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芦溪届高三第五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7976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芦溪届高三第五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芦溪届高三第五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芦溪届高三第五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西芦溪届高三第五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西芦溪届高三第五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芦溪届高三第五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西芦溪届高三第五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芦溪届高三第五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芦溪届高三第五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西芦溪届高三第五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伯利克里说:

“不关心城邦事务的人,有人称其为心情平和的人,我们雅典人称其为废物。

它毋需公民多少政治才能,关键是每个公民都应本着一切从城邦出发……”。

反映了

A.雅典公民的政治才能普遍较低B.集体主义是雅典民主的重要特色

C.民主发展程度与公民政治才能无关D.不关心城邦事务的人无法成为公民

2.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下列对他们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A.从自然现象探寻世界本原B.力图理性地认识人和世界

C.构建资产阶级政治蓝图D.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

3.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人说:

“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上述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B.工业革命C.殖民扩张D.世界市场的形成

4.孙中山曾称赞某国“今竟一旦将牢不可破之专制国,一举而倾覆之,成立一新共和国,与中国作佳邻焉。

”孙中山称赞的某国是()

A.德国B.美国C.日本D.俄国

5.关于近代中国某一运动,有人如此评价,“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它不自觉地把机捩拧拨了一下,当机捩一旦转动,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止下来。

”该运动应该是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6.下面是《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一段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

“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律不用;昂染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请问,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③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④近代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7.1949年美国发起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目的是

A.拉拢东欧国家

B.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指示

C.军事上遏制苏联

D.与华沙条约组织对抗

8.有学者在评论某文学流派时说:

“他们特别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甚至要求文学具有‘科学真理的精确’。

”据此可知,此文学的创作风格属于()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D.印象主义

9.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等相继成立,这表明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B.世界经济集团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D.世界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10.元世祖.忽必烈称“中书朕左手、枢密朕右手、御史台是朕医两手的,此其重台之旨。

”材料中“御史台”的主要职权是

A.行政B.军务

C.监察 D.财政

11.古代儒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12.华商史专家郭德利(M.Godtey)在研究浙江张氏家族“以机杼起家、以耕读传世”的历程后指出“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下列材料能与一论断相印证的是()

①(张氏)家道中微,以酤酒为业。

……因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纻巾,备极精工。

②张氏家族在“家业大饶”后,将大量累积得来的财富用于购田置地。

③明嘉靖是张瀚(张氏后人)中进士,曾拜两广总督、吏部尚书,此时张氏已成大官宦之家。

④(张氏从事纺织业)每一下机,人争鬻之……。

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

A.①④B.①②④C.②③D.②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12分)

材料一“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

”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写下了这句名言,创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材料二

图一法国工人起义图二俄国工人起义

材料三图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指什么理论?

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4分)

(2)依据图一,图二指出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和20世纪初的俄国实践这一理论的具体事例是什么?

各自的结果如何?

(4分)

 

(3)结合图三指出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与俄国革命道路有什么不同?

由此你得出怎样的认识?

(6分)

 

14.阅读下列梁启超文选,回答问题。

材料一印度,大地最古之国也,守旧不变,夷为英藩矣;突厥地跨三洲,立国历千年,而守旧不变,为六大国执其权,分其地矣;非洲广袤,三倍欧土,内地除沙漠一带外,皆植物饶衍,畜牧繁盛,土人不能开化,拱手以让强敌矣;波兰为欧西名国,政事不修,内订日起,俄普奥相约,择其肉而食矣。

——《论不变法之害》

材料二:

夫倒满洲以兴民政,公义也;而借勤王以兴民政,则今日之时势最相宜者也。

古人曰: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弟以为宜稍变通矣。

·······何必故划鸿沟,使彼此永远不相合哉?

弟甚敬兄之志,爱兄之才,故不惜更进一言,幸垂采之。

——《致孙逸仙书》

材料三:

夫共和国体之难以图存,公等当优能言之矣;吾又谓君主国体之难以规复者,则又何也?

盖君主之为物,原赖历史习俗上一种似魔非魔的观念以保其尊严;此种尊严自能于无形中发生一种效力,直接间接以镇福此国。

君主之可贵,其必在此。

虽然尊严者不可亵者也,一度亵焉,而遂将不复能维持。

——1915年8月《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1)根据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简要分析作者言论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意图。

(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作者和收信人思想的异同。

(4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文章发表的历史背景,概括梁启超的主张。

(2分)

 

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严复尖锐批判中国专制政体:

“国君则超乎法之上,可以意用法易法,而不为法所拘”“不独国主君上之权为无限也,乃至寻常一守宰,于其所治,实皆兼三权(行、宪、政)而领之”,故无公正可言。

他主张“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设议院于京师,而今天下郡县各公举其守宰”。

他认为“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斯真刻不容缓之事。

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

他主张通过鼓民力、新民德、开民智,逐步使国家走上民主法制之路。

——摘编自王栻主编《严复集》

材料二夫皇上既知法之当变矣,既以康有为之言为然矣,而为能断然行之。

必有藉于群众之议者何也,盖知西后之相忌,故欲藉众议以行之,明此事非出于室上及康有为之私见也。

而诸臣之敢屡次抗拂上意者,亦恃西后为护符,欺皇上之无权也。

──梁启超《变法通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严复的主张,这对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展有哪些影响。

(7分)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观点是否挖掘到了根本问题?

