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上学期第二次高三历史月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7738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高三历史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高三历史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高三历史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高三历史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高三历史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高三历史月考.docx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高三历史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上学期第二次高三历史月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高三历史月考.docx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高三历史月考

密封线

密封线

姓名:

班级:

本试题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班级: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试卷和答题卡分着交,请同学们注意。

2、本卷共11题,共计44分,在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3、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右图是清政府首次发行的邮票“大龙票”,请推断邮票取

名“大龙”的主要原因是

A.龙是皇室的象征,代表皇权至高无上

B.龙有霸气,代表中国的强盛

C.军机处建议,皇帝审批

D.龙是中国最古老的图腾

2.康熙帝临终前用“立遗诏”的方法解决皇帝继承问题,后来传位

于第四子胤祯(即后来的雍正帝)。

康熙这种做法明显破坏了中国古代的()

A.世官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王位世袭制

3.经济学家陈翰笙在20世纪40年代初谈到:

“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

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

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

曰民族独立。

曰政治清明。

曰农村繁荣。

”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工业的发展影响着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工业发展

②民族工业发展取决于国家民族独立、政治清明、农村繁荣

③大规模发展民族工业只有提倡国货排斥洋货

④当时已经基本具备发展民族工业的基础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③④

4.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是地方政府服从中央政府的政策法令、地方官吏由中央政府任免的行政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所以分封制的实质就是中央集权制

B.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所以说中央集权制至迟出现于战国时期

C.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建立中央集权制,从此中国历史进入黑暗时代

D.中央集权制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不可能存在于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5.柏拉图在评价古代雅典时指出:

“人人都做自己的工作而不要作一个多管闲事的人;当商人、辅助者和卫国者各做自己的工作而不干涉别的阶级的工作时,整个城邦就是正义的。

”这说明()

①古代雅典城邦制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形成②柏拉图提倡构建公平和公正的社会秩序

③古代雅典公民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集体荣誉感④古代雅典国民大会的权力至高无上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③④

6.恩格斯指出:

“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下面哪一项表述符合材料所表达的含义()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7.《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

“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B.摒弃了封建的等级制度

C.平民可直选法国的总统D.有利于确立巩固共和制

8.1948年秋,山东农民唐和恩率领他的支前小车队,冒风雪,忍饥寒,跋山涉水,日夜奔行。

他还用心的在随身携带的竹棍上刻下了他支前经过的每一个地方(见下图)。

据其行程路线判断,他参加了()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9.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

查第二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

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

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

该电文表明()

A.正面战场给日军以重大打击B.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

C.八路军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D.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10.《东史郎日记》(日):

“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

”“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上述材料属于()

A.文献证据B.实物证据C.口传证据D.以上都不是

11.某中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一组镜头:

一队士兵冲进一座很大的建筑物,建筑物上写着“总统府”三个大字,士兵爬到建筑物上扯下原来的旗帜,旗帜飘落地上。

镜头转到一房间,房间里办公桌上日历的日期是4月23日。

据此判断日历上的年份应该是()

A.民国三十五年B.民国三十七年C.民国三十八年D.民国四十年

12.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

“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

①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②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③第一次独立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路线、方针、政策问题④根据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3.共和国成立首日,一则更正启事被《人民日报》郑重置于头版:

本报二十九日所刊“义勇军进行曲”词“最大的吼声”应为“最后的吼声”,特此更正。

《人民日报》刊发“义勇军进行曲”的时代背景是()

A.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B.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C.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14.诗言志,史铸诗。

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

下列诗句所指史实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②①D.③②①④

15.马克思在1871年4月17日致顾格曼的信内曾说过:

“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因巴黎的斗争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不管其直接的结果如何,一个有世界历史重要性的新出发点是已经取得了。

”这里的“新的阶段”是指()

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阶段B.无产阶级合法斗争阶段

C.无产阶级暴力斗争阶段D.无产阶级夺取并建立政权阶段

16.苏联解体后也在对自身的历史进行着反思,于是有人认为,应该废除了11月7日的节日。

可是每年11月7日,仍然有数十万人自发地走上街头,纪念俄国历史上这难忘的一天:

“11月7日过去、现在、将来都是人民的节日!

”这表明今天的俄罗斯人对哪一件历史事件的积极评价?

