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在国投的表现形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7821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在国投的表现形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在国投的表现形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在国投的表现形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在国投的表现形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在国投的表现形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在国投的表现形态.docx

《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在国投的表现形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在国投的表现形态.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在国投的表现形态.docx

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在国投的表现形态

第六节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在国投的表现形态

提示:

在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投公司坚持阶段性持股的经营理念,不断探索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经营模式,确立了“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战略性投资与财务性投资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在长期的业务发展和经营积累中,既牢牢把握住投资公司的特点,又充分吸收产业集团的优势,两个轮子走路。

通过控股型投资与专业化的资产经营管理实现资本扩张,在项目退出中进行资产结构调整,将财务性投资项目作为利润蓄水池,灵活运用企业并购重组手段,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国投公司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国投“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的独特表现形态。

一、资本扩张:

控股型投资与资产经营管理

在经济学意义上,资本是指用于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包括资金、厂房、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

①而企业会计学上的资本,是指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减去负债后的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优先股等。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资产经营是要把资产负债表左侧的实物性资产经营管理好,从生产经营方面获得资产性增值;资本经营是要把资产负债表右侧的所有者权益运用充分,发挥资本的杠杆作用,从股权经营方面获得权益性增值。

资产经营强调精细化管理和成本控制,资本经营则强调专业化投资和融资方式。

国投公司以股权经营为特征,通过控股投资与资产经营管理,实现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式的资本扩张。

在主营业务、关键行业、重点企业,以控股投资和控股经营为主导,实行资产经营和管理,从而提高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在菲主营业务、新产业和新领域,则充分发挥资本运营和利用资本市场的能力,股权进入和股权退出机制灵活,以市场化方式调整结构,优化国有资本配置。

通过资产经营做好资产负债表的左侧,通过资本经营做好资产负债表的右侧,从而达到资本扩张的目的。

(一)集中力量突出主业,推进国有经济在资源性、基础性领域的产业布局

1995~2002年,国投公司完成了从被动资产经营到主动实业投资的“一次创业”阶段。

2003年,随着国投公司投资实力和能力的增强,适时提出了“二次创业”,在继续优化资产结构的同时,重点选择和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布局政策的行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基础性、资源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对国民经济有重大作用、重大影响的大项目,进行主动性的、控股型的实业投资。

通过控股投资和资产经营管理,国投公司形成了雅砻江水电开发、罗布泊钾肥、新集煤电能源基地、天津北疆海水淡化循环经济项目、扬州亚普汽车塑料油箱等一批在行业具有影响力的投资企业。

以雅砻江水电开发为例,全长1571公里的流域,实施整体综合开发,规划21级电站,总装机3000万千瓦。

这些优秀企业和优质资源成为国投公司近年抵御金融危机冲击,提高抗风险能力,业绩连创新高的重要保证。

(二)利用投资公司的优势,搭建金融控股平台,推动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

发展金融服务业是投资控股公司的重要业务领域,提高金融资本、运用金融手段是投资公司的本质特征。

通过多年努力,国投公司已取得了信托、期货、财务公司、财险、担保、证券投资基金等金融牌照,发起并管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参股了银行、证券等行业。

截至2011年年底,国投金融资产达到310亿元,管理的金融资产1600亿元人民币,90%投资企业的资金归集了集团到财务公司,对“三足鼎立”业务框架起到有力支撑。

2003~2011年,国投公司金融资产规模从2003年年末的2.8亿元增加至310亿元,增长了108倍,占总资产比重由0.37U/o增加到11.21%;2003—2011年,国投公司金融板块利润从4200万元上升至14亿元,增长了近33倍,占国投公司利润总额的比重从2.840/0提高至14.77%o

金融业是高端服务产业,金融资产增长和金融服务能力的提高,为国投公司实业发展和产融结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02010年,成立国投资本控股公司,搭建金融控股平台,对金融资产实施专业化管理。

金融控股平台成功搭建,进一步促进了国投公司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的能力。

2010年,中投保顺利改制;中谷期货成功收购;锦泰财险获准筹建;海峡基金和协力基金成功设立;新增信托项目39个;国投瑞银成功发行境内首只行业指数基金。

2011年,国投信托管理资产规模386亿元;国投财务归集资金145亿元,并成功加入全国同业拆借交易中心本币系统;中投保全年新增担保额574亿元;国投期货连续两年荣获A类期货公司;锦泰财险保费过亿元。

(三)利用基金模式培育新兴产业,发挥投资公司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导向作用为了加强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能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年3月,国投公司将高科公司、化肥投资部、高新公司三个机构进行了重组,打造专业化的高科技公司,专门从事新能源和节能技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相关领域的投资,并引入产业基金、创新基金、PE等基金模式进行运作。

