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第二学期期终阶段性检测高一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8974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第二学期期终阶段性检测高一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级第二学期期终阶段性检测高一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级第二学期期终阶段性检测高一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级第二学期期终阶段性检测高一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级第二学期期终阶段性检测高一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级第二学期期终阶段性检测高一历史试题.docx

《级第二学期期终阶段性检测高一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第二学期期终阶段性检测高一历史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级第二学期期终阶段性检测高一历史试题.docx

级第二学期期终阶段性检测高一历史试题

选择题(

)(50分)

选择题(每小题2分,25个小题,共计50分)

1.2009年为农历己丑年。

1月3日,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限量制作发行的“牛年生肖贺岁金银盘”在青岛开始销售,金银盘正面为中国历代特色生肖牛图案纹饰,背面为甲骨文

“牛”字组合。

其中,“牛”成为十二生肖之一,这源自()

A.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B.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D.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2.在中国封建社会,如果有一位地主想扩大地产,其主要途径是()

A、将公田化为私田

B、立军功获得赏赐土地

C、土地兼并

D、吞并井田制下农民的土地

3.10.中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南迁高潮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A.战乱频仍    

B.逃避兵役徭役    

C.自然灾害     

D.逃避债务

4.(2009·嘉兴高一检测)古代罗马贵族以身穿丝绸服装为时尚,这一现象最早出现的时代可能在( )

A.春秋  

B.秦朝  

C.汉代  

D.唐代

5.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是(  )

A.“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C.“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D.“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

6.某历史网站上讨论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下面是其中四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大批航海冒险家的涌现

B.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天文航海的进步

D.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7.16世纪著名的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的:

“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

”令诗人对他的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A.地处海路交通要冲

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C.率先探索新航路

D.局欧洲商业中心地位

8.下列事件中对工业革命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珍妮机的使用

B、改良蒸汽机的使用

C、大机器代替手工劳作

D、大工厂制确立

9.历史图片包含着主要的历史信息,历来都是研究的重要载体。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

图一:

牛耕图二:

蒸汽机图三:

内燃机图四:

互联网

关于以上四幅图片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一最晚在春秋晚期出现,是中国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B.内燃机发明后引发了交通领域的变革,出现了汽车和飞机

C.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D.互联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成果,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10.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外国商品没有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在于()

A.开放口岸太少

B.中国人不习惯用洋货

C.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D.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11.3.(2009年揭阳模拟)据统计,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在苏联农村中,牛减少了20%,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为配合社会主义国有化

D.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强行实施

12.以下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排列组合,其中最正确的一组是()

A.“滞胀”—繁荣—稳定发展—复苏

B.稳定发展—“滞胀”—复苏—繁荣

C.复苏—稳定发展—“滞胀”—繁荣

D.繁荣—“滞胀”—稳定发展—复苏

13.下图是一张股票,发行这张股票有利于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C.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4.下列关于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是解决土地所有权的问题

B.都只是解决农民生产经营和分配自主权的问题

C.前者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者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自主权

D.前者使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后者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15.19世纪末的对外开放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对外开放最本质的区别是()

A.开放的前提不同

B.开放的方式不同

C.开放的地区不同

D.开放的对象不同

16.自1995年我国全面开展互联网业务以来,互联网发展迅速,其产生的影响包括()

①使信息、知识更迅速、更便利地传递和共享

②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娱乐方式

③现代生活方式彻底取代了传统生活方式

④人们的价值观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发生变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7.关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重新确立,下列评价错误的是()

A.美国拥有特殊地位,我们应彻底否定

B.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值得肯定

C.有利于稳定世界经济秩序,促进国际贸易

D.反映了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18.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根本的原因是()

A.现代科技的发展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减弱

C.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的局面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缩小

19.我们所说的“地球村”体现了世界发展过程中的趋势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

B、知识经济

C、经济全球化

D、世界大国

20.1956年中共八大决议指出:

“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基本解决。

”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当时我国()

A.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

B.“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C.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

D.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确立

21.9.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

小前提:

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结论:

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22.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为了()

A.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

B.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

C.恢复了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

D.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表现

23.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弊端在本质上()

A.政治权利高度集中

B.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C.限制商品和货币关系

D.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

24.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

他说:

“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事实,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

”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25.(2009年济南模拟)20世纪初,占有40%左右的股票才能控制一个公司,但在当今发达国家只要掌握某公司的3%—5%的股票,就能够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

对于上述现象的认识,错误的是()

A.股票呈现出分散化趋势

B.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势

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改变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性制

 

非选择题(

)(50分)

填空题(每个空1分,共计10分)

26.中国古代的中原地区是指(),这里的山是指()山以东;

27.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时代,进入了()时代;

28我国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是指()年至()年;

29.目前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组织有()()()();

材料解析题(共计30分)

30.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

……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社会主义,到1921年春天就在经济战线遭受了严重的失败。

——《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局任务》

材料二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 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三改造小农,改造他们的整个心理和习惯,是需要经过几代人的事情。

只有有了物质、技术,只有在农业中大规模使用拖拉机和机器,只有大规模实现电气化,才能解决小农问题,才能使他们的全部心理健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根本地和非常迅速地改造小农。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所说的经济政策是指什么政策?

