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岳麓版必修一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8345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岳麓版必修一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岳麓版必修一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岳麓版必修一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岳麓版必修一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岳麓版必修一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岳麓版必修一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测试.docx

《学年岳麓版必修一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岳麓版必修一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测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岳麓版必修一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测试.docx

学年岳麓版必修一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测试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一:

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伊加利亚旅行记》是19世纪40年代法国出现的一部小说。

小说中伊加利亚是与世隔绝的共和国,实行一切生产资料公有,没有剥削和压迫,也没有政党,没有军队等暴力工具。

它的国家机器已变成“纯粹的生产管理机构”,公民轮流担任各种公职。

下列评论正确的是(  )

A.体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B.带有鲜明的资产阶级色彩

C.最早建成了社会主义政权

D.否定了各种社会组织

A [小说中的实行公有制、废除剥削等都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某些特征,但小说强调“与世隔绝”及“三个没有”,因而具有文学色彩和空想成分;题干中强调仍然存在“生产管理机构”,显然并未否定社会组织的作用。

故A项正确,B、D两项错误。

C项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史实不符。

]

2.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曾每天中午坐在自己的房间里,等候人们对他在报纸上请求支持的呼吁做出响应,白白等候了12年。

下列说法最能说明上述现象的是,空想社会主义(  )

A.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

B.未能找到正确的实现途径

C.为马克思主义提供理论来源

D.缺乏对社会现实的分析

B [本题考查学生对空想社会主义概念的准确理解,需要学生掌握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区别之一在于,空想社会主义者寄希望于资产阶级的自我良心发现,而科学社会主义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角度认识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

故B项正确。

]

3.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文中的“锁链”指(  )

A.贫穷与落后    B.专制与愚昧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D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针对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提出了无产阶级斗争的纲领,号召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

4.“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这则材料认为,无产阶级的根本使命是(  )

A.武装斗争夺取政权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夺取资产阶级资本D.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D [从材料可以看出,工人革命第一步是夺取政权,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而后是发展生产力,为“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创造条件。

因此无产阶级的根本使命是D项。

]

5.1871年3月19日,巴黎革命政府的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发布外省居民书,号召外省的城市和乡村仿效巴黎的榜样。

这反映了巴黎革命政府(  )

A.具有全国性政权的特点B.具有无产阶级革命性质

C.要求建立工农联盟政权D.希望得到广大民众支持

D [根据材料,巴黎革命政府对外省进行号召,可知其不具有全国性政权的特点,只是一个地方性的政权,排除A项;B项表述正确,但材料无体现,排除;工农联盟在材料无体现,巴黎革命政府没有发动农民,排除C项;巴黎革命政府“号召外省的城市和乡村仿效巴黎的榜样”可知希望得到广大民众支持和仿效,故D项正确。

]

6.巴黎公社客观上实践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

A.工人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B.成立公社委员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

C.公社成员均由市民选举产生

D.以国民自卫军取代资产阶级旧军队

A [《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是指工人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故A项正确;成立公社委员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是巴黎公社的政治措施,不能体现《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故B项错误;公社成员均由市民选举产生,是巴黎公社的政治措施,不能体现《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故C项错误;以国民自卫军取代资产阶级旧军队,是巴黎公社的政治措施,不能体现《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故D项错误。

]

7.马克思说:

“现在,(巴黎公社)普选权已被应用于它的真正目的:

由各公社选举它们的行政的和创制法律的公职人员。

”材料中的“真正目的”是指(  )

A.使资产阶级取得民主权力

B.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C.使人民成为巴黎公社的主人

D.充分发动群众积极支持革命

C [巴黎公社的真正目的是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故C项正确,A项错误;B项是其影响而不是主观目的;没有充分发动群众积极支持革命正是巴黎公社的局限性,D项错误。

]

8.某学习小组拟依据下列图片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

下列主题最符合要求的是(  )

圣西门 《共产党宣言》 巴黎公社 攻占冬宫 

A.十月革命的发展历程

B.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

C.巴黎公社及其影响

D.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

D [圣西门代表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攻占冬宫代表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从四幅图的线索看,连贯起来正好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与实践,故D项正确。

]

9.下列文本材料反映了巴黎公社(  )

男女公民们:

自从巴黎人民举起了红旗,同时向飘扬在凡尔赛的法国三色旗和飘扬在普鲁士人占领的炮台上的德国三色旗发出挑战以来,到今天已经过去21年了。

——恩格斯《巴黎公社二十一周年给法国工人的贺信》

A.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B.承担着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任务

C.没有科学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D.英勇无畏精神与斗争策略值得借鉴

B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普鲁士采取了屈膝投降的政策,对内镇压人民的反抗,因此巴黎公社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外敌普鲁士发起进攻,承担着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任务,故选B项。

]

10.巴黎公社清除了学校中的宗教崇拜物品,规定学校用“自由,平等,博爱,正义,共和国”等口号代替一切宗教性的题词,取消教义问答课和赞美诗课,用世俗教师代替教士教师。

这充分说明巴黎公社(  )

A.用世俗教育取代宗教教育

B.全部支持者都坚持唯物主义

C.坚持教育的公平公正

D.彻底否定以往的教育方针

A [巴黎公社在学校中清除宗教物品是强调教育为现实服务,突出教育的世俗性功能,故A项正确;B项和D项表述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C项与题干信息无关,题干强调教育的世俗性而非公平性。

]

11.二月革命前,“随着国内危机的加剧,沙皇和皇后遭到了民众的谴责,陷入了孤立境地。

……被眼前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所迷惑,他们根本认识不到人民最关心最需要也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这里的“人民最关心最需要也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指(  )

A.团结与民主B.面包与和平

C.胜利与土地D.发展与改革

B [材料中涉及“沙皇”,因而可知题干是在讨论二月革命的背景。

俄国是资本主义发展比较落后的一战参战国,参战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尤其是广大民众面临食物短缺的困境,只有退出非正义的战争才能缓和社会矛盾,B项正确。

由于俄国二月革命前阶级矛盾激化,人民不可能提出“团结”,A项不正确;俄军前线战败,获取胜利的“机会”不大,C项不正确;广大民众已经对沙皇专制失去了信心,不会寄希望于原有统治者的“改革”,D项不正确。

]

12.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基本完成,应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实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的专政;但同时又认为当时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去推翻临时政府。

其主要依据是(  )

A.资产阶级成功领导了反封建的“二月革命”

B.俄国出现苏维埃和资产阶级政权并存的局面

C.俄国人民迫切要求退出战争实现和平

D.临时政府掌握着强大的武装力量

B [列宁之所以提出不采用暴力方式,主要是因为当时两个政权并存,革命有和平过渡的可能,B项正确。

A、D两项不符合史实;C项与题目要求不符。

]

13.布尔什维克的政敌,立宪民主党领导人帕·米留可夫指出:

“十月革命是俄国革命长期复杂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它不是对二月革命的否定,而是二月革命所开创的进程的继续。

”“二月革命所开创的进程的继续”主要是指(  )

A.签订条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B.彻底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C.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和沙皇反动统治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苏维埃共同执政

B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米留可夫认为十月革命是二月革命所开创的进程的继续,而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此可知B项正确。

]

14.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颁布的《土地法令》规定:

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对此分析有误的是(  )

A.消灭俄国地主阶级和封建土地制度

B.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C.超出了民主革命的范畴

D.帮助俄国农民阶级分享国家权力

D [没收地主土地从根本上消灭了地主阶级,A项正确;反封建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土地法令》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完成了这一任务,B项正确;实行土地国有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形式,因此该措施超出了民主革命的范畴,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革命色彩,C项正确;农民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只是使经济上的权益得到保障,不是因此而分享国家权力,D项表述有误。

]

15.1926年,毛泽东指出:

“论功行赏,如果完成民主革命的功绩作十分,则市民(工人)及军事的功绩只占三分,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毛泽东(  )

A.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B.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放弃发动工人参与革命

D.领导开展了国民革命运动

A [根据材料“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可知毛泽东看到农村革命的重要性,因此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故A项正确;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1926年国共已经实现了合作,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市民(工人)及军事的功绩只占三分”可知,毛泽东并没有放弃发动工人参与革命,故C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并非毛泽东领导的,故D项错误。

]

16.中国共产党的发起者之一李达曾说:

“‘一大’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路是肯定的,可是革命以后怎么办,就不知道了。

”这表明当时中共(  )

A.还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做指导

C.已思考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D.未明确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A [根据中共“一大”时的革命指导思想和材料信息“就知道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可知,中共此时照搬马克思主义,还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故选A项;中共成立之时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且革命目标明确,可排除B、D两项;思考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在秋收起义之后,排除C项。