整合后,高科技公司专业化管理的投资项目22个,账面价值45亿元。

同时,2007年6月,高科公司获得国家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试行创业风险投

资受托管理机构资格。

截至2011年10月底,高科公司受托管理业务直接投资19个项目,总投资5.565亿元,项目平均投资金额2929万元,项目平均持股比例约2u'-70,基本全涉及新兴产业领域。

其中,安徽盛运已成功登录A股创业板。

2009年11月,高科公司获得中央财政资金参股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委托管理资格。

截至2011年9月底,高科公司共受托完成29家基金的组建工作。

其中,第一批10只基金已经注册成立,共计募集资金36.1607亿元(中央财政出资5亿元,省市地方政府出资5.0570亿元,共吸引社会资金26.1037亿元)o高科公司的受托管理费收入由2009年的570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1183万元,增长了108%o高科公司参与国家引导资金的托管,提升了国投公司高科技项目的专业化管理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研发,建立企业自主创新研发平台和产学研技术研发机制,加快成果推进和应用。

这就需要资金引导和投资扶持。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由于具有较强的资金募集能力,在资本密集型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可以发挥投资导向作用:

(1)通过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PE等基金形式,募集社会资金,集中资金力量,培育新产业;

(2)有很好的政府背景关系,便于组织项目攻关和产品应用推广,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产业化。

二、资产收缩:

项目退出与资产结构调整

国投公司在进行资产经营过程中,始终没有忘记投资公司的基本特点,充分利用.产权市场和资本市场两个市场开展资本运营。

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通过收缩不良资产,推进项目退出,调整资产结构,从而提高投资公司的产业整合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一)公司项目股权退出情况

国投公司成立初期,由于资产总体质量较差,结构不合理,涉及的行业多,地域分布广,呈现“多、小、散、差”的特点。

十几年来,国投公司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先后退出项目共计1167个,回收资金144亿元。

用收回的资金再投资于公司重点发展的业务领域,极大地改善了公司的资产结构,提高了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二)利用产权市场实现项目股权退出

国投公司积极寻找和探索资产管理类的退出项目的有效退出途径。

除以协议和协商的方式向其他股东、投资人或外部投资机构进行股权协议转让,或以招标竞价的方式让其他投资人接盘外,还积极利用产权市场的挂牌交易和网络竞价,完成股权或项目退出02003—2011年,国投公司通过产权交易市场的退出项目共有295个,成交回收资金合计88.5亿元。

其中,2011年,退出项目共有20个,合计回收资金11.2亿元。

例如,中投保项目的股权退出在产权市场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参与产权市场,通过市场竞价,不仅提高了交易价格水平,而且提高了市场影响力。

(三)利用资本市场调整资产结构

截至2011年12月31日,国投公司在5家控股上市公司中持有股票总市值340亿元。

2010年,纳入国投集团合并报表范围企业共计235家,纳入重点监控的控股投资企业39家。

利用上市公司平台,国投公司对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分别采取不同的策略。

例如,对二滩、新集等具有战略意义和重大影响的项目,坚持“股权长期持有”;对一些竞争性领域的创业投资项目,根据发展战略的需要,通过“阶段性持股”,形成公司利润的“蓄水池”;而对有些发展定位不清、非主营业务范畴、盈利不多的企业,则坚持“股权退出”。

通过在资本市场上运用增资、资产注入、业务板块整体上市、股权收购、股权置换、资产剥离、股权退出、小非减持等多种资本运作形式,在电力、煤炭、港口、化肥、信托、期货、担保、高新技术等行业培育了一批优秀企业,提升了公司资产的证券化率,调整了公司资产结构。

经过一系列的结构调整,国投公司实业投资不仅向资源性、基础性领域集中,而且向中西部地区和新能源、节能环保领域倾斜02011年,国投公司完成基本建设项目投资258亿元。

其中,96070的资金投向了中西部地区;用于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的投资1096亿元,占全部投资的54%02011年,新投产电力装机82.7万千瓦,新增煤炭资源储量5亿吨,营运及在建港口吞吐能力2亿吨。

三、阶段性持股:

财务性投资与利润创造

国投公司坚持阶段性持股的经营理念,对垄断领域的小型项目或大型非主导性项目、竞争领域的非战略性项目、或是高科技领域的创新项目,利用资本市场或基金模式,通过采取参股、配售、基金投资等方式,进行财务性投资,实现利润创造。

(一)利用资本市场的参股、配售等方式,进行财务性投资截至2011年年底,国投公司参股上市公司23家。

如2006年参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战略配售;2007年参与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远洋战略配售;2010年参与中行和工行配股;认购中行转债、工行转债,实现盈利1410万元。

(二)利用基金模式,进行财务性投资

近几年,国家开发投资公司通过国投资本控股公司发起成立了国投创新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和海峡汇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私募产业投资基金的形式,募集社会资本进行财务性实业股权投资。

国投创新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管理国投创新基金、国投协力基金两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金规模合计60亿元。

