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苏省南通市扬州市二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7636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江苏省南通市扬州市二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扬州市二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扬州市二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扬州市二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扬州市二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江苏省南通市扬州市二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解析版.docx

《届江苏省南通市扬州市二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苏省南通市扬州市二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江苏省南通市扬州市二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解析版.docx

届江苏省南通市扬州市二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解析版

2016届江苏省南通市、扬州市二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

一、单选题:

共20题

1.《文心雕龙·辨骚》认为“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

这一评论反映的作品

A.展现了大一统时代文化气度B.句式灵活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C.强调表现个性追求抒情写意D.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

题干中引文“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指出了《楚辞》的巨大成就,即“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意为《楚辞》的气概能够压倒古人,文辞可以超越今后的文人,它的华采使人惊奇,艳丽使人叹绝,没有可以和它媲美的,据此分析可知《楚辞》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D符合题意,故选D。

 

2.2016年3月,考古专家确认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主身份为“汉废帝”刘贺。

据史书记载,刘贺在当皇帝的27天里做了1127件荒唐事,从而留下了“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的罪名。

但刘贺墓出土了编钟、琴瑟、大量的竹简和孔子圣贤像,诸多学者据此认为刘贺是知书达理、情趣高雅的人。

上述对刘贺的不同评价说明

A.文献史料真伪难以辨别B.历史研究需要注意史料的互证

C.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D.历史记载要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本的历史素养。

题干中据史书记载刘贺是“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的皇帝,但是后来通过考古挖掘其墓,学者们依据实物认为“刘贺是知书达理、情趣高雅的人”,对刘贺的认识需要综合多方面史料论证,不能仅局限于某一史料,据此分析可知B符合题意,故选B。

 

3.吕思勉评价古代某思想家时说,他于致用之学,以及孔门的经,极意考究。

他要把天下的物,格得“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后“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

该思想家应是

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李贽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朱熹的思想主张。

题干中思想家探究事物的真理,可以“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即最终通过格物来达到明白众物之理,由此可见这个思想家是朱熹,B符合题意,A与题意无关,其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是心学家,D批判理学家的虚伪。

故选B。

 

4.据《明史》记载:

朱元璋所设殿阁之职,对国家事务“鲜所参决”;“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旨”;而“终天顺之世,李贤为首辅,吕原、彭时佐之”。

以上变化表明

A.内阁首辅专权现象严重B.内阁已成为法定中央行政机构

C.内阁取代六部掌管行政D.内阁拥有参与国事决策的权力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明朝内阁的权力。

题干中内阁由“鲜所参决”到“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旨”反映了阁臣取得处理国家政事的大权,并且利用详审奏章加以票拟的机会压制六部,而到“终天顺之世,李贤为首辅,吕原、彭时佐之”时,首辅的权力更大,据此分析可知内阁的变化反映了内阁拥有参与国事决策的权力,D符合题意,A没有能够全面概括题意,B项中“法定”的表述既不合史实,也不合题意,C与题意无关,故选D。

 

5.1872年,左宗棠上奏朝廷称:

“窃维制造轮船,实中国自强要著。

臣于闽浙总督任内,请易购雇为制造,实以西洋各国恃其船炮,横行海上,每以其所有,傲我所无,不得不师其长以制之。

”这表明他

A.主张购买西方新式军舰以自强B.要求引进西方科技创办福州船政局

C.希望朝廷革除官办企业的弊端D.认识到发展近代中国洋务工业的重要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洋务运动,依据题干中“实中国自强要著”“请易购雇为制造,实以西洋各国恃其船炮,横行海上,每以其所有,傲我所无,不得不师其长以制之”等信息可以看出左宗棠认识到制造轮船的重要性,即认识到发展近代中国洋务工业的重要性,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6.下图《谣言宜禁》刊登于19世纪末发行的《点石斋画报》,其上配有文字:

“泰州为扬属一大邑,早经设立电报局,以便官商寄信之用。

乃近有匪徒造谣言,谓电报局所用电气系以死者之魂炼成。

故专收人家供奉之神主牌,每牌值价洋四五十元,须在三年以内者方为合用。

”上述图文信息从侧面说明了

A.谣言散布阻碍了通讯工具应用B.晚清时期社会生活实现近代化

C.大众传媒关注科技成果的传播D.民众普遍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情况。

解题时紧扣“侧面说明”,题干中电报在中国的设立从侧面说明了科技在中国的传播,人们对此有各种谣言的产生,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是从正面阐释,D“普遍”的表述不符合史实与题意,故选C。

 

7.据《申报》载:

“鄂垣祸起仓卒。

呜呼,川乱未已,鄂乱又起,何今日祸变之多耶?