从材料中看出当时的布尔什维克把它作为什么时期的经济政策?

它反映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列宁认为提高生产力和实现社会主义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主张利用什么手段消除这一障碍?

3)材料三中列宁认为改造小农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列宁主张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有何时间限度?

 

4)评价新经济政策。

 

31.阅读下列材料(15分)

生活中谁也难以和它完全脱离关系,历代文学家作品中的描述对它又爱又恨,它的发展见证了人类的发展历程,观察下列组图,结合所学回答以下问题。

 

1)图1是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金属货币。

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态?

并指出秦统一货币采用哪种货币,写出货币名称。

2)图2是宋代出现于中国四川的交子,它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体现出宋代经济发展什么特点?

 

3)图3是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张。

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对亚洲经济的冲击巨大,中国政府为什么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

 

图3

 

4)图4为美元。

二战后美元为什么称做“美金”?

美国凭借美元的优势地位控制了什么经济组织?

对美国有何意义?

对世界有何意义?

 

5)图5为欧元。

从欧元的出现、使用分析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

 

写历史小短文(10分)

30.根据所提供的历史关键词:

大萧条、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等,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要求使用关键词,符合历史事实,具有内在的学科逻辑性,语言规范,字体工整。

选择题(

)(50分)

选择题(每小题2分,25个小题,共计50分)

1.2009年为农历己丑年。

1月3日,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限量制作发行的“牛年生肖贺岁金银盘”在青岛开始销售,金银盘正面为中国历代特色生肖牛图案纹饰,背面为甲骨文

“牛”字组合。

其中,“牛”成为十二生肖之一,这源自()

A.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B.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D.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2.在中国封建社会,如果有一位地主想扩大地产,其主要途径是()

A、将公田化为私田

B、立军功获得赏赐土地

C、土地兼并

D、吞并井田制下农民的土地

3.10.中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南迁高潮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A.战乱频仍    

B.逃避兵役徭役    

C.自然灾害     

D.逃避债务

4.(2009·嘉兴高一检测)古代罗马贵族以身穿丝绸服装为时尚,这一现象最早出现的时代可能在( )

A.春秋  

B.秦朝  

C.汉代  

D.唐代

5.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是(  )

A.“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C.“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D.“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

6.某历史网站上讨论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下面是其中四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大批航海冒险家的涌现

B.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天文航海的进步

D.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7.16世纪著名的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的:

“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

”令诗人对他的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A.地处海路交通要冲

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C.率先探索新航路

D.局欧洲商业中心地位

8.下列事件中对工业革命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珍妮机的使用

B、改良蒸汽机的使用

C、大机器代替手工劳作

D、大工厂制确立

9.历史图片包含着主要的历史信息,历来都是研究的重要载体。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

图一:

牛耕图二:

蒸汽机图三:

内燃机图四:

互联网

关于以上四幅图片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一最晚在春秋晚期出现,是中国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B.内燃机发明后引发了交通领域的变革,出现了汽车和飞机

C.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D.互联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成果,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10.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外国商品没有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在于()

A.开放口岸太少

B.中国人不习惯用洋货

C.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D.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11.3.(2009年揭阳模拟)据统计,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在苏联农村中,牛减少了20%,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为配合社会主义国有化

D.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强行实施

12.以下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排列组合,其中最正确的一组是()

A.“滞胀”—繁荣—稳定发展—复苏

B.稳定发展—“滞胀”—复苏—繁荣

C.复苏—稳定发展—“滞胀”—繁荣

D.繁荣—“滞胀”—稳定发展—复苏

13.下图是一张股票,发行这张股票有利于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C.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4.下列关于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是解决土地所有权的问题

B.都只是解决农民生产经营和分配自主权的问题

C.前者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者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自主权

D.前者使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后者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15.19世纪末的对外开放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对外开放最本质的区别是()

A.开放的前提不同

B.开放的方式不同

C.开放的地区不同

D.开放的对象不同

16.自1995年我国全面开展互联网业务以来,互联网发展迅速,其产生的影响包括()