()

A.十月革命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巴黎公社的成立D.苏联的解体】

17.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

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

”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建立国民自卫军B.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C.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D.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18.“一百六十年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敢于和善于吸取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

”这里的“她”是指()

A、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C、空想社会主义D、毛泽东思想

19.在19世纪欧洲思想界,发生了两件大事,分别是

《共产党宣言》和《物种起源》的发表,这两者()

A.对当时不公的社会问题的态度完全相同

B.都从根本上对传统观念进行挑战

C.都与宗教思想桎梏直接相关

D.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完全一致

20.在解释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说道,“胜利

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

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

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

”列宁的这段话可理解为()

A.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革命B.在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以前不能进行革命斗争

C.革命的成功需要成熟的主客观条件作保证D.1871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

21.2009年11月10日,“台湾江苏周”暨首届台功经贸合作论坛在台北揭幕。

此次江苏代表团访台,签订了年度双向旅游十万人次的合作计划,更带来突破三十亿美元的对台采购。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②“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

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2.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说:

“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

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

而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联邦制都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②民族聚居区都是要实行民族自治的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历史决定的④周恩来讲话是要实行区域自治政策的

A.①③B.①②④C.②④D.③

23.为庆祝建国60周年,某导演欲筹拍一部电视政论片《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下列题材可以入选该片的有()

①中国历史新纪元——开国大典②以和平代替武力——《告台湾同胞书》发表③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阶段④“不结盟”——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开端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③

24.据华商报消息,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最近因一枚山

本村村民发明刻制的“公章”而闻名全国。

他们将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的印章分为五瓣,(见右图)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保管,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将其合并起来盖章,盖了章的发票刁可入账报销。

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有()

①做好农村民主理财,是保证村民的选举权、

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基础性工作

②此现象体现了分权制衡理念

③五合章”能成功使用是民主理财小组认真

负责行使自身监督权力的结果

④五合章”现象违背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5.2008年10月25日、12月11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

两地都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这说明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它()

①有助于把国家统一与民族自治结合起来②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两者结合起来

③有利于把爱国与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④有利于因地制宜、因民族制宜搞好经济建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6.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

在下列各项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赢得尊重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D.文化大革命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

27.胡锦涛主席于2009年2月12日前往马里进行国事访问,随后访问塞内加尔、坦桑尼亚、毛里求斯三国,此次非洲四国之行是胡锦涛主席农历新年后的第一次出访。

新中国成立后,为中非交往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8.2001年,中国作为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东道主,为APEC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03年,中国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04年东南亚海啸灾难发生后,中国政府大力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以下对中国积极参与亚太地区事务的认识,正确的是()

A.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B.创造和平环境,促进亚太国家的合作共赢

C.推动亚太地区各国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

D.联合亚太各国,向美国的主导地位发起挑战

29.有人将新中国半个世纪的外交政策分为“革命外交、发展外交、和谐外交”三个阶段。

下列新中国的外交活动中,属于“和谐外交”的是()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B.中美“乒乓外交”

C.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D.胡锦涛为出席北京奥运会的贵宾举行欢迎宴会

3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

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

”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美苏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B.欧共体、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C.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矛盾趋向缓和

D.发展中国家作为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31.1961年9月,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中写道:

“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办法。

因此,这些原则——包括人民享有自决、独立和自由决定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式和方法的权利——必须成为一切国际关系的唯一基础。

”下列对此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不结盟运动主张以和平共处原则解决国际问题

B.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

C.不结盟运动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D.不结盟运动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32.以下两图反映了欧洲某一城市的变化。

其中,图一摄于1961年8月,图二摄于1989年11月,它们分别反映的是()

图一图二

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

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D.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

33.“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

……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

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B.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

C.改变策略,建立单极世界D.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

34.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

“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说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A.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35.一位学者认为:

“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

并认为:

“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

”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

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

36.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的讲话要点》中说:

“……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

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对以上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社会主义力量的严重挫折是必然的规律性现象

B.社会主义遭到严重挫折,但并不意味着失败

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邓小平谈话的国际大背景

D.国际社会主义力量从严重挫折中吸取教训,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37.唐朝前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

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

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38.下列语句出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其中分析不恰当的是()

甲: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乙: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丙:

“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丁: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A.甲乙的观点相似,都认为农业涉及民生,应加以重视

B.乙丙的观点相对立,乙强调农本,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

C.丙丁的观点相对立,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丁强调工商为末

D.甲丁的观点相对立,甲强调农本,丁强调工商为末

39.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

“春秋有待,朝夕须资。

既耕以饭,亦桑贸衣。

艺菜当肴,采药救颓。

”这说明了他的田庄()

