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怎么写好组工信息最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9294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怎么写好组工信息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谈谈怎么写好组工信息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谈谈怎么写好组工信息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谈谈怎么写好组工信息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谈谈怎么写好组工信息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谈谈怎么写好组工信息最新.docx

《谈谈怎么写好组工信息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怎么写好组工信息最新.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谈谈怎么写好组工信息最新.docx

谈谈怎么写好组工信息最新

  写好组工之我见

  一、写好组工信息应当注重三点:

  个人认为,写好组工信息,必须“突出重点”,就是要紧跟全党工作大局和组织工作中心任务,着眼于推动全年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收集和反映情况;比如说2013年是基层组织建设年,从中央、到自治区、到地区,出的信息基本上是反映基层组织建设的亮点工作;2014年,是第二批群众路线实践活动进行的年份,组工信息应当围绕群众路线去写;年初召开了组织工作会议,赶快写反响,这就是紧跟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突出工作重点。

这样,上稿的几率会高一些。

  “凸显亮点”,就是要着眼于更好地引领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及时收集和反映本地本部门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新做法;“突破难点”,就是要着眼于解决组织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及时收集和反映组织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意见建议。

就是要编报一些问题类或建议意见类的信息。

  二、写组工信息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在质量方面,有些地方需要改进),我总结了一下:

  第一个是不注重细节,写出的信息很粗糙,亮点的地方没有凸显出来。

信息也需要详略得当。

比如说,你些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信息,写一篇帮扶大学生村官的,这上面你写了三段,第一段写乡镇领导与他结对;第二段写组织干事帮带;第三段写村党支部书记帮扶。

这其中,组织干事帮带是重点,我们就需要把这一段认真加工一下,把亮点突出出来,这个亮点就是亮点中的亮点。

  第二个是写的信息大而全,没有经验可谈,亮点也凸显不出来。

打个比方说,信息员写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信息,基层组织建设可以写的东西很多啊,可以写阵地建设的,也可以写加强村干部管理的、培训的、大学生村官的、社区建设的;而刚才所说的内容,又可以细分,比如说村干部管理,从哪个方面来写,哪个方面你认为是亮点,就侧重于她来写;村干部培训的,常规的党校培训啊、乡镇自行组织参观学习啊,这些都已经不是亮点了,没有必要写,但是,前一段时间不是有到宁波培训的吗?

把他作为一个亮点,单独写,这样就凸显出来了。

在比如,写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有很多方面啊,管理、培养、使用,都可以写。

再比如说,写村级阵地建设的信息,我们可以考虑一下,这样的信息怎么写。

如果是常规写法,肯定是建阵地、管好阵地、用好阵地这三个方面一起写,结果会造成建阵地写了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做好安排,规划等等,管好用好阵地也写了一大堆,一是二是三是没完没了,这样,从组工信息的角度来说,这篇信息没有突出重点和亮点,就没法看了,上级部门是不可能采用的。

那么这篇信息该怎么写呢?

每个县有每个县的特色,假如我们县上的特色是用好阵地,我们就可以着眼这个点,写一篇xx县从三个方面入手用好村级阵地,这样一篇信息。

也就是说,在写信息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主义,侧重一个点来写,而不是在面上来写。

再打个比方,人才工作,有拔尖人才、农村实用人才,而拔尖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也可以侧重培养、管理、使用的某个方面来写,而不要就拔尖人才、农村实用人才来写,像xx县育、管、用做好拔尖人才1

  工作这类信息,肯定是不被采用的,但是如果你写xx县三措并举做好拔尖人才管理这类信息,就有可能被采用。

也就是说,写信息,一定要在点上写,在点上求突破,而不要在面上写,既不能突出亮点,写出来的东西也和其他县市、其他地区的东西差不多,罗列了很多做法,导致这篇信息看起来很长,却又没有可读性,同时你些那么多,肯定也写不深,写不透,这就是导致信息质量不高,利用价值不大的原因之一。

