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来源学优高考网27187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9009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5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濮阳市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来源学优高考网27187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省濮阳市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来源学优高考网27187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南省濮阳市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来源学优高考网27187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南省濮阳市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来源学优高考网27187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南省濮阳市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来源学优高考网27187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濮阳市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来源学优高考网271872.docx

《河南省濮阳市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来源学优高考网27187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濮阳市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来源学优高考网27187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濮阳市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来源学优高考网271872.docx

河南省濮阳市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来源学优高考网271872

濮阳高二历史

高中二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

命题人:

王纪伦2012.0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OO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内容填写清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

正确答案)

1.“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

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

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

立君。

”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

()

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

2.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出现的“百家争鸣”()

A.使儒家学说引领学术潮流B.与学术下移同步进行

C.普遍重视礼乐的规范作用D.导致中国社会的分裂动荡

3.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

“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

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

清谈谈孔孟。

……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

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

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

州荡覆,宗社丘墟。

”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A.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B.正确指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

C.认为佛学不能经世致用D.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4.宋人邢昺上疏称:

“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

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这说明()

A.躲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B.儒者地位迅速进步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5.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成就未几;作为发明

造纸术、炸药的国家但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

这反

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①具有较强的经验性②重视实用技术③缺乏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④注重以实验事实为根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

可以配曲歌唱。

元曲主要是元杂剧,是一种在诗、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说唱、音乐、

舞蹈和完整故事情节的歌剧艺术。

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经济的发展B.社会环境的变化C.统治政策的调整D.主流思想的演变

7.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

它反映出明代出现()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8.八国联军杀人北京时,他担超了保卫京城的重任。

后来,京城沦陷,他誓死不做亡国

奴,愤然写下绝命书,吞金服毒,然后偕夫人、长媳从容投井殉国。

这位民族英雄叫王懿荣,

而真正让他彪炳千古的是因为他发现了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作为这~种文字

的伟大发现者,他可能被称为()

A.小篆之父B.楷书之父C.甲骨之父D.金文之父

9.右下图是南宋赵盂坚的《墨兰图》。

画中

自题诗日:

“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

曾将移人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

”诗中流露

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趣。

该画属于()

A.风俗画B.宫廷画

C.文人画D.山水画

10.古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时曾说:

“穷人处死或流放他们的

反对派,将同等的社会权利赋予其他所有人,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在政府中担任职务,从而

开始实行由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制。

”这表明雅典的民主政治()

A.没有改变贵族专政的本质特征B.体现了自由、正义和平等理念

C.实现了社会成员真正意义上的平等D.是古代世界最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

ll.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

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

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12.伽利略通过梁的弯曲试验和理论分析,指出对长度相似的圆柱形梁,抗弯力矩和

半径立方成比例;1685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两个物体问有引力,引力和距离的平

方成反比,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

从这两个事例可以看出自然科学的特征之一

是()

A.实验是近代科学研究的全部方式B.17世纪物理学是核心学科和基础学科

C数学方式是主要表达形式D.揭示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13.霍克海默·阿道尔诺说:

“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

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

”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不包括()

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B.“上帝是宇宙的主宰。

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

C.“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D“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

14《鲁滨逊漂流记》描述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

国王的生活。

这部小说在18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主要原因是它()

A.体现了启蒙思想B.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C.彰显了冒险精神D适应殖民扩张要求

15.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某个流派的作家“行使了社会学家、社会史家以及社会批评

家的职能,生动记录了这个时代纷至沓来的所有紧要事件,其中既有公共生活事件,又有

个人生活事件:

都市社会、工人状况、贫困、婚姻、妇女角色。

”下列符合该流派风格的作品

是()

16.“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

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

下列作品能如实地

表现这个世界的是()

A.《唐璜》B.《人间喜剧》C.《英雄交响曲》D.《向日葵》

17.某中学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演讲的主题包括:

司汤达

的小说创作、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列夫?

