H5N1清除

28.如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某种激素.有关恒温动物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寒冷的环境中,③的分泌增加

B.动物迅速奔跑时产热增加,体温就维持在较正常值高的水平

C.寒冷环境下动物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体温恒定

D.给动物注射③,反馈调节使①和②的分泌会减少

29.下丘脑在机体稳态调节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其中错误的是()

A.感觉:

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机体渗透压升高

B.分泌:

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在外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C.调节: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D.传导:

下丘脑可传导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觉

30.“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作出了重大部署,对婴幼儿奶粉进行了三聚氰胺全国专项监督检查.三聚氰胺在水中微溶,故婴儿食用含三聚氰胺高的奶粉可形成结石,医生建议成人大量饮水就可以排除结石.如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为()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

B.渴觉中枢、肾小管、抗利尿激素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二、背诵知识检测真空题(补充完整横线上的内容,每空1分,共55分)

31.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__________.其分泌部位是__________,其作用__________.

32.稳态概念的理解.

(1)实质:

__________平衡.

(2)调节机制:

__________调节.

33.(13分)

(1)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

(2)用教材原话写出中胰岛素的作用: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__________.

34.

(1)完善下面与下丘脑有关的图解:

(2)下丘脑在反射弧中只是作为神经中枢吗?

__________

(3)图示显示的调节方式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1)补充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免疫调节中是没有识别作用的淋巴细胞是__________.

36.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①先填图.

②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为__________.

③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其作用效果是__________下一个神经元的活动.

 

三、应用题

37.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由特殊腺体和细胞分泌的物质,能起到化学信号的作用.请据图1分析并回答(图中A代表下丘脑神经细胞,B代表垂体细胞,D代表血管):

(1)A分泌的物质作用于B,进而提高机体耗氧量和兴奋性,则A分泌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

(2)若A分泌的物质进入血液后,最终调节C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则A分泌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

(3)E作用于B,使B分泌某种物质,在与B细胞膜相对应的E末端,发生的信号变化为__________.

(4)如果某神经元的突触小体释放的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抑制.图2是突触前膜释放递质时,突触后膜接受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兴奋的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5)从图2中反映出激素调节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6)手指意外触到火焰引起局部皮肤红肿,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渗透性增加,__________引起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若手指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免疫.

38.如图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物质乙是一种糖蛋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__________功能.

(2)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甲、乙的分泌量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如果用物质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丙的分泌量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3)物质乙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__________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__________.

(4)若刺激图中A点,电表指针偏转的情况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根据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稳态的生理意义.

【分析】图中a、b、c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它们都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对维持内环境稳态都具有重要作用.组织液中的二氧化碳对维持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调节内环境的pH,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反射,排出内环境中过多的二氧化碳.组织液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组织液的回流有两条途径:

一是进入毛细血管;二是进入毛细淋巴管.过程b或c受阻均可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多而出现组织水肿.

【解答】解:

A、对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过程a提供物质和能量,过程b排出代谢废物,过程c回流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三者都比较重要;①错误;

B、组织液中的CO2可调节呼吸运动,可作为缓冲物质;并非有害无益,②错误;

C、组织液处在动态平衡中,组成物质是变化的,③正确,;

D、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多而出现组织水肿,④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组成内环境的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物质交换的特点和组织水肿的原因.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稳态的生理意义.

【分析】考查了内环境稳态的有关知识.食物消化后,才能被小肠所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经主动运输进入血液,再运输到全身各处被机体利用.体液是指人体内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其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如由于机体中含有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缓冲物质而使pH稳定在7.35﹣7.45,体温保持在37℃左右,渗透压约为770kPa.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条件之一.

【解答】解:

A、葡萄糖以主动运输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A错误;

B、由于机体中含有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缓冲物质而使pH稳定在7.35﹣7.45,B正确;

C、认识恒温动物,人的体温不会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C错误;

D、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内液,D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对内环境稳态概念等,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并理解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3.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通过尿和汗排泄废物

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C.血液运输氧和废物

D.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速率加快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

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

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

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解答】解:

A、内环境中的代谢废物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维持内环境的稳态,A正确;

B、食物残渣没有进入内环境,与内环境的稳定无关,B错误;

C、内环境中的养料和废物需要血液运输,C正确;

D、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加速排出多余的CO2,使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过程、调节机制及生理意义,能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判断各选项.需要考生注意的是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是与外界直接相同的,不属于内环境.

