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故事之凿壁偷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7694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励志故事之凿壁偷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励志故事之凿壁偷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励志故事之凿壁偷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励志故事之凿壁偷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励志故事之凿壁偷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励志故事之凿壁偷光.docx

《励志故事之凿壁偷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励志故事之凿壁偷光.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励志故事之凿壁偷光.docx

励志故事之凿壁偷光

凿壁偷光

汉朝元帝时的匡衡,从小喜好读书。

可是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学读书呢?

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学习。

家里没有钱买灯油,怎么办呢?

匡衡没有向困难屈服,想出了一个办法:

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借邻居家照射过来的微弱灯光看书学习。

他勤奋刻苦,学到了许多知识,后来做了宰相。

启示: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匡衡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认真读书,而我们现在有这么幸福的生活,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更应该好好学习,长大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想学习,总会有办法的。

 

铁杵磨针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

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

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

”李白又问:

“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

“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

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闻鸡起舞

  【典故】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

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

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

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

“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

”刘琨欣然同意。

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释读】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

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亡羊补牢

  【典故】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

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生气骂道:

“你老糊涂了吗?

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

“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

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

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

“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

  【释读】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

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

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邯郸学步

  【典故】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

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

  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

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

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

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

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

这成了他的心病。

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

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

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释读】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

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井底之蛙

  【典故】

  《庄子秋水篇》讲了一个浅井的虾蟆和东海之鳖的故事。

一日,一只浅井的青蛙见到一只东海大鳖,便兴致勃勃地对它说:

“我可快乐啦!

出来就在井栏边跳来跳去,进去就在井壁砖缝中休息;跳入井中,水就泡着我的两腋和腮;游到浅处,泥汤就没了我的脚。

我独占一井之水,螃蟹和蝌蚪都没法跟我相比,你何不也下来看看?

  东海之鳖来到井边,左脚还没进去,石膝已经被卡住了。

东海之鳖慢慢退了出去,然后对这只浅井青蛙讲述了大海的样子:

“用千里之遥这样的字眼儿,不足以说明大海的广阔;用千仞之高这样的词,不足以量尽它的深度。

大禹时十年九涝,海水没显出增加了多少;商汤时八年七早,海水也并不见减少多少……”浅井的青蛙听得目瞪口呆,惊恐万分,茫茫然若有所失,它何尝想到还有比它的一方水井更大的世界呢!

  【所属朝代】

  春秋战国时代

  【出处】

  《庄子·秋水》: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释读】

  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

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水滴石穿

  【典故】

  宋朝时,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

当时,常有军卒侮辱将帅、小吏侵犯长官的事。

张乘崖认为这是一种反常的事,下决心要整治这种现象。

  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

突然,他看见一个小吏从府库中慌慌张张地走出来。

张乘崖喝住小吏,发现他头巾下藏着一文钱。

那个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认是从府军中偷来的。

张乘崖把那个小吏带回大堂,下令拷打。

那小吏不服气:

“一文钱算得了什么!

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杀我!

”张乘崖大怒,判道: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为了惩罚这种行为,张乘崖当堂斩了这个小吏。

  【释读】

  成语“水滴石穿”原比喻小错不改,将会变成大错。

现比喻只要坚持不懈,总能办成事情。

 

卧薪尝胆

  【典故】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相邻,经常打仗,有次吴王领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的大将灵姑浮砍中了右脚,最后伤重而亡。

吴王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

三年以后,夫差带兵前去攻打越国,以报杀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两国在夫椒交战,吴国大获全胜,越王勾践被迫退居到会稽。

吴王派兵追击,把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情况非常危急。

此时,勾践听从了大夫文种的计策,准备了一些金银财宝和几个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给吴国太宰,并通过太宰向吴王求情,吴王最后答应了越王勾践的求和。

但是吴国的伍子胥认为不能与越国讲和,否则无异于放虎归山,可是吴王不听。

  越王勾践投降后,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吴国,他们夫妻俩住在夫差父亲墓旁的石屋里,做看守坟墓和养马的事情。

夫差每次出游,勾践总是拿着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

后来吴王夫差有病,勾践为了表明他对夫差的忠心,竟亲自去尝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来判断夫差病愈的日期。

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与勾践预测的相合,夫差认为勾践对他敬爱忠诚,于是就把勾践夫妇放回越国。

越王勾践他回国以后,立志要报仇雪恨。

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挂着苦胆,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

经过十年的积聚,越国终于由弱国变成强国,最后打败了吴国,吴王羞愧自杀。

 

  【出处】

  源于《史记专项王勾践世家》

  【释读】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卧薪尝胆”,用来形容人刻苦自励,民奋图强。

 

夜郎自大

  【典故】

  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

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的时候,他指着前方问说:

“这里哪个国家最大呀?

”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心意,于是就说:

“当然是夜郎国最大啰!

”走着走着,国王又抬起头来、望着前方的高山问说:

“天底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

”部下们回答说:

“天底下没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了。

”后来,他们来到河边,国王又问:

“我认为这可是世界上最长的河川了。

”部下们仍然异口同声回答说:

“大王说得一点都没错。

”从此以后,无知的国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次,汉朝派使者来到夜郎,途中先经过夜郎的邻国滇国,滇王问使者:

“汉朝和我的国家比起来哪个大?