  第三个呢,是不注重标题。

题好一半文,一个好的标题能够吸引编辑的眼球。

标题应当短小精悍,一语中的。

一般不要超过14个字。

  第四个呢,是对组工信息的字数把握不准。

有的太长,如超过800字,有的写到1000以上,比如说,写阵地建设,你写建、管、用,泛泛而谈,要全部写到位,这篇信息的字数肯定超过800字。

有的太短。

像三段式的信息,就是一个大标题,每个段落一个小标题这样的信息,一般不能少于300字。

自治区的要求,信息一定要有信息的样子。

一篇好的信息,字数一般不超过500字。

现在组工信息出的少了,导语部分,一般不超过三行,然后一般是三到四个小标题,每个小标题是一个段落。

这每个段落一般不要超过六行。

以三到五行为宜。

自治区熊主任那边,超过五行段落的信息都是不合格的。

因为现在出的信息,数量少了,一般一期正刊是两页纸,这两页纸还要除去红头部分,红头占了半页,就只剩下一页半,一页半能放几篇信息呢?

如果每篇信息500字,可以放3个,如果每篇是400字,可以放4个,编辑也想多放一篇,那么你每篇信息最好不要超过500字,400字左右就可以了。

400多一点,问题也不大,编辑可以裁剪一下,字数太多,编辑也就懒得改了。

当然,像五层式的信息,字数可以灵活掌握。

动态类的信息,一般在150字以内为宜。

这类信息比如说《xx县制定基层组织建设规范》、xx县300名村官远赴宁波培训这种的,小短条。

字数尽可能精短。

  第五,是内容不够精炼。

八项规定出台以后,上级部门采编的信息数量大大减少,因为出的信息少了,疏漏错误就很容易看出来,有的信息是有一些亮点,但语言不够精炼,就容易使看的人失去耐心。

这样就会对编发信息的人提出质疑的声音,所以,编发信息的人也不愿意编这类信息。

上级部门也提出了信息短、实、新的要求,我们应该做到,编写信息时,能用五个字表达的,不要用六个字。

特别是不要使用倒装句,我打个比方。

对组织工作的改革创新有一定引领作用,字数是不是很长,如果改成引领了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是不是少了很多字。

也就是说,写信息,写作法的时候,一定要以动词开头。

“培训干部500名”,不要写成500名干部接受了培训。

  三、谈一谈如何开发信息价值、提升信息质量

  

(一)搞好选题。

就是选准信息写作的着眼点和主攻方向。

立意选题要注意三点:

首先,立意选题必须遵循信息需求规律。

一是信息需求因中心任务转移而变化。

随着中心工作的转移,组织部门领导同志的关注点也在转移,信息需求的重点也必然随之转移。

二是信息需求因决策阶段不同而不同。

决策前,领导需要掌握面上的情况,更多地需要反映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比如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前,领导需要掌握下面基层的情况,普通干部、老百姓有什么反应?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出部署后,领导首先关心的是各地如何贯彻落实的,有哪些具体措施。

随着时间的推移,领导开始

  关心工作落实中有没有困难,遇到了什么问题。

这项工作基本结束时,领导关心的是落实的成效,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教训需要总结,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好,等等。

应及时调整角度,注意收集和反映在推动和落实这项工作中遇到了哪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大学生到村任职后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思想动态、工作生活中有哪些突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等等。

  立意和选题要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一要着眼全局,换位思考。

就是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站在领导的角度看问题,把功夫下在领导关注的重大问题上。

一般来讲,领导关注的重大问题,都是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领导关注什么,我们就去抓什么,这样立意和选题,信息才更有价值。

