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校园里常见热带植物.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7630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1.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大学校园里常见热带植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海南大学校园里常见热带植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海南大学校园里常见热带植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海南大学校园里常见热带植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海南大学校园里常见热带植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南大学校园里常见热带植物.docx

《海南大学校园里常见热带植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大学校园里常见热带植物.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南大学校园里常见热带植物.docx

海南大学校园里常见热带植物

泽米苏铁

ZamiafurfuraceaeL.f

别称:

美洲铁、墨西哥铁、鳞秕泽米铁、糠叶美洲苏铁、美叶凤尾蕉

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

苏铁纲Cycadopsida

苏铁目Cycadales

泽米铁科Zamiaceae

泽米铁属Zamia

形态特征

  美洲铁为中型观叶植物,主干高15-30厘米,单干或有分枝,有的为多头型丛生状,粗壮,干表密被暗褐色一轮轮叶痕。

多年生的老干基部茎盘处的不定芽可萌发成幼小的萌蘖,称为吸芽。

地下部为肉质粗壮的须根系。

叶为大型偶数羽状复叶,生于茎干顶端;叶革质硬,叶长30-60厘米,叶柄长15-20厘米。

羽状小叶7-12对,小叶长椭圆形,基部2/3处全缘,小叶缘上端密生坚硬钝形锯齿,叶背可凤明显的脉纹。

雌雄异株,雄花序松球状,度10-25厘米,雌花序似掌状。

产地 美洲铁原产于墨西哥,我国近年新引进栽培。

 

  

植物名称:

青棕

  拉丁文名:

Ptychospermamacarthurii

  别名:

马氏射叶椰子

  科属:

棕榈科、射叶椰子属。

产地分布

  原产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中南部至澳大利亚东北部地区,现在澳洲各地种植很广,我国华南各地有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常绿大灌木,茎干细长丛生,高可达3-8米,具竹节环痕,羽状复叶,每叶有10-12对小叶,小叶阔线形,长25-30厘米,宽2-4厘米,先端宽钝截状有缺刻,排列整齐,穗状花序腋生,雌雄同株,果实椭圆形,长1.5厘米,熟时鲜红色。

生态习性

  性喜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耐半阴,较耐寒,生长适温为23-28℃。

栽培对土壤要求不严,偏酸性或偏碱性的土壤中都能生长,但以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偏酸性壤土最佳。

编辑本段园林用途

  适应性广,生长较快,适宜庭院种植与盆栽,观赏效果较好。

也可植于建筑物背景植物的外侧,观赏价值较好。

钢竹

  【学名】:

P.viridis

  【科名】:

禾本科

  【属名】:

钢竹属

  【形态特征】:

秆高10~15m,径4~9cm,挺直,淡绿色,分枝以下的秆环不明显;新秆无毛,微被白粉,老秆仅节下有白粉环,秆表面在扩大镜下可见白色晶状小点。

箨(tuo)鞘无毛,乳黄色或淡绿色底上有深绿色纵脉及棕褐色斑纹;无箨耳;箨舌近截平或微弧形,有细纤毛;箨叶狭长三角形至带状,下垂,多少波折。

每小枝有2~6叶,有发达的叶耳与硬毛,老时可脱落;叶片披针形,长6~16cm。

笋期5~7月。

钢竹(5张)

  【习性】:

阳性,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寒。

抗性强,能耐-18℃低温,微耐盐碱,在PH8.5左右的碱土和含盐0.1%的盐土上能生长。

  【产地】:

原产中国,分布于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以南广大地区。

  园林中常见栽培有2个变型:

  1、槽里黄钢竹(绿皮黄筋竹)

  f.houzeauanaCD.ChuetC.S.Chao:

秆绿色,着生分枝一侧的纵槽为金黄色。

为庭园观赏竹种之一。

  2、黄皮钢竹(黄皮绿筋竹)

  f.youngiiCD.ChuetC.S.Chao:

秆常较小,金黄色,节下面有绿色环带,节间有少数绿色纵条;叶片常有淡黄色纵条纹。

竹秆金黄色颇美观,是庭园常见观赏竹种。

  【园林用途】:

常植于庭园曲径、池畔、溪涧、山坡、石际、天井、景门,以至室内盆栽观赏。

昆士兰伞木

昆士兰伞木(别名澳洲鸭脚木)

