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分析论文共7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9065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分析论文共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农村小学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分析论文共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农村小学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分析论文共7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农村小学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分析论文共7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农村小学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分析论文共7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分析论文共7篇.docx

《农村小学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分析论文共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分析论文共7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小学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分析论文共7篇.docx

农村小学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分析论文共7篇

第1篇:

初探农村寄宿制小学老师专业发展问题

  前言:

对于农村寄宿制小学校而言,老师是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保证小学老师专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为农村寄宿制小学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就当前小学老师专业发展现状看,存在诸多问题,阻碍小学校的发展进程。

因此,有关人员应加强对该问题的有效分析,以提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策略,在促进农村寄宿制小学老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上,为学校发展提供动力。

  一、农村寄宿制小学老师专业发展的问题

  纵观农村寄宿制小学老师专业发展现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老师的专业素养水平不高,如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专业能力水平相对较低等。

其次,农村寄宿制小学老师的工作热情不高,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依据,且外部保障体系不够充分,不能为老师专业发展提供动力。

再次,农村地区教育等部门不能针对小学老师而开展必要的培训活动,不能提高其综合素质。

最后,老师自身在专業发展方面,面临着一定的困境,致使其专业发展意识相对较为缺乏。

由此可见,农村寄宿制小学老师专业发展的问题相对较多[1]。

  二、农村寄宿制小学老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完善管理制度

  农村寄宿制小学老师专业发展中,有关部门应积极完善管理制度,为老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农村小学校应对校园管理环境进行优化,为老师营造良好的专业发展氛围。

如,对教职员管理中,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老师视角着手,创设公平、民主、和谐的管理环境,以激发老师的热情和主动性。

其次,农村小学校在管理中完善激励制度,采用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小学老师的潜能,对促进其专业发展有利。

最后,对评价制度加以完善,并将其与管理融合,针对老师的专业发展做合理的评价,可以为小学老师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2]。

  

(二)健全保障体系

  健全保障体系,是促进农村寄宿制小学老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因此,在该环节中,建议有关部门可从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政府等部门应加大政策支持和经济支持力度,为寄宿制小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提供资金支持,使其能够引进先进设备设施,更好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与此同时,为老师提供薪资保障。

在工资、教学环境都具有优越性的前提下,可增强老师的归属感。

另一方面,农村寄宿制小学校应加快人事制度改革,积极为小学老师正确编制名额,这对调动老师工作积极性和促进老师专业发展发挥着重要意义。

  (三)加大老师专业培训力度

  农村寄宿制小学校在发展中,应加大对老师的专业培训力度,对老师专业发展有利。

首先,为小学老师妥善安排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使培训工作更具针对性,使其能够真正意义上提高小学老师的专业素质水平。

其次,创新培训方式,以提高培训工作质量。

如,采取分层教育的培训模式,不仅能够对小学老师加以针对性的指导,而且可增强老师专业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再次,农村寄宿制小学老师专业培训,应立足于学校发展实际,建议深入开展校本培训。

最后,对于寄宿制学校而言,应对生活老师与授课老师给予同等重视,对生活老师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促进其专业发展[3]。

  (四)增强老师的专业发展意识

  农村寄宿制小学老师的专业发展是必然趋势,因而老师应增强自身的专业发展意识。

首先,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能够为老师不断提高自我修养提供内动力,对老师行为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可加快老师专业发展的进程。

其次,老师应积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不断发现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自我进行专业训练,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促进专业发展。

一方面,老师应对自我专业发展进行有效的策划,制定实施方案;另一方面,提高自身教育科研能力。

最后,老师应善于反思自我,坚持“吾日三省吾身”的原则,对教育教学进行深刻反思,有利于推进专业发展。

  结语:

  近年来,我国对教育资源加以优化整合,使农村地区的寄宿制学校逐渐增多。

但该模式下,学校的教育功能发生一定的改变,而传统小学老师的专业发展不能适应这一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寄宿制学校的发展进程。

因此,促进农村寄宿制小学老师专业发展是重要的。

首先,完善管理制度;其次,健全保障体系;再次,加大老师专业培训力度;最后,增强老师的专业发展意识。

  第2篇:

农村小学老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1.农村小学老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