我们写信息,如果是地区的组工信息,就要站在地区的角度考虑,你这篇信息在地区的层面有没有推广使用的价值,放到自治区、中组部,也是一样。

  二要纵横比较,务求出新。

横向比较,主要看信息有无独创性。

有些经验在本地是很好,但是其他地方早就反映过了,那它的信息价值已经不存在了。

  (三)改进文风。

  一是力求文字精练,结构紧凑,用最少的文字、最短的篇幅把意思表达清楚,而不能拖沓、罗嗦、冗长。

  二是力求用词用语严谨恰当,准确到位:

一是用词太夸张。

比如,有的刚办了个培训班,就提高了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

二是用词不准确。

比如说把小队长提拔成村委会副主任,提拔这个提法就不准确。

三是力求语言鲜活生动、平实顺畅,有感染力和可读性。

可以借鉴新闻写作手法,增加一点可读性和感染力。

把最有亮点的地方放在最前面。

四是力求逻辑清楚,层次清晰。

五是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背景、发展过程、结果等交代清楚。

  四、谈一谈信息的写法。

  1、组工信息的需求要点(即写什么内容)

  一是组织工作各方面的情况。

包含党的基层组织和队伍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干部人事改革、干部教育培训、党的知识分子工作等;二是党的建设中与组织工作有关的情况。

三是与党的建设、组织工作有关的重要社情民意和突发性事件等。

就是影响组织工作的事情,如,社会稳定方面,它与组织工作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情况,也是组工信息反映的内容。

  2、组工信息的基本格式

  第一种,三段式信息。

  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和背景。

  标题刚才已经说过,现在说导语,导语就是信息开头的第一个自然段。

导语是信息中最有价值、最主要的事实的概括。

导语应开门见山,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

自治区提出来,导语要突出导向性,看到导语,就能知道你这篇信息所反映的内容。

其导向性应该这样把握。

一是解决针对什么?

为什么的问题,比如说写周夜校培训。

针对党员干部掌握知识单一,干部教育渠道不宽的问题,为拓宽干部的知识面和教育培训渠道;

  二是解决干什么的问题。

xx县利用每周五晚上,安排县领导授课,培训党员干部;三是解决取得什么效果的问题,有效拓宽了干部的知识面。

写到这里就可以了,信息讲究的是点到为止。

否则会造成导语过长。

  主体。

承接导语,解释、阐述或是回答导语中提出方法、观点或是问题,表现并深化主题。

主体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叙述方式。

一是按事件发展的自然顺序(时间顺序、地点转换)从头至尾依次写出。

二是按事物发展的逻辑关系(即递进、并列、因果、主次关系)。

三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结合。

比如说,xx县推动党代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这篇信息,就是递进式写法,健全服务联系网络,定期开展服务活动,及时解决群众诉求。

先健全网络,才能开展活动,继而解决诉求。

xx县推行普通党员旁听乡镇党委会议制度,这篇信息,采用的是并列式,同时按时间先后顺序的写法,三个小标题:

议题以我为主,明确旁听范围;实行自愿报名,严格旁听程序;征求意见建议,注重旁听效果。

第一个、第二个小标题,说的是开会前的事情,先明确议题和旁听范围,再自愿报名;最后一个小标题是征求意见建议,在开会过程中征求,随后在会议上答复。

如果答复不了,会后办理。

这样,表面上看是相互并列的关系,实际上也遵照时间的先后来写的。

就是并列和实践顺序相结合。

主题一般要求层次分明,内容充实,语言简练、质朴,易读易懂。

以上是三段式的信息写法。

  结尾。

信息有时用结束语,有时不用。

大部分信息把最重要的事实和结果放在了导语中叙述,结尾没有必要重复。

  背景。

背景是信息事实的历史状况和现实环境的交代、描写或说明解释性的材料。

放在结尾的后面,一般不用。

这里不再多说。

  第二种,五层式的写法。

有些信息很散,不好写,建议使用这种方法。

第一段写导语,第二段写作法,第三段进一步补充作法,第四段写背景,第五段写取得的效果。

当然也不一定是五层,可以看情况,写三层、四层都行。

比如说xx县常态化考察干部这篇信息。

只是一个点,如果按照常规写法,很不好写,经过仔细思考,我们采取了五层式的写法,被自治区采用了。

我们是这样写的。

第一段,写导语,针对干部考察存在的时间紧,任务重,容易造成考察走马观花,考察结果失真的问题,xx县采取常态化考察干部的方式,先后考察干部106名。

开头先写着眼点,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然后解决怎么干的问题。

第二段开始写作法,采取下乡调研之机考察、稍有空闲,就下去了解干部,利用半年和年度考核考察等等;第三段,写效果。

考察后,取得了哪些效果,一是匡正了用人风气,二是扭转了干部心态,三是考察结果更准确更真实。

  五、写什么样的信息。

  信息包括综合类的信息、专题类的信息、动态类的信息,还有调研类的信息、问题类的信息,意见建议类的信息,可以结合各自情况来写,这里不再多说。

  2014年2月8日

  怎样写好

  干部考察,是党组织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进行鉴别和的活动。

考察材料是在考察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综合材料。

它是干部考察结果的基本表现形式,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是全面、历史地了解熟悉干部的重要途径;是鞭策干部的重要方法;是探索干部成长规律,总结干部队伍建设经验的重要资料。

干部考察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干部工作的质量,同时也是组工干部综合素质的反映。

如何撰写好干部考察材料,才能客观、公正、科学准确地评价干部,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上功夫。

  一、在作风建设上下功夫

  1、要树立好的思想作风。

在撰写干部考察材料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作风。

一方面,必须从干部德才表现和客观实际出发。

必须选取准确无误的材料,注意用实事说话。

一是要善于运用事例。

要选择一些最有代表性、最能说明问题、最能打动人的事例,才能使评语实实在在,令人信服。

二是要善于运用数据。

一个干部的德才表现如何,有无实绩,有了事实和数据说明,就会一目了然。

三是要善于运用干部的工作成果。

考察材料中,不仅要写干部做了哪些工作,而且要写这些工作有无成果,不能满篇都是些"工作思路"、"工作措施"。

另一方面,必须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

首先,对考察中了解到的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要认真进行分析,善于抓住本质性的东西。

考核时,由于谈话对象所处地位的局限性和认识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他们的看法并不完全等于客观事实,有的可能掺杂着个人好恶和偏见。

所以,不能简单地把考核中得到的第一手材料当成客观事实,不加核实地写进考察材料中。

其次,要避免思想

  上的片面性。

思想认识的片面性最容易导致德才评语偏离实际或以偏概全。

因此,撰写考察材料时,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在看待优秀干部时,要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善于发现他们的缺点和不足,防止"一好百好,差也是好"的倾向;在看待后进干部时,要在准确把握其缺点、问题的基础上,注意发现其成绩和优点,防止"一坏百坏,好也是坏"的倾向。

  2、要树立好的工作作风。

一些干部考察材料之所以质量不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真正搞准、吃透干部有关情况,即在考核上下功夫不够。

写好干部考察材料,必须改进工作作风,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真正做到了解真情。

工作作风越深入,联系群众越广泛,对干部情况的了解就透彻,考察材料就越真实准确,有个性。

  3、要树立好的文风。

力戒空话、套话、空话;做到讲真话,讲实话;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注重内容,注重质量;区别对象,反映特点。

  二、在"象、实、准、慎"上下功夫

  "象、实、准、慎"是考察材料的基本要求,是考察材料的生命,也是写好考察材料的难点所在,如何能准确地"对号入座",应注意以下问题。

  1、要抓住本人的个性特点写。

人与人由于生活环境、工作性质、个人经历不同,都会打下不同的时代和社会烙印,从而显现出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

干部的特点,也正是指干部自身所具有那些与履行岗位职责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不同于他人的特殊因素。

