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9056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8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完整版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完整版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完整版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完整版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docx

《完整版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docx

完整版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都具有漂白性,漂白原理与其它几种不同的是()

A.氯水B.SO2C.H2O2D.HClO

【答案】B

【详解】

二氧化硫漂白原理是它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氯水、双氧水、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故选B。

2.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不能干燥NH3、H2S等气体

C.SO2和Cl2均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将溶有SO2的品红溶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说明SO2的氧化性没有Cl2强

D.以FeS和稀硫酸反应制H2S气体为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详解】

A.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炭被氧化成

,浓硫酸被还原成SO2,体现了硫酸的强氧化性,但是反应产物中没有硫酸盐,因此无法体现硫酸的酸性,A项错误;

B.由于浓硫酸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和还原性气体(如H2S、HI等),B项正确;

C.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与氯气的漂白原理不一样,二氧化硫漂白的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因此不能根据二氧化硫的漂白是可逆的这一点来判断二者的氧化性强弱,C项错误;

D.

中硫的化合价为-2价,

中硫的化合价也是-2价,则FeS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备H2S,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B。

3.下列四种有色溶液与SO2气体作用,其实质相同的是()

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②品红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答案】B

【详解】

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②品红溶液与二氧化硫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色的物质,体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③溴水与二氧化硫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④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体现二氧化硫的酸性;

综上所述,①③反应原理相同,答案为B。

4.下列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A.向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向某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进行如图所示操作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NH4+

C.将某固体试样完全溶于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没有出现血红色,该固体试样中也可能存在Fe3+

D.向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答案】C

【详解】

A、向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沉淀不一定是BaSO4,也有可能是AgCl,该现象说明该溶液中可能含SO42-,也可能含Cl-;检验SO42-的方法是向无色溶液中先加入HCl,若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无色溶液中含有SO42-,A错误;

B、应将用镊子夹住试纸放在试管口,B错误;

C、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Fe和Fe2O3,加入盐酸后,Fe可以和Fe3+反应,使得溶液中没有Fe3+,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C正确;

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一定是CO2,也可能是SO2;此外,和盐酸反应生成CO2、SO2的离子有CO32-、HCO3-或SO32-、HSO3-,D错误;

故选C。

【点睛】

检验SO42-的方法是向无色溶液中先加入HCl,若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无色溶液中含有SO42-;不能用硝酸酸化,因为亚硫酸根离子能够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也具有此现象;也不能用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不能排除银离子的干扰。

5.实验室制备SO2反应原理为:

Na2SO3(固)+H2SO4(浓)=Na2SO4+SO2↑+H2O.选择装置制备并收集干燥SO2正确的连接顺序为()

A.a f g d c eB.b g fd c eC.a f g c d eD.a f g d c h

【答案】A

【详解】

该实验的目的是制备并收集干燥SO2,根据题中的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发生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可选A装置),然后将气体经过E装置来干燥SO2,用C装置收集SO2,D装置作尾气处理装置;由于SO2的密度比空气大,需要用向上排气法收集,SO2应从d口进入C装置;D装置和F装置相比,D装置可以防止倒吸,更为安全;综上所述,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fgdce,故选A。

6.将SO2分别通入下列4种溶液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a中实验可以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B.试管b中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强氧化性

C.试管c中蓝色退去,说明还原性:

SO2>I-

D.试管d中无明显现象,说明SO2不是酸性氧化物

【答案】C

【详解】

A.SO2与KMnO4酸性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表现了SO2的还原性,故A错误;

B.SO2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了SO2的漂白性,故B错误;

C.二氧化硫能使含有碘的淀粉溶液褪色,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碘是氧化剂,二氧化硫是还原剂,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I2+SO2+2H2O=4H++2I-+SO42-,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表明I-的还原性比SO2弱,即还原性:

SO2>I-,故C正确;

D.SO2是酸性氧化物,NaOH溶液中通入SO2,生成Na2SO3和水,无明显现象,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7.下列反应中,硫酸既表现了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的是(  )

A.2H2SO4(浓)+Cu

CuSO4+2H2O+SO2↑

B.2H2SO4(浓)+C

CO2↑+2H2O+2SO2↑

C.H2SO4(浓)+NaNO3

NaHSO4+HNO3↑

D.H2SO4+Na2SO3===Na2SO4+H2O+SO2↑

【答案】A

【详解】

A.在2H2SO4(浓)+Cu

CuSO4+2H2O+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部分降低,部分不变,则浓硫酸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故A正确;

