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甘谷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8221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甘谷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甘谷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甘肃省甘谷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甘谷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甘谷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甘肃省甘谷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甘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1、现代文阅读(35分)

(1)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一个国家、民族的服饰,是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符号。

它是这个国家、民族人文精神的体现,深沉地蕴涵着这个国家、民族的心理、气质、品格、神韵。

它给人们以国家的认同感、民族的认同感、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宗教的认同感。

这种认同感是文化亲和力、国家凝聚力、民族生命力的源泉。

中华民族服饰文化有无比悠久的历史、光彩夺目的创造、绚丽多姿的样式,在世界服饰文化中无与伦比,具有重要地位。

中华民族的服饰可溯源到旧石器时代的用树叶、兽皮遮体,“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

后世的人们用丝麻的织品来替代兽皮,将丝麻织品染成五色,制成服饰,这便是“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乾坤有文,故上表玄,下裳黄”。

上衣下裳样式的确立,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思想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将宇宙天地、乾坤阴阳等形而上的道理寓于形而下的服饰之中的“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精神。

可见,中华民族的服饰从一开始,便被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民族精神的表征。

殷周以后,服饰“以五采章施于五色作服”,五色的不同颜色服饰表示不同等级,衣服上不同的纹饰亦体现不同等级,把服饰当作礼仪的内容之一。

服饰作为社会政治典章制度、等级名分、贵贱之别的表征,具有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社会人际关系的功能,所以受到历代王朝的重视。

汉以后,历代冕服制度都有所改革,到隋唐而历宋元明清,服饰文化丰富多彩,灿烂美观,既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又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在世界服饰文化中独占鳌头,凸显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无限的魅力,为人们所赞扬敬服。

隋唐服饰沿袭汉魏,有所改革,但无论男士都分礼服与便服两种。

隋文帝扬坚制定《衣服令》,规定皇帝服饰有衮冕、通天冠、白纱帽等,后又有所增加,皇太子、百官的服饰也各有规定。

唐初高祖李渊制定《衣服令》,对皇帝、皇太子、皇后、妃嫔等都做了规定;官员的常服服色基本按品级分为紫绯、绿、青等。

宋代的服饰崇尚素雅,天子、后妃、诸臣、士庶之服都有一定之规。

历代士大夫、思想家对服饰非常重视,他们或参与制定,或进行改革,作为其制礼工作的一部分。

假如不按规定穿着,便被视为是逾僭和非礼的行为。

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作为民袭人文精神的体现,随中华民族的诞生而诞生、发展而发展,它经历了从简朴到复杂再到易简的过程,它广泛吸收了本土和外来的各民族服饰的特点,在大化流行、融突互补中不断化生新的服饰,使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在世界服饰文化中呈现其绚丽多姿、光彩夺目的独特魅力,形成了唯变所适性、等级制度性、多样并蓄性、民族人文性等显著特点。

尽管这些特点中,有的需要放弃,有的需要淡化,有的需要改革,有的需要继承,但都是创造新的服饰文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服饰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闪光的方方面,在当下古今中西服饰文化的融突和舍中可转生为既体现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又能体现现代中国人精神面貌和审美观念的新国服。

(摘编自张立文《国服与民族人文精神》)

【注】①文:

色彩交错。

②章:

花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服饰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符号,蕴涵着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人文思想和精神气质。

B.服饰是一种文化载体,它可以强化人们对国家、民族、文化以及宗教的认同感,同时服饰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原动力。

C.上古时期,人们在野外的洞穴里居住,用树叶、兽皮等遮蔽身体、抵御寒气,这些树叶、兽皮就是中华民族最早的衣着服饰。

D.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生产技艺的提升,人们逐渐用丝麻等织品取代一些天然物品,并将这些丝麻织品染色后缝制成衣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当今的“衣服”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古人将上衣称为“衣”、下衣称为“裳”,还根据“天玄而地黄”的理念来确定上衣和下裳的颜色。

B.殷周以后,传统服饰在体现实用价值的同时,还注重色彩的搭配,色彩绚丽、纹饰精美的衣服表明穿着者具有很高的身份地位。

C.上衣下裳的服饰样式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精神,因此,这些传统服饰可以表现出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相关特征。

D.尽管中华服饰文化意蕴深厚,特点鲜明,受到世人的普遍赞誉,但我们也应该以理性的眼光,对民族服饰文化传统进行合理扬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殷周以后的中国古代的服饰大都具有礼仪的功能,体现出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这也是历代统治者重视制定服饰典章制度和相关法令的主要原因。

