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习文章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沪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8732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习文章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沪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育学习文章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沪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育学习文章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沪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育学习文章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沪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育学习文章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沪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习文章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沪教版.docx

《教育学习文章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沪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习文章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沪教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习文章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沪教版.docx

教育学习文章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沪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沪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数学游乐场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P84

  教学目标:

  、复习20以内数与式的大小比较及20以内的加减法。

  2、探索题包的内在归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学准备:

翻转片、数图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

  出示口算卡片:

  8+4

  1+6

  8-3

  5-6

  9-0

  2、

  比大小:

  6〇9

  0〇9

  1〇13

  3、

  引入新课:

师:

今天我们学习《混在一起做》。

  二、

  新授练习

  

(一)

  题1

  、

  请学生独立完成题1

  2、

  校对

  这些题目你是怎样比较的?

  生:

先口算出左边算式的得数,再同右边的数进行大小比较。

  3、

  再让学生口头回答哪些题的得数小于5、10、15?

  哪些题的得数等于20?

  4、

  巩固练习:

完成书上第7、第8题。

  

(二)

  题2—题3

  、

  先拿出翻转片、20数列图,请学生摆一摆、做一做,完成题2左边一组题。

  2、

  师问:

你们在摆的过程中发现这组题有什么规律吗?

  生:

从上往下看,被减数每次减少2,减数每次增加2,差就每次减少4。

  3、

  剩下三组题,小组合作先找规律,再计算。

  4、

  小组汇报

  交流第四组题包时,师强调我们通常使用的规律在这里中断,因此不能盲目使用寻找的规律来解题,必须对每题要仔细观察。

  (三)

  题4—题5

  、

  这里有四组题,请在组长的带领下任选一组,先在组内交流题包规律,再填空。

  2、

  大组交流汇报:

  重点讨论第四题左边一组题,启发学生重新按规律排列

  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1)20-()=20

  

(2)20-()=0

  20-()=15

  20-()=5

  20-()=10

  20-()=10

  20-()=5

  20-()=15

  20-()=0

  20-()=20

  (四)

  题9

  、学生观察,这三组题有规律吗?

  2、出示:

18+□=20

  师问:

□里填几?

你是怎样想的?

  生答:

18+□=20

  □=20-12

  出示:

17-□=12

  师问:

□里填几?

你是怎样想的?

  生答:

17-□=12

  □=17-12

  师小结:

这组题我们可以用加法的关系来做。

  3、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完成书上第九题。

  (五)、题6

  、出示题目,审题,学生尝试列出算式。

  2+2+2+2+2+2+2=14

  鼓励学生改变房间数和熊猫个数,自编文字题,口头列出算式。

  (六)

  题10

  、

  说这道题目的要求?

2、写出加法或减法式子,将数楼填满。

  (七)

  动脑筋。

让学生自编一个题包,使每题结果都等于16。

  三、总结:

今天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互相交流。

  期末复习(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

20以内数的认识(课本P61--1、6)

  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组成、数序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2、加强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在表示第几个时要注意说明方向、顺序。

如:

从左往右数,第2个是(

  )。

  3、强调数物体个数的方法:

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数数、做记号、根据物体摆放的规律按群数数等。

  4、加深对0的理解:

在不同情境中,0的含义是不同的。

一般情况下0表示没有,还表示“起点”和温度计上的“基准”0度。

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0的含义。

  5、通过复习,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提高和发展,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加深对数学的体会。

  复习过程:

  一、复习数的认识及排列

  、你们认识了哪些数?

  学生齐读:

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让学生换多种方式读,比如:

让学生顺着数,也可以让学生倒着数,还可以让学生跳着数,可以是数单数,也可以数双数。

  数离不开我们的生活,那谁能用这些数说一句话呢?

  2、说一说数与数之间的位置关系:

如13在几的前面?

19在几和几的中间?

  二、复习比较大小

  、我们认识了数,也会排列数的顺序了。

那么这两个数,你能很快地说出谁大谁小吗?

  出示11和17,你是怎么比的呢?

  出示6、9、15你能说出这三个数的大小吗?

  三、按规律填数

  

(1)11

  3

  5

  (

  )

  (

  )。

  

(2)20

  8

  (

  )

  (

  )

  2。

  四、复习数位

  、师出示卡片11:

  这是几?

它是几位数呢?

   

  从右面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呢?

个位上“1“表示什么?

十位上的“1”又表示什么呢?

  你能说出“11”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吗?

  2、练习:

  

(1)看卡片,说出它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13、16、18、20)

  

(2)我说你猜:

1个十,3个一组成几?

9个一,1个十组成几?

  个位上的数是最大的一位数,十位上的数比0大1,这个数是几?

  20里有几个十?

20里有几个一?

  五、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数数

  、复习序数的含义

  从左边起,红珠子是第几个?

  把第14个珠子涂上颜色。

  2、数学游戏,猜猜我是几。

  我是10前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我比9少1,我是几?

  我是12和14中间的一个数,我是几?

  我是19后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我比18少1,我是几?

  我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我是几?

  我是由2个十组成的,我是几?

  六、独立完成课本P61—1、6题。

  (期末复习)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

20以内加减法(课本P62--2、3、4、5)

  复习目标:

  、通过对学过的20以内数的加法比较归类,总结出计算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复习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3、重视逆向思维题型的训练,如:

  )+6=15,尤其是(

  )-7=7,学生容易填成0。

  复习过程:

  一、复习加减法的意义

  、让学生根据这幅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

  ○○○○

  ○○○

  指名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3+4=7

  4+3=7

  这两道加法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学生看这幅图,列出两个减法算式,并计算得数。

  指名学生说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三、逆向思维题型的训练,在括号里填数

  ()+8=8

  9-()=9

  5+()=8

  5+()=6

  ()-0=0

  ()-0=0

  ()+2=8

  2-()=2

  ()+1=7

  ()+1=6

  ()+6=15

  ()-7=7

  四、出示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

  .口算

  9+几

  8+几

  7+几

  6+几

  5

  4

  3

  2+几

  复习凑十法

  2、总结和是11

  2

  3

  4的算式

  五、独立完成课本P62--2、3、4、5题。

  六、用数学

   

  一共有(

  )只,跑走了10只,还剩(

  )只。

  (只)

  2、学会看图。

  画

  画

  画

  小王

  8个

  4个

  2个

  小明

  4个

  (

  )个

  7个

  小红

  5个

  6个

  (

  )个

  一共有

  (

  )个

  5个

  0个

  (期末复习)第三课时

  复习内容:

认识物体和图形及分类(课本P63--7)

  复习目标:

  、能区分长方体与正方体。

  2、能数出有几个长方体与正方体。

  3、能从立体图形抽象出平面图形。

  4、面对数量众多的物体,要分类数。

养成数时按顺序、做记号、检查验证的好习惯。

  5、加强学生分类的能力。

如安排一些图形(各种不同的颜色、形状、大小,摆放位置也无序)

  复习过程:

  一、分一分

  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二、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分别有多少个?

  有(

  )个,

  有(

  )个,有(

  )个,

  有(

  )个。

  (

  )个长方形

  (

  )个正方形

  (

  )个三角形

  (

  )个圆

  三、

  分类(把每题中不同类的圈出来)。

  分类(把每题中不同类的圈出来)。

  四、按不同方法分类

  

  五、独立完成课本P63—7题。

  六、拓展题

  里一共有()颗星星,

  里一共有()颗星星,既在里,又

  在

  里的星星一共有()颗,既在里,又在里的星星一共有()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