B.在2H2SO4(浓)+C

CO2↑+2H2O+2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全部降低,则浓硫酸只表现强氧化性,故B错误;

C.在H2SO4(浓)+NaNO3

NaHSO4+HNO3↑中,硫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体现浓硫酸是难挥发性酸,故C错误;

D.在H2SO4+Na2SO3===Na2SO4+H2O+SO2↑中,硫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体现浓硫酸是强酸,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睛】

结合反应原理,依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准确判断浓硫酸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浓硫酸在化学反应中,若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有二氧化硫生成),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若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仍为+6价,以硫酸根形式存在),浓硫酸表现酸性。

8.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深黄色。

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

Cu2+>I2>SO2

B.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

C.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D.滴加KI溶液时,转移2mol电子时生成1mol白色沉淀

【答案】A

【分析】

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深黄色,说明有I2生成。

碘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Cu2+被还原为CuI,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说明I2被还原,I2与SO2反应生成HI和H2SO4,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uSO4+4KI=2K2SO4+2CuI↓+I2,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发生反应:

SO2+2H2O+I2=H2SO4+2HI。

A.在2CuSO4+4KI=2K2SO4+2CuI↓+I2反应中,Cu2+化合价降低,Cu2+作氧化剂,I2是I-失去电子形成的,I2是氧化产物,根据物质的氧化性:

氧化剂>氧化产物,可知氧化性:

Cu2+>I2;在反应SO2+2H2O+I2=H2SO4+2HI中,碘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I2作氧化剂,SO2被氧化,SO2作还原剂。

由于物质氧化性:

氧化剂>还原剂,因此氧化性:

I2>SO2,故氧化性:

Cu2+>I2>SO2,A正确;

B.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发生反应:

SO2+2H2O+I2=H2SO4+2HI,由反应方程式可知,碘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被还原,所以I2作氧化剂,B错误;

C.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发生反应:

SO2+2H2O+I2=H2SO4+2HI,因为I2不断被还原消耗变为I-使碘水褪色,SO2体现强还原性,而不能表现漂白性,C错误;

D.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SO4+4KI=2K2SO4+2CuI↓+I2,可知:

每转移2mol电子生成2molCuI,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点睛】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掌握物质的性质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根据题目信息推断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利用物质的氧化性:

氧化剂大于氧化产物,氧化剂大于还原剂;物质的还原剂:

还原剂大于还原产物,还原剂大于氧化剂,电子转移数目等于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利用及对陌生信息的接受与应用能力。

9.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D.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

【答案】C

【分析】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详解】

A.SO2具有漂白性,与品红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而使品红溶液褪色,A项错误;

B.氯水中存在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发生了化学变化,B项错误;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没有产生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项正确;

D.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与CO2等物质结合生成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D项错误;

答案选C。

10.下列图象表示的意义与相关的化学反应完全正确的是

A.向FeCl3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B.Fe(OH)2固体露置在空气中质量的变化

C.25℃时,向Cl2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生成两种常见的酸)

D.向AlCl3溶液中不断滴入烧碱溶液

【答案】A

【分析】

A.向FeCl3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反应生成FeCl2;

B.Fe(OH)2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最终会被氧化为Fe(OH)3;

C.向Cl2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

D.向AlCl3溶液中不断滴入烧碱溶液一开始沉淀逐渐生成,当加入的烧碱溶液过量时,沉淀逐渐溶解。

【详解】

A.向FeCl3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反应生成FeCl2,Cl-的质量不发生变化,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大,因此Cl-的质量分数减小,A项正确;

B.Fe(OH)2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最终会被氧化为Fe(OH)3,质量增加,B项错误;

C.向Cl2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c(H+)逐渐增大,pH逐渐减小,但Cl2水中存在H+,因此起始时pH不是7,C项错误;

D.向AlCl3溶液中不断滴入烧碱溶液一开始沉淀逐渐生成,当加入的烧碱溶液过量时,沉淀逐渐溶解,且用于沉淀的烧碱和用于溶解Al(OH)3的少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1,D项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解答本题的难点是可溶性铝盐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图像

滴加顺序

向Al3+中滴加OH-

现象

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多→渐少→消失

图像

离子方程式

OA段

Al3++3OH-=Al(OH)3↓

AB段

Al(OH)3+OH-=AlO

+2H2O

 

11.下列有关S和

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硫粉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

B.空气吹出法提取海水中的溴常用

作氧化剂

C.将

通入

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

D.

