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示范名校学年度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7052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示范名校学年度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川省示范名校学年度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川省示范名校学年度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四川省示范名校学年度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四川省示范名校学年度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示范名校学年度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docx

《四川省示范名校学年度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示范名校学年度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示范名校学年度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docx

四川省示范名校学年度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

2012-2013学年度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积累与应用(40分)

(一)语言文字应用(14分)

1.下列各选项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舟楫/编辑暴晒/一暴十寒大煞风景/煞有介事

B.翘首/翘尾巴道观/洋洋大观曲突徙薪/曲高和寡

C.熨斗/熨帖识文断字/博闻强识应接不暇/应付自如

D.伺候/伺机呼吁/长吁短叹如法炮制/炮烙之刑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两个错误的一组是()                     

A.庐冢(zhǒng) 逮捕(dǎi)  迸发(bènɡ) 游目骋怀(chěng)

B.跻身(jī)    喝彩(hè)   嫩黄(nèng) 风驰电掣(chè)

C.潭柘寺(zhè)   投奔(bēn)  浸渍(zé)  病入膏肓(huānɡ)

D.肄业(yì)    提供(ɡōnɡ)  豢养(huàn) 挨饿受冻(ái)

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蹉商放浪形骸良辰美景正襟危坐

B.膏粱举案齐眉关怀备至事必恭亲

C.锻炼惠风和畅大快朵颐无精打采

D.安祥震聋发聩冠冕堂皇钟鸣鼎食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藕断丝连轰堂大笑瘦骨伶仃雕梁画栋

B.貌和神离标新立异垂头丧气相形见拙

C.莫可名状和颜悦色凤毛麟角蓦然回首

D.直截了当原形必露磬竹难书曲意逢迎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席间杨六通意气风发,纵论时势,谈锋之健,无人可及,充分展示了他的纵横捭阖之才。

B.小区后面也就是八、九、十号楼后面停放的不知道都是些什么人的车,小区日后的繁荣略见

一斑啊!

C.我和小李出生在同年同月同日,我们的出生时辰双方都记得清清楚楚,我们的兴趣爱好又完全相同,我们真是一对难兄难弟。

D.当记者就更应当追求标新立异,不幸的是,我们今天的一些记者却总是喜欢去当叫花子,干些拾人牙慧的事情。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就东海问题重申:

春晓油气田完全在中国的主权权利范围内,与共同开发无关;在东海

划界问题上,中方不承认所谓“中间线”的立场没有变化。

B.武汉民航业人士表示,作为首批开放台湾游的13个省市中唯一的中部省份,下一批湖北成

为直航点的可能性比较大。

C.今年南方强降雨使我国西南东部、华南、江南、浙闽沿海先后出现大到暴雨,长江、珠江、

西江、闽江等流域部分干流和支流,发生超警戒水位。

D.三名航天员将搭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今年10月飞向太空,任务实施期间,将由一名

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并完成有关空间科学实验操作。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荼”字省作“茶”的写法。

①民间的书写者出于某种考虑,将“荼”字减去一笔,这就成了“茶”字。

②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茶”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③“荼”字简写为“茶”,汉代已露端倪

④在中唐之前“茶”字写作“荼”,这恐怕不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

⑤茶作为饮品,我们都很熟悉

⑥“荼”有多个义项,“茶叶”义是其中之一

A.④⑥⑤②①③B.⑥②①⑤④③

C.⑤④⑥②①③D.⑥④⑤②③①

(二)名篇名句(8分)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群贤毕至,少长成集。

此地有,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列坐其次。

(王羲之《兰亭集序》)

2)桑之落矣,。

三岁食贫。

(《氓》)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4),新妇起严妆。

(《孔雀东南飞并序》)

5)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些白花,有,有。

(朱自清《荷塘月色》)

6)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

7)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8)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

(三)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10分)

9.司马迁的《史记》的体例,分为、、列传、、五部分,为后世纪史提供了范例。

(2分)

10.《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305篇,古时也称“诗三百”。

《诗经》是“六经”之首,其余五经为《》《》《》

《》《》。

而礼、乐、射、、、被称为“六艺”。

(2分)

11.《巴黎圣母院》是国世纪伟大的主义文学家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作品中主要有敲钟人卡西莫多、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甘果瓦,

副主教弗罗洛等人物。

(2分)

12.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4分)

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

“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这孺子”是谁?

