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美术教学计划及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4938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教学计划及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教学计划及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教学计划及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教学计划及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教学计划及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教学计划及教案.docx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教学计划及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美术教学计划及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教学计划及教案.docx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教学计划及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一、主要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

主要内容包括:

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二、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三、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四、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方面: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2、教学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目录

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

第一课----------创造美的艺术

第二课----------美术是个大家族

第二单元多彩的学校生活

第一课----------小伙伴

第二课----------在校园中健康成长

第三课----------我们的风采

第三单元传递我们的心声

第一课----------有创意的字

第二课----------精美的报刊---版式设计

第四单元美丽的校园

第一课----------描绘我们的校园

第二课----------设计我们的校园

第五单元:

美观又实用的日用产品

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

什么是美术

单元总目标:

1、本单元主要是围绕什么是美术而展开。

在这个单元中,包括了《创造美的艺术》和《美术是个大家庭》两课学习内容。

通过学习《创造美的艺术》,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通过学习《美术是个大家庭》,使学生初步了解不同类别艺术作品的特征与功能。

2、通过对不同形式的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知道美术是个大家庭,了解不同类别艺术作品的特征和功能;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在美术世界中有一种美的享受。

课业类别:

欣赏·评述

课时分配2课时

单元备课

第二单元

多彩的学校生活

单元总目标:

通过对校园环境、人物以及校园内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体验以及自己与同学、老师之间和谐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感情,并了解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

课业类别:

造型·表现

课时分配:

5课时

单元备课

第三单元

传递我们的心声

单元总目标:

通过教师壁报的编排设计练习,了解和掌握版面设计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热爱,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团结、密切合作的人际关系,体验和分享共同合作获得成功与快乐。

课业类别:

设计·应用

课时分配:

4课时

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

美丽的校园

单元总目标:

通过对学生装、校外环境艺术品的设计与模拟制作活动和校园规划模型的设计制作活动,启发学生积极探索利用各种艺术方法与艺术手段美化自己的形象、美化校园环境、创设人与自然和谐情景,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校的情感,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愿望,同时在活动中提高综合运用多领域知识、技能的能力。

课业类别:

综合·探索

课时分配:

4课时

单元备课

第五单元

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

单元总目标:

通过几组常见的生活用品的欣赏和评述活动,启发学生积极关注生活中一些常用品的材质、款式、造型、色彩、结构、功能极其实用性,用艺术的眼光进行欣赏和分析,了解其用途,体现其美感,从中大体会了解现代生活用品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人类生活中处处存在着设计”、“设计为了更高质量的生活”、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课业类别:

欣赏·评述

课时分配:

1课时

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

第一课创造美的艺术

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

过程与方法:

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立意与表现方式及手法。

难点:

怎么理解美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不同肌理的石头、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一)引导阶段:

1、教师活动:

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为背景音乐,观看祖国壮丽山河的实景图片,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一起欣赏毛主席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

2、教师活动:

快速画出中国版画的轮廓线。

提出讨论:

这样的图形作为歌颂祖国山川美景的图画可以吗?

说说你的观点。

3、教师总结: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

符号化的形象很难传递出深厚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就需要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点明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和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绘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教师介绍尺寸、绘画技巧,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观察分析:

(1)从构图角度分析:

近景、中景、远景分别是什么?

(2)从色彩角度分析:

画中怎样体现出季节、时间段的?

(3)图画中的形象分别具有哪些象征意义?

(4)画家们是通过怎样的视角表现如此宏大的场景的,换种表现视角行不行?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2、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几块不同质地的石头,找几位同学触摸之后对其质感进行评价,以便更好的理解画家对山石肌理感的表现。

(1)自然山石的幻化——“抱石皴”法。

(2)红日的霞光对画面整体气氛的烘托作用。

学生思考、体验“肌理”的含义。

3、多媒体展示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在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作业布置】

结合本课欣赏的作品,谈谈自己对美术是一种创造美的艺术的理解。

【教学反思】

第二课美术是个大家族

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美术学科特征及美术的主要门类。

过程与方法:

掌握美术作品中不同门类所涵盖的种类和代表种类的风格特征。

了解美术作品除了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外,还是兼具使用功能的艺术门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到美术作品正以形象化、直观化的特征证明着人类社会和文明的进步,提升着人们的生活品味,促进着世界多元化的传承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特点及区别,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

难点:

掌握学生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引导阶段

1、给你一个机会装饰你自己的房间,你会选择哪些物品?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感受美术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而且生活处处离不开美术,并总结出美术的四大门类,引出课题——美术是个大家族。

(二)发展阶段

1、学生讨论:

什么是绘画?

你能说出几种绘画形式?

2、教师在解释绘画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视频来感受一下不同绘画种类。

学生思考、认真观察。

3、以小故事形式分别向学生介绍梵高的《向日葵》和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学生欣赏与思考。

4、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一张画。

学生讨论并回答。

5、让学生以企业家的身份在短时间内为自己公司设计一个商标。

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做简单说明。

6、借助多媒体课件,进一步讲解艺术设计所包含的种类。

7、结合多媒体资料让学生区分浮雕、圆雕与透雕,说说他们都有什么功能。

学生思考,认真参与。

8、播放秦始皇陵与四大石窟的视频。

9、播放不同地区的建筑在外形、材料、建筑风格上的区别。

让学生尝试着述说不同建筑的风格。

10、对于刚刚所学的门类你更喜欢哪种?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做课后总结。

【作业布置】

通过本课学习,列举美术四大门类及其代表作品。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多彩的校园生活

第一课小伙伴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物头部的基本比例、基本型,头部的透视规律,知道人物脸部五官比例是以“三庭五眼”的规律分布,懂得由于人物头部的基本形以及五官的细微不同产生的人物相貌的差异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周围同学的脸型、表情,欣赏画家作品等,初步学习通过观察并以线造型、明暗造型的不同表现方法,,表现人物相貌特征和表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观察、分析不同学生的脸型、表情和性格中的快乐,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让学生了解头部的基本比例关系、形体结构及透视等知识点。

难点:

把所学头部知识运用到头像写生中。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引导阶段

1、我们在数学课上学习了比值和比例,在生活中你观察过身边物体的比例吗?

2、请观察你手中的教科收长与宽的比值是多少?

(宽为1)

3、举例其他比值的物品(练习本等)

(二)发展阶段

1、给学生出示一些教具来进一步说明这个现象。

学生分组讨论,引发黄金比例的知识探索。

这种被大家公认的,符合我们视觉美感的比例,我们就称之为黄金比例。

也叫黄金分割,它的比值是1:

1.618.

2、现在我们知道了黄金比值,那么在我们脸上你能找到这样的比例吗?

从头顶发髻线到鼻底为一个单位,整张脸的比值就是1:

1.6.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脸型和发型,咱班谁的发型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他又是什么脸型呢?

(提示:

田、由、申、甲)

3、讲解三庭五眼,并解析五官在三庭五眼比例中的具体分布位置。

4、根据头部透视示意图讲解头部产生运动时的透视关系。

同桌之间相互观察。

5、讲解写生步骤。

6、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总结人物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