托尔斯泰与俄国革命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

由钢琴家表演一场“柴可夫斯基之夜”。

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

A.印象派的文化风格B.浪漫主义的文艺

C.批判现实主义的文艺D.后现代主义的艺术

18.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住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

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

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

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C.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19.《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

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

该片投资超过两亿美元,2009年在全球105个国

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到两亿美元。

这说明电影艺术()

A.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B.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

C.是纯粹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D.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20.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由研究科学技术进而转向研

究民主政治学说。

下列言论能够反映这一转变的是()

A.“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B.“采西学,制洋器”

C.“夫自由之义,孔门已先倡之矣”D“敢以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21.风云激荡的百年中国,康有为曾被指“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陈独秀则宣称

“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两者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A.儒家学说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B.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C.儒家学说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D儒家学说已成为维新变法的有利工具

22.孙中山在评价马克思时说:

“苦心孤诣,研究资本问题,垂三十年之久,著如《资本

论》一书,发阐真理,不遗余力,而无条理之学说,逐成有系统之学理;研究社会主义者,咸

知此本。

”以上材料说明了()

A.孙中山推崇马克思主义理论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引起反响

C.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发生实质性转变D.孙中山在为国共合作进行思想准备

2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取消清王朝法律中对于广东、福建的“口户”、浙江的

“惰民”、河南的“丐民”、理发匠、优伶、娼妓、杂役、兵卒的歧视政策,主要体现了()

A.民族平等的原则B三权分立的原则

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D.民主主义精神

24.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瑞因为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

1956年。

周恩来与中科院负责人谈话:

“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

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

”该谈话()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B.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D.蕴含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25.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

因为它()

A.否定了牛顿的力学理论B.借鉴了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的学说

C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D.修正了能量、质量互相转化的理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

《尚书》中说:

“民惟邦本,本目

邦宁。

”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孟子认为民责君轻,又称: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

诸大夫皆日贤,未可也;国人皆日贤,然后察之。

见贤焉,然后用之。

“《荀子》中说:

’’君者.

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

想矣。

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

他强调“民国之国家,

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一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理想统

治方式,并分析民本思想的内涵。

(6分)(不得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孙中山的主要民主思想。

(2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本质

区别,并筒析民主思想在近代中国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4分)

 

27.(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陈独秀说:

“一般地说来,蔡先生乃是一位无可无不可的老好人;然有时有关

大节的事或是他已下决心的事,都很倔强的坚持着,不肯通融,虽然态度还很温和;这是他

老先生可令人佩服的第一点。

材料二:

陈独秀强调,人类“一切苦乐善恶,都为物质界自然法则所支配”。

他不仅认

为,“西洋除自然科学外没有别种应该入我们东洋的文化”;而且主张,全世界都只应该专

门研究科学.因为现在“已经不是空谈哲学的时代了”。

西洋自苏格拉底以至杜威、罗素;

印度自邬婆尼沙六师以至达哥尔;中国白老子、孔子以至康有为、章太炎,“都是胡说乱讲,

都是过去的梦话”。

材料三:

“(蔡元培说)现在中国人多不知科学为何物,最要先输入科学思想。

”……他

(蔡元培)在致陈独秀的信中说:

“科学发达以后,一切知识道德问题,皆得由科学证明,与

宗教无涉”,理有固然;但科学仍然有自己“所不能解答之问题,如宙之无涯矣,字之无终

始,宇宙最小之分子果为何物,宇宙之全体为何状等是”,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便需归于哲

学。

……因之,哲学既以科学为基础,同时又成科学的归宿。

科学不可能代替哲学,二者只

能相辅相成……。

——以上摘自《角色·个性:

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蔡元培先生宝贵的思想品质。

(2分)

 

(2)根据材料二、三比较陈独秀与蔡元培对于“科学”认识的异同(6分)

 

28.(1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皇汉武统一中国,建立南北统一的文化,以《诗经》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和以

楚辞为代表的长江文化互相融合为一,构成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主体,汉武帝时“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进一步系统化,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经过长期的积

累、叠加、发展而成为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着我们民族精神状况的内容和活动方向。

到了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与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不同,佛学

的传入则是纯粹的文化运动。

它与汉文化区别如此之大,以致从佛教与儒家的冲突直到

合一,其间经历了近千年。

材料二:

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西欧、北美

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

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

精神支柱,是传统的基础。

认为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

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

态。

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政府和财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

东方文化带

给西方的不再是彼岸世界的传奇故事,而是使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某些根本变

化的运动。

——以上材料均引自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两次文化融合?

两次文化融合的原因和结果有何不

同?

(6分)

 

(2)据材料二,分析“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的原因。

并说明现代欧美国家借鉴儒

家文化的理由。

(4分)

 

29.(1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

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

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

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

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三: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

和不容异说。

……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健性的用语一“社会契约”,……“行政

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

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

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普罗塔戈拉对神持何态度?

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2分)

 

(2)材料二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什么观点?

分析其产生的思想因素。

(2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

说明它是如何破坏了“传统的制度

和习俗”的?