(8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材料中的“它毋需公民多少政治才能,关键是每个公民都应本着一切从城邦出发……”可知B正确,但是材料并没有反映ACD,故选B。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他们的共同点”反映了古希腊思想家们的思想主张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亚里士多德主张真理和理性,他们都力图理性地认识人和世界,因此选B。

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特点

3.【答案】B

【解析】略

4.【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从"与中国作佳邻"一句排除美国和德国.日本建立的政治体制属于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旧的制度,不符合"新共和国"一句.孙中山生活的时期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中新共和国,并且与中国相邻。

考点: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

5.【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提到“不自觉地把机捩拧拨了一下,当机捩一旦转动,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表明该运动不是从主观上要改变旧制度,“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则进一步说明该运动的目的是要维护旧制度。

根据所学可知,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是资产阶级为改变旧的封建制度,建立和维护新制度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运动,因此排除BCD。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但是促进了新的经济因素产生,推动了思想解放,开启了中国经济、教育、国防等的近代化进程,客观上加速了清朝封建制度的崩溃。

考点: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洋务运动的影响

6.【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材料表明“文明婚礼”是中西是婚礼相结合。

①②③都是这种婚礼出现的原因。

④的内容材料无法显现。

故B是正确答案。

考点: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社会习俗的变化

7.【答案】C

【解析】略

8.【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特别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科学真理的精确”等,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相关内容——文学创作流派。

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判断选项,可知:

B项符合题干文学流派的描述,正确。

其余ACD三项明显不符合题干内容的描述,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的主要流派·现实主义文学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题干的三个组织所直接反映的就是区域集团化,本题的关键词是“表明”,即只要看现象就可以了。

10.【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依据所学知识,元朝中书省管行政,枢密使管军事,御史台管监察,负责监察百官,有利于加强皇权,所以选C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元朝的监察机构

11.【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根据材料可知,儒学者寄希望于统治者效法先贤,目的就是为了营造自身的理想政治环境,这既是自身的渴望,又是时代的需求。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12.【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是在考查中国古代不利于商业发展的一些因素,例如,将大量累积得来的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而不进行投资就不利于商业的发展,再例如,将大量累积得来的财富用于买官成为大官宦之家也不利于商业的发展,其他的则是利于商业发展的因素,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13.【答案】(12分)

(1)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分)

(2)1871年法国巴黎工人起义,建立了巴黎公社,结果遭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镇压而失败。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分)

(3)井冈山道路,即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

(2分)俄国走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

(2分)认识:

无产阶级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2分)

【解析】略

14.【答案】

(1)历史背景:

民族危机加深,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

(2分)主要意图: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强调变法的必要性。

(2分)

两者都主张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但梁启超主张要结合国情,建立君主立宪制,孙

中山主张建立共和政体。

(4分)

历史背景:

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共和政体存在覆灭的危险,(1分)主张:

反对君主制度,维护共和政体。

(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材料选自梁启超文选,作者言论的历史背景,可结合所学的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总结回答,即民族危机的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其言论的主要意图,根据《论不变法之害》,可见是为宣传变法思想。

首先明确作者和收信人,即使梁启超和孙中山;根据材料中“倒满洲以兴民政,公义也;而借勤王以兴民政,则今日之时势最相宜者也”、“宜稍变通矣。

·······何必故划鸿沟,使彼此永远不相合哉”。

可见二人都主张“兴民政”,即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孙中山主张“倒满洲以兴民政”,即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梁启超主张“借勤王以兴民政”,即改革清政府,建立君主立宪制。

根据材料选自“1915年8月《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梁启超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而发表的文章;根据材料中“夫共和国体之难以图存,公等当优能言之矣;吾又谓君主国体之难以规复者”,可见梁启超反对君主制度,主张维护民主共和制。

考点:

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梁启超的思想;思想解放的潮流·民主革命思想·孙中山的主张

15.【答案】(10分

(1)主张:

将君主置法律之下;要求自由、民主;建立议会制度;实行三权分立;国家的独立自由高于个体自由。

(4分)影响:

推动了维新思潮的开展。

(1分)

材料二观点:

光绪不敢直接变法,而是凭借大臣们的意见,而大臣有太后的支持,反对变法是导致变法失败的原因。

(2分)不正确,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材料中“不独国主君上之权为无限也”“实皆兼三权(行、宪、政)而领之”“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设议院于京师,而今天下郡县各公举其守宰”“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可以概括出严复主张:

将君主置法律之下;要求自由、民主;建立议会制度;实行三权分立;国家的独立自由高于个体自由。

由于严复是戊戌变法运动领导人之一,他的思想推动了维新思潮的发展。

材料二可以直接概括出主要观点是光绪不敢直接变法,而是凭借大臣们的意见,而大臣有太后的支持,反对变法是导致变法失败的原因。

梁启超这一观念只是点明变法失败的客观原因而不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要从资产阶级本身去思考,也就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所以这场改革失败了。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戊戌变法·严复的思想;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