夫春间乱犹在沿海,此次川乱偏于西隅,今则革党势力已蔓延于长江流域矣,其情形之危更非川粤乱可比。

”这一记载反映了

A.太平天国定都天京B.武昌起义的爆发C.北伐战争进展迅速D.南昌起义的成功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辛亥革命。

根据题干中“川乱未已,鄂乱又起,何今日祸变之多耶”“今则革党势力已蔓延于长江流域矣,其情形之危更非川粤乱可比”等信息可知革命党人在长江流域的势力发展比四川与广东的动乱更加严重,据此判断应该是武昌起义,而A项是农民革命运动,C项是国共合作的产物,D项是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8.美国学者史华慈说:

“在苏维埃阶段,毛泽东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农村战略方面,但他承认这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

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

”这里的“新的内容”

A.属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B.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准备

C.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D.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

结合“西北”及“树立了精神领导权”可知,当时中国革命的中心已转移到延安,毛泽东思想已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材料所述是描写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的成果——《新民主主义论》,A符合题意。

 

9.1957年,周恩来在中共浙江省委扩大会议上说:

“既然我们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都能和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共同合作,团结在一起,那么,怎么能够设想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就不能同民主党派、党外人士继续合作下去呢?

这是说不出道理的。

”这一讲话

A.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B.推进了人民政协制度的初步形成

C.标志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D.号召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基层民主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结合材料提供的时间“1957年”和所学知识可知,周恩来的讲话发生在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之后,可以排除B、C、D。

故选A。

 

10.中共中央在一份关于农村工作的文件中规定:

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集体所有的牲畜、家具,公社和大队都不能抽调;有些生产大队,现在仍然作为基本核算单位,只要群众同意,就应该积极办好。

这一文件的主要精神

A.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B.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有利于当时国民经济恢复发展D.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题时要注意抓住材料中“公社”一词,可知文件所反映的历史年代在人民公社建立后,可以排除A。

而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发生在三大改造期间,可以排除D。

根据材料“归生产队所有”“公社和大队都不能抽调”可知该文件是在维护生产队的利益,确保生产队生产秩序的正常开展,有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意图,非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符合题意,排除B。

故选C。

 

11.有研究者认为,中国三十年来的对外开放可以分为“政策性开放”和“制度性开放”两个阶段。

依据这一观点,属于“制度性开放”新阶段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经济特区的创办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题干中的“三十年来”是解题的关键。

结合所学知识,改革与开放是相互促进与影响的,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从此,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通过逆向思维可知此前中国的改革处于政策性调整阶段,此后改革进入了制度性改革的新阶段,由此,进行知识迁移,对外开放也在十四大以后逐步进入了制度建设的新阶段。

再结合对外开放的基本含义及对外开放的具体步骤,综合可知A、B、C三项均处于对外开放的同一层次,另外据已学知识分析可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属于“制度性开放”新阶段的历史事件,故选D。

 

12.任何雅典公民如果认为某项新的法律提案与现行法律存在形式或内容上的冲突,都可以向陪审法庭提出诉讼。

如果提案人连续三次提出的立法建议都被陪审法庭判为违法,他将被剥夺公民权,并且不允许再提出立法建议。

这主要表明古代雅典

A.直接民主具有明显局限B.陪审法庭拥有立法权力

C.民主政治具有法律保障D.立法程序严密而且繁琐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雅典民主政治。

材料实际上是介绍了雅典的一项法律规定,涉及两层意思,一是任何雅典公民都可以对新的法律提案提出诉讼;二是“新的法律提案”人如果连续三次提出的立法建议被判违法,他本人即受罚。