①使信息、知识更迅速、更便利地传递和共享

②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娱乐方式

③现代生活方式彻底取代了传统生活方式

④人们的价值观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发生变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7.关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重新确立,下列评价错误的是()

A.美国拥有特殊地位,我们应彻底否定

B.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值得肯定

C.有利于稳定世界经济秩序,促进国际贸易

D.反映了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18.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根本的原因是()

A.现代科技的发展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减弱

C.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的局面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缩小

19.我们所说的“地球村”体现了世界发展过程中的趋势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

B、知识经济

C、经济全球化

D、世界大国

20.1956年中共八大决议指出:

“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基本解决。

”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当时我国()

A.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

B.“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C.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

D.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确立

21.9.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

小前提:

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结论:

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22.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为了()

A.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

B.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

C.恢复了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

D.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表现

23.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弊端在本质上()

A.政治权利高度集中

B.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C.限制商品和货币关系

D.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

24.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

他说:

“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事实,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

”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25.(2009年济南模拟)20世纪初,占有40%左右的股票才能控制一个公司,但在当今发达国家只要掌握某公司的3%—5%的股票,就能够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

对于上述现象的认识,错误的是()

A.股票呈现出分散化趋势

B.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势

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改变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性制

 

非选择题(

)(50分)

填空题(每个空1分,共计10分)

26.中国古代的中原地区是指(山东地区),这里的山是指(崤)山以东;

27.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时代;

28我国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是指(1959)年至(1961)年;

29.目前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组织有(欧盟)(东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

材料解析题(共计30分)

30.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

……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社会主义,到1921年春天就在经济战线遭受了严重的失败。

——《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局任务》

材料二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 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三改造小农,改造他们的整个心理和习惯,是需要经过几代人的事情。

只有有了物质、技术,只有在农业中大规模使用拖拉机和机器,只有大规模实现电气化,才能解决小农问题,才能使他们的全部心理健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根本地和非常迅速地改造小农。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所说的经济政策是指什么政策?

从材料中看出当时的布尔什维克把它作为什么时期的经济政策?

它反映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列宁认为提高生产力和实现社会主义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主张利用什么手段消除这一障碍?

3)材料三中列宁认为改造小农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列宁主张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有何时间限度?

4)评价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长期执行并写进党纲;急于求成的指导思想。

(4分)

2)小生产,小农经济;国家资本主义。

(3分)

3)农业生产的机器化、电气化等物质条件;认为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说明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进行。

(4分)

4)第一,新经济政策表明符合当时俄国生产力的发展,是正确的;第二,这一政策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4分)

31.阅读下列材料(15分)

生活中谁也难以和它完全脱离关系,历代文学家作品中的描述对它又爱又恨,它的发展见证了人类的发展历程,观察下列组图,结合所学回答以下问题。

 

2)图1是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金属货币。

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态?

并指出秦统一货币采用哪种货币,写出货币名称。

2)图2是宋代出现于中国四川的交子,它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体现出宋代经济发展什么特点?

3)图3是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张。

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对亚洲经济的冲击巨大,中国政府为什么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

 

图3

 

4)图4为美元。

二战后美元为什么称做“美金”?

美国凭借美元的优势地位控制了什么经济组织?

对美国有何意义?

对世界有何意义?

5)图5为欧元。

从欧元的出现、使用分析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

1)政治上分裂,战乱不已;思想上百家争鸣;经济上封建经济发展,货币众多不利于交流。

秦统一后使用圆(2分)

形方孔钱。

(1分)

2)世界上最早流行的纸币。

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2分)

3)政治上,中国政局稳定,人民向心力强;经济上,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外交上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中国人民币的形象,赢得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好环境。

(3分)

4)原因:

战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

(1分)

控制的组织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

(1分)

对美国的意义:

有利于美国对全球的经济扩张;(1分)

对世界的意义:

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2分)

5)多极化趋势加强,欧盟可能会成为多极中的一极;世界经济的区域化趋势加强。

(2分)

写历史小短文(10分)

30.根据所提供的历史关键词:

大萧条、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等,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要求使用关键词,符合历史事实,具有内在的学科逻辑性,语言规范,字体工整。

1926年至1933年爆发了有史以来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这次危机又叫大萧条。

这次危机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经济危机引起了全面的社会危机。

面对危机,各国如临深渊,采用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方法,使得危机更加严重。

德意日等国的法西斯纷纷上台,对内镇压人民,对外侵略扩张,欧亚战争策源地开始形成。

美国罗斯福采用和平的新政方式来消除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标志着自由放任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结束,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时代开始。

罗斯福新政虽然不能从根本上遏制经济危机,但对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人民生活也得到了提高,受到人们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