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检测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8701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检测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检测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检测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检测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检测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检测卷.docx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检测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检测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检测卷.docx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检测卷

上册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贵阳中考)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右表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清洁剂,且NaClO+2HCl===NaCl+X↑+H2O。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清洁剂名称洁厕灵84消毒液

有效成分HClNaClO

A.“洁厕灵”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B.“洁厕灵”可用于清洁大理石地面

C.“84消毒液”中NaClO属于盐,其中Cl元素的化合价呈-1价

D.“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后发生置换反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B.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C.露置于空气中的固体氢氧化钠,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

D.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

3.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第4题图

4.小李同学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右图所示的关系。

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紫色B.蓝色C.红色D.无色

5.在下列物质的溶液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能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  )

A.CuCl2B.BaCl2C.MgCl2D.FeCl3

6.在Na2CO3溶液中逐渐加入盐酸,反应后溶液pH随加入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为(  )

7.欲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盐酸,在缺乏指示剂的情况下,最好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

A.石灰水B.生石灰C.石灰石D.硝酸银溶液

8.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B.久置在潮湿空气中的铁钉质量增加

C.久置在空气中的生石灰质量增加D.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9.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

A.CaCl2、Na2CO3、KNO3B.NaNO3、FeCl3、HCl

C.NaCl、Ba(NO3)2、NaOH D.(NH4)2SO4、NaOH、Na2CO3

10.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

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该白色沉淀中滴加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有气体产生。

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  )

A.可能存在NaOHB.可能存在Na2SO4

C.肯定不存在BaCl2D.肯定存在Na2CO3和Na2SO4

11.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

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12.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13.不用其他试剂,鉴别下列五种物质的溶液,正确的鉴别顺序是(  )

①H2SO4 ②FeCl3 ③Ba(OH)2 ④KCl ⑤BaCl2

A.②①③⑤④B.②③①⑤④C.⑤①③②④D.①③⑤②④

14.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如图所示曲线表示的是(  )

第14题图

序号

HNO3和Mg(NO3)2的混合溶液

KOH溶液

Ag—Zn合金

稀H2SO4

久置空气中的铝片

稀盐酸

含有Na2CO3的NaOH溶液

稀HNO3

HCl和H2SO4的混合酸

Ba(NO3)2溶液

A.②⑤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⑤

第15题图

15.(宁波中考模拟)向用盐酸酸化的Mg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m与加入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关于如图曲线的推测正确的是(  )

A.ab产生的沉淀为硫酸钡

B.ab产生的沉淀为氢氧化镁

C.bc产生的沉淀为氢氧化镁

D.bc产生的沉淀为硫酸钡和氢氧化镁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8分)

16.皮蛋是我国传统风味食品,制作皮蛋的方法有多种,一种制作含锌皮蛋的方法是把鸭蛋放在培养液中浸泡,培养液由水、食盐、氢氧化钠、少量硫酸锌等物质配制而成。

(1)取少量培养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变红,则培养液的pH________7(填“<”、“>”或“=”)。

(2)在

(1)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硫酸,红色褪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

(2)所得的溶液中加入一种盐溶液产生了沉淀,该盐可能是________。

A.BaCl2B.CuSO4C.AgNO3D.KNO3

第17题图

17.(宜宾中考)已知盐酸是HCl气体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性质的实验中,如果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往往看不到溶液变浑浊的现象。

现有一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却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后向B中滴入石蕊溶液,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写出B中所有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

(3)如果去掉B装置,将A、C直接连接,则C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玉树地区发生7.1级地震。

在灾后防预工作中,常用二氧化氯(化学式:

ClO2)作消毒剂。

二氧化氯在常温下是一种红黄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11℃以下为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

请你回答:

(1)二氧化氯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条)。

(2)我国已成功研制出制取二氧化氯的新方法,其反应原理就是将亚氯酸钠(NaClO2)与氯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和氯化钠。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9题图

19.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和NaOH溶液中,我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CO2和NaOH是否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小明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和同学们一起设计了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来验证,如图所示,实验现象为:

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1)请你帮小明记录从实验丙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亮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实验还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因为NaOH溶液中有水,CO2又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确定是CO2溶于水使气压减小还是CO2与NaOH反应使气压减小,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为研究中和反应,同学们用稀H2SO4和NaOH溶液反应进行了实验。

(1)为确定两种物质是否刚好中和,小刚取出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2)小华认为小刚的结论不正确,她认为除了“恰好中和”外,还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她改进了小刚的实验,利用右图的装置,在烧杯中放入NaOH溶液和几滴酚酞试液,逐滴加入稀H2SO4,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说明H2SO4和NaOH刚好中和。

(3)小亮查阅资料后知道中和反应是个放热的过程。

他取10份相同体积且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于10支试管中,分别滴加一定体积、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并测定反应后溶液温度的最高值。

实验中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加入硫酸体积/mL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测得溶液温度/℃

25.2

28.6

32.0

36.0

38.2

36.7

35.7

34.7

33.7

32.9

第20题图

从上表实验数据看,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加入硫酸的体积是在________之间的某一数值(要求填出最小范围)。

在此基础上他又进行了如右图甲所示的改进设计,当两种物质完全中和时,烧杯中析出晶体最多。

则烧杯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应符合图乙中的曲线________(填“A”或“B”)。

21.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广泛地应用于造纸、纺织、石油化工、印染等行业。

(1)氢氧化钠的俗名是________(只写一种)。

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固体,标签上写着“氢氧化钠”。

为了检验里面是否还存在NaOH,实验员取少量该固体样品进行以下实验:

第21题图

根据溶液变红这一现象说明样品中含有________(填序号)。

A.CaCl2B.Na2CO3

C.NaOHD.Na2CO3或NaOH

如果白色沉淀中含有两种物质,则这两种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第22题图

22.(巴中中考)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

(2)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1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呈________色。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42分)

第23题图

23.(梅州中考)CO2和NaOH溶液能发生反应,但看不到明显现象。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1)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2)方案一: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往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

通入CO2,然后滴入足量的CaCl2

________

CO2与NaOH

溶液发生了反应

(3)方案二: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烧杯中的水

吸入集气瓶中

CO2与NaOH溶

液发生了反应

【反思与评价】

(4)有同学认为方案二根据实验现象不能得出“CO2和NaOH溶液能发生反应”的结论,还应再做对比实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小亮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质质量分数为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

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是碳酸钠中的一种。

(1)小亮查阅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为0.18g后,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亮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试液,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可能是________(填写化学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亮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请一起参与,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设计实验方案】方案甲:

选择氯化钙溶液来确定该溶液的成分;

方案乙:

选择稀盐酸来确定该溶液的成分。

【进行实验】你愿意选择方案________(填“甲”或“乙”)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

管中,滴加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有关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①有同学认为还可以用一种常见碱溶液来确定,那么它是________溶液。

②小亮经过反思,向同学们提出如下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倾倒液体时应注意保护标签不被腐蚀B.要有严谨的科学实验的态度

C.无法辨认的药品,直接倒掉,无需保留

四、解答题(共50分)

第25题图

25.(12分)(常德中考)小明测得石灰石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pH为2,向适量该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测得溶液pH随加入碳酸钠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点处溶液中的两种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AB段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D段pH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2分)表面部分氧化的镁带(变成氧化镁)5克,跟足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4克,求:

该镁带中单质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7.(12分)(烟台中考)某品牌洁厕灵的成分是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溶液。

某课外活动小组想测定20g该品牌洁厕灵溶液中H2SO4和HCl的质量。

取20g该品牌的洁厕灵溶液于烧杯中,不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7.1%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过程中烧杯中产生沉淀质量和烧杯中溶液pH变化的部分数据如下所示:

第27题图

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g

5

10

25

烧杯中产生沉淀的质量/g

1.165

2.33

4.66

(已知BaCl2溶液的pH=7;Ba的相对原子质量137)

求:

20g该品牌洁厕灵溶液中H2SO4的质量和HCl的质量。

 

28.(14分)氢氧化钙长期存放容易变质。

某科学探究小组在实验室取了一瓶存放多年的氢氧化钙来检验其变质情况。

首先取氢氧化钙样品12.2g于锥形瓶中,加入32.8g水,充分振荡形成悬浊液,然后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29.2%的盐酸使其充分反应。

实验测得加入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第28题图

求:

(1)图中AB段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2)图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写出计算过程)。

上册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检测卷

一、1—5.ADCAD 6—10.DCDCA

11—15.CBBBC

二、16.

(1)> 

(2)H2SO4+2NaOH===Na2SO4+2H2O (3)AC 

17.

(1)CaCO3+2HCl===CaCl2+H2O+CO2↑ 

(2)吸收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 溶液变红

HCl、H2CO3 (3)Ca(OH)2+2HCl===CaCl2+2H2O

18.

(1)在常温下是一种红黄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1℃以下为红色液体、易溶于水

(2)2NaClO2+Cl2===2NaCl+2ClO2

19.

(1)气球膨胀 

(2)都是在密闭的容器里消耗CO2,使容器内气压减小 (3)将甲装置中的NaOH溶液换成等体积水重复实验(合理即可)

20.

(2)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完,硫酸已过量 红色刚好褪去 (3)8至12mL A

21.

(1)烧碱(或火碱、苛性钠) 2NaOH+H2SO4===Na2SO4+2H2O

(2)C CaCO3和Ca(OH)2

22.

(1)= 

(2)NaCl、NaOH 蓝

三、23.

(1)2NaOH+CO2===Na2CO3+H2O

(2)产生了沉淀 (3)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盛有CO2的广口瓶中,然后打开活塞 (4)二氧化碳可以溶于水

24.

(1)Ca(OH)2微溶于水,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为10% 

(2)无色酚酞 NaCl NaCl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3)【进行实验】甲(或乙) 实验步骤:

氯化钙溶液(或稀盐酸) 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或有气泡冒出) 实验结论:

CaCl2+Na2CO3===CaCO3↓+2NaCl(或Na2CO3+2HCl===2NaCl+H2O+CO2↑) 【实验反思】①石灰水 ②A、B

四、25.

(1)CaCl2和HCl 

(2)有气泡产生

(3)Na2CO3+CaCl2===CaCO3↓+2NaCl

(4)加入的Na2CO3溶液过量,pH升高

26.96%

27.由题意可知:

H2SO4完全反应后产生BaSO4沉淀的质量是4.66g。

设20g该品牌洁厕灵溶液中H2SO4的质量为x。

Ba(OH)2+H2SO4===BaSO4+2H2O

98233

x4.66g

 x=1.96g

由题意可知:

与HCl完全反应的Ba(OH)2溶液的质量为:

60g-20g=40g。

设20g该品牌洁厕灵溶液中HCl的质量为y。

Ba(OH)2+2HCl===BaCl2+2H2O

171 73

40g×17.1% y

 y=2.92g

答:

20g该品牌洁厕灵溶液中H2SO4的质量为1.96g,HCl的质量为2.92g。

28.

(1)Ca(OH)2 

(2)CaCO3+2HCl===CaCl2+H2O+CO2↑ (3)6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