株形优雅,易于管理,是理想的室内观叶植物。

但目前多由南方引进,成本较高。

通过栽培笔者发现,只要保持15℃至30℃的气温,一年四季均可扦插繁殖大叶伞。

茎干直立,少分枝,初生枝干绿色,后逐渐木质化;表皮呈褐色,平滑。

叶为掌状复叶,小叶数随成长而变化较大,幼年时3-5片,长大时9-12片,可多达16片。

中文学名:

昆士兰伞木

拉丁学名:

Scheffleramacorostachya

别称:

昆石兰遮树、澳洲鸭脚木、方式叶鹅掌柴、伞树、大叶伞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蔷薇亚纲

目:

伞形目

科:

五加科

属:

鸭脚木属

分布区域:

原产澳大利亚及太平洋中的一些岛屿。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可达30~40米。

茎杆直立,少分枝,嫩枝绿色,后

呈褐色,平滑。

叶为掌状复叶,小叶数随树木的年龄而异,幼年时3~5片,长大时5~7片,至乔木状时可多达16片。

小叶片椭圆形,先端钝,有短突尖,叶缘波状,革质,长20~30厘米,宽10厘米,叶面浓绿色。

有光泽,叶背淡绿色。

叶柄红褐色,长5~10厘米。

用播种与扦插繁殖,播种应随采随播。

鹅掌柴

  

鹅掌柴

鹅掌柴,鸭脚木,亦称伞树。

五加科,几种热带常绿灌木或乔木的统称,能耐弱光条件,广泛栽作室内观叶植物。

∙ 查看精彩图册

中文学名:

鹅掌柴

拉丁学名:

Scheffleraoctophylla(Lour.)Harms

别称:

手树,鸭脚木,小叶伞树,矮伞树,舍夫勒氏木。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伞形目

科:

五加科

属:

鹅掌柴属

花期:

11-12月

产地:

中国

  水培鹅掌柴

黄绿鹅掌柴,叶片黄绿色。

  亨利鹅掌柴,叶片大而杂有黄斑点。

鹅掌藤,常绿灌木。

小叶7~9枚,长圆形,全缘。

产于海南、台湾、广西。

  放射叶鹅掌柴,常绿乔木。

掌状复叶,小叶5~8枚,有光泽,有明显脉纹。

产于澳大利亚。

  短序鹅掌柴,灌木。

小叶5~11枚,先端尾尖,有时呈镰刀状。

产于云南、贵州、四川及湖北。

  台湾鹅掌柴,常绿小乔木。

掌状叶,小叶4~7枚,先端尾尖,全缘,有叶柄。

  澳大利亚鹅掌柴。

地理分布

  原产南洋群岛、我国广东、福建等亚热带雨林,日本、越南、印度也有分布。

现广泛植于世界各地。

喜温暖、湿润、半阳环境。

宜生于土质深厚肥沃的酸性土中,稍耐瘠薄。

形态特征及用途

  常绿大乔木或灌木,栽培条件下株高30~80cm不等,在原产地可达40m。

分枝多,

  鹅掌柴

枝条紧密。

掌状复叶,小叶5~9枚,椭圆形,卵状椭圆形,长9~17cm,宽3~5cm,端有长尖,叶革质,浓绿,有光泽。

花小,多数白色,有香气,花期冬春;浆果球形,果期12月至翌年1月份。

  株形丰满优美,适应能力强,是优良的盆栽植物。

适宜布置客厅书房及卧室。

春、夏、秋也可放在庭院蔽荫处和楼房阳台上观赏。

也可庭院孤植,是南方冬季的蜜源植物。

叶和树皮可入药。

  能给吸烟家庭带来新鲜的空气。

叶片可以从烟雾弥漫的空气中吸收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并通过光合作用将之转换为无害的植物自有的物质。

另外,它每小时能把甲醛浓度降低大约9毫克。

生活习性

  鹅掌柴喜半阴,在明亮且通风良好的家内可较长时间观赏。

如室内每天4小时左右的直射光即能生长良好。

有黄、白斑纹的品种如光照太弱或偏施氮肥都会使其斑纹模糊,从而失去了原有特征。

  

与澳洲鸭脚木的区别

  [3]澳洲鸭脚木株形优雅,易于管理,是理想的室内观叶植物。

但目前多由南方引进,成本较高。

通过栽培笔者发现,只要保持15℃至30℃的气温,一年四季均可扦插繁殖大叶伞。

茎干直立,少分枝,初生枝干绿色,后逐渐木质化;表皮呈褐色,平滑。

叶为掌状复叶,小叶数随成长而变化较大,幼年时3-5片,长大时9-12片,可多达16片。

  鹅掌柴,鸭脚木,亦称伞树。

五加科,几种热带常绿灌木或乔木的统称,能耐弱光条件,广泛栽作室内观叶植物。

盆架子

 盆架子:

Alstoniascholaris

  盆架子

  英文名:

PrettyleafWinchia

  别名:

岭刀柄、山苦常、鸭脚常,面盆架子,亮叶面盆架子、阿斯通木、摩那、厚果鸡骨常山、白叶糖胶、粉叶鸡脚树

  科属:

夹竹桃科(Apocynaceae)鸡骨常山属(Alstonia)

  产地:

海南岛和云南,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

原产马来群岛。

  因其对空气污染抵抗力强,树形雄伟,庇荫良好,端正优美,生长迅速,是作为行道树、风景树的一个较好品种。

对二氧化硫抗性中等;受害落叶,但能不断长新叶。

可作工厂绿化

  盆架子

树。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30m,胸径1m以上。

树皮浅褐色,大枝开展,具乳汁。

叶对生或3~4枚轮生,纸质,椭圆形、长圆形或披针形,长7~20cm,叶表有光泽。

聚伞花序顶生,多花,花白色。

蓇葖果细长,两端具柔软缘毛。

  木材浅黄褐或浅黄褐微绿,心边材区别不明显;有光泽;无特殊气味;滋味微苦。

生长轮不明显或略明显,

  盆架子

轮间呈深色带;散孔材;管孔略小至中,在肉眼下可见,放大镜下略明显;径列;侵填体未见。

轴向薄壁组织在肉眼下可见,放大镜下明显;离管带状。

木射线稀至中;甚细至略细,在放大镜下略明显;在肉眼下径切面上射线斑纹略明显。

  秋季开花,绿白色。

果实长线形,枝条开展呈水平状,层层有序,树冠优美,为高级的庭园绿荫观赏树及行道树。

但是要注意的是开花后的味道很浓,建议不要在同一地方种植多株。

基本性质

  纹理直,结构细,均匀;木材轻;硬度中;干缩小;强度低。

干燥快,稍开裂;不耐腐,不抗虫,常有家天

  盆架子

牛危害,易感染蓝色变菌,防腐剂容易浸注;切削容易,切面光滑;油漆后光亮性差;胶粘有时不易;握钉力弱,但易钉钉。

生长习性

  盆架子原产马来群岛,宜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喜阳光,喜温暖至高温环境,越冬不宜低于-5℃,喜湿润怕干燥,环境湿度宜保持在50%以上,根系发达,有一定抗风能力,适生于深厚肥沃疏松的酸性沙壤土;对二氧化硫抗性中等;受害落叶,但能不断长新叶。

灯架树

基本信息

  

  

Alstoniascholaris

  【科属】:

夹竹桃科(Apocynaceae)鸡骨常山属(Alstonia)

  【英文名】:

PrettyleafWinchia

  【中文名】:

灯架树

  【别名】:

岭刀柄、山苦常、鸭脚常,面盆架子,亮叶面盆架子、阿斯通木、摩那、厚果鸡骨常山、白叶糖胶、粉叶鸡脚树

产地分布

  海南岛和云南,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

宏观特征

  木材浅黄褐或浅黄褐微绿,心边材区别不明显;有光泽;无特殊气味;滋味微苦。

生长轮不明显或略明显,轮间呈深色带;散孔材;管孔略小至中,在肉眼下可见,放大镜下略明显;径列;侵填体未见。

轴向薄壁组织在肉眼下可见,放大镜下明显;离管带状。

木射线稀至中;甚细至略细,在放大镜下略明显;在肉眼下径切面上射线斑纹略明显。

基本性质

  纹理直,结构细,均匀;木材轻;硬度中;干缩小;强度低。

干燥快,稍开裂;不耐腐,不抗虫,常有家天牛危害,易感染蓝色变菌,防腐剂容易浸注;切削容易,切面光滑;油漆后光亮性差;胶粘有时不易;握钉力弱,但易钉钉。

主要用途

  只能做家具的隐背部分及胶合板的芯板。

  没有乳汁迹的部分可做包装箱、盒,雕刻,火柴杆、盒,房屋建筑上用作天花板、隔板、百叶窗等,木屐,机模,床板,绝缘材料等。

  并可制普通铅笔杆。

发财树

 学名:

Pachiramacrocarpa

  结果的发财树

  科别:

木棉科,瓜栗属

  别名:

发财树、瓜栗、中美木棉、鹅掌钱 马拉巴栗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树高8-15m,掌状复叶,小叶5-7枚,枝条多轮生。

花大,长达22.5cm,花

发财树图册(18张)

瓣条裂,花色有红、白或淡黄色,色泽艳丽。

4-5月开花,9-10月果熟,内有10-20粒种子,大粒,形状不规则,浅褐色。

喜高温高湿气候,耐寒力差,幼苗忌霜冻,成年树可耐轻霜及长期5-6C低温,华南地区可露地越冬,以北地区冬季须移入温室内防寒,喜肥沃疏松、透气保水的沙壤土,喜酸性土,忌碱性土或粘重土壤,较耐水湿,也稍耐旱。

以种子繁殖为主。

种子在秋季成熟,宜随采随播。

室内观赏多作桩景式盆栽。

为加速成长可先地栽,后上盆。

园林用途

  庭园和行道树、盆栽、种子炒熟如花生。

树干工制纸浆、种子可制罐头

园林用途

  庭园和行道树、盆栽、种子炒熟如花生。

树干工制纸浆、种子可制罐头

园林用途

  庭园和行道树、盆栽、种子炒熟如花生。

树干工制纸浆、种子可制罐头

软叶刺葵

  软叶刺葵

【植物名称】:

美丽针葵

  【别名】:

软叶刺葵

  【拉丁名】:

Phoenixrobelenii

  【科名】:

棕榈科

  【属名】:

刺葵属

  【适应地区】:

华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主要城市:

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广州、佛山、顺德、东莞、惠州、汕头、台北、柳州、桂平、个旧),热带季雨林及雨林区(主要城市:

海口、三亚、琼海、高雄、台南、深圳、湛江、中山、珠海、澳门、香港、南宁、钦州北海、茂名、景洪)

  【生态分类】:

木本植物>常绿灌木类

  【观赏分类】:

荫木类

  【高度范围】:

1—3(M)

  【形态特征】:

姿态纤细柔美

  【生长习性】:

中性,多湿气候,耐干旱瘠薄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春夏移植,小苗带宿土,大苗带土球

  【景观用途】:

行道树、园景树、风景林

形态特征

  

  软叶刺葵

叶羽状全裂,长1m,常下垂,裂片长条形,柔软,2排,近对生,长20-30cm,宽1cm,顶端渐尖而成一长尖头,背面沿叶脉被灰白色鳞粃,下部的叶片退化成细长的刺。

肉穗花序生于叶丛中,长30-50cm,花序轴扁平,总苞1,上部舟状,下部管状,与花序等长,雌雄异株,雄花花萼长1mm,3齿裂,裂片3角形,花瓣3,披针形,稍肉质,长9mm,具尖头,雄蕊6,雌花卵圆形,长4mm。

果矩圆形,长1.4cm,直径6mm,具尖头,枣红色,果肉薄,有枣味。

产地分布

  原产印度、缅甸、泰国及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广东有栽培

编辑本段夏威夷椰子、袖珍椰子、软叶刺葵的区别

  一、

  

株高差别明显:

  夏威夷椰子:

株高1-3米

  袖珍椰子:

株高不超过1米

  软叶刺葵:

高2-4米

  二、外观形态差别明显:

  夏威夷椰子:

呈丛生状生长

  袖珍椰子:

几枝生在一起,但没有夏威夷椰子那么明显的丛生状生长。

  软叶刺葵:

单干

  三、叶子差别明显:

  夏威夷椰子:

羽状全裂,裂片披针形。

互生。

  袖珍椰子:

羽状复叶,全裂,裂片宽披针形。

比夏威夷椰子的叶片宽多了!