请简述“几损我一员大将”这一情节。

(四)语言表达(8分)

13、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品牌进入了中国市场。

其中一些品牌的中文名字很有意思,他们的广告词也让人喜爱。

比如:

饮料Coca-Cola译为“可口可乐”,它有一句广告词是“尽享一杯流动的欢笑”。

请从下面三个外国品牌中挑选一个,给它取一个中文名字,并配上广告词。

(2分)

备选品牌:

著名网球品牌Wilson、著名服装品牌gucci、著名运动服装品牌fila

中文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告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概括我国利用嫦娥一号卫星完成探月一期工程的四个步骤。

(3分)

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准确受控撞击报废在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月球丰富海区域,为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圆满的句号。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1月7日进入200公里环月工作轨道,至2008年10月已经成功在轨运行一年,完成预定探测任务状态良好。

为了充分利用嫦娥一号卫星在轨的宝贵资源,为后续任务开展有关验证实验积累数据和经验,探月工程领导小组决定按照“轨道从高到低,风险从小到大”的原则,应用嫦娥一号卫星开展卫星平台有关实验和卫星变轨能力、轨道测定能力等10余项验证实验。

验证试验从2008年11月8日开始按预定计划顺利实施,卫星轨道由200公里圆轨道降到100公里圆轨道,继而降到远月点100公里、近月点15公里的椭圆轨道,再升回到100公里圆轨道,为探月工程二期积累了技术和宝贵的工程经验。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备受关注的全国首例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对醉驾者孙伟铭二审判处无期的案件终于尘埃落定,由此拉开了全国集中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的序幕。

四川夹江交警在县城挂出了“酒后驾车者医院给你开好了房间”、“酗酒开车是驶向死亡与坟墓的选择”等警示宣传标语,这“雷倒”了众多过往驾驶员,他们认为这种标语太血腥、不够温馨。

请你根据以下要求分别写一条得体的警示标语。

(3分)

针对饮酒驾驶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劝酒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鉴赏(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8分)

混合能源网

有人设想汽车在将来的能源领域发挥一种全新的作用。

他们将停车场称为“搁置的资产”——一种没有投入全部生产能力的发电站。

汽车可以成为一座微型发电站,如果把停车场的所有汽车接入电网,就能产生许多兆瓦的电——相当于一座小型发电站。

如果把全世界所有停车场里停放的汽车都接入电网,产生的电将相当于目前全球消耗量的10倍。

这种想法可能成为能源难题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能源专家们知道,世界经济不可能永远依赖石油和其它碳氢化合物,因此需要开发和利用各种能源,从太阳能和风能,到汽车和地下室的氢燃料电池,还有以玉米和其它植物为燃料的微涡轮机。

目前还没有一个能源网络能够容纳这样的大杂烩。

现在的输电线大多是单向的:

从大型电站输送到家庭、工厂和城市。

美国纵横交错的输电线有30多万公里,输送着占全世界1/4的电力。

去年东部地区的停电事件表明,这一电网连应付目前的能源需求都很困难。

如果能源网络能像因特网一样更分散、更灵活,那就可以通过缩短能源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平均距离而提高效率,网络受高负荷、风暴和恐怖袭击破坏的可能性也会变小。