]

17.“1927年8月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同时选择了两条道路:

一条是……如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另一条是仿中国历史传统的农民起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人“仿中国历史传统”而创造的道路是(  )

A.组织城市武装暴动B.在边远农村武装暴动

C.俄国十月革命道路D.“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D [A、C两项都属于第一条道路,排除;B项是中国历史上传统的农民起义方式,不是共产党人创造的道路,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与俄国的十月革命进行城市武装暴动的道路截然不同,与中国古代传统的农民起义道路也不同,故选D项。

]

18.20世纪30年代前期,“左”倾错误领导人把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封建并列,企图毕其功于一役,使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

“左”倾错误的表现有(  )

A.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

B.坚持国民革命路线

C.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A [由“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封建并列”可知,反对资产阶级尚不是正确的,故选A项。

]

19.“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

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是毛泽东自中国独特历史环境所领悟的。

”这种“战略”是指(  )

A.无产阶级革命B.农村包围城市

C.国共第一次合作D.开展工人运动

B [无产阶级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里就存在的,不是毛泽东独自的领悟,故A项错误;农村包围城市是毛泽东根据中国独特的历史环境提出的,是与俄国城市中心论相反的革命道路,故B项正确;国共第一次合作有共产国际的指导,不是毛泽东的领悟,故C项错误;开展工人运动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不是毛泽东的独创,故D项错误。

]

20.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因为它表明中共(  )

【导学号:

77342106】

A.排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干扰

B.开始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C.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找到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正确途径

B [遵义会议前,中共的重要会议和决策是在共产国际的领导和帮助下进行的。

遵义会议上,中共在与共产国际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与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故选B项。

A项明显错误,C项并不能表明中国从幼稚走向成熟;D项错误,应该是在土地革命开始的时期。

]

21.1937年9月,蒋介石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中说:

“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

”材料说明(  )

A.各党派政治主张趋于一致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国民党政府坚持一党独裁

D.中日民族矛盾是当时主要矛盾

D [材料反映的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的主张,不能体现出各党派政治主张趋于一致,故A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国民党希望和其他党派联合,一致抗日,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国民党放弃党派差异,主张各党派一致抗战,体现的是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故D项正确。

]

22.“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

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

……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

”这说明(  )

A.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B.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C.国共合作是取得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D.国民党全面抗战增强抗战胜利的信心

A [根据材料“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可知,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了国民党的抗战,没有体现国共合作抗战,故B、C两项错误;国民党坚持片面抗战路线,没有广泛发动群众,故D项错误。

]

23.1945年10月12日,西安《秦风日报》《工商日报》联合发表社论说:

“分裂内战的阴霾可望由此扫清,和平建国的时代可望于兹开始,因而抗战的鲜血也将不至于白流,这是中华民族的福音!

这是中国人民的胜利!

”这篇社论出现的背景是(  )

A.《双十协定》的签署

B.《国内和平协定》的签署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通过

D.抗日战争的胜利

A [根据“1945年10月12日”这一时间可判断,只有A项符合题意。

]

24.1947年5月9日,中共中央军委电令刘伯承、邓小平:

“面向蒋管区,把战争引向更远的敌后。

”随后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渡过黄河南下。

这支部队的作战意图应是(  )

【导学号:

77342107】

A.战略反攻B.主力决战

C.解放南京D.会师会宁

A [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1947年5月9日”“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渡过黄河南下”可以得知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A项正确;战略决战是在1948、1949年的三大战役,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解放南京是在1949年的4月23日,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会师会宁是红军长征时期,在1936年,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

25.某同学在名为《我的爷爷》的作文中写道:

“我的爷爷出生于1920年,18岁参加了工农红军闹革命;之后跟随部队参加了百团大战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又随刘邓大军渡过黄河,来到大别山脚下并扎根下来,率领当地农民进行土改运动;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我爷爷担任人民公社书记,带领社员开荒修渠……”与史实不符的有(  )

A.1处B.2处

C.3处D.4处

B [根据题中标点,可知有四个事件,从出生时间算起18岁时是1938年,是抗日战争时期,红军是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共军队称号,故此处错误;百团大战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符合史实,故此两处正确;新中国过渡时期,没有设立人民公社,故此处错误,B项符合题意。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3分,共50分)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趋势。