A材料中体现不出,跑车。

题干材料的规定,促使提案人不能违背法律规定任意提出立法建议,C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反映雅典民主的“明显局限”,B、D两项是对材料的误读。

故选C。

 

13.下图反映了西欧部分国家商船队运载量变化情况,图中曲线①所代表的国家应是

A.西班牙B.荷兰C.英国D.法国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早期的殖民扩张。

解题的关键是紧扣图示中的三个时间。

结合新航路开辟和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的史实可知,西班牙主要强盛于16世纪,而图中三条曲线均是在此后时期后有所上升,排除A。

英国在殖民争霸战争中先后打败了荷兰、法国,故其势力一直在上升,排除C;17世纪中期三次英荷战争以后,荷兰逐步衰落,综合分析可知图中①②③实际上分别代表的是荷兰、英国、法国,B符合题意,排除D。

 

14.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说:

“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个10个世纪以来的杰出的人,才真正是伟大的人物。

……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

”基于这一认识,伏尔泰

A.提倡个性自由阐释人性之美B.提出三权分立学说防止暴政

C.否定外在权威推崇理性思考D.倡导人民主权反对君主制度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伏尔泰的思想主张。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省略号后面的一句,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使启蒙思想家认识到人类可以征服自然,更可以改造自身社会,从而促进了理性主义的形成发展,C符合题意。

A与文艺复兴相关,B、D分别是孟德斯鸠、卢梭的主张。

故选C。

 

15.《共产党宣言》指出:

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使资产阶级也愈是发展。

由此可见,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

这段论述反映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社会历史的首要出发点是

A.阶级斗争的开展B.旧生产关系的变革C.整体世界的演进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共产党宣言》。

A、B、C三项均是对材料的误读。

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大工业”带来了一系列变化,考查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社会历史的首要出发点,故选D。

 

16.彼得格勒工人在国际妇女日这一天开始了罢工和游行。

工人队伍按习惯走向市中心涅瓦大街,打出了“面包”“打倒战争”“打倒专制制度”的口号。

此次罢工直接导致的革命事件使俄国

A.完成了民主革命的全部任务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很快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D.出现苏维埃和临时政府政权并存局面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俄国十月革命。

材料中“彼得格勒工人罢工”“国际妇女日”“打倒专制制度”等信息表明这次直接导致的革命事件是“二月革命”,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D符合题意。

A项完成民主革命的“全部任务”表述不准确;B、C两项都是十月革命后的事件。

故选D。

 

17.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抓住题干中“1957年”“三位病人”“北大西洋集团”“美国导弹基地”“巨型导弹”“祝君晚安”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信息加工整合,即图片中的北大西洋集团其他成员国对美国在他们国家建立导弹基地感到寝食难安,所以病了。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北约成员国布置导弹引起了成员国的不满。

A项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且不能反映漫画所表达的含义;C项与材料信息不吻合,材料中没有涉及苏联;D项中“扶植西欧”与材料信息不符。

故选B。

 

18.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撤销了前工党政府的3000多个项目,使公共部门的借贷削减大半。

为了鼓励民众工作的积极性,1979年个人所得税基本税率从33%降到30%。

1981~1987年,英国政府将1/3的国有企业转为私有。

撒切尔夫人政府的这些举措

A.促使“混合经济”得到发展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开创了“新经济”发展模式D.造成了经济“滞胀”局面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英国经济的发展。

依据题干中时间,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可知当时处于经济滞胀时期,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后,英国的经济政策再一次发生了微调和改变,面对着经济中的“滞胀”现象,撒切尔夫人减少国家干预,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让更多的私人资本家经营,是在减少国家干预,促使“混和经济”得到发展,A符合题意,故选A。

 

19.1992年APEC第4届部长会议决定成立秘书处,标志它开始进入实际运作阶段。

澳大利亚、美国等西方国家主张加快APEC机制化步伐,但亚洲国家则认为应稳步前进。

如泰国总理明确表示,如急于成立亚太共同体,发展中国家无法同发达国家竞争。

材料表明APEC

A.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组织B.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难以开展