例如,有的干部思维缜密,处事稳重;有的性格直爽,不拘小节;还有的精力充沛,喜欢交往等等。

这些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干部个人与众不同的内在本质。

因此,撰写考察材料,把"像画好",这样才能有效地克服考察材料"千人一面,众人共用"的弊端。

  2、要抓住本人的工作经历、岗位和取得成绩写。

不同经历、不同岗位的干部的工作职责、内容、要求、付出努力的方式、所取得的效果的表现形式都不同。

撰写考察材料时应该注意和善于把握这种显着的或细微的差别,本着"不唯上,只唯实"的原则,真实而生动地加以反映。

  3、要联系本人拟任职务写。

撰写考察材料,要尽可能地根据干部拟使用方向,有侧重点地准确反映其特点,将德、能、勤、绩、廉有机融合于整个材料之中。

  4、要找准群众普遍反映的缺点写。

要把群众反映强烈的而又经过核实的缺点反映出来,但要分清本质主次,既不求全责备,又不避重就轻;要实事求是,合情合理;要防止公式化地认定干部的缺点。

  干部考察材料虽然只是记载干部在一定时期的德才表现和工作情况,但是它关系到对干部这一时期,是非功过的评价,关系到对干部的正确使用、培养,而且考察材料还要存入本人档案,长期保存,这就需要慎重对待。

  三、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写好干部考察材料,对撰写者本身的理论功底、政策思想水平以及认识和表达问题的能力是一个综合检验。

因此,要写好考察材料,必须重视提高干部工作者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要提高理论素质、政策水平、辩证分析能力、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

  怎样培养良好的写作习

  南靖县长教小学魏雪琴习惯是一种长期养成的比较固定地、机械地完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或动作的特殊倾向。

习惯完全是后天的产物,但不一定是有意识地经过反复练习所形成的,但当它一旦形成后,就难以改变,在一定的情景的条件下,会自然得表现出来。

人的习惯显然有好坏之别。

凡是在适当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去进行某些动作的习惯倾向,称优良习惯,反之称不良习惯。

优良的习惯使人一生受益无穷,反之则阻碍人的发展。

正是基于这一观点,《语文课程标准》把“养成良好胡习惯”作为的总目标之一。

古人云: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写作兴趣,把学生引入有话要说的境地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

托尔斯泰说过: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

”因此,要让学生有话说,就要求教师把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喜欢写作文。

  1.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亦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叶圣陶先生指出:

“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和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功夫。

”对于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一开始说话到写话到写作文,虽然从教学的安排上来看,是循序渐进的,可是,这个过程无疑是飞跃。

  到了三年级常常有一些学生害怕写作文,也有很多家长说,小孩写作文不知道写些什么,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在培养一二年级学生写话时就应该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当然不一定是练习中的图片,也可以是课文中的,或者其他一切可以利用的图片,让学生看到的说一说,说详细;提高点,可以作一些,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说话了。

而写话,就是把说的话写下来。

假如老师在一二年级一直是这样引导学生的话,我想到三年级写作文就得心应手了。

而在中年级写得最多的,就是看图写作,有的是童话,有的是几幅画发生了一件事情,这其实就是考学生的观察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察就是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善于观察的学生,作文总有话可写。

  二.养成自觉积累的习惯,丰富写作材料

  叶圣陶先生说过:

“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中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

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

”俗话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写作文也是同样的道理。

很多同学写不出文章的原因就是没有东西可写,不知道写什么好。

针对这个现象,我们教师就应该教会学生进行“素描”。

  1坚持每天写。

笔者觉得这个训练很好,坚持每天把你认为感兴趣的或者厌烦的东西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最后可以写上一段自己的,字数可根据情况而定,鼓励学生在第二天的晨会课上交

  流,同时也鼓励学生主动拿给老师点评。

在笔者看来,这种训练可以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既丰富了课余生活,又发挥了他们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把课堂内外沟通起来,而最重要的是,每一篇日记都可能是他们将来写作的良好素材。