“使者一听吓了一跳,他没想到这个小国家,竟然无知的自以为能与汉朝相比。

却没想到后来使者到了夜郎国,骄傲又无知的国王因为不知道自己统治的国家只和汉朝的一个县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也问使者:

汉朝和我的国家哪个大?

  【释读】

  “夜郎自大”比喻孤陋寡闻而又妄自尊大。

 

愚公移山

  【典故】

  传说古时候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

那里的北山住着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快90岁了。

他每次出门,都因被这两座大山阻隔,要绕很大的圈子,才能到南方去。

  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来,说:

“我准备与你们一起,用毕生的精力来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修一条通向南方的大道。

你们说好吗!

  大家都表示赞成,但愚公的老伴提出了一个问题:

“我们大家的力量加起来,还不能搬移一座小山,又怎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搬掉呢?

再说,把那些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放到哪里去呢?

  讨论下来大家认为,可以把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扔到东方的海边和北方最远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愚公带着儿孙们开始挖山。

虽然一家人每天挖不了多少,但他们还是坚持挖。

直到换季节的时候,才回家一次。

  有个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这件事后,特地来劝愚公说:

“你这样做太不聪明了,凭你这有限的精力,又怎能把这两座山挖平呢?

”愚公回答说:

“你这个人太顽固了,简直无法开导,即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在这里。

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儿子。

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山却不会再增高,为什么挖不平呢?

  当时山神见愚公他们挖山不止,便向上帝报告了这件事。

上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派了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山背走。

从此,这里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所属朝代】

  春秋战国时代

  【出处】

  《列子·汤问第五》记载:

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

愚公说:

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释读】

  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熟能生巧

  【典故】

  从前有个叫陈康肃,号尧咨的人,箭术精良,举世无双。

他因此心里非常的骄傲,常常夸耀自己的本领。

“哈,哈,哈,我的箭术没人比得上。

你们有谁愿意跟我比比看啊?

  “师父,您实在是太高明了,我们怎么比得上您呢!

”“是啊,我们还要多跟您学习,学习呢!

师父你再表演一下,让我们开开眼界嘛!

”这些想从陈尧咨那儿学得箭术的年轻人,每天都说些恭维他的话,让他开心。

  有一天陈尧咨带着徒弟在院子里练习射箭,有一个卖油的老翁正好走过,便停下来看。

陈尧咨举起了弓,搭上箭,一连发出十枝箭,每支箭都正中红心。

徒弟们在旁边拍手叫好,陈尧咨也很神气的对老翁说:

“你看怎么样?

”那个老翁只是微微点头,并不叫好。

  陈尧咨心里很不舒服,不客气的问他:

“喂,你这个老头也会射箭吗?

”“不会。

”“那么是我的箭射得不好吗?

”“好是好,不过,这只是一平常的技术罢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老头儿,你说的是什么话?

竟然这样悔辱我们师父。

你知不知道我们师父的箭术,没人能比得上。

你简直太看不起人了。

  “年轻人,你先别生气,我说的是真话。

你的箭术的确平常的很,没什么值得夸赞的。

”“老头儿,听你这么说好象很内行,那你就露两手给我们瞧瞧。

不服气就比画比画。

光说不练你有个什么用!

”“小兄弟,这射箭的本领我可没有,不过让我倒油给你们看看。

”“倒油,这还用得着你这个老头来表演吗?

倒油谁不会?

别开玩笑啊!

”“你们还是看了再说吧。

  老翁说完,就拿了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又在葫芦口上面放了一枚有孔的铜钱。

然后舀了一杓油,眼睛看准了,油杓轻轻一歪,那些油就像一条细细的黄线,笔直的从钱孔流入葫芦里。

倒完之后,油一点儿也没沾到铜钱。

  老翁很谦虚的向陈尧咨说:

“这也是一种平常的技术罢了,也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啊!

”陈尧咨听了十分惭愧,从此更加努力的练习射箭,再也不夸耀自己的箭术。

后来他的人品和箭术一样好.

  【释读】

  这个成语,说明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勤学苦练掌握规律,就能找出许多窍门,干起来得心应手

闻鸡起舞

  【典故】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

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

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

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

“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

”刘琨欣然同意。

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释读】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

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划粥割齑

范仲淹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他不仅在政治上有卓越贡献,而且在文学、军事方面也表现出非凡的才能。

著名的《岳阳楼记》就是出自他手,文章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深为后人喜爱,广为传诵。

他在担任陕西西路安抚使期间,指挥过多次战役,成功抵御了外族的入侵,使当地人民的生活得以安定。

西夏的军官互相告诫说:

“小范老子(指范仲淹)胸中有数万甲兵。

”话里对范仲淹充满敬畏之心、这在北宋的历史上是罕见的。

范仲淹之所以有这样杰出的才能,与他在青少年时期的刻苦努力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早年的辛勤耕耘,换来了日后的丰硕果实。