4.人剧烈运动后,释放大量乳酸,但pH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

A.乳酸在血浆中很快被分解生成CO2和H2O,并排出CO2

B.H2CO3抑制乳酸的酸性,并通过呼吸系统排出CO2

C.NaHCO3与乳酸反应,调节pH

D.乳酸酸性弱,不易引起酸中毒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由于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H2CO3/NaHCO3,可起到缓冲作用,所以血液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范围很小.

【解答】解:

A、乳酸在血浆中不能被分解,而在血浆中与NaHCO3反应,生成H2CO3,H2CO3容易分解,生成CO2和H2O,并通过呼吸排出CO2,A错误;

B、H2CO3不具有抑制乳酸的酸性的作用,B错误;

C、血浆中的碳酸氢钠可以中和乳酸的酸性,使pH基本保持稳定,C正确;

D、乳酸在血浆中与碳酸氢钠反应,所以进入血液后对血液pH的影响不大,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5.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化反应是()

A.组织液中某些蛋白质的合成B.碳酸氢盐的形成

C.麦芽糖的水解D.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本题是对内环境的组成的考查,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中的化学反应都可以看做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

【解答】解:

A、蛋白质的合成位于细胞内的核糖体中,A错误;

B、碳酸氢盐为缓冲物质,形成于细胞外液,B正确;

C、麦芽糖的水解发生在消化道,C错误;

D、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D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对于内环境组成的理解和相关生理过程发生场所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6.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2、CO2、血红蛋白、H+B.H2O2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D.Na+、葡萄糖、氨基酸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者是淋巴中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解答】解:

A、血红蛋白只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

B、过氧化氢酶存在于肝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

C、载体存在于细胞膜上,不是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

D、Na+、葡萄糖、氨基酸都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成分和内环境组成成分的判断,对于内环境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7.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组织液增多

B.毛细血管破裂,使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减少

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增多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某处皮下青紫”说明毛细血管破裂,血液外流,“局部水肿”说明局部组织液增多.

【解答】解:

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组织液增多,A正确;

B、毛细血管破裂与淋巴外渗关系不大,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会是组织液减少,与题干信息矛盾,B错误;

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减少,不会出现组织水肿,与题干信息矛盾,C错误;

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局部组织液增多是过敏现象的原因,不会造成“某处皮下青紫”,与题干信息矛盾,D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是利用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分析题干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对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关系的理解是解题的基础.

8.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考点】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反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反射弧完整和一定条件的刺激.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需要神经递质参与,且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解答】解:

A、反射活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即完整的反射弧和适宜的刺激,A正确;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B错误;

C、反射活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即完整的反射弧和适宜的刺激,C正确;

D、一个反射弧至少由2个神经元组成,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需要神经递质参与,D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反射、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首先要求考生识记反射的类型及反射活动发生的条件;其次还要求考生识记突触的结构,明确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需要神经递质参与且单向传递,再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

9.如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突触的结构.

【分析】根据题干说明“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那么兴奋传递方向在此处只能是神经→肌肉,且是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互变;又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且膜内电流方向代表了兴奋的传导方向.

【解答】解:

A、根据题干“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说明神经纤维处相当于突触前膜,肌肉处相当于突触后膜,在突触前膜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故A正确;

B、刺激①产生的神经冲动可以双向传导,因此肌肉可以收缩,电流可以发生偏转,故B正确;

C、刺激②处,肌肉收缩,但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产生作用于突触后膜,不能反向传导,则电流计不会有变化,故C错误;

D、兴奋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向未兴奋部位传导,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旨在借“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人工电刺激”创设情境,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同时考查《稳态与环境》中的兴奋传导方向的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

10.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A.抑制了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