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7难忘的泼水节人教部编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686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7难忘的泼水节人教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7难忘的泼水节人教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7难忘的泼水节人教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7难忘的泼水节人教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7难忘的泼水节人教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7难忘的泼水节人教部编版.docx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7难忘的泼水节人教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7难忘的泼水节人教部编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7难忘的泼水节人教部编版.docx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7难忘的泼水节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日积月累

(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

泼、族、民、度、敲、龙、驶、容、踩、铺、盛、碗、祝、福、健、康、寿

2、趣味识字(字谜识字):

做动作识字:

“驶踩敲”可用做动作进行演示。

猜字谜识字:

一撇“三”“寸”长。

(寿)

3、易读错字:

踩、族、寿(平翘舌不分)

4、多音字:

掌握“盛”的读音:

chéngshèng,“铺”的读音:

pūpù,并分别会组词。

5、应会写字:

忘、度、炮、向、泼、龙、穿、令

(1)写正确

易写错字:

泼:

右边不要写成“友”加一点。

特:

偏旁最后一笔横变成提。

(2)写美观

①指导书写的字:

炮、穿

②指导要点:

炮: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6、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

四字词语:

笑容满面四面八方一年一度健康长寿

的字短语:

敬爱的总理鲜红的地毯欢乐的鼓点

ABB:

一条条一串串

(二)重点读背内容: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五自然段。

二、理解运用

(一)了解词意

1.需要重点了解的词语:

笑容满面、四面八方

2.了解词意的方法:

笑容满面:

观看课文插图。

四面八方:

根据字面意思直接了解。

(二)重点问题:

1、看一看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一起过泼水节的?

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教学重点)

2、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教学难点)

3.学生质疑:

想一想《难忘的泼水节》这一课哪些与自己的生活实际不符合;与自己的认识有不同的地方;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课文中的内容你有什么不明白的;还有哪些问题,似懂非懂都可以提出你的疑问;(例:

读课题提问“为什么“泼水节”是难忘的?

”)

问题一:

问题二:

(三)仿写句子(或造句)训练:

1、会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分别写一句话。

2、写一写你熟悉的人的样子?

三、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看一看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一起过泼水节的?

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用上词语:

象脚鼓凤凰花银碗柏树枝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3、根据插图找出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

教学难点:

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一)设计预习提纲(或学案)

二年级上册第17《难忘的泼水节》预习提纲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字词初探

(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小组评价:

(二)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会认字,只填序号。

①泼②族③民④敲⑤龙⑥驶⑦容⑧踩⑨铺⑩盛⑾碗⑿祝(13)福(14)健(15)康(16)寿

(1)我已经认识的字有:

(2)我用有趣的办法(猜字谜、编故事、编儿歌、动作表演)记住的字是:

加一加:

换一换:

作比较:

扩词语:

猜谜语:

其他办法:

(3)我把易读错的字用横线标出并注音。

2.会写字。

(1)这几个上下结构的字,注意点的写法

忘穿令

这两个字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炮泼

 

(2)想一想,说一说,怎样把下面的字写正确、写美观:

(出示教师预设学生难写的字)忘炮泼穿令度

3.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

盛、铺

(二)词语

1.给课后的生字口头组三个词语,其中有一个是四字词语。

2.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

敬爱、四面八方、笑容满面、欢呼,把你的理解写在词语的旁边。

3.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请在课文中分类标记。

二、文本细读

1.读一、二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读第三自然段,用横线标画欢迎周总理场面,人们心情的句子,读一读感受场面的热烈。

3.读四、五、六自然段,看一看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一起过泼水节的?

画出重点词语。

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4.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5.学生质疑:

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三、拓展延伸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五自然段。

2.仿写句段:

原文:

(1)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者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仿写:

—————————————————————————

(2)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仿写:

—————————————————————————

3.想想说说:

从课文插图和课文的描写中,你感觉周总理和人民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4、学生质疑:

想一想《难忘的泼水节》这一课哪些与自己的生活实际不符合;与自己的认识有不同的地方;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课文中的内容你有什么不明白的;还有哪些问题,似懂非懂都可以提出你的疑问;(例:

读课题提问“为什么“泼水节”是难忘的?

”)

问题一:

问题二:

(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课前检查预习,收集、分析预习信息,进行二次备课。

二、学生准备

(一)根据预习提纲认真预习。

(二)其它准备:

根据小组长的分工,做一张识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栏目设计

预习提纲

预习展示精讲点拨

导入

今天,我们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你们愿意吗?