B.在隋唐以前,传统服饰没有礼服与便服的区分;隋唐时期,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对汉魏以来的服饰进行了改革,明确规定了礼服与便服的样式。

C.在珍视本民族服饰文化的同时,也要加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服饰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这样中华服饰文化才能进一步繁荣发展。

D.服饰是国家形象和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因此,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可以结合现实的需要形成符合现代中国人审美观念的新国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3题,共13分)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春天,我的春天

史光柱①

  我最后一个用眼睛看到的春天是被疯狂的绞肉机绞碎的,春天淌着血,连同那天的太阳一起绞断。

留下一条根,深埋在岁月里。

那是1984年的事,至今已整整二十个年头。

往前一年,春天是和平的橄榄绿;再往前一年,我走在滇东老家的山道。

父母送我入伍,父母爱、故乡情勾动情怀。

路边有青青的麦苗、棕榈和灌木林。

青青的麦田和灌木是春天。

翻过山岗,便看不见了我熟悉的木屋和炊烟,能让我爬上山岗,回头再望一眼的故乡是春天。

  花不标价,草不打折,那时的春天没有商家炒作的痕迹。

伸进树丛的牛头、羊嘴告诉我日子香甜,啃嚼鲜美。

一张慈祥的面容从天涯海角如期而至,它掏出钱褡子,传播慈善、慈祥。

一枚枚类似金币、银币的东西,从山湾、地湾冒出来,从野茅草返青的沟崖露出来。

这时我总在想,城里的春天,大厦装不下吧?

为何城里工作的人回乡探亲,脸上都泛着红光?

立交桥向四方炫耀,现代化进驻山乡。

可霓虹灯跟油灯的距离越拉越大。

我托着腮帮坐在灯影下苦思:

什么时候大山不阻断遥远,我也把牛车上的梦搬到汽车上。

生日有红烛,天天有饼吃,可能春天进家了吧!

外婆跟我说,如能一天从鸡窝里捡两个蛋,你的春天也就来了,石榴树露出腼腆的神色,抛出红绣球招引我忧郁的眼神,春天是家里买了一包盐,不用再吃淡菜,是季节熬出头,说是苦尽甜来。

  狗尾巴草穿花衣服是春天;蒲公英凑趣闪出身向路人报幕是春天;老地疤长新肉、添新喜是春天。

这个季节,谁最尖刻——草尖儿,谁最淘气——春风,谁的腰肢最细——链子草,谁的嗓音清亮,声带最长——溪流,谁最高兴——布谷鸟和油菜花一样招眼的秧子,谁的嗓门最大,是村长大块头。

他把开春的调门起得很高。

  春天,何止大地蒸蒸日上,青麦苗暖阳坡,它还让汉子们将缩在衣领里的脖子伸直,起早上山,让女人们拉家常时不只嬉笑,还看山色。

耕牛和我们的腿脚没闲着,扭子压在人肩上,愿望长翅。

一个被贫穷剥夺书本的女娃,接过爷爷挖药材换来的学费,朝房头登枝的小鸟招招手。

  春天来了,根的愿望得到伸展,种子跟苗床说着喷香的悄悄话。

冷漠的土地找到掏心窝子的。

痛快地宣泄着压抑已久的心情。

孩子们有了玩场,破口鞋成了打老鼠脸的锐利武器。

穷山沟的孩子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童话。

天被雨婆婆刷洗成蓝屋檐,白云洗成春雪莲。

丁香花刷得特丁香,鸟窝里的雏鸟是他们宠爱的丑小鸭,泥塘子当成天鹅湖,娃娃鱼成了美人鱼,蚂蚱窝当成星星屎。

星星会拉屎撒尿,不知是哪位祖先注册在人们头脑里的童话。

因为故事离奇,也因传说蚂蚱窝有消食败火的功能。

老人们便说星星屎不脏,吃了长聪明。

孩子们也想不呆不傻,长大后挣大钱,盖大屋,娶好媳妇,想聪明的孩子见到半个火柴盒大的蚂蚱窝,从枝叶上掰下,拿回家串烤着聪明。

胆子小的孩子,掰开蚂蚱窝,瞅着金色的虫卵囊仔细观瞧,最终不敢拿在火上烤熟亲尝。

  山道如线,扯着木屋放飞的风筝。

坡地挂在高山上。

谁在翘首?

谁在顾盼?

谁是年岁中的畚蚂蚱?

