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6776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18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docx

《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docx

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荥经县正原煤业有限公司荥经县凰仪乡

河坪煤厂

 

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工作综合实施方案

 

荥经县正原煤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四月

 

荥经县正原煤业有限公司荥经县凰仪乡

河坪煤厂

 

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工作综合实施方案

 

方案批准:

任志勇

方案审核:

阙书洪

方案负责:

廖文利

方案编制:

任永东

 

荥经县正原煤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四月

前言

一、煤矿重大灾害防治综合实施方案的提出

为进一步强化煤矿灾害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重大灾害防治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6〕10号)、《四川省安全监管局四川煤监局关于开展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专题活动的通知>的通知》(川安监〔2016〕20号)、《雅安市安全生产监督局关于转发<四川省安全监管局四川煤监局关于开展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专题活动的通知>的通知》(雅市安监〔2016〕42号)、《荥经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关于转发<雅安市安全生产监督局关于转发四川省安全监管局四川煤监局关于开展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专题活动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荥安监〔2016〕49号)文件精神,荥经县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专题活动方案,特编制《荥经县正原煤业有限公司荥经县凰仪乡河坪煤厂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工作综合实施方案》。

二、防治目标

煤矿杜绝较大事故以上事故。

三、活动范围

荥经县正原煤业有限公司荥经县凰仪乡河坪煤厂。

四、工作任务

(一)通过全覆盖的调查摸底,掌握全矿重大灾害防治的具体情况,从工程、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制定综合措施并组织实施,强化煤矿重大灾害的管控能力,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二)建立完善煤矿灾害风险等级管控机制,与隐患排查治理形成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

第一节地理位置与交通

荥经县正原煤业有限公司荥经县凰仪乡河坪煤厂(以下简称:

河坪煤厂)位于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龙苍沟镇杨湾村梁纸厂社境内,白石河北岸,由原荥经县凰仪乡河坪煤厂于2012年依法更名而来。

矿山至108国道(荥经县城)约24km县乡公路,荥经县城沿108国道至雅安约45km,雅安市距成都市约130km,矿井有5km简易公路与京昆高速相接,交通十分方便(见下图1)。

矿山中心点地理坐标:

东经102°47′05″,北纬29°40′46″。

图1矿井交通位置图

第二节矿井范围和储量

河坪煤厂隶属于荥经县正原煤业有限公司,煤矿性质为生产矿井,生产经营状态为生产。

一、矿井范围

2012年5月8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给采矿权人荥经县正原煤业有限公司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51000002010121120094976;地址为雅安市荥经县;矿山名称为荥经县正原煤业有限公司荥经县凰仪乡河坪煤厂;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有效期限为玖年零叁月自2012年5月8日至2021年8月3日,开采矿种为煤;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为15.00万吨/年;矿区面积201534平方公里,批准开采双龙、上下连煤层,开采标高+927~+550m,矿区开采范围由16个拐点圈定,其拐点坐标见下表1-1所示。

表1-1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拐点

座标

开采标高

X

Y

1

3283722.90

34575621.03

双龙煤层开采标高:

+927~+590m

上下连煤层开采标高:

+895~+550m

2

3283845.19

34575478.88

3

328362.30

34575290.87

4

3284109.76

34575194.06

5

3284309.95

34575009.90

6

3284480.17

34574942.49

7

3284714.65

34574962.41

8

3285032.31

34574951.17

9

3285932.31

34576497.57

10

328549.45

34576577.84

11

3285187.33

34576763.86

12

3284953.69

34577007.89

13

3284523.24

34576641.11

14

3284267.59

34575997.84

15

3283753.14

34575900.21

16

3283863.25

34575828.36

二、矿井储量

根据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探队于2008年9月编制的《四川省荥经县-凰仪井田河坪煤厂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经四川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批准,截止2008年7月底,该矿累计查明资源储量3578kt,其中:

原矿区范围内保有资源储量(122b)类1025kt,增扩区范围内保有资源储量(122b)类1226kt,(333)类774kt。

原矿区+增扩区范围内保有资源储量(122b)类2251kt,(333)类774kt,合计3025kt,动用储量(122b)类553kt。

该储量已经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以川国土资储备字(2009)0021号文备案登记。