具有漂白性,所以能使品红溶液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答案】C

【详解】

A.硫粉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也只能生成

,A不正确;

B.空气吹出法提取海水中的溴,常用

作还原剂,将溴还原为易溶于水的氢溴酸而富集,B不正确;

C.二氧化硫的水溶液显酸性,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可以将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因此,将

通入

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C正确;

D.

具有漂白性,所以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是其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不是因为其有漂白性,而是因为其有还原性,D不正确。

综上所述,有关S和

的叙述正确的是C。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B.将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不断振荡,溶液变浑浊

C.工业上或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

D.二氧化硫能使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

【答案】C

【详解】

A.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均为酸性氧化物,均可使石灰水变浑浊,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A错误;

B.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振荡,溶液不会变浑浊,故B错误;

C.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和水,则实验室用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故C正确;

D.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与漂白性无关,故D错误; 

故选:

C。

13.下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下表选项物质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M

N

P

Q

A

NH3·H2O

Ba(OH)2

KSCN

B

Na

BaCl2

FeO

KSCN

C

NaOH

Ba(NO3)2

铁粉

KSCN

D

Na2O2

MgCl2

锌粉

KSCN

 

A.AB.BC.CD.D

【答案】C

【分析】

硫酸铁与M发生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红褐色沉淀为Fe(OH)3沉淀,M为碱或与水反应能生成碱的物质。

硫酸铁与N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以为BaSO4沉淀,N可能含有Ba2+。

P与硫酸铁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浅绿色微粒为Fe2+,P起到还原剂的作用;硫酸铁与Q作用溶液变为红色,则Q为硫氰化钾。

【详解】

A.N不能是氢氧化钡,因为它与硫酸铁反应除了生成硫酸钡,还会生成氢氧化铁,二者的混合物为红褐色,不是白色沉淀,A错误;

B.P不能为氧化亚铁,因为FeO不能与硫酸铁反应生成Fe2+,B错误

C.M若为NaOH,与硫酸铁反应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N若为硝酸钡,与硫酸铁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P若为铁粉,还原+3价的Fe3+为+2价的Fe2+,C正确;

D.N不能为氯化镁,它不能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关铁元素的化学反应,注意各种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及常见物质的颜色及溶解性。

14.将xmolNa2SO3和ymolNaS溶于水,用稀硫酸酸化后发生了反应,生成物:

①为S和SO2,②为S和H2S,③只有S。

设x,y的比值a、b、c,若a>0.5,b=0.5,c<0.5,对应①②③三个反应正确的顺序是()

A.a、b、cB.a、c、bC.c、b、aD.b、a、c

【答案】B

【分析】

Na2SO3和Na2S溶于水,用稀硫酸酸化,发生反应:

Na2SO3+2Na2S+3H2SO4=3Na2SO4+3S↓+3H2O,过量的Na2SO3或Na2S能与稀硫酸继续反应生成SO2或H2S,据此讨论过量问题解答。

【详解】

混合溶液酸化,发生反应:

Na2SO3+2Na2S+3H2SO4=3Na2SO4+3S↓+3H2O;

当x:

y>0.5时,Na2SO3有剩余,Na2S完全反应,剩余的Na2SO3再与硫酸反应生成SO2,生成物为S和SO2;

当x:

y=0.5时,Na2SO3和Na2S恰好反应,此时生成物只有S;

当x:

y<0.5时,Na2SO3完全反应,Na2S有剩余,剩余的Na2S再与硫酸反应生成H2S,生成物为S和H2S;

故答案选B。

15.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SiO2,少量FeS2和金属硫酸盐)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Fe3O4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焙烧时产生的SO2气体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

B.滤液中的铝元素主要以AlO2-存在,可以往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经过滤、灼烧生产氧化铝

C.可以将少量Fe3O4产品溶于稀硫酸中,再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褪色则证明产品中含有FeO

D.Fe2O3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3O4和SO2,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n(FeS2):

n(Fe2O3)=1:

16

【答案】C

【分析】

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SiO2,少量FeS2和金属硫酸盐)粉碎后通入空气、加入氧化钙焙烧,其中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钙,得到产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碱浸其中氧化铝溶解生成偏铝酸钠溶液,经操作Ⅰ得到的固体中含大量的Fe2O3,Fe2O3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3O4和SO2,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二氧化硫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被吸收,避免污染环境,A正确;

B.向“过滤”得到的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可以将AlO2-转化为Al(OH)3,灼烧可生成氧化铝,B正确;

