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8397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7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docx

《《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docx

《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

《第13章内能》2017年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冬天,雪花纷飞

B.八月,桂花飘香

C.扫地时,灰尘漫天飞

D.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2.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3.将10mL的水与10mL的酒精相混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表明(  )

A.分子之间有空隙

B.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C.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D.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

4.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距离越大作用力也越大

B.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与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C.震后疾病防控消毒时空气中散发一股浓浓的药味,是药物分子的扩散现象

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功和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单位也不同

5.下列关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或斥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两块铅块压紧后连成一块,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是由于分子之间有斥力

C.拉断绳子需要一定的拉力,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一般固体、液体难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6.下列现象中,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玉兰花开,闻到阵阵花香

B.扫地时的尘土飞扬

C.车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下溅出火花

D.羊群在草原上奔跑

7.《舌尖上的中国》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下列对厨房中的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能闻到饭菜的香味是分子扩散的结果

B.抽油烟机能吸走厨房内的油烟是因为抽油烟机内部气体流速快气压小

C.电饭煲的发热体是用超导材料制成的

D.拎油瓶时手握住瓶颈没滑落的原因是:

手给油瓶的摩擦力与油瓶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8.把一滴温度较高的蓝墨水滴入冷水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蓝墨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蓝墨水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C.蓝墨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D.杯中的冷水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

9.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

B.吸热越多的物体内能越大

C.50℃的水比40℃的水内能大

D.发光的灯丝比没有通电的灯丝内能大

10.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的冰块的内能为零

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

C.物体的温度降低,则物体的内能减少

D.体积大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体积小的物体内能多

11.如图所示,酒精灯给装有水的小试管加热,不一会儿,软木塞被“冲”了出来,这一现象类似于汽油机中的(  )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1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

13.如图所示是古人锻造铁器的过程,关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热和锻打属于热传递,淬火属于做功

B.加热属于热传递,锻打和淬火属于做功

C.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锻打属于做功

D.加热和淬火属于做功,锻打属于热传递

14.热水和冷水混合时,不计热量损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水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冷水升高的温度

B.热水初温度高,它降低的温度一定多

C.热水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

D.冷水初温度低,它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15.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

16.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公园中的石凳被太阳晒热

B.快速弯折铁条,铁条弯折处变热

C.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

D.刀具在砂轮上磨得发烫

17.下列现象,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锯锯木头,锯条的温度会升高

B.放在火炉边的物体,温度升高了

C.用砂轮打磨工具,迸出火星

D.冬天,用两只手互相搓动,手会感到暖和

18.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

4.2×103

0.88×103

煤油、冰

2.1×103

干泥土

0.84×103

沙石

0.92×103

0.39×103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可能相同

B.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昼夜温差大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19.蒸馒头的师傅在用手从蒸笼里拿刚蒸熟的馒头时,为了避免手被烫伤,要先用手蘸一下凉水,他这样做的主要道理是(  )

A.利用凉水是热的不良导体,把手和热馒头分开

B.利用凉水温度低,能快速降低蒸笼内水蒸气的温度

C.利用凉水蒸发要吸热,能降低水的温度

D.利用凉水先对手进行冷却,同时又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避免手被烫伤

20.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及应用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A.海陆风的形成

B.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水,感觉变凉爽

C.冬天的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

21.下列各种说法中,你认为正确是(  )

A.沙漠中昼夜温差明显,是因为沙石的比热容较大造成的

B.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水的温度越高,水的比热容越大

C.冰熔化成水时,比热容不变

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的温度,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

22.水与酒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物质.下表列出了它们在标准大气压下的部分物理特征数据,请你参照这些特征分析:

让质量及初温都相等的水和酒精冷却,待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后再倒在一起混合.下列哪个判断是错误的(  )

物质

密度[kg/m3]

比热容(J/(kg•℃)

凝固点[℃]

沸点[℃]

1.0×103

4.2×103

0

100

酒精

0.8×103

2.4×103

﹣117

78

A.在混合过程中,热将从酒精传递给水

B.均匀混合后,混合液的凝固点将比水的凝固点低些

C.均匀混合后,混合液的密度将比水的密度小些

D.均匀混合后,混合液的比热容将比水的比热容小些

23.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升高的温度大于乙液体升高的温度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24.甲、乙两杯中分别盛有60℃和20℃质量相同的水,现将一温度为20℃的铁球投入甲杯中足够长时间,取出后再投入乙杯,停留足够时间.如果不计热量损失,比较甲、乙两杯的水温变化,则(  )

A.△t甲<△t乙B.△t甲>△t乙C.△t甲=△t乙D.无法判定

25.由c=

,关于同一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二.计算题(共7小题)

26.天然气是一种热值高、污染小的清洁能源.完全燃烧0.035m3的天然气放出多少焦的热量?

