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7031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导读课

设计者:

长甸镇中心小学孙冰翠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感受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之美。

2、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积累优美的词句。

3、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

4、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的词语、片段等资料。

激发阅读、写作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

教学设计

学案设计

我的创新

一、激情导入:

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腾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宽广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呀。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入第一组课文。

二、感知单元主题:

1、默读单元导语,感知单元主题。

2、指名朗读导语。

3、交流:

概括本单元的主题。

三、感知单元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本组课文中的四篇课文,边读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

2.重点引导读第二课中的二、三自然段,第三课中的五、六自然段,师适时范读精彩段,激发朗读兴趣。

四、明确学习方法:

1、体会本单元课文的特点。

2、回忆以前学过的写景、游记类文章的学习方法。

五、师生共同明确单元目标:

六、布置学习任务:

收集与课文相关的材料写在积累本上。

1、桂林山水、溶洞、天山的资料。

2、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词。

3、课外阅读:

有关描写祖国自然风光的文章。

二、生默读圈画导语中的重点句子,概括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1、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2、体会作者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

1、生通览四篇课文。

明确在这个主题下有那几篇课文。

2、生读自己喜欢的课文,并说说自己初读感受。

3、选择自己喜欢课文中的精彩段落进行激情朗读。

提示学法:

1、关注作者的写作顺序。

按游览顺序、移步换景等写法。

2、体会作者怎样用优美的词句表达情意的。

3、体会作者在写作时修辞方法的运用。

(排比)

五、单元目标:

1、掌握29个生字及所组成的词语。

背诵文中精彩的语段。

2、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

3、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

4、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单元训练重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

1、古诗词三首

长甸镇前进小学:

李强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2、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得熏陶。

教学重点:

品味诗句,积累语言,体会情感

教学设计

学案设计

我的创造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

李白才华横溢、性格豪迈,他的诗意境奇特,语言轻快,强烈的表现自我。

谁能背几首李白的诗句呢?

从诗中你感受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李白呢?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古诗,看从这首诗中你有能感受到一个怎样的李白呢?

二、通读古诗,感知诗意

1通读古诗,读通读顺

2、初解诗意,读出韵味

3、在读全诗自由质疑

4、背诵古诗

三、解独悟独,体会情感

分句朗读,从诗句中找出体现孤独的字词,想象当时的画面,体会作者李白的情感。

四、练习拓展,安慰孤寂

1、补充《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白?

2、如果你现在在李白的身边,你会怎样安慰孤独寂寞的李白呢?

五、总结

这首诗你是怎样学习的?

1、学生背诵学过的李白诗随机点拨

《静夜思》浪迹天涯、乡愁满怀的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有情有义的李白。

《望庐山瀑布》寄情山水、想象力丰富的李白。

2、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诗题,从课题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独)

二、1学生自读古诗,要求能正确流利的朗读。

2、结合注释组内交流诗句的意思。

3、指名读诗,读出自己对诗句的感受。

三、1、结合“尽、闲”感受孤独。

2、鸟飞、云去是一种自然现象,为什么现在会使得李白倍感孤独呢?

补充背景材料《独坐敬亭山》作于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当时距李白被罢官离开京城长安已整整十年时间了。

长期过着飘泊不定的生活,使李白饱受了人间的辛酸苦辣,倍添了孤独与寂寞的感情。

3、泛读诗句学生想象画面,那是一番怎样的情景。

写话练习:

李白深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对她说:

------

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对他说-----

4、再读古诗,读出李白的孤独寂寞。

四、1、学生读诗理解汇报

2、学生结合李白的诗句以及自己的独特理解尝试说话。

五、学生汇报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学案设计

我的创造

一、复习导入

1、背诵《独坐敬亭山》

2、回顾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导入:

洞庭湖景象迷人,有许多文人墨客被他深深地吸引,今天让我们走进一首千古传诵的佳作-----

二、组内合作自学古诗:

1、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读通古诗,理解诗意,结合插图,想象画面,感受洞庭湖的美丽,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自学欣赏《望江南》

1、用所学习的方法,自学《望江南》,想象诗句中所描写的画面,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背诵古诗。

四、作业:

1、默写《独坐敬庭上》《望洞庭》。

2、积累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一、1、学生背诵古诗。

2、汇报上节课所学到的学习古诗的方法。

二、1、组内互读古诗,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的最美。

2、汇报交流。

3、质疑: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结合汇报想象把湖面比作“镜未磨”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体会诗人在诗中所采用的描写方法,(比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诗人把洞庭湖描写的这样美,从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面对这样美丽的洞庭湖,你有怎样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感受。

5、背诵古诗。

三、1学生利用所学方法独立学习古诗,

2、汇报交流:

(诗句的理解以及作者的情感)

3、结合画面以及自己的实际用优美的语言,描写《望江南》。

附板书:

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

李白刘禹锡白居易

明诗意

尽闲厌明诗意悟诗情

(孤独)悟诗情(爱)

2、桂林山水

设计者:

长甸镇中心小学田淑华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玩赏”等1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的,仿写例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学案设计

我的创新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

桂林山水

猜一猜这篇课文可能写了什么?

2、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甲”是什么意思?

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

导语:

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美,使它足以称霸天下呢?

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课文,游览桂林山水。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一)、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

(二)、班上交流。

1、字词关:

(1)、出示生字卡,认读生字新词。

重点强调:

“澜”和“峦”读音不同。

“屏障、画卷、擦伤”读音的指导。

多音字:

“卷、似”

(2)、字形:

重点指导“攀、澜、泰”的写法,区别“棉—绵—锦”、“瑕—暇”、“拔—拨”。

2、读文关:

指生逐段读文,指导读通顺,读正确,并概括段意。

3、师指导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师指导生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三、交流预习时的疑难问题。

四、积累好词佳句。

1、美读自己喜欢的一段话,并说说喜欢的理由,然后试着背诵。

同桌检测

3、抄写描写自然景物的四字词语

一、谈话导入

1、由文章题目想开去

2、生结合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自由交流。

二、交流预习成果

1、在组长组织下,汇报交流本课生字、词语、主要内容、写作顺序及朗读课文等。

2、快速浏览课文,概括主要内容,交流写作思路。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总)甲天下

(分)水:

静清绿

山:

奇秀险

(总)画中游

三、师生共同释疑

四、生自由背诵自己喜欢的佳句、段落。

1、美读自己喜欢的一段话,并说说喜欢的理由,然后试着背诵。

2、同桌检测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学案设计

我的创新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火眼金睛,辨一辨

泰()澜()棉()拔()

秦()峦()绵()拨()

3、背诵你积累的描写自然景观的四字词语,并试着用上一两个说一句话。

4、用一句话概括桂林山水给你印象。

二、直奔重点、读中感悟。

桂林的山和水有哪些特点,作者又是怎么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呢?

选择你喜欢的部分默读课文,并在书上圈画批注。

三、汇报交流:

(一)、交流描写漓江的水的部分。

(第二自然段)

1、师指导抓重点词句交流,体会漓江水的特点,体会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2、仿句练习

3、指导朗读

4、再读这个句子,看看作者写漓江水时还采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交流桂林的山。

1、自主交流桂林的山的特点及写法。

方法同上,可适当放手自学。

2、指导朗读:

有感情接力度、赛读,熟读成诵

3、再读二三段,作者写桂林山水时为什么写大海、西湖、泰山、香山,这不浪费笔墨吗?

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

仿写:

运用你学到的写作方法描写一处你喜欢的风景。

五、总结升华:

1、用一句话赞美桂林山水相容的美景。

2交流“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的意思及在文中的作用。

3、交流收集到的桂林的其他相关资料。

美读全文,背诵全文。

一、复习导入

1、听写后同桌互批。

2、师生共批

3、生回答,师板书:

桂林山水甲天下。

并体会这个中心句的作用。

二、生默读思考,圈画批注。

三、交流汇报

(一)、研读重点句子

1、体会漓江水的特点

1)漓江的水真静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2)理解“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联系上下文理解“无暇的翡翠”,体会比喻句的写法,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

    

2、仿句:

苹果真红啊,红得----

夏天真热啊,热得----

3、朗读指导,采用多种形式地读  4、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

(二)交流桂林的山

1、抓住“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体会桂林山的特点,图文结合理解词语的意思。

2、----像---像-----展开想象

3、体会对比的写法。

四、小练笔

板书设计:

2、桂林山水

甲天下总

水静比喻

清排比首

绿分对比尾

山奇互

秀应

画中游总引用

3、记金华的双龙洞

设计者:

长甸镇中心小学田淑华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

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

教学设计

学案设计

我的创新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不仅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风光,而且在地下也有着很多奇妙的景观。

其中溶洞就像童话世界中的迷宫------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字词关

同桌互检生字读音,重点强调:

“擦伤、浙江”

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转()动转()学走了一转()旋转()

2、字形关

重点指导:

“臀、擦、蜿蜒、蜒—庭”

3、读文关

同桌互读,互检。

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

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四、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试着画一画作者的游览路图。

五、研读作者在去双龙洞途中所见景物。

1、作者见到了什么?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景物特点

(1)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3、反复朗读句子,体会作者心情。

六、积累语言

一、展示资料,了解溶洞

1、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溶洞的资料。

2、解题:

《记金华的双龙洞》中的记什么意思?

作者都可能记下了什么?

二、交流预习收获

1、在组长组织下,汇报交流本课生字、词语、主要内容、写作顺序及朗读课文等。

2、边读文边概括段意。

3、浏览课文,快速概括主要内容。

4、默读课文填空:

游览顺序:

作者先写——接着写——再写——最后写——

五、研读作者在去双龙洞途中所见景物。

1、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

2、抓住两对反义词,拟人手法写溪水的声音,体会句子因果关系。

3、用“时而-----时而------”句式造句

4、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学案设计

我的创新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换偏旁再组词

桐()()()()

稍()()()()

据()()()()

3、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和文中描写的主要景点。

二、直奔重点,读中感悟

1、自主研读洞口、外洞、内洞各自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在书中批划标注。

三、汇报交流

(一)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概括特点的词语

(二)从文中找到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

1、重点研读作者怎样把孔隙的窄小写具体的,作者的感受是什么?

2、“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擦伤鼻子”体验由于孔隙的窄小而形成“挤压”的感觉。

3、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感受吗?

(指出要重读的词语,以强调作者的感受,突出孔隙的特点。

4、汇报内洞特点

介绍内洞的特点

重点研读“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也很值得欣赏。

四、拓展延伸

以"争当小导游"的方式让学生随着多媒体课件讲述作者游览“外洞、孔隙、内洞”的经过。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作者游览双龙洞路线,领略了沿途的美景和双龙洞的美丽奇特。

那么,你能总结一下作者是怎样写好这篇游记的吗?

(1、按游览的顺序写。

2、抓住特点有重点地写。

一、1、听写词语。

2、同桌检查更正

3、师随机板书:

二、生默读思考,圈划标注。

三、汇报交流

洞口:

像桥洞似的,很宽

外洞:

宽敞

孔隙:

窄小

内洞:

昏暗有双龙和石钟乳石笋

比外洞大

出洞

1、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来:

(1)船大小的描写(读有关句子)

(2)对进洞方式的描写(读有关句子)

(3)对自己感受的描写(读有关句子)

2、“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擦伤鼻子”体验由于孔隙的窄小而形成“挤压”的感觉。

3练习复述内洞的景象。

4、练习用“即使---也”说话。

5、小导游介绍双龙洞的一个景点,注意把景点的特点介绍具体。

板书设计:

3、记金华的双龙洞

时间、地点

途中

洞口:

像桥洞似的,很宽

外洞:

宽敞

孔隙:

窄小

内洞:

昏暗有双龙和石钟乳石笋

比外洞大

出洞

按游览顺序抓住特点有重点地写

4、七月的天山

长甸镇前进小学:

李强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得熏陶,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教学重点:

感受天山的美景,受到美得熏陶,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学案设计

我的创造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是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色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七月的天山板题

二、明确学习要求

默读阅读提示,看看他们对我们提出了什么学习要求。

总结归纳

三、初读课文

1、分段读文,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2、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

3、七月的天山给你怎样的印象。

四、根据要求学习课文

1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勾画相关的语句,作者是如何把天山之夏的景色具体、形象的描绘出来的?

2、图文结合感受景物的特点。

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3、从作者描写天山的语句中你感受到他当时的心情怎样?

五、拓展延伸:

1、背诵自己最喜欢的语段。

2、抄录文中优美词句。

附:

4、七月的天山

雪峰

密林美(热爱)

深处

一、1、齐读课题

2、质疑课题,从课题中你想到了什么?