(6分)

 

30.(1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基雅维里在讨论共和的《李维史论》中说,人性的软弱使民众难以抵抗腐的

诱惑,他们不易为共和做牺牲,反而更容易被专制权力所网罗,“为了一点小恩小惠就成为

专制的帮凶”。

而且,就像罗马共和晚期恺撒称帝的时候“民众懵懂无知,居然看不到正在

套到自己脖颈上的缳轭”。

现在人们回顾共和在中华民国初期的失败,往往归咎于强权人

物对共和制度的破坏。

制度的失败总是在历史书里留下太专一的印痕,使那些没有能在历

史书里现身的其他失败因素几乎被完全忽略。

……1911年的共和革命是在一个人民不自

由对自由非常缺乏了解的国家里发生的。

中国很幸运地有了像孙中山这样的“贤明之

士”,但是,仅仅这样的贤明之士,并不能解除共和的危机:

“假如因腐败而衰落的城邦能够

东山再起,那也是因为当时正好有德行好的人在世,而不是因为维持着良好秩序的集体德

行。

此人一死,(国家)便会重蹈覆辙。

——徐贲《辛亥革命历史教训:

腐败的国民乃是共和制度杀手》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精神是文明的最根本方面,“文明者,有形质焉,有精神焉,求形质

之文明易,求精神之文明难精神既具,则形质自生,精神不存,则形质无附,然则真文明者只

有精神而已”,他又结合中国传统的元气论对其作了进一步发挥。

他将精神分为形质之精

神和精神之精神,政治法律制度等可见可闻但不可触摸,为形质之精神,而“国民之元气,则

非一朝一夕所致,非一人一家之所可成,非政府之力所能强逼,非宗门之教所能劝导,是之

谓精神之精神。

”元气是文明的根本,更是立民进而立国的根基,“国于天地,必有以立。

国所

与立者何?

日民而已;民所以立者何?

曰气而已。

”不管中国还是日本,文明的程度都不如欧

美,学习西方,根本的是要学习西方文明的精神,尤其是中国旨在学习西方技术和制度的洋

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不成功,这就使粱启超更加相信学习西方精神的重要。

但是如何学习

西方的精神呢?

“求精神之精神,必以精神之精神而感召之。

——王敏《启蒙与反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历史书里留下太专一的印痕”包括哪些?

“那些没有能在历史书里现身的其他失败因素”如何认识。

(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形质之精神和精神之精神”是什么?

并分析梁启超为什么“相

信学习西方精神的重要”?

(6分)

 

高中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0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ABDCA6-10AACCB11-15ACCAA16-20BCCDC21-25BBDA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12分)

(1)主要思想:

民为邦本;因民利而利之;民贵君轻;君舟民水(2分)

理想政治:

君主用贤人,行仁政;(2分)

思想内涵:

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

(2分)

(2)主要思想:

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

(2分)

(3)本质区别,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最终形成“主权在民”的认识。

(2分)

历史必然性:

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

(2分)

27.(8分)

(1)为人谦和,不失原则。

(2分)

(2)同:

认为科学地位重要异:

陈独秀认为科学万能,科学可以取代哲学;蔡元培否定科学万能,认为科学与哲学不能相互代替,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6分)

28.(10分)

(1)融合:

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佛教与儒家融合。

(2分)原因:

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佛教与儒家融合是纯粹的民间文化运动。

(2分)结果:

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佛教与儒家的融合形成了理学。

(2分)

(2)原因:

世界大战的打击;经济危机的冲击。

(2分)理由:

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

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变革西方人的观念和和生活方式的需要。

(2分)

29.(10分)

(1)态度:

怀疑神灵。

(1分)社会根源:

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繁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1分)

(2)观点:

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

(1分)思想因素:

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人文主义复苏。

(1分)

(3)主要思想主张:

宗教上:

反对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1分)

政治上:

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

(2分)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和教条主义,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舆论准备。

(3分)

30.(10分)

(1)“在历史书里留下太专一的印痕”包括: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敌对势力强大,对共和的破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同盟会内部涣散、意见分歧(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2分)

“没有能在历史书里现身的其他失败因素”是指长期受封建专制统治的民众的民主意识尚

未觉醒,奴性顺民习性尚未去除。

(只答到腐败的国民,未加以说明的不给分)(2分)

(2)政治法律制度等、国民的民主意识和国民素质等。

国民素质的提高是文明的根本,是国家强盛的根基;中国文明程度不如西方;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技术和制度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失败的教训(6分)

高考⌒试⌒题∠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