C.成员国的经济差异制约其发展进程D.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容易实现一体化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区域性经济组织,题干中“澳大利亚、美国等西方国家主张加快APEC机制化步伐,但亚洲国家则认为应稳步前进”“发展中国家无法同发达国家竞争”说明了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差异,同时制约其发展的进程,C符合题意,故选C。

 

20.下图《胆小的农夫》,塑造了19世纪中后期俄罗斯农民形象。

这幅画的特点是高超的艺术技巧、深刻的心理揭示以及画面的完整性。

下列创作理念与该作品最为贴近的是

A.“专注于对自然任意和瞬间的描绘”

B.“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没有见过他”

C.“最美的艺术品就是要传达出艺术家的纯粹的幻想”

D.“色彩的目的,是表达画家的需要,而不是看事物的需要”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世界文学艺术。

题干中“19世纪中后期俄罗斯农民形象”是对俄罗斯农民真实情况的反映,属于现实主义风格,而A属于印象派风格,B反映该流派的画风注重表现现实,属于现实主义风格,符合题意,C属于浪漫主义风格,D强调表达画家的思想,属于现代主义画派的创作理念,故选B。

 

二、综合题:

共7题

21.自汉武帝以来的历代盐法改革典型地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商业政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至西汉之初,战国商业自由发展的势头在武帝时期止步。

帝国政府出于财政的考量,以行政手段介入商业。

如果说还有什么动机,就是桑弘羊所担心的“罢盐铁以资豪强”“私门成党”。

帝国政府以国家身份介入商业流通,官方经营盐铁(官产、官收、官运、官销)的方式,不论是在两汉,还是在而后历代王朝都时断时续。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安史乱后,刘晏对盐法进行了系统改革,“于出盐之乡置盐官,收盐户所煮之盐,转鬻于商人,任其所之”。

盐商在盐司纳榷取盐后,在转卖过程中不再加税,对于各地所设的针对盐商的征取,“晏奏罢州县率税”。

——据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三 洪武三年,山西行省言:

“大同粮储,自陵县运至太和岭,路远费烦。

请令商人于大同仓入米一石,太原仓入米一石三斗,给淮盐一小引(凭证)。

”……帝从之。

召商输粮而与之盐,谓之开中。

其后各行省边境,多召商中盐以为军储。

……各边开中商人,招民垦种,筑台堡自相保聚,边方菽粟无甚贵之时。

——《明史·食货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朝政府“以行政手段介入商业”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

(2)据材料二,概括刘晏盐法改革的主要举措。

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盐法改革有何显著特征?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初盐法改革的积极影响。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商业政策含义的理解。

【答案】

(1)方式:

盐铁官营。

目的:

增加财政收入;打击富商大贾的势力;巩固君主专制统治。

(2)举措:

盐业商运商销;减轻盐商税负。

特征:

官商共利。

(3)影响:

充实了军粮储备;有利于边疆开发;促进晋商崛起。

理解:

统治者重视商业;发展官营商业;官商结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古代中国的商业。

(1)问,“方式”从材料信息“官方经营盐铁”得出;根据材料“出于财政考量”“担心私门成党”可以得出增加政府收入,打击富商大贾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还可得出巩固君主专制统治。

(2)问,“主要举措”依据材料信息“转鬻商人,任其所之”“奏罢州县率税”可以概括出来;“显著特征”需要与材料一相比,即引入商人和商业机制,允许商人参与经营,保护商人,因此得出官商共利。

第(3)问,“积极影响”从材料信息“军储”“各边招民垦种”可以概括出充实军粮储备、开发边疆;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晋商崛起。

“对古代商业政策含义的理解”,要综合上述材料,全面、准确理解古代商业政策的含义是抑制商业发展,并对此加以批判性理解。

 

22.近代中国社会认识和汲取西学的历程充满艰辛曲折。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汲取西学过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下起步的,又徐徐地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其故何由?