二、1、学生默读、勾画出相关语句。

2、指名读,总结归纳。

(文中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他们有什么特点,积累优美的语句。

三、1、分段读文,汇报(雪峰、密林、天山深处)

2、汇报:

文章的写作顺序以及自己的初读感受。

四、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批注。

2、学生汇报交流。

(雪峰的无限生机,密林的幽暗,天山深处的美丽三方面)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重点句子:

a、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的云彩就像白端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想象画面读出感受。

B、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洞,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引导学生从两个“从”字和“飞泻”感受雪水的气势,感情读,读出美感。

C、马走在花海中,闲的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闲的格外精神。

结合“矫健”“精神”“浮”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3、从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感情读。

第一单元总结课

设计者:

长甸镇中心小学  孙冰翠

教学目标:

1、回顾本组课文内容,感受走遍祖国千山万水的主题。

2、复习整理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听写重点词语,背诵重点段落。

3、回顾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并在习作中试着运用。

4、汇报课外阅读、积累及感受。

5、学习借助表格回顾、总结、梳理读写知识和体会感悟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设计

学案设计

我的创新

一、回顾单元内容:

1、第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什么?

2、围绕走遍祖国千山万水这一主题,我们学习了那些文章?

3、四篇文章的体裁及表达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归纳总结写法:

体裁

表达

方法

精彩段落

古诗词三首

白居易等

诗词

比喻

拟人

----

《桂林山水》

陈淼

游记

情景交融,排比,比喻。

二、三段

《记金华双龙洞》

叶圣陶

游记

游览的先后顺序

五、六段落

《七月的天山》

碧野

游记

移步换景

二、三、四段

二、复习单元基础知识。

三、交流课外阅读收获。

师引导学生围绕单元主题“走遍祖国的千山万水”进行阅读交流。

四、总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整理复习了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明确了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还交流了课后阅读的收获,希望同学们学以致用,把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你的习作当中。

1、回顾单元主题并再次浏览本组课文。

2、生汇报交流。

1、听写本单元的重点词语。

2、背诵本单元的重点段落。

3、背诵“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中的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并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诗句。

4生在班上交流阅读的内容并谈谈阅读的收获。

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课教学设计

                    设计者:

长甸镇中心小学  孙冰翠

学习目标:

1、通过交际活动,使学生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小组内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往能力。

3、学会倾听别人的说话,并会做适当的评述。

教学重点:

小组内通过讨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春游活动计划表。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学案设计

我的创新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听,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看,小草悄悄地探出头来,柳枝抽出点点嫩芽。

此时此刻,你们最想做什么?

(春游)为了让我们的春游更开心,咱们一起来做个春游计划吧。

二、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师指导生读课本15页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并指导学生进行归纳要求。

三、小组内分工合作,制定春游活动计划表。

时间

地点

活动内容

准备工作

分工

其他

四、班上汇报交流。

1、师指导学生在班上汇报交流,并引导学生进行适时点评。

2、师指导生统一各小组意见,达成共识,完成班级春游计划表。

五、总结。

这节课,大家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共同制定出了这个春游方案。

待到春游的那天,我们就按照大家制定的方案进行。

1、生默读并思考。

2、归纳口语交际要求。

 3、由小组长组织大家在组内进行讨论交流,进行明确分工。

主持人、记录人、汇报人等。

4、合作完成春游活动计划表。

5、根据各小组的推荐,轮流上台发言。

6、听的同学提出问题或进行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交际氛围。

第一单元习作课教学设计

                    设计者:

长甸镇中心小学  孙冰翠

教习目标:

1、仔细观察校园里的一处景物,把观察到的景物按一定的顺序写具体。

2、语句要通顺,表达出对校园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按照一定顺序写,写具体。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学案设计

我的创新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美丽的校园已经生活了三年多了,对它可是再熟悉不过了。

校园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记载着我们成长的足迹。

今天,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来书写出它的美丽吧。

二、小组内交流。

师课前布置观察任务及要求,课堂上引导生交流。

1、准备写校园里哪一处景物(花坛、草坪、树丛)

2、这处景物有什么特点?

3、按什么顺序来写?

(远—近)

4、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

三、拟写草稿。

师巡视,及时发现优点和问题,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作中指导。

指导的重点:

一是写具体;二是按照一定顺序写。

四、点评修改。

师选一篇较为典型的文稿做点评,肯定优点,指出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习作作一次修改。

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