矿井的工业储量为2947.6kt,设计利用资源储量为2791.18kt,可采储量为2481.3kt。

根据2015年12月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区域地质调查:

甲级;固体矿产勘查:

甲级)编制《荥经县正原煤业有限公司荥经县凰仪乡河坪煤厂2015年度矿山储量年报》截止2015年12月31日,采矿权范围内占用资源储量(122b+333)357.24万吨;累计动用(122b)65.43万吨,保有的资源储量(122b+333)291.85万吨,其中(122b)214.41万吨,(333)77.4万吨。

第三节矿井工作制度

矿井正常生产情况下,矿井年工作日为276d,回采工作面按“两采一准”的作业组织方式,掘进为“三·八”作业制进行生产。

第四节地质构造及煤层赋存

一、含煤岩系

矿区含煤地层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该含煤地层平均厚598.87m,其赋存煤层及煤线7~10层(厚度小于0.3m),煤层总厚5.5m。

矿区内可采煤层共二层(双龙及上下连煤层),含煤系数0.92%,按岩性及区域地层特征,将含煤地层划分为三段,其中第一段(T3xj1)、二段(T3xj2)为含煤岩段,岩性以细~粉砂岩、泥岩、砂质泥岩及煤层为主,第三段(T3xj3)岩性以中~粗粒砂岩、泥岩为主,偶见煤线或团块,煤层氧化带厚度20~50m。

二、地质构造

矿区位于四川盆地西缘北端,在区域构造和岩性上均显示出地台边缘型特征。

1.褶皱

矿区处于荥经向斜南段倾伏端,地层呈缓倾斜产出,倾向48°,倾角11°,无大的褶皱,多为小褶曲,轴线为NE,长100~200m,为开阔平缓背、向斜,对煤层影响不大。

2.断层

工作区内断裂构造不发育,仅在矿区西侧边缘发育有F6断层。

F6断层从药铺头西侧起,以北东向延伸,经黑石沟西坡,大园包三角点东侧山垭口而出区外。

此断层走向为北东45°~50°,倾角60°左右,倾向北西;属斜向逆断层,其断距北部大(根据两盘地层接触情况推算在500m以上),向南部逐渐变小,在药铺头西侧消失于J13底部地层中,其南便为小大岗褶曲构造所代替。

综上所述,矿井地质构造简单。

三、可采煤层

矿区范围内可采煤层为双龙、上下连煤层,其煤层特征如下:

1.双龙煤层

该煤层位于须家河组第二段(T3xj2)中下部,上距第三段(T3xj3)底界平均约160m,下距第二段(T3xj2)底界平均约54m。

双龙煤层上距三荒四炭平均约110m,下距上下连煤层平均约27m。

在矿区内煤层厚度一般0.35~0.8m,平均厚约0.42m,煤层倾角10~13o,平均倾角11o。

煤层结构简单,由两分层及一夹矸组成,上分层煤厚0.17~0.5m,下分层煤厚0.05~0.4m,夹矸厚度0.2~1.55m,夹矸岩性为砂质泥岩或粉砂岩,煤层顶板为灰色薄层砂质泥岩,局部为细砂岩,煤层底板为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及砂质泥岩,该煤层在矿区属稳定可采煤层。

据矿方反映,采煤工作面的最大采高为1.4m,最小采高为1.1m,平均为1.25m。

2.上下连煤层

位于须家河组第二段(T3xj2)下部,上距第三段(T3xj3)底界平均约190m,下距第二段(T3xj2)底界平均约27m。

上下连煤层上距双龙煤层平均约27m,在矿区内煤层厚度一般0.59~0.7m,平均0.62m,煤层倾角10~13o,平均倾角11o。

为简单结构煤层,上连煤厚一般0.26~0.40m,下连煤厚0.27~0.36m,中部夹矸为砂质泥岩或粉砂岩,厚一般0.42~1.25m。

煤层顶板为深灰色薄层砂质泥岩,底板为灰色泥岩、砂质泥岩,该煤层在矿区属稳定可采煤层。

据矿方反映,采煤工作面的最大采高为1.7m,最小采高为1.3m,平均为1.5m。

双龙、上下连煤层特征见下表1-2所示。

表1-2煤层特征表

含煤

地层

煤层

编号

煤层厚度(m)

层间距(m)

结构

可采

容重

煤层倾角

(0)

