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必背古诗词.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8273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生必背古诗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生必背古诗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生必背古诗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生必背古诗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生必背古诗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生必背古诗词.docx

《人生必背古诗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生必背古诗词.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生必背古诗词.docx

人生必背古诗词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作者简介]秦观(1049~1100),字少游,扬州高邮(今江苏县名)人,进士出身,官至太学博士,兼国史院编修官。

后遭贬斥西南边隅,死于放归途中。

长于诗文,尤工于词。

[简注]①“雾失”,因雾笼罩而看不见,消失在雾里。

②“月迷”,月光与波光融成一片,使人难以分辨。

③“津”,渡口。

④“桃源”,一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一指刘晨、阮肇采药遇仙女的桃源;这里泛指词中人所向往的地方。

⑤“可堪”句,怎能忍受馆门在春寒中紧闭。

⑥“驿寄梅花”,驿馆里寄来的梅花。

⑦“鱼传尺素”,古诗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这里是说传来了远方的书信。

⑧“砌成”,堆积起来。

⑨“郴江”二句,怪江水无端与山分离,言外之意是自伤沦落,渴望与亲友欢聚。

[导读]这首词作于秦观谪居郴州时。

上阕着重写景;下阕着重抒情。

“雾失”、“月迷”,眼前是一片沉昏的暮色,衬托出诗人失望的心情。

“桃源”句,却表现了他与此交织着的希望之星。

“可堪”两句,写谪居生活的寂寞无侣,用“孤馆”、“杜鹃”、“斜阳”等撩人伤感的事物渲染孤独凄凉的气氛。

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也只能使“此恨”更加深重。

最后诗人望江兴叹,实则表现了渴望与亲人欢聚的思想感情。

全篇音调低沉,辞情凄惋,与苏轼谪居时的作品,仍然“豪情四溢”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另录其《鹊桥仙》于后,供大家欣赏: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作者简介]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

少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宋仁宗时,官至宰相,能引用贤能。

他是北宋初期的重要词作家。

诗酒是其一生的重要内容。

他的词作仍未摆脱五代绮丽词风的窠臼。

[简注]①“旧亭台”,昔日的亭台楼阁。

②“香径”,铺满落花的园中小路。

[导读]这是一首感伤春残,痛失年华之作。

词中抒发了作者难以排遣的闲愁暗恨,似无多大积极意义。

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工巧流利,清新上口,冲淡了全词的伤感情调,使诗人进入了“小园香径独徘徊”的闲适恬美的沉吟境界。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今江西吉安人。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参知政事。

北宋散文家,史学家,又工诗词。

[简注]①“堆烟”,被烟雾笼罩着。

②“帘幕”,指深院中的帘子。

③“无重数”,言其多。

④“玉勒雕鞍”,嵌玉的马笼头和雕花的马鞍。

⑤“游冶处”,游玩过的地方,暗指歌楼妓院。

⑥“章台路”,汉时长安有章台街多住妓女,这里是妓馆的代称。

⑦“雨横”,是说雨势迅猛。

[导读]这首词的前后两阕,都是写的感伤春残、追念旧游的寂寞情怀。

除了闲愁暗恨,很难从中发掘出多少积极的思想意义。

全篇感情凄惋,音调悲凉。

它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这首词的主要表现手法。

读来十分动人。

特别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两句,以花之无情,衬托人的凄凉,更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历代文人叹为佳句。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

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

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作者简介]岳飞(1103~1141),字鹏举,汤阴(今河南汤阴)人。

少年从军,累官至太尉,又为河南河北招讨使,是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后为奸相秦桧谋杀。

[简注]①“怒发冲冠”,忿怒得头发都竖起来顶住了帽子。

②“潇潇”,这里形容雨势急骤。

③“抬望眼”,举目远眺。

④“三十”句,“三十功名”,岳飞此时约三十岁,已建功沙场。

“尘与土”,微不足道之意。

⑤“八千里路”,非实指,遥远的意思。

指直捣金人巢穴。

⑥“云和月”,披星戴月之意。

⑦“等闲”,轻易、随便。

⑧“靖康耻”,指靖康元年,京都中原沦陷,徽钦二帝被俘的国耻。

⑨“长车”,古代战车。

“贺兰山”,在今宁夏与内蒙交界处,代西北山岭。

“山缺”,山的缺口处。

[导读]这是南宋抗金英雄的英雄诗篇。

上阕写诗人立誓趁此风华正茂的少年时期为国立功,击败金寇的情怀。

下阕写报仇雪恨,收复失地的坚强决心。

词的内容充满了对敌寇的痛恨,对国家的热爱。

词中虽然流露出消极的忠君思想,但这是历史的局限,瑕不掩瑜。

全篇风格粗犷,音调激越,感情奔放,气势恢宏。

它表达的是作者的豪情壮志,同时也是当时人民奋起杀敌的愤怒的吼声。

诉衷情

陆游(二首)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少年时期即喜论恢复,由此仕途受阻。

中年入蜀,做过蜀帅范成大的参议官。

这些职务都不能实现其破敌恢复的宏愿。

因此心情郁闷悲愤。

晚年村居,与乡民情谊甚笃。

[简注]①这首词写作年代不详,从内容看,可能作于罢归山阴的晚年。

②“当年”句:

回忆当年,怀着在万里之外建立边功求取封侯的雄心壮志。

③“匹马”句:

指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作者在南郑边境所过的一段军中生活。

戍,守卫。

梁州,古代九州之一,在今陕西西南部及四川一带地方,这里指南郑。

④关河:

指曾经战斗过的边关之地。

⑤“尘暗”句:

也是回忆南郑时的军中生活。

⑥胡:

指金侵略者。

⑦秋:

秋霜,指鬓毛变白。

⑧天山:

即祁连山,在新疆。

这里指边疆战地。

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心在天山,说明诗人壮心不衰。

[导读]这首词抒写词人想为国家立功而不能的内心苦闷;然而极为可贵的是,晚年退休,却仍向往着投身沙场,杀敌报国。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简注]①“驿外”,驿站以外。

“驿”,古代设在车马通行大道上的交通站。

②“无主”,无人知晓。

③“妒”,嫉妒。

④“零落”,指花叶脱落。

这里说的是花。

⑤“碾作尘”,轧碎成为泥土。

“碾”,轧。

[导读]这是一首咏梅的小词,用的是象征手法,以梅花的品质象征自己坚贞、孤傲、不与群小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上阕写梅花生长在荒僻的“断桥边”,花开花落,无人知晓,忍受了黄昏的孤寂,更受尽了风雨的摧残。

下阕写梅花不与群芳争妍斗妍,然而她的姿态却远远超过了群芳。

即使粉身碎骨,化作泥尘,她那沁人肺腑的幽香,却依然如故。

词的笔调清新,高洁淡雅,形象鲜明,是诗人自己性格、品行、情趣、才情的真实写照。

但字里行间流露出孤傲清高的情绪。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

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今山东历城人。

他生长在北方沦陷区,曾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义军。

南归后,未被重用。

他担任过湖南、湖北、江西安抚使等职,后遭排挤。

然力图恢复中原,雪耻报国之志至死不渝,词风豪放悲壮,后人将他与苏轼并称“苏辛”。

[导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题为“怀古”的词作,实际上是借“怀古”而寓伤今的情怀。

辛弃疾在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任镇江知府。

有一次他登临京口(今镇江市)北固山,仁立在北固亭上,俯视滚滚不尽的长江,缅怀往事,思念当今,词人心潮澎湃,奋笔写下了这篇千古传诵的杰作。

怀古词作,大都离不开用典。

辛弃疾这首词里的历史故事运用虽多,但能紧扣住镇江的有关史实,并融情于景,写得贴切自然,使思想内涵与艺术性达到高度的统一,增强了艺术感染的魅力。

这在宋词中也是不可多得的名作,所以明朝杨慎在《词品》中评论此首为辛词中第一,确有见地。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简注]①“黄沙”,黄沙岑。

②“明月”二句,明月照亮了远处的树枝,使宿鸟惊止不定,风儿太凉了,蝉儿以为是清晨,在半夜里就叫了起来。

③“稻花”二句,前后倒装。

稻田一片蛙鸣,似在谈论即将丰收的年景。

④“茅店杜林边”,茅店就在靠近土地庙的树林边。

⑤“溪桥”,小溪上架设的桥。

[导读]这是作者村居时的作品,前阕写的是乡村夏夜的景色。

其特点是既幽静,又喧闹。

“惊鹊”、“鸣蝉”,是以动衬静。

“稻花香”,是诗人心情喜悦的主观心理感受。

后阕“七八个”、“两三点”写的是疏廓的远景,与此相映衬的是“溪桥”、“社林”、“茅店”。

全篇前后和谐,笔调灵活,语言明快,色彩匀润,构成一幅乡村夏夜优美动人的风景画,透露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这首诗题目有两种不同文字,今采此题,而弃“咸阳城东楼”的题法。

何也?

一是醒豁,二是合理。

看来“西”字更近乎情理,──而且“晚眺”也是全诗一大关目。

  同为晚唐诗人的李义山,有一首《安定城楼》,与许丁卯这篇,不但题似,而且体同(七律),韵同(尤部),这还不算,再看李诗头两句: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这实在是巧极了,都用“高城”,都用杨柳,都用“汀洲”。

然而,一比之下,他们的笔调,他们的情怀,就不一样了。

义山一个“迢递”,一个“百尺”,全在神超;而丁卯一个“一上”,一个“万里”,端推意远。

神超多见风流,意远兼怀气势。

  “一”上高城,就有“万”里之愁怀,这正是巧用了两个不同意义的“数字”而取得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万里之愁,其意何在呢?