  软叶刺葵:

叶羽状全裂,长1m,常下垂,裂片长条形,柔软,2排,近对生,长20-30cm,宽1cm,顶端渐尖而成一长尖头,背面沿叶脉被灰白色鳞粃,下部的叶片退化成细长的刺。

蒲葵

[1]名称:

蒲葵

  别名:

扇叶葵、葵扇叶

  蒲葵

、蓬扇树(《广西中兽医药植》、葵扇木(《陆川本草》)。

  学名:

Chinesefanpalm拉丁名:

Livistonachinensis 是棕榈科,蒲葵属植物。

形态特征

  蒲葵,学名:

LivistonachinensisR.Br,又名葵树、扇叶葵、葵竹、铁力木,棕榈科蒲葵属,单干型常绿乔木,高达20米。

树冠紧实,近圆球形,冠幅可达8米。

叶扇形,宽1.5-1.8米,长1.2-1.5米,掌状浅裂至全叶的

  蒲葵

1/4-2/3,着生茎顶,下垂,裂片条状披针形,顶端长渐尖,在深裂为2,叶柄两侧距骨支沟刺,叶鞘褐色,纤维甚多。

肉穗花序腋生,长1米有余,分枝多而疏散,花小,两性,通常4朵聚生,花冠3裂,几乎达基部,花期3-4月份。

核果椭圆形,状如橄榄,熟时亮紫黑色,外略被白粉,果熟期为10-12月份。

核果椭圆形,状如橄榄,长1.8-2.2cm,径1-1.2cm,黑褐色。

种子椭圆形,长1.5cm,直径0.9cm。

花期4月。

老人葵

 学名:

WashingtoniafiliferaWendl.

  

  拉丁名:

Washingtoniafilifera

  别名:

老人葵,华盛顿葵

  科属:

棕榈科

属:

丝葵属

是美丽的风景树,福建汇百川园艺技术人员介绍说老人

  

葵干枯的叶子下垂覆盖于茎干似裙子,有人称之为“穿裙子树”,奇特有趣;叶裂片间具有白色纤维丝,似老翁的白发,又名“老人葵”。

宜栽植于庭园观赏,也可作行道树。

  这是棕榈科植物中较耐寒的种类之一,可耐-6℃的低温,抗风抗旱力均很强,生长迅速,树干直而挺拔,基部显著膨大,,粗壮而呈红褐色的树干格外引人注目。

  成年树高大雄伟,最高可达20m,头径50-90cm,树冠优美,叶大如扇,四季常青。

掌状叶裂片间在幼时具白色的卷曲的丝状纤维,能给人一种遐想万缕的感受。

此品种遍植于美国加州的公路旁,差不多成为加州马路树的标志,有人称之为加州蒲葵,在公路两旁,由华盛顿葵构成的美丽景观会给驾乘人员一种愉悦的视觉享受,足以消除旅途疲劳。

除了作为道路绿化树种外,被大量应用为园景树、行道树,或装点于立交桥畔、别墅宾馆。

在公园、广场、河滨等较宽阔地带,孤植或群植,营造出绮丽多姿的热带、亚热带风光。

丝葵

【植物名称】:

丝葵

丝葵(6张)

  【别名】:

老人葵、华盛顿棕榈

  【英文名】:

CaliforniaWashingtonPalm

  【拉丁名】:

Washingtoniafilifera(Lind.exAndre)H.Wendi.

  【科名】:

棕榈科

  【属名】:

棕榈属

  【适应地区】:

华南

形态特征

丝葵(8张)

树干粗壮通直,近基部略膨大。

树冠以下被以垂下的枯叶。

叶簇生干顶,斜上或水平伸展,下方的下垂,灰绿色,掌状中裂,圆形或扇形折叠,边缘具有白色丝状纤维。

肉穗花序,多分枝。

花小,白色。

核果椭圆形,熟时黑色。

花期6-8月。

  【生态分类】:

木本植物>常绿乔木类

  【观赏分类】:

荫木类

  【高度范围】:

20(M)

大花紫薇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大花紫薇

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speciosa(L.)Pers.,属于千屈菜科,株高约5~12公尺,叶对生,长椭圆形或长卵形,先端锐,全。

夏季5~8月间开花,顶生,圆锥花序,花瓣六枚,花冠大,紫或紫红色,花瓣卷皱状;蒴果圆形,成熟茶褐色;盛开时幽柔华丽,极为出色,为庭园绿荫树、行道树之高级树种。

原产于印度、中国、澳洲。

现在主要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澳洲、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及中国的广东、广西、福建。

大花紫薇俗称巴拿巴,盛产于菲律宾群岛。

在菲律宾,人们传统上用巴拿巴的叶泡茶以对抗糖尿病和肥胖症(Garcia等,J.PhilippineMedicalAssociation,1940,20,395)。

现在,日本每年从菲律宾、巴西等国进口上千吨巴拿巴叶用于生产降糖保健茶。

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巴拿巴叶的提取物(Glucosol)作为降血糖和减肥保健品已在市场上销售。