盖中国之制器也,儒者明其理,匠人习其事,造诣两不相谋,故功效不能相并。

……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

——《同治朝筹办洋务始末》卷二五

材料二 中国驻法大使郭嵩焘的翻译马建忠,于1877年写信给李鸿章汇报来欧洲的思想认识,指出欧洲各国“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

……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

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

——摘编自郑大华《晚清思想家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材料三 戊戌维新勃起于甲午战败之后。

实由同、光变法运动孕育发展而成。

然青出于蓝,后来居上。

……至戊戌则兼欲师用西洋之政教。

盖西学传播,得译书、留学、报馆、学校之助而渐深入普及。

当时士大夫之世界知识既较丰于同治诸公,其政治思想亦更合乎近代之标准。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李鸿章认为中国“火器万不能及”的原因,概括他提出的自强主张。

(2)19世纪晚期,洋务思想家对于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化,请据材料二加以说明。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

(要求:

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80字左右)

【答案】

(1)原因:

中国制器存在“理”“事”分离的弊端。

主张:

引进西方机器来制造机器;增设科举科目培养实用人才。

(2)说明:

承认西方政制的优越性;认为西学也有本末之分。

(3)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化探索。

(1)问,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进行分析概括即可,关键是要注意表述准确、概括全面。

(2)问,解题时要在上一问的基础上,即懂得材料一反映了洋务派的学习停留在“器物”层次,分析材料二的关键信息,即省略号后面的材料。

第(3)问,本问属于开放性设问,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解题时首先要明确论证的观点,即题序中陈旭麓关于“中体西用”的论述;然后根据题序中观点的三个层次,结合三段材料的关键信息,以及洋务运动及其影响、戊戌变法及其影响的相关内容,寻找相关论据。

需要注意的是,三个层次的论据必须与相关观点一一对应,这样才能体现史论结合。

同时,要注意表述准确、流畅,逻辑清楚。

 

23.近代美国和德国所确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不同的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宪法的缔造者们真正有分歧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在多大程度上把各州权利融入联邦权力,以及他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自己的独立。

如果国民按人数或按选区选举,人口较少的州必定完全受到压制。

如果是按州而不是人数选举代表,则永不能获致必要的联合,旧邦联的所有弊端将永远保留下去。

——摘编自[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

材料二 美国议会民主制的最大特点……在于地方分权,并且在分权的幌子下又隐藏着集权的本质,即通过相互制衡把权力集中在最高权力机关的大多数人手中。

但宪法规定,若两院议员2/3多数认为必要,可提出对联邦宪法的修正案,经适当方式批准后即可生效,赋予宪法必要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而增加了联邦宪法的生命力。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材料三 帝国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命议会主席、召开和解散联邦议会。

帝国议会按照普遍的、直接的、秘密的选举制选出,然而,它未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帝国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因为一切法律和其他决议都必须取得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方能生效。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宪法的缔造者们”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结合1787年宪法内容,指出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2)美国议会民主制开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新模式。

据材料二,归纳美国议会民主制的特点。

(3)据材料三,概述德国代议制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对近代美、德代议制的不同特征有何认识?

【答案】

(1)问题:

联邦政府与各州的权力分配;大州和小州的矛盾。

解决:

联邦政府拥有大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国会选举中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确定。

(2)特点:

地方权力与联邦权力相互制衡;以权力分立防止过度集权。

(3)特征:

选举:

议会选举体现民主性,但未能组成政府;

议会立法:

议会拥有立法权,但不能监督政府;议会立法受行政权力控制。

成因:

德国在长期分裂后完成统一,巩固统一成为首要问题;普鲁士专制色彩浓厚,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

(4)认识:

美德代议制的差异是由各自国情决定的;权力制衡方面的差异影响民主政治的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近代美国、德国的代议制。

(1)问,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的基本能力及基础史实的掌握情况。

解题的关键是要完整的理解材料信息,从材料中较易得出联邦政府与各州的权力分配问题,还要从议会名额分配的争议中看到大州与小州的矛盾。

由此才能结合所学知识中完整地得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据材料归纳美国代议制的特点,同样也需要对材料的完整解读,既要看到地方权力与联邦权力相互制衡,还要注意以权力的分立来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