教师板书课题:

《难忘的泼水节》,学生齐读课题。

预习评价

1.出示学生名字,榜上有名的每位同学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

(课件展示)

2.展示部分同学的高质量预习提纲(书写认真、完成全面)。

3.展示填写预习检查统计表比较认真的小组长名单以及检查记录表。

(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小组评价:

1、每个小组的号读课文。

其余同学认真听,做好评价准备。

2、全班评价。

(我想表扬因为。

我想鼓励因为。

我想提醒一下,因为。

3、正音

注意的字音有:

踩族

(提醒大家注音本课中最容易读错的字。

 

1、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出示本课的会认字和会写字)

1、出示带拼音生字词,自由读一读,指名读。

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根据学生的读词情况,强调:

蘸、寿是翘舌音,踩是平舌音。

3、出示多音字:

盛铺

2.常规识字。

3.趣味识字。

1.小组展示常规识字(小组成员根据小组长的分工,每人上台展示一种识字方法。

如:

加一加、换一换、比一比、组四字词、做动作、环境识字……)

2.组长评价,总结。

(其他小组补充)

3.展示趣味识字(猜字谜、编儿歌的识字方法,展示的同学要问一下是怎么猜或编出来的?

4.易写错的字:

4.易写错的字:

(小组展示)

(1)出示自己书写的田字格里的字:

(2)告诉大家:

哪一笔容易出错。

每个字组两个词,其中一词必须是四字词语。

(3)教师范写,边讲解:

泼:

左右结构的字,左边写得窄一点,右边是个发。

水泼头发,泼泼泼。

不要写成“友”加一点。

(4)学生练习书写。

(小组长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

(5)评价反馈。

利用实物投影展示书写书写较好的。

(二)词语

在文中标画出下列词语:

敬爱、四面八方、笑容满面、欢呼

(1)展示词语

小组长分工:

(二字词语、三字词语、四字词语……)

(2)组员展示(以卡片的形式出现,领读。

(3)选择其中词语说一句完整的句子。

(提问同学:

你想用哪个词语说句话,全班同学交流)

文本细读

1.读文你读懂了什么?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朗读。

创意朗读,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读?

(2)小组展示,其他学生评价。

(3)你知道了什么,谈体会。

(预设:

体会当时场面的热烈,人们兴奋的心情。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为什么不用火红?

你还能说几个象这样式的短语吗?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

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

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特别还可以换成哪个词?

 3.介绍周总理

4、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1)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敲起象脚鼓”、“四面八方”、“赶来”。

(2)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理解“撒满”。

“鲜红的地毯”:

在什么情况下会铺上鲜红的地毯(特别隆重的场合,接待最尊贵的客人时。

(3)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师读“一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花炮升上天空。

”比较理解“一串串”、“一条条”。

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么热闹、隆重的场面,是傣家人为迎接最尊贵的客人准备的。

为什么傣族人民会这样欢迎周总理呢?

a、引读句1,句2,句3。

 周总理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他天天都要处理党和国家许许多多重要的事情,为了和傣族人民共同庆祝泼水节,总理从百忙之中抽出空来。

当时傣族人所在的景洪地区交通非常不方便,周总理乘飞机后又改乘汽车,最后又乘渡船过江,不辞辛苦,不远千里,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傣族人民生活的小城,来到了傣族人民的身边。

就是这样一位关心傣族人民的好总理,傣家人从心底里欢迎他.难怪_____―,难怪―_________,难怪―_________,―(引读句1,句2,句3)。

b、引读句4。

就是这样一位受人爱戴的好总理来了,人们怎能不欢呼呢?

如果你是傣家的小男孩,你会欢呼______―;

如果你是傣家的小女孩,你会欢呼________――;

如果你远远地看到周总理来了,你会大声欢呼_________;

如果你看到总理来到你的身边,你会激动地欢呼_________;

周总理来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傣家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大声欢着――――――。

7.周总理来到了人群中,你能认出他吗?

 出示句子“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他戴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1)、指名读。

(2)、指名根据画面介绍周总理。

课文中准确生动的外貌描写,使我们在人群中一眼认出了周总理,我们发现句子中有许多描写(颜色)的词。

(3)、你能用表示颜色的词来说说插图中的人物吗?

过会儿请大家猜猜你说的是谁。

这就是外貌描写,学会了吗?

老师相信在你们的习作中有所体现。

仿写:

写写你熟悉的人的样子?

--------------------------------------------------------------

8.再来看看周总理的打扮吧!

齐读

仔细观察周总理的打扮,你发现了什么?

(总理的打扮和傣族人是一样的)周总理今天穿着傣族服装,和傣族人民打扮的一个样,显得多亲切呀!

再看图,用一个词说说总理脸上的表情。

(笑容满面 和蔼可亲)你能用笑容满面说一句话吗?

总理的打扮和傣家人是一样的,总理的心也和傣家人贴得紧紧的,就是这样的一位好总理,难怪傣家人用最隆重,最热闹的仪式欢迎他,(齐读第2自然段)

五、学习四、五、六自然段

师:

周总理来到了傣家山寨,那他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

1、自学4、5、6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把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加上圆点,认真体会。

2、学生汇报师板书(敲鼓跳舞  泼水祝福)

3、填空练习

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像一家人一样)

设计意图:

抓住课文中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体会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像一家人一样

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

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

1、指名读7-8自然段

2、齐读

4.质疑:

问题一:

问题二:

小组交流提出的问题,交流想法。

对于共性问题进行全班交流解决。

预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