若这些热量有75%被水吸收,能使多少千克的水温度升高50℃?

[水的比热容c=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取q=4×107J/m3)].

 

27.质量为2.5t的小型载重汽车,额定功率为100kW,车上装有5t的砂石,已知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是汽车总重的0.2倍,汽车先以15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到山坡底,消耗汽油2kg,然后又以额定功率行驶100s的时间,将砂石从坡底运送到50m高的坡顶施工现场(g=10N/kg),求:

(1)2kg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热量?

(汽油的热值取4.5×107J/kg)

(2)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功率为多少?

(3)汽车从坡底向坡顶运送砂石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8.用电热水壶把1kg的水从25℃加热到100℃,消耗的电能为3.6×105J.求:

[c水=4.2×103J/(kg•℃)]

(1)这壶水加热到100℃需吸收的热量Q;

(2)该电热水壶的效率η.

 

29.某燃气热水器工作时,燃烧产生热量的功率为20kW,水温升高25℃时,每分钟出水量为10L.此时c水=4.2×103J/kg•℃,ρ水=1.0×103kg/m3.求:

(1)1min内水吸收的热量;

(2)热水器的效率.

 

30.用燃气灶烧水,燃烧0.5kg的煤气,使50kg的水从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求:

(1)0.5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

31.某家庭用燃气热水器将质量为100kg,温度为20℃的自来水加热到50℃,消耗的天然气体积为1m3(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3.2×107J/m3.求:

(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该热水器工作时的效率.

 

32.某家庭需要将50kg、20℃的水加热到60℃作为生活用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热水时,需要燃烧0.8kg的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q=4.2×107J/kg.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求:

(1)把50kg、20℃的水加热到60℃需吸收的热量;

(2)完全燃烧0.8kg的煤气时放出的热量;

(3)此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第13章内能》2017年单元测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2016•泉州)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冬天,雪花纷飞

B.八月,桂花飘香

C.扫地时,灰尘漫天飞

D.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解答】解:

A、雪花纷飞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到空气中,人们就闻到了桂花的香味.故B符合题意;

B、灰尘满天飞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粉笔灰在空中飞舞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14春•张家港市期末)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解答】解:

A、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是因为海绵中的气体被挤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是因为使用过程笔芯质量减小,与分子间斥力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3.(2016•武城县校级一模)将10mL的水与10mL的酒精相混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表明(  )

A.分子之间有空隙

B.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C.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D.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

【解答】解:

分子之间有间隔,将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在一起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相互渗透对方的空隙之中,从而使混合后的总体积体积小于20mL.

故选A.

4.(2014•石家庄模拟)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距离越大作用力也越大

B.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与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C.震后疾病防控消毒时空气中散发一股浓浓的药味,是药物分子的扩散现象

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功和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单位也不同

【解答】解:

A、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故A错误;B、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与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故B正确;C、消毒液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扩散到周围空气中,因此空气中散发一股浓浓的药味,故C正确;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功和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它们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故D错误;

故选BC.

5.(2016•广安模拟)下列关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或斥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两块铅块压紧后连成一块,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是由于分子之间有斥力

C.拉断绳子需要一定的拉力,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一般固体、液体难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解答】解:

A、两块铅块压紧后连成一块,是由于铅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把两铅块连在了一起,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于分子间的作用距离很小,碎玻璃拼在一起时,碎玻璃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力相互作用的距离,分子力不起作用,所以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是由于分子之间有斥力的说法是错误的,符合题意;C、由于绳子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拉断绳子需要一定的拉力,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所以一般固体、液体难压缩,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2016•巴中)下列现象中,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玉兰花开,闻到阵阵花香

B.扫地时的尘土飞扬

C.车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下溅出火花

D.羊群在草原上奔跑

【解答】解:

A、玉兰花开,闻到阵阵花香,是香气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B、扫地时,空中尘埃飞扬,属于固体小颗粒的运动,是机械运动,故B错误;

C、车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之下溅出火花,是脱落的炽热微粒在运动,是机械运动,故C错误;

D、羊群在草原上奔跑,是物体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7.(2016•营口模拟)《舌尖上的中国》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下列对厨房中的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能闻到饭菜的香味是分子扩散的结果

B.抽油烟机能吸走厨房内的油烟是因为抽油烟机内部气体流速快气压小

C.电饭煲的发热体是用超导材料制成的

D.拎油瓶时手握住瓶颈没滑落的原因是:

手给油瓶的摩擦力与油瓶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答】解:

A、据课本知识可知,能闻到饭菜的香味是分子扩散的结果,故A正确;

B、由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可知抽油烟机在工作时,由于转动的扇叶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小,从而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油烟压向扇口排出,故B正确;

C、电饭煲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不能用超导体来制作发热体,故C错误;

D、拎油瓶时要用力握住,这是用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故D正确;

故选C.