顶板岩性

底板岩性

最小~最大

平均

平均

夹矸

层数

稳定性

(t/m3)

最小~最大

平均

T3xj2

双龙

0.35~0.8

0.42

27

1

稳定

1.59

10~13

11

灰色薄层砂质泥岩,

局部为细砂岩。

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及砂质泥岩。

上下连

0.59~0.7

0.62

1

稳定

1.4

深灰色薄层砂质泥岩。

灰色泥岩、砂质泥岩。

第五节矿井开采技术条件

一、瓦斯

根据雅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关于2009年度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雅市安监[2009]386号文),煤矿2009年相对瓦斯涌出量79.98m3/t,绝对瓦斯涌出量11.06m3/min。

矿井属高瓦斯矿井。

2010年因矿井技改,雅市安监[2010]558号文批复,鉴定结果为不定级。

2011年因矿井技改,雅市安监[2011]526号文批复,追溯到2009年鉴定。

2012年度矿井技改,经鉴定本年度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9.832m3/min,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2.038m3/min,根据川安监[2012]95号文之规定追溯到2009年鉴定,确定为高瓦斯矿井。

雅市安监[2015]37号文件,《关于2014年度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通知》,鉴定结果为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23.768m3/min,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3.473m3/min,确定为高瓦斯矿井。

二、煤层自燃及煤尘爆炸性

煤矿开采的双龙、上下连煤层无煤尘爆炸危险性,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Ⅲ级,属不易自燃煤层。

三、地温

根据该矿地质资料和矿井多年的生产实践,井下温度为18℃~23℃,地温正常,无地温异常现象。

四、冲击地压

经多年生产证实,该矿开采煤层无冲击地压现象。

五、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

矿区位于白石河北西侧,地形北西高,南东低,地面坡向南东,地形坡度一般15~25°,北西-南东向冲沟发育。

白石河位于矿区东侧,流向北东,河床宽约5~8m,河水深度正常一般0.8~1.2m,河水湍急,正常流量6~10m3/s。

矿区内发育冲沟主要呈北西至南东向,多为季节性冲沟,其常年流水冲沟主要为凉纸厂沟和黑石沟,凉纸厂沟流量一般7.74~58.35m3/h,黑石沟流量54.47~149.54m3/h。

矿区位于大气降水补给区,发育的冲沟和较陡的地形,大气降水大部分以地表径流形式排泄,部分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由于其补给区面积小,加之砂泥质岩的相对隔水作用,因此矿井受地表水影响较小。

2.地下水

矿区地下水含水层特征如下:

1)第四系孔隙含水层

矿区第四系堆积物遍布全区,主要为坡残积层,由风化之砂质粘土及岩石碎屑组成,该地层地表堆积厚度因地形差异而不同,厚薄不均,结构疏松,孔隙率大,有富水空间。

受大气降水补给,易含水,局部隔水层之上形成上层滞水,少量渗透地下,成为深层地下水,大部在地势低凹处以侧泄、渗浸方式排泄,为含水不富水地层。

2)侏罗系中~下统新田沟组、自流井组碎屑岩类含水层

侏罗系中~下统新田沟组、自流井组主要由中厚层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及泥岩、砂质泥岩构成,其中厚层状粗~细粒砂岩孔裂隙发育,富含地下水,为相对含水层,而泥岩、砂质泥岩等构成相对隔水层,其内泉水流量一般7.2~10.8m3/h,呈下降泉泄出。

水源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本套地层整合于煤系地层之上,是煤系地层间接充水水源。

3)三叠系上统煤系地层(须家河组)碎屑岩类含水层

(1)须家河组上段顶部含水层

岩性主要为灰、浅灰色中至厚层状粗~细粒长石砂岩,厚度一般大于130m,其裂隙发育,富含地下水,该层含水层位于矿区开采之双龙、上下连煤层之上,其间由于泥岩、砂质泥岩相对隔水作用,对矿井基本不造成影响。

(2)须家河组中段底部含水层

岩性主要为灰色中厚层状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构成,其厚度一般40~45m,为矿区开采之上下连煤层直接底板,但由于区内煤层倾角平缓,故对矿井充水影响不大。