范仲淹的祖籍原来是陕西影州,迁到江苏吴县是后来的事情。

他不到3岁时,父亲因病故去。

他随着母亲改嫁到朱家。

十几岁时,范仲淹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便辞别母亲,只身来到应天府书院,拜当时著名学者感同文为师,学习经邦治国的知识,立志报国为民。

在应天府书院期间,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他把粥划成若干块,咸菜切成碎末(划粥割齑),当作一天的饭食。

一天,范仲淹正在吃饭,他的同窗好友来看望他,发现他的伙食非常糟糕,于心不忍,便拿出钱来,让范仲淹改善一下伙食,范仲淹很委婉但十分坚决地推辞了。

他的朋友没办法,第二天送来许多美味佳肴,范仲淹这次接受了。

过了几天,他的朋友又来拜访范仲淹。

他吃惊地发现,他上次送来的鸡、鱼之类的佳肴都变质发霉了,范仲淹连一筷子都没动。

他的朋友有些不高兴地说:

“希文兄(范仲淹的字,古人称字,不称名,以示尊重),你也太清高了,一点吃的东西你都不肯接受,岂不让朋友太伤心了!

范仲淹笑了笑说:

“老兄误解了,我不是不吃,而是不敢吃。

我担心自己吃了鱼肉之后,咽不下去粥和咸菜。

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你千万别生气。

”朋友听了范仲淹的话,更加佩服他的人品高尚。

一次,有人问起范仲淹的志向,范仲淹说:

“不是当个好医生,就是当个好宰相。

好医生为人治病,好宰相治理国家。

”这种不为个人升官发财而读书的伟大抱负,让周围的人非常敬佩。

后来,范仲淹当了参知政事,提出许多利民富国的措施,实现了自己当年的志向,成为一代名人。

 

囊萤照书

晋朝时,有一位名叫车胤的学者,他学识渊博,勤勉不息,受到人们的尊敬。

车胤小时候,经常帮父亲干活,当太阳下山时,又拿起书本读起来。

母亲不愿意车胤这样的累,车胤却摇摇头说:

“我不累,我要多看几卷书。

”天黑了,车胤看不到书本上的字了。

他看了看油灯却叹了口气,本想借着月光读书,可是月牙挂在云端,不时穿入云层,很难看清书本上的字。

车胤看到萤火虫飞来就把萤火虫装在纱布袋里,把它挂在书桌上,专心的读起书来。

车胤为了能够读书,用萤火虫做灯,刻苦攻读,这种毅力值得我们学习!

只有向他那样抓紧一切时间钻研学问,我们才能掌握各种知识,成为有用的人。

因此《囊萤照书》这一成语,就用来形容刻苦读书的人,后人用这一成语教育和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努力学习。

 

手不释卷

三国时,吕蒙是吴国的大将。

一次,他点兵3万,用船80余只袭击荆州。

水手一律身着白衣,大批精兵埋伏在船舱里。

黑夜,船到当阳江边,烽火台的汉兵厉声盘问。

吴军诈称是商船,要求靠岸避风,汉兵信以为真。

约至二更,船上吴军突然袭击,占据了烽火台。

随后,吕蒙带兵长驱直入,轻取荆州。

吕蒙作战勇猛,平时却不肯读书。

孙权劝道:

“你读点历史和兵法,用兵更高明。

”孙权道:

“汉先武帝从前行伍出身,却‘手不释卷’。

”从此,吕蒙勤勉自学,受益匪浅。

手不释卷:

手里不离开书本,形容读书勤奋。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

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

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

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

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

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

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这对他的刺激很大。

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

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注〕:

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

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学无止境

从前有—个小和尚,他离开家乡到处寻找名师,想得到一些真正的修为。

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位高僧;并恳求师父收他为弟子。

高僧见他一片诚心,又天资聪慧,便收下了他。

两年后,小和尚自以为学到了很多东西,得到了师父的真传,便不想再继续跟着师父参禅拜佛了,于是就向他的师父辞行,要下山去。

高僧明白小和尚的心思,他并没有阻拦小和尚下山,而是让小和尚拿来一个钵子,然后让他往里面装一些石头,装满为止。

高僧问小和尚:

“钵子装满了吗?

”小和尚答:

“满了,再也装不下什么东西了。

”高僧便抓了一把芝麻撒进去,然后晃了晃钵子,芝麻一会儿就不见了,接着高僧又抓起一把芝麻撒进去,晃了晃钵子,芝麻又不见了。

“钵子装满了吗?

”高僧再次问小和尚。

小和尚惭愧地告诉师父:

“看上去满了,可是还能装下很多东西。

”这时,高僧又取来一只杯子,让小和尚往里面倒水。

小和尚看杯子满了,就想停止倒水。

高僧却说:

“不要停,继续倒。

”结果钵子倒满了水后,多余的水都溢了出来。

高僧这时候才让小和尚停止倒水,然后问他:

“满了还装得下别的东西吗?

”小和尚明白了师父的一片苦心,请求师父原谅他的无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