(6分)

(2)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中俄两国革命道路差异的认识。

(6分)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发展实践。

(1)问需要结合材料从宏观上归纳。

(2)问要注意从原因与启示角度答认识。

[答案] 

(1)由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由理论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实践。

(2)坚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由于脱离了时代,他的理论在西方没有市场……但在东方,却被列宁原封不动地全面继承下来了。

马克思的暴力革命、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等都一一在十月革命后实现了,说明列宁是马克思的真正的继承者。

——[德]诺伊贝尔《德学者谈苏东

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原因》

材料二 彼得格勒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推翻临时政府经过的通告(1917年11月7日)(节选):

在彼得格勒,政权是在彼得格勒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手里。

一致举行起义的士兵和工人没有流血就取得了胜利。

克伦斯基政府倒台了。

委员会号召前线和后方的人们不要受人挑拨离间,而要支持彼得格勒苏维埃和革命的新政权。

新政权立即就要提出正义的和平,把土地交给农民,召集立宪会议。

各地的政权都已转到工人、士兵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的手里。

——《共产党:

社会主义革命

胜利的组织者(文献与史料)》

材料三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学者认为“列宁是马克思的真正继承者”的理由。

(4分)

(2)材料二主要包含了哪些信息?

由此判断革命的性质。

(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

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实行了怎样的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4分)

[解析] 第

(1)问,紧扣“继承”这个关键词,列举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实践即可。

(2)问,提取材料信息归纳出新政权的具体措施,进而分析其性质。

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的国家管理机构是公社委员会;结合十月革命后实行的政治措施归纳体制。

[答案] 

(1)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践了马克思关于暴力革命、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等的理论。

(2)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无产阶级推翻;号召人们支持新政权;新政权将立即着手解决和平、土地与民主问题。

性质:

这场革命是一次无产阶级性质的社会主义革命。

(3)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人民委员会拥有立法权,立法与行政权统一。

28.(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洛川会议《中共中央关于

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二 1939-1941年美国对华贷款(单位:

百万美元)

时间

1939.2

1940.4

1940.10

1941.2

1941.4

数额

25

20

25

50

50

1941-1945年美国对华“租借”物资统计(单位:

百万美元)

时间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数额

26

100

49

53

1107

——摘编自《略论美援与中美抗日同盟》

材料三 据许多观察家的意见,他们(指国民党政府)已经堕落于腐败,争夺地位权力……一向是一党政府,而不是西方意义下之民主政府……尽管如此,我们为了显见的理由,仍旧继续倾全力援助国民政府。

——《艾奇逊致杜鲁门总统的信》(1949年7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7分)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艾奇逊写这封信的时候,中国的政治局势如何?

他所谓的“显见的理由”是什么?

(6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1)问,材料一体现的是全民族抗战使战争胜利;材料二体现的是美国等反法西斯国家的帮助,然后结合中国共产党的作用、国际友人的援助等方面回答。

(2)问,应注意材料的时间为“1949年7月”,进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这一时期的中国政治局势,注意应从人民解放战争或与所提供材料有关的国民政府的角度来回答。

任何一国的外交政策都是为了维护其国家利益,因此“显见的理由”应从阻止中国共产党掌权才能维护其侵华利益的角度分析。

[答案] 

(1)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其他原因: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日本国内人民的反战等。

(2)政治局势:

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国民党统治已被推翻)。

“显见的理由”:

阻止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取得政权,尽力维护美国在华利益。

29.(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和我们具有各不相同的宇宙观,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去观察和处理问题,但在20世纪20年代,在怎样和帝国主义做斗争的问题上,却和我们达成了这样一个基本上一致的结论。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

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齐奋斗!

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

大联合!

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

齐奋斗!

——国民革命歌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

”他还强调:

“‘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

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今天,我们重温孙中山先生的主张,更能体会到他始终不渝地维护国家统一的重大意义。

——胡锦涛《在孙中山诞辰140

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结合史实说明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民主革命的理论和组织方面是怎样做到“和我们达成了这样一个基本上一致的结论”。

(5分)

(2)“打倒列强,除军阀”是20世纪20年代国民革命的目标,在革命统一战线旗帜下,国民革命取得怎样的成果?

(4分)

(3)为实现“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的目标,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进行过哪些努力和斗争?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