  1.1部分农村小学老师的职业道德有待加强。

  1.2农村小学老师知识结构不合理。

  农村小学老师知识结构欠缺。

近年来,城市与乡村的教育差距越来越大。

主要由于多数农村小学老师的福利待遇低。

  1.3专业能力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距甚远。

  1.4农村学校老师流失严重,老师团队不稳定。

  2.农村小学老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专门职业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主要表现在专业素质的高低。

老师也同样,一般认为,对一个老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包括三个方面: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专业知识的基本要求、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

  2.1小学老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职业道德是老师从事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

老师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在老师的每一言,每一行之中。

对学生的心灵和品格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1)老师应该爱岗敬业。

  

(2)老师应该热爱学生。

  首先,老师的道德也体现在对学生的关爱上。

老师热爱学生,既是老师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

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要"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努力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一视同仁。

  其次,农村小学老师应该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特别是关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的知识,进一步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3)老师应该为人师表。

老师应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为人师表,这是老师职业道德的另一个体现。

老师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要求学生能做到的老师一定先做到。

老师是学生的楷模,学习的榜样,老师要一身立教,用心灵塑造心灵,那么,怎样做到为人师表呢?

我认为"爱心、责任心、事业心"是成就一个老师为人师表的基础,只要三者相辅相成,才会成为一个职业道德高尚的老师。

  2.2小学老师专业知识的基本要求。

专业知识是指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知识。

老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从事教育工作所要求的基本知识。

  作为一名专业的老师,则应该具备教育理论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通识类知识三方面知识。

下面就以上三方面来阐述农村小学老师的专业知识发展状况,从而进一步提出对农村小学老师专业知识的基本要求。

  教育理论知识是老师进行学科教学的重要理论指导,教育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教法知识等等。

  学科专业知识是指与老师任教学科相对应的专业理论知识,是老师从事学科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随着新课程在农村的推进,有许多农村老师意识到自己学科专业知识薄弱,部分老师应该补充这方面的知识。

近几年来,随着新教材教学内容的调整,新的小学《课程标准》颁布后,新的内容纳入到小学课本当中,老师学科专业知识不够显得尤为突出。

这对于那些学科专业知识缺乏的农村老师,将是新的挑战,他们应该及时补充相关学科专业知识,使自己学科专业知识不断完善。

  老师除了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外,还要有广博的通识类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多方面的探究兴趣和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农村小学老师应该积极主动的参加学校组织的进修与培训活动,不断的去寻找学习的内在动机,这样在面对新课程改革时,他们才会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

  2.3小学老师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

专业能力是老师教学必不可少的能力。

小学老师专业能力我认为主要包括现代教育手段运用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等。

下面从以上三个方面对农村小学老师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进行阐述。

  现代教学手段运用能力。

现代教学手段是指能对教学工作起到辅助性的展示、演示、模拟、拓展的一切现代化的机器设备,常指计算机、投影仪、实物展台、幻灯片以及其他影音设备现代教学手段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能力。

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对话,用反思来改善实践的效益,用实践来提高反思的质量,老师要勤于反思,在反思中收获,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获得真知灼见和宝贵的经验,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老师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提高。

  教学科研能力。

在农村小学老师队伍中对老师教学科研的意义和概念非常理解的老师很少,部分农村老师都处于半理解的状态,因此增强教学教学科研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应该成为教育实践的研究者,这样教育就有可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3.加强农村小学老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3.1加强农村老师职业道德建设。

  3.2优化农村老师现有的知识结构。

老师专业知识包括:

通识类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三个方面。

  3.3为提高农村老师教学能力搭建平台。

  第一,学校应建立"传-帮-带"的师徒关系制度。

  第二,提高老师的基本功。

  第三,鼓励老师积极承担和参加各种级别的研究课。

  3.4制定优惠政策,稳定农村老师队伍。

  

(1)增加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

  

(2)提高農村老师工资和福利待遇。

  (3)在评优、晋级、晋职方面实施政策倾斜。

  第3篇:

农村小学语文老师专业发展探究

  农村小学语文老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是目前改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

面对如何改善农村小学语文老师的专业发展,大致有几点对策值得借鉴:

建立老师成长的管理机制、教学科研激励机制是老师专业发展的保障,构建学习型教研组织、开展校本教研是老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博览群书、厚实积淀是老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一、农村小学语文老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农村小学语文老师基本情况分析

  根据对农村小学老师素质以及学历的调查研究,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老师仅仅占据15%左右的比例,而大多数集中在大专学历,大专以下学历的老师也存在。