弓着腰,鼓着眼四下寻找。

情缤纷,梦缤纷,青瓜棚看呆看傻了。

在管生不管死、管成长不管成熟的春天,我怀着树的冲动,肩挑憧憬,根盘串蚂蚱情节的领地。

  如今,我娶了相知的人,小屋不大,但装得下工作之余的温馨。

我拄着盲杖,敲打着未知的路面,能敲打未知,采来去去是春天。

春景斩断殆尽,深埋在心里的根却在时时发芽。

时时发芽的根是春天。

  大概我现在的春天就那么多了。

就那么多的春天,牵动着我忙碌的身影。

我握着生命的犁铧,翻犁一沟接一沟漆黑的命运。

能翻犁命运、播种未来是春天。

你的春天是什么?

是耕耘霓虹点点的春色?

还是在嫩叶和花瓣间寻找她的眼神与面容?

  注:

①史光柱,1964年生,云南马龙人。

1984年在保卫边疆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双目失明。

1985年自学写作,出版了多部作品。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说“春天淌着血”,这是因为作者在当年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双目失明,那年春天给他留下了独特而残酷的印象。

B.“蚂蚱窝”被当地人赋予特殊的意义,孩子们掰蚂蚱窝.作者也说“根盘串蚂蚱情节的领地”,这表现了人们对未来的期盼。

C.文章选取了故乡春天中的一些典型景象,生动地表现了故乡在作者心中的鲜明印象,回忆中充满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D.“我握着生命的犁铧,翻犁一沟接一沟漆黑的命运”一句,使用了借代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作者面对命运的顽强精神。

5.文章的标题为“春天,我的春天”,请结合全文,分点概述“我的春天”的含义。

(4分)

6.本文语言的文学味较浓,请从遣词造句角度,如词语、句式、修辞等方面举例赏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

俄罗斯之狼

余杰

①广平在她的回忆录中曾写道:

“他(鲁迅)有时,至少或者如他自己所说,像受伤的狼,跑到草地去舔干自己的伤口。

”在俄罗斯作家中也有这样一匹孤独的“狼”,他就是《大师和玛加丽塔》的作者布尔加科夫。

他于1931年给斯大林写过一封信,信中说:

“在苏联俄罗斯文学的广阔原野上,我是唯一的一只文学之狼。

有人劝我在狼皮上涂点颜色,这是个愚不可及的劝告。

涂上颜色的狼也罢,剪去狼毛的狼也罢,怎么也不像一只狗。

②布尔加科夫的面容消瘦、眼睛近视、文质彬彬、气态闲雅,从表面看怎么也不像一匹“狼”。

在家庭的熏陶下,他自小就喜爱音乐、戏剧、小说,尤其嗜好阅读果戈理的作品,养成了耿介不阿的性格和敏锐独到的眼力。

1923年他开始写作第一部长篇小说《白卫军》,1924年脱稿。

然后,一直到42年以后这部作品才在俄罗斯本土出版,这时,作家已逝世26年之久。

从普希金以来,俄罗斯知识分子就有从军的传统,但是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国际、国内战争频繁,军队由荣誉的象征变为血腥的代名词,加入军队,除了屠杀与被屠杀以外没有别的选择。

战争无所不在,战争已经内化到参与者和他们亲人的精神生活中。

对于这些,布尔加科夫保持了外在于伟大历史之外的个人叙事。

所谓正义与邪恶的区分是没有意义的,所有人都是被胁裹者。

③1926年,苏联国家政治保安总局突然搜查了布尔加科夫的住处,没收了小说《狗心》的手稿和他的日记。

从此,他开始受到漫长的批判和封杀,用作家自己的话来说,等待他的是“贫穷、流落街头和死亡”。

然而,他挺住了,像一只孤独的狼一样,对着茫茫旷野,发出凄烈的呐喊,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里,写下了19部作品。

其中有三部只要他按照当局的意思作修改,就能获得出版或上演,但是他坚决不改变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创作原则。

像猫一样聪明的中国作家们是无法理解:

为何不作一点妥协呢?

猫和狼是没有共同的逻辑的。

布尔加科夫的不被理解,正如鲁迅的不被理解一样。

布尔加科夫的原则:

“如果把文学用于满足自己过上更舒适、更富有的生活的需要,那么这种文学是可耻的。

④1937年,斯大林对文艺界的清洗达到了一个高潮,先是对肖斯塔科维奇、帕斯捷尔纳克、布尔加科夫等第一流的艺术大师进行严厉的批判,然后将中央主管文化的领导人,也就是迫害大师们的打手们送进集中营。

当局邀请布尔加科夫参加一次对作协前领导的批判会,布尔加科夫坚决地拒绝了:

“我不会去迫害以前的迫害者。

”这一立场,是对迫害本身的蔑视和反抗。

布尔加科夫看到:

“人的本性只有通过怜悯和仁慈才能改变;恐怖、强制和各种各样的暴行,都无济于事。

”布尔加科夫的《大师和玛加丽塔》则对整个人类历史中的善恶之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具有超越性。

他是在绝望中为绝望而写作,在灾难中为灾难而写作,在痛苦中为痛苦而写作。

可以说,布尔加科夫是“俄罗斯的鲁迅”。

⑤布尔加科夫在生命的最后一年,也就是1939年,写了一本关于斯大林青年时代的剧本《巴统》。

这件事让他颇受诟病,因为与他一生的立身行事大相径庭,所以后人把它当作“一个猜不透的谜”。

我想,布尔加科夫写这个剧本的时候心态是极为复杂的,他既想通过这个剧本获得生存的权利,又不想让它成为纯粹的献媚之作。

他在两极挣扎着,却找不到一个自己的立足点。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是,现实中的魔鬼比他小说中的魔鬼要残暴得多。

⑥1940年3月10日,布尔加科夫贫病交加地死去,年仅49岁。

一匹离群索居的狼闭上了冷观世界的眼睛。

⑦而小猫小狗们依然欢快地蹦跳着。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作品以“猫一样聪明的中国作家”来反衬布尔加科夫坚决不改变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创作原则的“狼性”。

B.作品运用对比手法,表现出对时下一些中国作家没有坚定立场和创作原则的批判。

C.作者运用类比手法,指出布尔加科夫和鲁迅的相同的人生境遇,突出表现了布尔加科夫的精神境界。

D.剧本《巴统》让布尔加科夫颇受诟病。

“这个猜不透的谜”暗示布尔加科夫开始妥协,开始听从别人的劝告,在狼皮上“涂上颜色”。

8.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布尔加科夫无声无息地从世界文坛上消失了近半个世纪,直到他逝世26年之后,他的作品《白卫军》才出版,他终于成为第一流的艺术大师,在俄罗斯获得了崇高的声誉。

B.能够坚守这样的原则,“如果把文学用于满足自己过上更舒适、更富有的生活的需要,那么这种文学是可耻的”。

说明布尔加科夫有着正直、坚韧的天性,保持了一种优秀、高贵、有尊严的不被某些中国作家理解的文化人格。

C.布尔加科夫不去迫害以前的迫害者,是对迫害者本身的蔑视,因为他认为只有通过怜悯和仁慈才能改变迫害者,使用强制手段和暴行无济于事。

D.作者认为面对迫害,布尔加科夫没有改变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创作原则,在生命的最后10年里,写下了19部作品。

作为一个思想者,他没有被历史扭曲和吞噬 。

E.本文通过对布尔加科夫一生创作思想和创作原则以及其为人的记述,高度赞扬了一个伟大作家不屈的人格,批判了时下一些中国作家的媚骨及追名逐利的思想。

9.作为“俄罗斯之狼”的布尔加科夫,他的“狼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说明。

(6分)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卜式,河南人也。

以田畜为事。

有少弟,弟壮,式脱身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

式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

而.弟尽破其产,式辄复分与弟数矣。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

上使使问式:

“欲为官乎?

”式曰:

“自少牧羊,不习仕官,不愿也。

”使者曰:

“家岂有冤,欲言事乎?

”式曰:

“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

”使者曰:

“苟,子何欲?

”式曰:

“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方可灭也。

”使者以闻。

上以语丞相弘。

弘曰:

“此非人情。

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

”上不报,数岁乃罢式。

式归,复田牧。

岁余,会浑邪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式复持钱

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

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

“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者。

”乃赐式外繇.四百人,式又尽复与官。

是时富豪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

上于是以式终长者,乃召拜式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尊显以风百姓。

初,式不愿为郎.,上曰:

“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

”式既为郎,布衣草屩①而牧羊。

岁余,羊肥息。

上过其羊所,善之。

式曰:

“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上奇其言,欲试使治民。

拜式缑氏②令。

缑氏便之;迁成皋令,将漕③最。

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王太傅,转为相。

会吕嘉反,式上书曰:

“臣闻主愧臣死,群臣宜尽死节,其下驽者宜出财以佐军,如是则强国不犯之道。

臣愿与子男及临菑习弩博昌习船者请行死之,以尽臣节。

”上贤之,下诏曰:

“齐相雅行躬耕,随牧蓄番,辄分昆弟,不为利惑,日者北边有兴,上书助官。

往年西河岁恶,率齐人入粟,今又首奋,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

其赐式爵关内侯、黄金四十斤、田十顷,布告天下,使明知之。

”(节选自《汉书·卜式传》)

【注释】①屩(juē):

草鞋。

②缑(ɡōu)氏:

与下文“成皋”、“临菑”、“博昌”均为地名。

③漕:

漕运,水道运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

A.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

B.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

C.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

D.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县官在古代有三种含义,一是县级的长官或官吏,二是朝廷、官府,三是天子的

别称。

这里指天子。

义同《送东阳马生序》中“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的“县官”。

B.外繇指戍边的徭役。

按汉时规定每人每年戍边三日,即每人一生服役约一年。

不去者则每年出钱三百作为戍边者开支的来源之一。

这三百钱叫做过更或更赋。

C.郎即郎官,在汉代是负责护卫陪从,以备顾问差遣的帝王侍从官郎中、中郎、侍郎和议郎的通称,中郎的职责是管理车、骑、门户,担任皇帝的侍卫和随从。

D.上林即上林苑,秦朝始建,汉武帝扩建,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是包罗多种多样生活内容的园林总体,是秦汉时期建筑宫苑的典型,亦是汉武帝的尚武练兵之地。

12.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表述,符合原意的一项是()(3分)

A.卜式看重手足之情,分家时将不动产尽数留给弟弟,只要了一百多头羊,致富后又分给破产的弟弟许多财产。

B.卜式养羊致富,富后不忘国家,不仅一再向国家和官府捐献家财,而且还把受奖赏的钱全部上缴官府。

C.卜式认为,只要贤德之人为民族气节而死,富人捐财助边,就能消灭匈奴。

其义举被公孙弘所推崇。

D.卜式以养羊之道治民,政绩卓著,百姓拥戴,先后担任缑氏、成皋县令,后官至宰相,深受皇上的器重。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每小题5分)

(1)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译文:

(2)往年西河岁恶,率齐人入粟;今又首奋,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

译文:

(二)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14-15题。

(共11分)

明月何皎皎古诗十九首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①。

忧愁不能寐②,揽衣起徘徊③。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④。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⑤,泪下沾衣裳。

【注释】①罗床帏:

罗帐。

②寐:

入睡。

③揽衣:

犹言“披衣”,“穿衣”。

揽,取。

④旋归;回归,归家。

旋,转。

⑤引领:

伸颈,“抬头远望”的意思。

14.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两句,描写夜深人静、月光皎洁的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意境,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两句,塑造了一位夜不能寐、披衣徘徊的人物形象,“忧愁”一词点出了其不能寐的原因。

C.“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两句意思是说,在外的日子虽然物质生活优裕,但精神生活却不如家中那样让人舒心。

D.“出户”“引领”“还入房”几个动词,通过对几个具体动作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内心难以平复的相思之愁。

E.通观全诗,诗人巧妙地通过由意识而诱发的行动来表现人物心理,把人物心理和情感有机地揉合在一起,抒情含蓄蕴藉。

15.对诗中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游子,有人认为是思妇。

你怎么看?

请说说你的观点,并分点列出你的理由。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

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李商隐在《锦瑟》中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情感和无尽的惆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创新协同机制。

②小庄从小就对机器人玩具特别感兴趣,上学后喜欢收集机器人模型,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模型已经汗牛充栋,整整一间屋都摆满了。

③约翰逊的学术方法虽比较新颖,但其学术成果得到学术界公认的却不是很多,再加上其追随者大都等而下之,以致他的学术地位一直不高。

④张家界独特的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徜徉其间,峰峦叠峰,峪壑幽深,溪流澄碧,让人乐不思蜀。

⑤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虚拟广告的监管,使得滥竽充数的广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⑥丹·罗斯嘉德发明的“雾霾塔”是一种利用静电吸附尘粒原理的环保装置,脏空气滔滔不绝地从塔顶进入后,能在塔中间得到净化。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④D.②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句是(3分)

A.参加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的中国短道速滑队,是由十六名集训队员中挑选出的优秀选手组成的,是一支新老结合、充满希望的队伍。

B.历代改革的督行者大都是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广泛社会认可度、丰富的治政经验、渊博的学识和鲜明的个人意志于一体的“政治强人”。

C.针对春运期间长途行车路况复杂、驾驶员容易疲劳及拼车人相互不熟悉等情况,中国消费者协会特别提醒大家出行注意安全。

D.土耳其政府军对伊拉克北部库尔德工人党武装的进攻早有准备,从上月底就开始向土伊边界一带集结部队,并部署了大量重型武器。

19.下列各项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B.“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

C.王安石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李清照”,并称“唐宋八大家”。

D.望:

农历每月十五。

既望:

农历每月十六。

晦:

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朔:

农历每月第一天。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6分)

太阳能与风能①,通常白天阳光强而风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