别名:

鹭鸶花、五里香、红薇花、百日红、佛泪花、满堂红、怕痒花、猴刺脱、紫梢、痒痒花、宝幡花、五爪金龙、爆炸树。

紫薇

千屈菜科紫薇属双子叶植物千屈菜科紫薇属双子叶植物

中文学名:

紫薇

拉丁学名:

Lagerstroemiaindica

别称:

入惊儿树、百日红、满堂红、痒痒树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桃金娘目

科:

千屈菜科

属:

紫薇属

种:

紫薇

分布区域:

亚洲南部及澳洲北部。

中国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均有分布,

  紫薇

  紫薇

[4]

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在江苏紫薇基地人工培育,数量大。

紫薇为小乔木,有时呈灌木状,高3~7米;树皮易脱落,树干光滑。

幼枝略呈四棱形,稍成翅状。

叶互生或对生,近无柄;叶子呈椭圆形、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3~7厘米,宽2.5~4厘米,光滑无毛或沿主脉上有毛。

圆锥花序顶生,长4~20厘米;花径2.5~3厘米;花萼6浅裂,裂片卵形,外面平滑;花瓣6,紫色、红色、粉红色或白色,边缘有不规则缺刻,基部有长爪;雄蕊36~42,外侧6枚花丝较长;子房6室。

蒴果椭圆状球形,长9~13毫米,宽8~11毫米,6瓣裂。

种子有翅。

花期6~9月,果期10~11月。

树干愈老愈光滑,用手抚摸,全株会微微颤动。

  宋代诗人杨万里诗赞颂:

“似痴如醉丽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

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

”明代薛蕙也写过:

“紫薇花最久,烂熳十旬期,夏日逾秋序,新花续放枝。

”北方人叫紫薇树为“猴刺脱”,是说树身太滑,猴子都爬不上去。

它的可贵之处是无树皮。

物以稀为贵,世界上千树万木之中有几种是无皮的?

年轻的紫薇树干,年年生表皮,年年自行脱落,表皮脱落以后,树干显得新鲜而光滑。

老年的紫薇树,树身不复生表皮,筋脉挺露.莹滑光洁。

紫薇树长大以后,树干外皮落下,光滑无皮。

如果人们轻轻抚摸一下,立即会枝摇叶动,浑身颤抖,甚至会发出微弱的“咯咯”响动声。

这就是它“怕痒”的一种全身反应,实是令人称奇。

[5]

樟树

  

樟树(叶片上有两个心点)

樟树是樟科常绿大乔木,别名香樟(杭州)、木樟、乌樟(四川)、芳樟、番樟、香蕊、樟木子、小叶樟。

原产中国南部各省,台湾、越南、日本等地亦有分布。

樟树亦是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金华市、江苏省无锡市、江西省南昌市、上饶市、景德镇市、樟树市、安徽省马鞍山、安庆市、湖南省长沙市、衡阳市、湖北省鄂州市、四川省绵阳市、自贡市、贵州省贵阳市的市树。

∙ 查看精彩图册

中文学名:

樟树

拉丁学名:

Cinnamomumcamphora(L.)Presl.

别称:

木樟、乌樟、芳樟树、番樟、香蕊、樟木子、香樟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樟目

科:

樟科

属:

樟属

分布区域:

分布在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等省区。

别名:

香樟

形态特征

樟树

树是属于樟科的常绿性乔木。

高可达50米,树龄成百上千年,可称为参天古木,为优秀的园林绿化林木。

树皮幼时绿色,平滑;老时渐变为黄褐色或灰褐色纵裂。

冬芽卵圆形。

叶薄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0厘米,宽3.5—5.5厘米,顶端短尖或近尾尖,基部圆形,离基3出脉,近叶基的第一对或第二对侧脉长而显著,背面微被白粉,脉腋有腺点。

花黄绿色,春天开,圆锥花序腋出,又小又多。

球形的小果实成熟后为黑紫色,直径约零点五公分;花期4—5月,果期8—11月。

  灰褐色的树皮有细致的深沟纵裂纹。

樟树全株具有樟脑般的清香,可驱虫,而且永远不会消失。

叶互生,纸质或薄革质,树干有明显的纵向龟裂,极容易辨认。

据说因为樟树木材上有许多纹路,像是大有文章的意思。

所以就在“章”字旁加一个木字做为树名。

香樟树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深受各地的青睐。

[2]

  樟

樟树的形态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