C.Fe3O4产品溶于稀硫酸中,可生成硫酸亚铁,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不能证明产品中含有FeO,C错误;

D.“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大量的Fe2O3,Fe2O3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3O4和SO2,设有xmolFe2O3和ymolFeS2完全参加反应,根据电子得失守恒:

2x×(3-

)=2y×5+y×(

-2),解得

=16,所以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n(FeS2):

n(Fe2O3)=1:

16,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点睛】

本题考查无机工艺流程制备,涉及到SO2的反应,铝三角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目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

16.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①滴加足量稀盐酸

②再滴加B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原溶液一定含SO42-

B

①滴加稀盐酸

②另取一份滴加CaCl2溶液

有大量气泡产生

白色沉淀

原溶液一定含CO32-

C

①滴加足量浓NaOH溶液,加热

②湿润红色石蕊试纸靠近导管口

产生气体

试纸变蓝

原溶液一定含NH4+

D

①滴加KSCN溶液

②再滴加氯水

无明显现象

溶液呈红色

原溶液一定含Fe2+

 

A.AB.BC.CD.D

【答案】B

【详解】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排除了干扰离子,如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为硫酸钡,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选项A正确;

B.某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的气泡,另取一份滴加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O32-,不一定含有CO32-,选项B错误;

C.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一定为氨气,则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选项C正确;

D.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无Fe3+;再加少量氯水,溶液变红,说明加入氯水生成了Fe3+,原溶液中存在Fe2+,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17.下列气体中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A.COB.H2SC.SO2D.NH3

【答案】A

【详解】

A.一氧化碳与浓硫酸、碱石灰都不发生反应,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碱石灰干燥,选项A正确;

B.硫化氢具有还原性,为酸性气体,既不能用浓硫酸也不能用碱石灰干燥,选项B错误;

C.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能够与氢氧化钠、氧化钙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选项C错误;

D.氨气为碱性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干燥剂的选择,明确干燥剂的性质及气体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浓硫酸具有酸性、强的氧化性,不能干燥还原性、碱性气体;碱石灰成分为氢氧化钠和氧化钙,不能干燥酸性气体。

18.二氯化二硫(S2Cl2)是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其分子结构与双氧水分子相似。

常温下,S2Cl2是一种橙黄色液体,遇水可发生反应,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2Br2与S2Cl2结构相似,沸点S2Br2>S2Cl2

B.S2Cl2的结构式为Cl—S—S—Cl

C.S2Cl2中S显—1价

D.2S2Cl2+2H2O=SO2↑+3S↓+4HCl

【答案】C

【详解】

A.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S2Br2与S2Cl2结构相似,S2Br2相以分子质量较大,所以沸点S2Br2>S2Cl2,A正确;

B.由题中信息分子结构与双氧水分子相似,双氧水的结构式为H-O-O-H,所以S2Cl2的结构式为Cl-S-S-Cl,B正确;

C.氯和硫都是第3周期元素,氯的非金属性较强,所以S2Cl2中Cl显-1价,S显+1价,C错误;

D.由题中信息S2Cl2遇水可发生反应,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可知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硫,所以S2Cl2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2Cl2+2H2O=SO2↑+3S↓+4HCl,D正确;故选C。

19.某溶液X中仅可能含有K+、Na+、Fe2+、Fe3+、NH4+、SO42-、SO32-、CO32-、I-、Cl-中的一种或多种,且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同。

现进行下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溶液X中可能有Fe3+、Na+

B.取样溶液Z,滴加氯化钡溶液出现沉淀,可推出X中一定存在SO42-、SO32-中的某一种

C.该溶液可能由是硫酸亚铁、碘化钾和氯化铵溶于水后得到的

D.如果气体Y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答案】C

【分析】

由题给实验现象可知,向溶液X中加入过量氯水和四氯化碳后,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I-,一定不含Fe3+;向上层一份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此时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l-,向另一份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生成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X中一定含有Fe2+,一定不含有SO32-和CO32-;有气体生成,说明溶液中一定有NH4+;溶液Z的焰色反应为黄色火焰,此时不能确定是否含有Na+,透过蓝色钴玻璃片,火焰为紫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K+,由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同,结合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含有SO42-和Cl-,综上可知,溶液X中一定含有K+、Fe2+、NH4+、I-、SO42-和Cl-,一定不含有Fe3+、SO32-、CO32-和Na+。

【详解】

A项、溶液X中一定没有Fe3+、Na+,故A错误;

B项、因溶液X中一定含有Fe2+,一定不含有SO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