在职称和老师年龄结构上也显示出日趋合理的状态,但是在性别上还没有达到合理的方向,在农村小学语文老师中主要以女性老师所占比例为重,而这些小学语文老师大多数毕业于一些师范类学院,具有良好的专业成长以及学习的基础。

而由于农村小学中一些限制条件的约束,导致很多老师在学校内必须身兼数职,严重分散了老师的精力,加上农村小学语文老师以女性为主,其还肩负自身家庭的家务、照顾孩子的责任,这些工作以及生活的负担,使得小学语文老师没有过多的精力去追求个人专业发展。

因此对于农村小学语文老师而言,影响和阻碍其在自身专业方向发展的最大阻力就是工学矛盾。

  

(二)农村小学语文老师的专业常态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农村小学语文老师每天业余时间花费在阅读上面的十分少,很多老师了解的现代教学理论以及备课方式都十分老旧,老师自身文化程度对其教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和作用。

老师在面对问题和困难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会采取与其他老师探讨的办法去解决,但是也会有回避问题的现象,而这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也严重影响了新课程实施的质量。

农村老师平时参加科研等活动的机会比较少,当遇到这样的机会时,很多老师会出现畏难情绪,不知道如何入手去制作课题,平时缺乏锻炼导致教育科研能力薄弱。

  (三)农村小学语文老师培训需求和老师专业發展的现状

  科技教学的发展与农村教学模式和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农村老师在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手段上都有待改进,在培训方面需要加强新的教育理论和观念转变,加强对于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掌握程度,因此对于小学语文老师的培训目前最必要的方式就是“理论与实践交融”,这对于专业发展的老师培训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而学校针对老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就是为老师尽可能多地提供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在平时减轻老师的兼职压力,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科研项目中。

  二、改善农村小学语文老师专业发展问题的对策

  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到目前农村小学语文老师在自身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后,才会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改革措施,从而促进我国农村小学语文老师专业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地区的教学质量。

  

(一)建立老师成长的管理机制、教学科研激励机制

  要想促进老师的专业发展,首先要为其提供一定的保障制度,这就是老师的成长管理机制和教学科研激励机制。

要做好这点学校有关部门以及学校都要为此做好一些工作:

  1.搭建区域内城乡合作互助平台,打造老师发展共同体。

要加强城乡学校之间的工作经验交流,可以将城镇中的一些中心小学作为代表学校,为农村小学起到示范作用,并在每个学期中举行几次交流与研讨活动,小学内的老师以访问学生的名义到一些好的小学中与城镇学校老师一起上课、备课,让农村小学老师了解到城镇优秀老师如何进行日常工作,从而有效地改善自身工作模式,起到引导和辐射作用。

  2.老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学校教科研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对于老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表彰奖励和考核评价制度。

老师在转变工作模式上取得进步的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和奖励,激励老师在专业学习中更进一步的发展,为其制定一些考核评价指标,让老师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在自身专业发展中应该做到哪些方面,需要达到怎样的阶段。

  

(二)构建学习型科研组织,开展校本教研

  老师专业发展需要借助一定的发展平台,这就是学校构建的学习型科研组织和开展校本教研的活动。

  1.构建学习型教研组织

  老师在专业发展中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力度,学校应该在这种情况下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学校可以以任务为导向,促使老师向一些小学名师以视频授课的方式进行学习,或者促使老师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网络等各种方式去收集资料进行学习。

  2.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学校可以组建教研组,并以此为单位,提倡“微型课题科研共同体”,通过让教研组的成员围绕课题进行讨论来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并且鼓励老师在教研过程中反思问题,不断提升农村小学语文老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按照“确定研究问题—规划研究过程—进入研究情境—分析研究资料—总结(summary)(summary)研究成果”这种流程形式展开,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深入、共同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对策。

让老师通过教研过程中的反思和研究,培养老师的反思意识和教学研究能力。

  三、总结(summary)(summary)

  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加深,全国各地都实行了教育改革,农村小学教育虽然也响应教育改革的呼声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是由于自身发展的局限性,还是在转变中以及小学老师自身专业发展问题上存在缺陷。

要想培训农村优秀老师,提高农村教育质量,需要老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学校通过各种措施的改进来保障老师专业发展,帮助老师专业的成长,从而促进农村教学质量的提升。

  第4篇:

农村小学职初老师自主发展问题归因与解决对策

  职初老师问题归因解决对策。

  老师入职初期(入职0—5年的老师为“职初老师”)是其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它是老师发展的起始阶段,对老师后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老师能否顺利渡过入职初期,并在这一阶段达到相应的专业发展水平,对他未来的职业生涯会产生重大影响。

  沙坪坝区康居西城小学是沙坪坝区第一所与公租房配套的农村小学,学校成立才四年,已有53个教学班,老师117人,其中职初老师占比70%左右。

职初老师教学经验匮乏,教学能力不适应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

为深入了解学校职初老师专业发展现状与自主发展需求,梳理当下农村小学职初老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寻找切实可行的促进农村小学职初老师自主发展的对策,学校结合重庆市沙坪坝区“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农村小学职初老师自主发展策略研究》,开展了职初老师专业发展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对象为康居西城小学全体职初老师。

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职业意向、老师专业发展与核心素养、老师的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共发放问卷117份,问卷回收117份,回收率达100%,以百分数的方法呈现统计结果。

通过统计分析,结合学校教学管理情况实践印证,形成了农村小学职初老师自主发展的问题归因与对策建议。

  一、职初老师自主发展问题归因

  

(一)性别及文化背景差异突出

  从性别比例来看,接受调查的职初老师共117名,其中男老师只有21名,女老师96名,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从学历层次来看,研究生3名,占总数2.5%,本科学历109人,占总数的93.2%,其余为大专学历。

从职初老师来源看,其中41.4%的来自主城,40.2%来自重庆区县,18.4%来自市外。

老师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学科底蕴也存在差异。

  

(二)职业意向不鲜明,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有待提高

  1.选择职业比较盲从

  从调查中发现,有38%的老师是因为喜欢教书而选择了老师这一职业,有32.6%的老师认为老师工作稳定,是谋生的好职业,19.6%的老师因为假期多,10.9%的老师认为老师社会地位高、福利好。

18.5%的老师对老师职业很满意,有60.8%的基本满意,有18.5%的人不太满意,2.2%的人很不满意。

這样的结果使我们看到,有很多老师当初选择这个职业时,并不是因为真正喜欢,而只是感觉这个行业比较稳定,假期多,特别适合女性,这也是为什么小学女老师远多于男老师的原因之一。

  2.从教后工作态度比较端正,但心理落差大,动力不足

  职初老师刚走上工作岗位,工作态度比较端正。

有47.8%的人十分认真,51.1%的比较认真,只有1.1%的人应付了事。

在提高业务能力方面,也比较主动积极。

有82.6%的人自己的事情主动去做,有16.3%的人岗位有要求觉得应该去做,1.1%的人觉得大家做我也做。

如果需要加班,我们看到有59.8%的人乐于去做,有6.5%是因为领导让做不得不做,有30.4%的人觉得只可以偶尔加加班,多了就不行,而3.3%的很反感,坚决不做。

但是,从教后的现实和理想差距明显,心理落差较大。

77.2%的老师觉得经济收入低,58.7%的人认为小学事务繁杂,42.4%的觉得社会地位名不副实,还有些人认为自身专业能力不适应,人际关系不和谐,学校内部竞争激烈。

  (三)自身素质比较强,但课堂教学经验严重缺乏,教学实践能力亟待提升

  1.学校的职初老师都是从各大学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熟练,自身素质较强,基本能胜任老师工作

  有79.4%的老师认为自身的知识、能力与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比较适应,有18.5%的认为不太适应,只有2.2%的人感觉很不适应。

在教学中有88%的人经常使用多媒体,12%的人用得比较少。

  2.老师专业能力亟待提升

  职初老师对老师核心素养有一定了解。

72.8%的老师认为老师核心素养是老师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1.7%的人认为是教育教学能力,5.5%的人认为是学科教学能力。

99%的老师都认为老师核心素养与尝试课堂转型关系较大。

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知晓度就很低了,只有10.9%的人全面了解,有81.6%的知道一点儿,有18.5%的人不知道是什么。

通过这几项调查,我们发现,老师对自身职业了解较好,关注较多,而对学生关注较少,这必然会影响到工作的效果。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看到有30.4%的老师尝试过改革,效果不错,但有48.9%的人尝试了效果不理想,有20.7%的老师甚至不知道从何下手。