诗人笔下分明逗露──“蒹葭杨柳似汀洲”。

一个“似”字,早已道破,此处并无什么真的汀洲,不过是想象之间,似焉而已。

然而为何又非要拟之为汀洲不可?

须知诗人家在润州丹阳,他此刻登上咸阳城楼,举目一望,见秦中河湄风物,居然略类江南。

于是笔锋一点,微微唱叹。

万里之愁,正以乡思为始。

盖蒹葭秋水,杨柳河桥,本皆与怀人伤别有连。

愁怀无际,有由来矣。

  以上单说句意。

若从诗的韵调丰采而言,如彼一个起句之下,著此“蒹葭杨柳似汀洲”七个字,正是“无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

再从笔法看,他起句将笔一纵,出口万里,随后立即将笔一收,回到目前。

万里之遥,从何写起?

一笔挽回,且写眼中所见,潇潇洒洒,全不呆滞,而笔中又自有万里在。

仿批点家一句:

此开合擒纵之法也。

  话说诗人正在凭栏送目,远想慨然,──也不知过了多久,忽见一片云生,暮色顿至;那一轮平西的红日,已然渐薄溪山,──不一时,已经隐隐挨近西边的寺阁了,──据诗人自己在句下注明:

“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

”形势了然。

却说云生日落,片刻之间,“天地异色”,那境界已然变了,谁知紧接一阵凉风,吹来城上,顿时吹得那城楼越发空空落落,萧然凛然。

诗人凭着“生活经验”,知道这风是雨的先导,风已飒然,雨势迫在眉睫了。

  景色迁动,心情变改,捕捉在那一联两句中。

使后来的读者,都如身在楼城之上,风雨之间,遂为不朽之名作。

何必崇高巨丽,要在写境传神。

令人心折的是,他把“云”“日”“雨”“风”四个同性同类的“俗”字,连用在一处,而四者的关系是如此地清晰,如此地自然,如此地流动,却又颇极错综辉映之妙,令人并无一丝一毫的“合掌”之感,──也并无组织经营、举鼎绝膑之态。

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在“事实经过”上是一层推进一层,井然不紊;然而在“艺术感觉”上,则又分明象是错错落落,“参差”有致。

“起”之与“沉”,当句自为对比,而“满”之一字本身亦兼虚实之趣──曰“风满”,而实空无一物也;曰空空落落,而益显其愁之“满楼”也。

“日”“风”两处,音调小拗,取其峭拔,此为诗人喜用之句格。

  那么,风雨将至,“形势逼人”,诗人是“此境凛乎不可久留”,赶紧下楼匆匆回府了呢?

还是怎么?

看来,他未被天时之变“吓跑”,依然登临纵目,独倚危栏。

  何以知之?

你只看它两点自明:

前一联,虽然写得声色如新,气势兼备,却要体味那个箭已在弦,“引而不发,跃如也”的意趣。

诗人只说“欲”来,笔下精神,全在虚处。

而下一联,鸟不平芜,蝉吟高树,其神情意态,何等自在悠闲,哪里是什么“暴风雨”的问题?

  讲到此处,不禁想起,那不知名氏的一首千古绝唱《忆秦娥》: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诗人许浑,也正是在西风残照里,因见汉阙秦陵之类而引起了感怀。

  咸阳本是秦汉两代的故都,旧时禁苑,当日深宫,而今只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虫鸟,不识兴亡,翻如凭吊。

“万里”之愁乎?

“万古”之愁乎?

  行人者谁?

过客也。

可泛指古往今来是处征人游子,当然也可包括自家在内。

其曰莫问,其意却正是欲问,要问,而且“问”了多时了,正是说他所感者深矣!

  “故国东来渭水流”,大意是说,我闻咸阳古地名城者久矣,今日东来,至此一览──而所见无几,唯“西风吹渭水”,系人感慨矣。

  结句可谓神完气足。

气足,不是气尽,当然也不是语尽意尽。

此一句,正使全篇有“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好处,确有悠悠不尽之味。

渭水之流,自西而东也,空间也,其间则有城、楼、草、木、汀洲……;其所流者,自古及今也,时间也,其间则有起、沉、下、鸣、夕、秋……。

三字实结万里之愁,千载之思,而使后人读之不禁同起无穷之感。

如此想来,那么诗人所说的“行人”,也正是空间的过客和时间的过客的统一体了。

(周汝昌)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

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

李白《谢公亭》诗说: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反复不断的离别,使优美的谢亭风景也染上一层离愁了。