(3)须家河组下段下部含水层

岩性主要为黄灰、灰白色中厚层状粗~中粒砂岩,厚度一般50~60m,位于可采煤层之下,距可采煤层较远,对矿井基本不造成影响。

4)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嘉陵江组含水层

为中至厚层状石灰岩,厚度250m上下,分布于煤组地层之下,中部岩层喀斯特溶洞发育,地下水出露较多,是一个极丰富的含水岩层。

但居于煤组地层之下,距可采煤层甚远,对矿井充水影响无关。

综上所述,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六、工程地质条件

矿区现生产巷道和今后巷道,均布置在须家河组地层之中,本组地层主要由中~粗粒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砂质泥岩及煤层构成,节理裂隙及层理不发育,偶见层间小错动,砂岩类饱和单轴抗压强度42~124.1Mpa,为硬质岩,泥岩类天然抗压强度4.8~13.1Mpa,为软质岩,岩体结构类型为薄~中厚层,岩体完整性较好,岩石质量中等,煤层顶底板较易管理,但应注意煤层顶板泥岩吸水后极易垮塌,对开采煤层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矿山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中等类型。

第六节矿井主要生产系统

一、矿井开拓

(一)矿井开拓

矿井采用斜井、平硐综合开拓方式。

矿井共设井筒3个,分别为+961.85m主斜井、+957.84m副平硐(原河坪煤厂主平硐)、+959.4m回风斜井(原河坪煤厂回风斜井)。

1)+961.85m主斜井

位于矿井南部边界煤层底板岩层中,全长656m,坡度19°,井筒方位14°,井口坐标:

X=3283813,Y=34575918,Z=+961.85m。

主斜井落平于+748m标高,于主斜井井底布置+748m变电所、水泵房及水仓。

主斜井于+838m标高挂口施工甩车场与一水平运输石门及一水平运输巷相连。

主斜井担负煤炭、矸石、材料设备提升运输和进风、排水敷设管线。

2)+957.84m副平硐(原河坪煤厂主平硐):

位于矿井南部煤层底板岩层中,全长44m,方位角270°。

井口坐标:

X=3283806,Y=34575952,Z=+957.84m。

+957.84m副平硐担负行人、进风、排水和敷设管线。

副平硐紧接一水平副暗斜井。

一水平副暗斜井为改造利用巷道,全长284m,坡度,25°,巷内安装架空乘人装置。

在距一水平副暗斜井上变坡点40m以下进行扩巷改造,并安装架空乘人装置。

3)+959.4m回风斜井(原河坪煤厂回风斜井)

与原设计一致,位于矿井南部边界煤层底板岩层中,全长148m,坡度27°,井筒方位319°,井口坐标:

X=3283790,Y=34575896,Z=+959.4m,担负矿井回风。

(二)水平划分

矿井划分为二个水平(+838m水平、+748m水平)、2个带区(各水平1个带区)。

二、矿井采掘现状

矿井在一带区(+838m水平)上下连煤层中布置有1个对拉采煤工作面和1个备用综采对拉工作面,即在上下连煤层布置了1个倾斜长壁普采工作面(即1122a工作面)和1个倾斜长壁备用综采对拉工作面(即1123a工作面、1123b工作面);全矿布置有4个炮掘机装掘进工作面。

三、通风方式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

目前矿井为二进一回,副平硐、主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

现安设有2台FBCDZ-6№18B型轴流对旋式主要通风机,电机功率2×110kw,风量2410~4590m3/min,全风压888~3108Pa,其中工作1台,备用1台。

2016年3月10日矿井进行测风测得总回风量为3906m3/min,+959m引风硐瓦斯浓度为0.25%。

对拉采煤工作面采用“W”型通风方式,一进两回;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作压入式通风。

四、矿井排水

井下共设2个排水泵房:

+838m水泵房、+748m水泵房。

+838m水泵房3台80MD-30×5型离心式水泵(1台工作、1台检修、1台备用)。

排水管路为两趟ф108×5无缝钢管,直接排水至地面。

水泵流量为41.8m3/h、扬程150m、电机功率37kW。

+748m水泵房3台100D-45×6型离心式水泵(1台工作、1台检修、1台备用)。

排水管路为两趟ф159×6无缝钢管,直接排水至地面。

水泵流量为84.2m3/h、扬程270m、电机功率110kW。

矿井+838m水平正常涌水量19.33m3/h、最大涌水量38.67m3/h。

+748m水平正常涌水量53.17m3/h、最大涌水量106.33m3/h。

五、矿井供电

(一)地面供电系统

矿井采用两回10kV电源线路供电。

其中,一回电源来自荥经县石滓变电站,电压等级10kV,供电距离6km,输电线路为LGJ-120型架空线路输送至地面变电所;另一回10kV电源来自岗上变电站,电压等级10kV,供电距离3.5km,输电线路为LGJ-120型架空线路输送至地面变电所。