从老师角度来看,他们觉得需要的培训内容很多,特别是教育理论、学科教学知识、老师基本功这三项,高达71.7%以上,其次是课程开发、论文写作、信息技术等。

而老师们最喜欢的培训方式是教育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指导和课例研究,其次是主题研讨交流和专家专题报告,这说明职初老师更看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不喜欢纯理论的学习,老师职后教育过分注重“效率”与“控制”,激发自主发展动力,促进老师自主发展重视不够。

  (四)学校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方式有待创新,培训效果有待提高

  我们分析了老师专业发展环境调查数据。

96.8%的老师认为同伴型教研团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帮助,但只有31.5%的人有自己喜欢的同伴型研修团队,有14.1%的人正在组建,而53.3%的没有研修团队。

老师们希望学校提供更多的条件和机会促进老师专业发展,有82.6%的希望提供培训的机会,有69.6%希望提供强大团队帮助,有55.5%的希望营造自主发展氛围,有41.3%的支持离岗进修。

在提供帮助的形式和内容上,老师们最喜欢实践性的课例研讨,其次是名师进课堂、师徒结队和专题研讨。

从问卷分析中,我们感受到职初老师渴望得到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同时也反映出学校培训体系、培训方式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学校的职初老师队伍自身素质是比较好的,但是,老师对职业的认同度较低,工作上缺乏原动力,老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亟待加强,自主发展能力亟待提高;基于老师自主发展的培训内容不够丰富,培训方式亟待创新。

学校应该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制约老师专业发展的“瓶颈”,促进职初老师自主发展。

  二、职初老师自主发展的具体对策

  基于学校职初老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归因,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实施了以下对策。

  

(一)明确发展目标,激发自主发展动力

  在职初老师的专业成长道路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十分重要。

學校要引导职初老师确定自己的价值追求,明确老师核心素养的结构框架,根据自身条件,明晰个人发展目标。

启发、诱导职初老师认识到:

“我”现在在哪里?

“我”应当去哪里?

“我”的优势和短板是什么?

职初老师通过对自身发展现状进行理性分析,坚定职业意向,对照老师核心素养的结构框架,寻找提高老师核心素养的切入点,培养学科专业素养,专业成长就能够少走弯路。

  

(二)转变研训方式,提高自主发展能力

  老师自主能力是老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核心因素,它包括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反思能力等。

借助团队研修的方式,通过专业对话,促进老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研讨,提供自主发展平台,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是提高职初老师自主能力有效途径和方法。

  1.骨干帮扶,1带N

  依据学校实际,由骨干老师与职初老师自主结对,形成帮扶伙伴。

制定骨干老师带教制度,要求骨干老师与职初老师做到每期“四个一”,每周“三个一”。

骨干老师与职初老师签订帮扶协议,明确师徒双方享有的义务和权利,开展帮扶活动,学校不定期进行抽查,了解职初老师发展状况,期末进行职初老师汇报总结(summary)(summary)。

实践证明,“1带N”发展,提高了职初老师自主发展能力。

  2.扎实有效的教研组活动

  为帮助职初老师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他们的快速成长,我们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开展主题式教研,聚焦教学实践问题,提高教研活动实效。

比如我校的教研组活动就设置了四个固定教研项目:

好文推荐、反思交流、备课议课、问题探讨。

每个项目均设置中心发言人,聚焦问题,轮值承担主题研究任务,老师参与度高,实效性强。

通过教研组团队赛课、常态教研展示等,实行教研组考核团队捆绑,团队协作,共同发展。

  3.组建项目研修工作室

  项目研修工作室是职初老师抱团发展的一个好地方。

研修项目的选定可以根据当前的教育教学热点并结合学校的实际设置。

比如我校正在进行的“自主识字”改革,数学文化等,力求在课型建设、教材研发等方面有所创新与突破。

选拔市区级骨干老师或有特别专长的老师担任工作室的主持人,将能吃苦、有理想、有干劲、乐奉献的职初老师纳为成员。

项目研修工作室可以这样定位:

引领成长、专题研修、打造特色、辐射带动。

每个工作室必须拟定三年规划,在课程建设、课堂变革方面加大研究的力度。

项目研修工作室将该项目的发展和课题的研究、课程的建设相结合,带动职初老师的专业成长与个性化发展。

  4.开设老师微论坛,促进职初老师成长

  利用学校每周一的下午学习时间的前面20分钟,采“10+5+5”的形式,针对一个研究专题汇报10分钟,老师之间互动5分钟,学校行政或者该学科骨干老师点评5分钟。

论坛选题聚焦教育教学会实际问题。

既关注学科教学,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