A.主要从事商品生产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C.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D.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0.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41.据统计,1900年以前的三十余年间,资本在一万元以上的民族工矿企业有150多家,资本总额5000余万元;1901—1911年的十年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1亿余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是()

①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②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政策的刺激

③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④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2.李鸿章建立了上海机器织布局后,规定“合中国各口岸统计,无论官办、商办,即以现办纱机四十万锭子,布机五千张为额,十年之内,不准添续。

”这表明()

①洋务运动的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一面②不推翻封建制度就不能真正发展民族工业

③在政府的扶植下中国出现了民族工业④洋务运动顺应了帝国主义垄断中国工业的要求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3.“……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

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阙惟三端:

“曰民族独立。

曰政治清明。

曰农村繁荣。

”透过这段材料,你认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应取决于()

A.民族独立B.积极发展农村经济

C.坚持实业救国D.彻底结束封建专制统治

44.嘉兴民丰纸厂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民族企业,其发展过程反映出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发展的缩影。

1948年,民丰账面资金一度达到480亿元,但其生产经营却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

出现这种奇怪的经营状况的最直接原因是()

A.国民政府滥发纸币B.日本人的掠夺政策

C.官僚资本经济控制D.美国商品大量涌入

45.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沿海地区和一些抗战前沿省份的部分厂矿进行了大规模内迁,人们称之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克尔刻”。

它()

①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工业布局②促进了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③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④引起了近代中国工业结构的变化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6.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播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请依据大国崛起的相关史实在空格处填入正确的内容()

A、开辟新航路B、率先完成工业革命C、发动鸦片战争D、建立福利国家

47.《青年博览》2008年11月上半月刊有一段话:

“是哥伦布,给美洲带来了今天的繁荣”。

当美国总统小布什在一年一度的“哥伦布日”高声赞美之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呼吁取消这个节日。

他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

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野蛮、血腥的殖民活动给落后地区带来了灾难B.世界联系随着殖民活动日渐加强

C.工业革命的成果随着哥伦布扩展到美洲D.美洲的传统社会随哥伦布遭到灭顶之灾

48.一位学者形容16世纪的西班牙:

“就像一张巨人之口,在吞进食物,咀嚼食物,仅仅是为了把它送进器官,除了经过的气味和偶尔粘在牙齿上的碎屑之外,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上述“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主要是指()

A.没有发生“价格革命”B.没有经受文艺复兴的洗礼

C.没有受到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冲击D.资本主义工商业没有发展起来

49.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途径是()

A.西方的殖民扩张 B.东西文明的交汇

C.工业革命的兴起D.世界人口的迁移

50.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

“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

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

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B.1953-1956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注意事项:

1.用蓝或黑水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范围内。

2.本卷共6题,12题12分,13题13分,14题13分,15题18分。

51.11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

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幅图:

请回答:

(1)三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种制度?

(3分)

(2)图二、图三所体现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历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

(2分)

(3)上述三种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6分)

52.明清时期商帮的崛起,为中国的历史画卷平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没有成片的耕地,粮食产量普遍较低,粮食供应的矛盾长期存在,人们寻求“以商代耕”的出路。

徽州虽“粮不足”,可物产丰富。

万山丛中盛产竹木、茶叶、陶土。

手工业更具特色,纸、笔、墨、砚、漆器闻名全国。

不少人最初就是以贩运土特产品起步发家的。

大山挡住了徽州人的道路,但这里的水路可称便捷:

“上接闽广,下接苏杭”。

便捷的水陆,大大刺激了徽州人经商的积极性。

——摘自《徽商网·徽商历史》

(1)根据材料说明徽商诞生的原因。

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5分)

材料二徽商以左儒右贾的特色而区别于其他商帮,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是其写照。

徽商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

.徽商以勤奋和吃苦耐劳而著称,在外经营,三年一归,新婚离别,习以故常。

徽商贾而好儒,与封建官僚混为一体,或相互接托。

徽商以其独特的生存理念在众多商帮中异军突起。

——摘自电视片《徽州》解说词

(2)从徽商的兴旺中可以得到哪些经验?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终清朝之世,徽商会遇到哪些发展障碍?

(6分)

材料三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经典式、综合性品牌盛会,为中外客商搭建经济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安徽开放型经济发展。

第一届大会于2005年在合肥召开,至2009年,已召开五届。

(3)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开发和利用好徽商遗产。

(2分)

5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

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