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总复习资料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47923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总复习资料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XX年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总复习资料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XX年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总复习资料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XX年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总复习资料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XX年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总复习资料北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年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总复习资料北师大版.docx

《XX年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总复习资料北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总复习资料北师大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年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总复习资料北师大版.docx

XX年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总复习资料北师大版

XX年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总复习资料(北师大版)

  第二章度量衡

  一长度

  什么是长度

  长度是一维空间的度量。

  长度常用单位

  *公里*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

  单位之间的换算

  *1毫米=1000微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0毫米*1千米=1000米

  二面积

  什么是面积

  面积,就是物体所占平面的大小。

对立体物体的表面的多少的测量一般称表面积。

  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毫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

  面积单位的换算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公倾=10000平方米*1平方公里=100公顷

  三体积和容积

  什么是体积、容积

  体积,就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容积,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常用单位

  体积单位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容积单位*升*毫升

  单位换算

  体积单位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容积单位

  *1升=1000毫升

  *1升=1立方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四质量

  什么是质量

  质量,就是表示表示物体有多重。

  常用单位

  *吨t*千克g*克g

  常用换算

  *一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五时间

  什么是时间

  是指有起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

  常用单位

  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365天平年

  *一年=366天闰年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是大月大月有31天

  *四、六、九、十一是小月小月小月有30天

  *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

  *1天=24小时

  *1小时=60分

  *一分=60秒

  六货币

  什么是货币

  货币是充当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可以购买任何别的商品。

  常用单位

  *元*角*分

  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

  第三章代数初步知识

  一、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把数量关系简明的表达出来,同时也可以表示运算的结果。

  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性质、几何形体的计算公式

  常见的数量关系

  路程用s表示,速度v用表示,时间用t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s=vt

  v=s/t

  t=s/v

  总价用a表示,单价用b表示,数量用c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a=bc

  b=a/c

  c=a/b

  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几何形体的公式

  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2

  s=ab

  正方形的边长a用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4a

  s=a²

  平行四边形的底a用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h

  三角形的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h/2

  梯形的上底用a表示,下底b用表示,高用h表示,中位线用表示,面积用s表示。

  s=h/2

  s=h

  圆的半径用r表示,直径用d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d=2∏r

  s=∏r²

  扇形的半径用r表示,n表示圆心角的度数,面积用s表示。

  s=∏nr²/360

  长方体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高用h表示,表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

  v=sh

  s=2

  v=abh

  正方体的棱长用a表示,底面周长c用表示,底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

  s=6a²

  v=a³

  圆柱的高用h表示,底面周长用c表示,底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

  s侧=ch

  s表=s侧+2s底

  v=sh

  圆锥的高用h表示,底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

  v=sh/3

  用字母表示数的写法

  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记作“.”,或者省略不写,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当“1”与任何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

  在一个问题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量,不同的量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问题的答案时,除数一般写成分母,如果式子中有加号或者减号,要先用括号把含字母的式子括起来,再在括号后面写上单位的名称。

  将数值代入式子求值

  *把具体的数代入式子求值时,要注意书写格式:

先写出字母等于几,然后写出原式,再把数代入式子求值。

字母表示的是数,后面不写单位名称。

  *同一个式子,式子中所含字母取不同的数值,那么所求出的式子的值也不相同。

  二、简易方程

  方程和方程的解

  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注意方程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

  方程和算术式不同。

算术式是一个式子,它由运算符号和已知数组成,它表示未知数。

方程是一个等式,在方程里的未知数可以参加运算,并且只有当未知数为特定的数值时,方程才成立。

  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三、解方程

  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四、列方程解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意义

  *用方程式去解答应用题求得应用题的未知量的方法。

  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弄清题意,确定未知数并用x表示;

  *找出题中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列方程,解方程;

  *检查或验算,写出答案。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综合法:

先把应用题中已知数和所设未知数列成有关的代数式,再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

这是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已知到未知。

  *分析法:

先找出等量关系,再根据具体建立等量关系的需要,把应用题中已知数和所设的未知数列成有关的代数式进而列出方程。

这是从整体到部分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未知到已知。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范围

  小学范围内常用方程解的应用题:

  a一般应用题;

  b和倍、差倍问题;

  c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

  d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e比和比例应用题。

  五比和比例

  比的意义和性质

  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

”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比的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

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

  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

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按比例分配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

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比例的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正比例和反比例

  成正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y/x=

  第四章几何的初步知识

  一线和角

  线

  *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

  *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长度都相等。

  *垂线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角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的分类

  锐角:

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

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

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平角:

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

平角180°。

  周角:

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

周角是360°。

  二平面图形

  长方形

  特征

  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有两条对称轴。

  计算公式

  c=2

  s=ab

  正方形

  特征:

  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有4条对称轴。

  计算公式

  c=4a

  s=a²

  三角形

  特征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内角和是180度。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有三条高。

  计算公式

  s=ah/2

  分类

  按角分

  锐角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为45度,它有一条对称轴。

  钝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

  按边分

  不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长度不相等。

  等腰三角形:

有两条边长度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长度都相等;三个内角都是60度;有三条对称轴。

  平行四边形

  特征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

对角相等,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为180度。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计算公式

  s=ah

  梯形

  特征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中位线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

  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

  公式

  s=h/2=h

  圆

  圆的认识

  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

一般用字母o表示。

  半径: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一般用r表示。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每条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一般用d表示。

  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同一个圆里,直径等于两个半径的长度,即d=2r。

  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