8.(2016秋•福清市期中)把一滴温度较高的蓝墨水滴入冷水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蓝墨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蓝墨水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C.蓝墨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D.杯中的冷水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

【解答】解:

A、由于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所以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B、蓝墨水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故B正确;C、蓝墨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故C正确;D、杯中的冷水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故D正确.

故选A.

9.(2016•泸县校级模拟)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

B.吸热越多的物体内能越大

C.50℃的水比40℃的水内能大

D.发光的灯丝比没有通电的灯丝内能大

【解答】解:

A、说法错误,内能与物体的速度无关;B、说法错误,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吸热多的物体质量不一定多;C、说法错误,内能不仅温度有关,还与质量有关,温度高物体不一定质量也多;D、发光的灯丝比没有通电的灯丝的温度高,说法正确.

故选D.

10.(2016•当涂县二模)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的冰块的内能为零

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

C.物体的温度降低,则物体的内能减少

D.体积大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体积小的物体内能多

【解答】解:

A、因为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所以0℃的冰块具有内能,内能不为零.不符合题意.

B、在物体的状态和质量一定时,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没有前提条件不能判断内能的大小.不符合题意.C、物体确定,质量和状态确定,温度降低,内能减少.符合题意.

D、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不能确定、状态不能确定、温度不能确定,内能不能确定.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2016秋•阿荣旗期末)如图所示,酒精灯给装有水的小试管加热,不一会儿,软木塞被“冲”了出来,这一现象类似于汽油机中的(  )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解答】解:

A、吸气冲程不存在能的转化,故A错误;B、压缩冲程是动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C、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D、排气冲程不存在能的转化,故D错误.

故选C.

12.(2016•无锡)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

【解答】解:

A、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所以内能增加,故A正确;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含有、具有等来修饰,故B错误;C、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故C错误;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可能不变,也可能增加,如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D错误.

故选A.

13.(2016•莆田)如图所示是古人锻造铁器的过程,关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热和锻打属于热传递,淬火属于做功

B.加热属于热传递,锻打和淬火属于做功

C.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锻打属于做功

D.加热和淬火属于做功,锻打属于热传递

【解答】解:

用铁锤锻打工件,工件会发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用火对铁器加热,铁器从火中吸收热量,把铁器放在水中淬火,铁器向水中放热,所以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故C正确.

故选C.

14.(2016秋•通州区校级期中)热水和冷水混合时,不计热量损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水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冷水升高的温度

B.热水初温度高,它降低的温度一定多

C.热水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

D.冷水初温度低,它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解答】解:

冷水和热水混合后,如果不计热损失,冷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热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直到温度相同.热水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冷水升高的温度,因为不知道水的质量,但是热水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

故选C.

15.(2016•沈阳)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

【解答】解:

A、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活塞对空气做功,瓶内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增加;故A错误;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对活塞做功,空气的内能减小;故B错误;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故C正确;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即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缸内气体的内能减少;故D错误.

故选:

C.

16.(2016•泰安)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公园中的石凳被太阳晒热

B.快速弯折铁条,铁条弯折处变热

C.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

D.刀具在砂轮上磨得发烫

【解答】解:

A、公园中的石凳被太阳晒热,是石凳从太阳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石凳的内能,故A符合题意;

B、快速弯折铁条,对铁条做功,使铁条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B不符合题意.

B、双手因摩擦而发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

D、刀具在砂轮上磨得发烫,是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2015秋•嘉峪关校级期末)下列现象,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锯锯木头,锯条的温度会升高

B.放在火炉边的物体,温度升高了

C.用砂轮打磨工具,迸出火星

D.冬天,用两只手互相搓动,手会感到暖和

【解答】解:

A、锯木头时锯条和木头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锯条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放在火炉边的物体,温度升高了,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火炉把热量传递给炉边的物体,故B符合题意;

C、用砂轮打磨工具时,锯砂轮和工具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

D、冬天,两手互相搓搓取暖,两手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手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符合题意.

故选:

B.

18.(2016•南京)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

4.2×103

0.88×103

煤油、冰

2.1×103

干泥土

0.84×103

沙石

0.92×103

0.39×103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可能相同

B.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昼夜温差大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解答】解:

A、不同种物质比热容可能相同,如煤油和冰的比热容相同,此选项错误;

B、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湿泥土的比热容比干泥土要大一些.在阳光照射下,由公式△t=

可知,干泥土温度升高的更快.此选项错误;

C、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水少、沙石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此选项错误;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由于铝的比热容比铜的比热容大,根据吸热公式Q=cm△t可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