  2.坚持做好采蜜本。

让每位同学准备一本“采蜜本”,即完全不用学生动脑去创作,只需要摘抄好词好句、好的文段,甚至好的文章,可以从报纸、文摘甚至作文选中抄录,也可以直接从报纸等资料中剪接下来,进行粘贴。

但是,因为内容不用自己费心思了,所以在书写上和字数上要严格把关,一旦出现不合格的,要打回去重写。

这本采蜜本完全是为了写作文而准备的素材积累,一旦要布置作文了,就请同学从采蜜本中寻找可用的素材,这样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无米下锅”的现象。

这一点其实也告诉学生们写好作文并不难,只是良好习惯、扎实基础和丰富素材的积累和搜集。

通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大大的改观了本班学生对作文课的态度,都喜欢上作文课了,在作文课上再也不会听到学生哎声叹了。

  3.坚持每天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

”可见,大量的阅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准确、完整的说话能力,同时也是写作的基础。

帮助学生学会重读、跳读、精读、猜读的方法,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活动,利用语文课前5分钟的交流,加快阅读吸收,交流积累方法,推广成功经验。

被选入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语言生动形象、文笔优美的范文,学好这些范文,掌握他们的写作特点、表现手法,对学生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仅仅阅读书本知识还不够,

  还要广泛阅读课外书籍。

语文教材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工具,要想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把知识形成能力,就必须加大课外阅读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增长见识,提高认识水平,才能提高写作能力。

  4.学会善于观察。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这源头就是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

作文源于生活,丰富的生活能为学生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

要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就必须引导学生观察。

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

观察时应调动一切感官,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

通过观察,学生有了真切的体验,有了深刻的感悟,这样才能写出形象生动逼真、感情真实丰富的好文章来。

只要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写作的源泉就会永不枯竭。

  总之,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幼儿园教师应该如何写好观察记录

  幼儿的任务在于从体、智、德、美诸方面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

观察幼儿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规程》明确指出:

“教师必须观察,分析并记录幼儿的发展情况。

”如果教师不去观察分析幼儿,不掌握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就不可能了解幼儿,就不可能有效地对他进行教育,也就不可能实施《规程》要求的“因人施教”。

因此,对每个幼儿做好观察记录是教师应尽的职责,是促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发展的重要环节。

新的课程观察要求教师们了解孩子已有的经验,了解孩子是怎样学习的,而要真正了解孩子,就要做好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可以作为教师下一步工作的依据,

  教师可以从中检查自己提供给幼儿的活动是否促进了孩子的发展。

观察记录可以作为对幼儿形成性的依据,便于教师认识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学习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

观察记录还可以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依据,利用观察记录的结果与家长沟通,教师的叙述不再空洞;家长也因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而知道怎样去帮助孩子,并与教师合作共同建构课程。

如何用好观察记录呢?

首先:

教师应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获得大量具体、真实的,理解和评价幼儿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制定、调整并实施计划,最终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很多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科学观察的方法,从而影响了观察的质量。

我认为教师在做观察记录时应尽量避免以下问题。

  一、记录中缺少幼儿的学习过程

  王明瑞现在吃饭有进步了。

他刚来幼儿园时不喜欢吃菜,每次吃饭时都要老师哄着喂他。

随着时间的推移,瑞瑞开始喜欢吃幼儿园的饭菜了,也不用老师喂饭。

虽然刚开始时吃得有些慢,但瑞瑞可以独立完成了。

  在记录里可以感受到我对瑞瑞进步的欣喜,这说明当初瑞瑞的吃饭问题的确很让我头痛和费心。

现在瑞瑞有进步了,他是怎么逐渐转变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都尝试了哪些方法?

哪些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哪些经验?

而从我的这篇记录中我们无法了解这些问题。

如果我把该幼儿从入园到现在每天吃饭的情况和自己采取的措施都一一记录下来,我们就会看到该幼儿的发展过程,从中总结出教育经验。

像幼儿入园适应、良好习惯的养成等方面的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