人们的想法是创建一种灵活的电网,可以双向输送——既输出能源又接受无数家庭输送回来的能源。

有了混合型能源网,讨论矿物燃料与再生能源孰好孰坏就毫无必要了。

而且混合型能源网本身就成了氢燃料的最大优点。

几乎每一种能源都可以用来产生氢,氢又可以转化成电不仅输送到家庭和工厂,也可以让汽车运转。

在混合型能源网中,人类将第一次有可能用任何能源来支持交通运输和电力。

根据这种观点,汽车在将来就有可能成为一种发电站。

未来的汽车里加的将不是汽油,而是氢。

你可以在加气站加气,也可以利用家里的氢储备,你外出上班时太阳能电池和风车就可以把氢储存起来。

如果你需要的能源较少,而得到的能源多于自己的需要,你随时都可以把能源卖给公用事业公司。

只要在用电高峰期、在价钱最高的时候通过能源网把电输送回去,你就可以得到额外的收入。

白天在你上班的时候,你也可以把汽车接入能源网,这又能给你带来一笔额外收入。

从理论上讲,混合能源网可以为电力行业带来一连串的革新。

它可以引起人们对氢燃料汽车的兴趣,并为发电设备开辟消费市场。

当然,这一切要成为现实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障碍。

电力行业需要制定一大堆标准和规范,这很难,但并非不可能——许多聪明的工程师正为此而努力。

更大的难题是让公用事业接受变革。

在许多国家,公用事业都是安于现状的垄断行业。

尽管如此,电力行业已经出现了变革的迹象。

日本由于担心对进口能源的依赖过于严重,于1993年实行了推广太阳能的计划。

现在约17万个日本家庭向电网送电。

一个名叫五百川的1997年在房顶上安装了太阳能装置,当时花了约3.3万美元,其中政府利贴了约1万美元。

此后,他每年通过向电力公司卖电获得收入约460美元,足以抵消家里的电费。

美国、新西兰和德国等地都出现了这种趋势。

当然,开放能源网对印度等电力供不应求的国家最有好处。

由于常常停电,印度的糖生产商已经开始用甘蔗发电了。

16.下列对“混合能源网”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A.开发和利用各种能源并将它们容纳在一个共同的能源网络中。

B.将停车场停放的汽车接入电网使它成为一座小型发电站。

C.一种可通过缩短能源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平均距离而提高效率,受高负荷、风暴及恐怖袭击

破坏可能性变小的能源网络。

D.一种既能输出能源又能接受家庭、工厂、城市输送回来的能源双向输送的灵活电网。

17.下列对“这种想法可能成为能源难题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混合能源网还只是理论上的一个创意,现在的电网连应付目前的能源要求都很困难,具体实

施还缺乏基础和条件。

B.目前还没有能容纳太阳能、风能,以及汽车和地下室的氢燃料电池及玉米和其他植物为燃料

提供的能源的网络。

C.许多国家的公用事业都是安于现状的垄断行业,电力行业又面临重新制定很多标准和规范的

障碍,他们很难接受混合能源网带来的变革。

D.目前大型电站输送电网都是单向的,不能成为既输出能源又接受能源输送回来的混合型能源

网络。

18.下列表述不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尽管目前电力行业很难接受混合能源网的变革,但日本、美国、新西兰、德国及印度等国都

已经出现了开放能源网的迹象。

B.世界经济对石油和其它碳氧化合物的依赖使人们去设想建立开发和利用各种能源的混合能源

网。

C.混合能源网几乎能使任何一种能源由氢向电转化,这就使得人们所关注的矿物燃料与再生能

源孰好孰坏的问题再也没有讨论的意义。

D.混合能源网能使停车场的的汽车成为不用汽油而加氢的一种发电站,从而使停车场不再被人

们称为“搁置的资产”。

1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汽车是一种没有投入全部生产能力的发电站,如果能把停车场内停放的汽车接入电网,产生

的电将相当于目前全球消耗量的10倍。

B.美国纵横交错的单向输电线输送着占全世界1/4的电力,这—电网很难应付目前的能源要

求,因此只要将它接入混合能源网就能使它更加灵活高效。

C.因为每一种能源都可以产生氢,以利用氢燃料为最大优点的混合能源网将使人类有可能用任

何能源来支持交通运输和电力。

D.混合能源网能使家庭发电装置将多于自己需要的能源卖给公用事业公司,家庭在用电高峰期

高价卖出能源将获得可观的额外收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3题。

(15分)

鸣机夜课图记

蒋士铨

吾母姓钟氏,幼与诸兄从先祖滋生公读书,十八归先府君。

时府君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

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历困苦空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戚党人争贤之。

府君由是得复游燕赵间,而归吾母及铨寄食外祖家。

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

既识,即拆去。

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

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先外祖家素不润,历年饥大凶,益窘乏。

时铨衣服冠履,皆出于母。

母工纂绣组织,凡所为女红,携于市,人辄争购之;以是铨无褴褛状。

记母教铨时,组紃纺绩之具,毕置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

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

儿怠,则少加夏楚①,旋复持儿而泣曰:

“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

”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

“可以醒矣。

”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

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

诸姨尝谓母曰:

“妹一儿也,何苦乃尔?