  第一句写友人乘舟离去。

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习俗。

“劳歌”,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眼中写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气氛。

  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

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

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

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

江淹《别赋》说:

“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借美好的春色反衬别离之悲,与此同一机杼。

这也正是王夫之所揭示的: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的艺术辩证法。

  这一句并没有直接写到友人的行舟。

但通过“水急流”的刻画,舟行的迅疾自可想见,诗人目送行舟穿行于夹岸青山红叶的江面上的情景也宛然在目。

“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状态,也使整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带有一点逼仄忧伤、骚屑不宁的意味。

这和诗人当时那种并不和谐安闲的心境是相一致的。

  诗的前后联之间有一个较长的时间间隔。

朋友乘舟走远后,诗人并没有离开送别的谢亭,而是在原地小憩了一会。

别前喝了点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后,心绪不佳,竟不胜酒力睡着了。

一觉醒来,已是薄暮时分。

天色变了,下起了雨,四望一片迷蒙。

眼前的江面,两岸的青山红叶都已经笼罩在蒙蒙雨雾和沉沉暮色之中。

朋友的船呢?

此刻更不知道随着急流驶到云山雾嶂之外的什么地方去了。

暮色的苍茫黯淡,风雨的迷蒙凄清,酒醒后的朦胧仿佛中追忆别时情景所感到的怅惘空虚,使诗人此刻的情怀特别凄黯孤寂,感到无法承受这种环境气氛的包围,于是默默无言地独自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走了下来。

(西楼即指送别的谢亭,古代诗词中“南浦”、“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

  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

但由于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读者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

这样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富含蕴,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这首诗前后两联分别由两个不同时间和色调的场景组成。

前联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联以风雨凄其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

而一、三两句分别点出舟发与人远,二、四两句纯用景物烘托渲染,则又异中有同,使全篇在变化中显出统一。

(刘学锴)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遗址在润州(今江苏镇江)西北。

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

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南京市)丞,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

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

这诗原题共两首,第二首说到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

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

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

“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不也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吗?

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等琐物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

  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

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行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在辽阔的江面上,进入诗人视野的当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胜数。

然而王昌龄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

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象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

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

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

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

据《唐才子传》和《河岳英灵集》载,王昌龄曾因不拘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开元二十七年被贬岭南即是第一次,从岭南归来后,他被任为江宁丞,几年后再次被贬谪到更远的龙标,可见当时他正处于众口交毁的恶劣环境之中。

诗人在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相互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

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即景生情,情蕴景中,本是盛唐诗的共同特点,而深厚有余、优柔舒缓。

“尽谢炉锤之迹”(胡应麟《诗薮》)又是王诗的独特风格。

本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

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葛晓音)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刘勰所谓“以少总多”,古代画论家所谓“意余于象”,都是这个意思。

作为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很懂得此中奥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个字的一首五言律诗,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先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

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遥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

所以,这一联显然是写远景。

  “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

终南虽高,去天甚遥,说它“近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

但这是写远景,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

“连山接海隅”也是这样。

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止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隅。

说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实,说它“与他山连接不断,直到海隅”,又何尝符合事实?

然而这是写远景,从长安遥望终南,西边望不到头,东边望不到尾。

用“连山接海隅”写终南远景,虽夸张而愈见真实。

  次联写近景,“白云回望合”一句,“回望”既与下句“入看”对偶,则其意为“回头望”,王维写的是入终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刚走过的路。

诗人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

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经验的人都并不陌生,而除了王维,又有谁能够只用五个字就表现得如此真切呢?

  “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

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这一联诗,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孕。

即如终南山中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值得观赏的景物还多,一切都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看不见,看不真切。

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于进一步“入看”。

另一方面,已经看见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恋,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云”、“青霭”俱“合”,则刚才呈现于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

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明说,但他却在已经勾画出来的“象”里为我们留下了驰聘想象的广阔天地。

  第三联高度概括,尺幅万里。

首联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和从西到东的远,这是从山北遥望所见的景象。

至于终南从北到南的阔,则是用“分野中峰变”一句来表现。

游山而有“分野中峰变”的认识,则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之状已依稀可见。

终南山东西之绵远如彼,南北之辽阔如此,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而“阴晴众壑殊”,就是尽收眼底的全景。

所谓“阴晴从壑殊”,当然不是指“东边日出西边雨”,而是以阳光的或浓或淡、或有或无来表现千岩万壑千形万态。

  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评价。

有些人认为它与前三联不统一、不相称,从而持否定态度。

王夫之辩解说: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山之辽廓荒远可知,与上六句初无异致,且得宾主分明,非独头意识悬相描摹也。

”(《姜斋诗话》卷二)沈德潜也说:

“或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