其中,国投创新基金,侧重新兴产业领域,投资重点包括:

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节能减排、出版传媒等。

国投协力基金则利用集团及中国投资协会国有投资公司专业委员会的网络资源,为被投资企业在资源整合和跨地区并购重组提供全方位增值服务。

这两只基金,已先后投资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美华博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能健电气有限公司、金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项目。

海峡汇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10年7月28日正式成立,主要负责募集并管理海峡产业投资基金。

总规模200亿元人民币,一期规模50亿元人民币;70%的募集资金将投向海西经济区,主要投向基础设施项目、高成长性、具有上市前景的项目以及台商在内地的投资企业等。

通过基金财务性投资,不仅有利于以管理创新手段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而且有利于通过股东价值导向、业绩考核等手段,提高财务性投资收益。

四、企业重组:

并购重组与资产扩张

从被动式资产经营到主动实业投资,从资产经营业务到资产经营平台,,从资本运营到金融控股,围绕调整结构、优化资产这根主线,国投公司不仅做强做大了实业板块,而且发展壮大了金融业务。

在这一过程中,并购重组成为国投公司结构调整的基本运作方式。

(一)业务板块整体上市,提高资产证券化率

整体上市,是中央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有效路径:

一是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二是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三是有利于加快结构调整;四是有利于促进企业国际化经营;五是有利于改革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但对于多元化经营的国投来说,集团业务实现整体上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业务板块整体上市,成为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的一种选择,国投电力业务板块就是通过借壳上市,逐步实现业务板块整体上市的典型案例02002年,“国投华靖”借壳“湖北兴化”,实现了借壳上市,后更名为“国投电力”;2009年,“国投电力”向国投集团定向增发78.5亿元,收购国投持有的国投电力公司100%股权,实现国投电力板块整体上市。

(二)股权收购,实现资产规模扩张

利用上市公司平台,进行股权收购,从而实现资产规模扩张,是国投公司通过并购优化资产结构、进行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国投公司上市公司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股权收购行为。

其中,国投中鲁从2006~2011年,经过多次股权、资产的收购,实现了行业地位的巩固和提升。

(三)控股收购,进入新行业、新领域

国投公司在进入一个新行业、新领域、新区域、新业务的过程,大多采取控股收购的方式进入。

国投信托(宏泰信托)、中谷期货等,都是先通过收购金融机构的控笸权,然后进行资产和业务整合实现的;进入钾肥领域、生物燃料领域、进入山西阳泉地区等,也是采取控股收购的方式;另外,国投公司的电力、煤炭、港口、化肥等实业板块的许多项目,也是通过并购方式取得。

(四)兼并收购,为拓展海外业务助力

近年来,随着外部形势的变化,企业在国内发展的竞争更趋激烈,空间越来越小,难度不断加大。

国投公司及时把实施“走出去”战略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发展空间,获取国家需要的战略性资源。

目前,国投公司与缅甸政府签署了燃料乙醇项目的合作意向书,建成后将为广东中能项目提供原材料保证;中成糖业收购了牙买加的三个糖业项目,推动了海外糖业资产的规模化经营;国投公司还在印度尼西亚等周边国家开展了化肥、有色金属开采等资源项目的介入。

通过兼并重组,国投公司不仅在电力、煤炭、港口、化肥、信托、期货、担保、高新技术等行业培育了一批优秀企业,而且在调整投资节奏、优化投资结构、抵御金融危机冲击、提高抗风险能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资产经营:

央企重组与平台作用

国投公司在成立之初的资产经营业务中,坚持不断调整和优化资产结构,使资本向主业集中,不仅增强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了价值链,而且积累了经验,提高了资产整合能力02005年12月,国投公司被国资委确定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试点单位,以发挥资产经营平台公司的作用,推动中央企业的整合和并购重组。

几年来,在垦资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国投公司的国有资产经营业务顺利展开。

截至2010年年底,按照“平稳过渡、逐渐融合”的策略,先后重组了中国投资担保公司、中国纺织物资公司(现已更名为中国国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中国高新投资集团公司5家中央企业,并圆满完成对中国包装总公司的托管任务。

重组以后,国投公司一方面积极推动划转企业梳理业务、明确定位、加强协同,从发展战略、主营业务、经营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与被重组企业实现对接,另一方面同.时采取注资、改革、改制等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重组后的资产整合工作。

例如,国投国际贸易公司明确了集团贸易平台的功能定位;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明确了集团国际合作平台的战略定位,为公司“走出去”战略提供重要支撑和服务;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明确了集团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平台的战略定位,确定了“成为创新型的工业工程、民用建设、节能环保及相关建设领域具有专业化、国际化的集成服务提供商和组织者”的发展思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重组中国高新集团的过程中,国投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化解ST张铜巨额债务风险,不仅避免了国有资产损失,而且使不良资产变成优质资产,再次彰显了国投公司整合资产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