”对曰:

“子众可矣;儿一,不肖,妹何托焉!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

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

母视铨,辄无言而悲。

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

“母有忧乎?

”曰:

“然!

”“然则何以解忧?

”曰:

“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

”铨诵声琅琅然,母微笑曰:

“病少差矣。

”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十岁父归。

先府君每决大狱,母辄携儿立席前曰:

“幸以此儿为念!

”府君数颔之。

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弃之,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

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亦益是以严。

又十载归,卜居于鄱阳,己巳,有南昌老画师游都阳,能图人状貌。

铨延之为母写小像,因请于母,且问:

“母何以行乐,当图之以为娱。

”母愀然曰:

“呜呼!

自为蒋氏妇,常以不及奉舅姑盘匝为恨;而处忧患哀恸间数十年,凡哭父,哭母,哭儿,哭女夭折,今且哭夫矣。

未亡人欠一死耳,何乐为?

“铨跪曰:

“虽然,母志有乐得未致者,请寄斯图也可乎?

”母曰:

“苟吾儿及新妇能习于勤,不亦可乎?

鸣机夜课,老妇之愿足矣,乐何有焉?

”铨于是退而语画士,乃图秋夜之景;虚堂四敞,一灯荧荧,高梧萧疏,影落檐际,堂中列一机,画吾母坐而织之,妇执纺车坐母侧;檐底横列一几,剪烛自照,凭画栏而读者,则铨也。

阶下假山一,砌花盆兰,婀娜相倚,动摇于微风凉月中,其童子蹲树根捕促织为戏。

图成,母视之而欢。

铨谨按吾母生平勤劳,为之略。

[注]①夏楚:

打。

2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工纂绣组织组织:

纺织、编织

B.十八归先府君归:

归来,回来

C.即怒而弃之弃:

不理睬

D.铨延之为母写小像延:

邀请

2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现蒋母钟氏严以教子并以儿子的成长为忧乐的一组是()

①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

②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

③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

④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矣

⑤母辄携儿立席前曰:

“幸以此儿为念!

⑥苟吾儿及新妇能习于勤,不亦可乎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

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家道日益衰落,蒋母带着儿子寄食在外祖父家,仍然乐观安适,受到亲戚和族人的称道。

B.蒋母根据幼儿特点,将竹枝削刻成汉字各种笔画,合而成字教四岁儿子识字、拼字,让幼儿

玩中认字。

C.蒋母边纺织边教儿读书,寒夜把孩子抱在怀中为儿取暖;儿子在母亲怀中睡着不到片刻就被

母亲摇醒继续读书,直到鸡鸣才能睡觉。

D.蒋母每生病,儿就读书为母解忧;儿读书稍有懈怠,蒋母就流着眼泪打儿子,让儿跪在地上

直到读熟为止。

2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儿一,不肖,妹何可托乎?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何以行乐,当图之以为娱。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志有乐得未致者,请寄斯图也可乎?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完成24——25题。

(8分)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

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②蔡肇(?

—1119):

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

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瓮:

这里指水瓮。

④坞:

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

这里指山坞。

24.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4分)

25.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四)现代文阅读(19分)

阅读下文,完成26——29题。

传奇女子——林徽因

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

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

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

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

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

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

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

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国女性的偶像。

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

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

《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

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

“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

”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

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

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

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

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

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哈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

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

如果说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

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

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

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

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

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

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

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

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

“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作者柳已青)

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B.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

C.作者将林徽因和张爱玲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贬低张爱玲,突出林徽因的伟大。

D.作者着力表现林徽因一个女性的人间柔情和高尚的人生境界。

E.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高尚的人生境界。

F.本文结构得体,语言流畅,词藻华丽,读来让人感动不已,深受启迪。

27.作者说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5分)

28.文中说:

“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

”“花”指什么?

“树”又指什么?

结合文章中林徽因的经历,谈谈她的具体表现。

(5分)

29.“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高尚的人生境界。

”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悟。

(5分)

三、表达与交流(60分)

3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生机会有限,千万不要错过,一旦错过,就成永难弥补的缺憾。

有人说,人生不可能没有错过,错过其实也是一种别样的美。

还有人说……

请以“错过”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