地面变电所10kV主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变电所高压馈电线上,装设JDBH-10型有选择性的单相接保护装置。

地面变电所10kV配电装置为XGN2-12型高压开关柜15台、GGD型低压配电柜11台。

变电所设S11--1000/10/0.4kV型变压器(中性点接地)2台,向主要通风机、空压机、机车充电、矿灯充电、机修、办公楼等供电;设2台SZ9-M--630/10/0.4kV型变压器向瓦斯抽采泵站供电。

(二)井下供电系统

矿井下共设3个变电所:

+838m变电所、+748m变电所、+838m一带区变电所。

+838m变电所设置设3台PBG-200型、4台PBG-50型矿用隔爆型永磁机构高压真空配电装置。

+838m变电所两回路10kV电源来自矿井地面10kV变电所10kV不同母线段。

变电所设2台KBSG—25O/10型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向二级副暗斜井架空乘人器、+838m水泵房等设备供电。

+748m变电所设置设3台PBG-200型、4台PBG-50型矿用隔爆型永磁机构高压真空配电装置。

+748m变电所两回路10kV电源来自矿井地面10kV变电所10kV不同母线段。

变电所设2台KBSG-T-50O/10型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向+748m水泵房、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作备用电源)等设备供电;设1台KBSG-100/10型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向+748m上下连底板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供电。

+748m上下连底板运输巷掘进工作面采用KBSGZY-400型移动变电站供电。

+838m一带区变电所设3台PBG-200型、4台PBG-50型矿用隔爆型永磁机构高压真空配电装置。

一带区变电所两回路10kV电源来自+838m变电所10kV不同母线段。

变电所设2台KBSG-400/10型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向一带区采掘工作面等设备供电;设1台KBSG-100/10型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向一带区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供电。

一带区综采工作面采用KBSGZY-1000型移动变电站供电。

井下变电所的高压馈电线路上,装设有选择性的单相接地保护装置。

井下变压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

井下供电系统采用了“三大保护”。

采煤工作面供电实现了“瓦斯、电”闭锁,掘进进工作面实现了“风电、瓦斯电”闭锁。

六、矿井提升运输

在主斜井绞车房安装1台JTP-1.6×1.2P型提升绞车,绞车允许最大静张力为45kN;绞车滚筒直径为1600㎜;绞车滚筒宽度为1200㎜;最大提升速度为3.3m/s。

配用YBT-355M-6型电动机(N=160kW,U=380V)。

绞车设有数字和机械深度指示器,设有防过卷、防过负荷和欠电压保护装置等安全保险装置。

主斜井上部设有阻车器、斜巷内设有跑车防护装置。

一水平副暗斜井、二水平副暗斜井各设有一套RJY22-35/500(A)型架空乘人装置,配套设有+838m水平运输大巷铺设15kg/m钢轨、轨距600mm,采用CTY5/6G防爆特殊型蓄电池机车牵引矿车运输,一次牵引20辆装煤或15辆装矸矿车运输。

+748m水平运输大巷铺设22kg/m钢轨(部分为15kg/m)、轨距600mm,采用CTY2.5/6G防爆特殊型蓄电池机车牵引矿车运输,一次牵引15辆装煤或10辆装矸矿车运输。

采煤工作面煤炭采用SGZ630/220型刮板输送机运输;1122工作面运输巷采用SGB620/40型刮板输送机转载至DTL80/40型伸缩带式输送机运输至工作面煤仓,再装入矿车。

经+838m水平运输大巷机车牵引运输至主斜井中部车场。

七、瓦斯抽采系统

矿井地面建立了固定瓦斯抽采系统,在主井工业场地附近抽采站内安设2台2BE1303型瓦斯抽采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配套电机功率75kW。

矿井采用顶板裂隙穿层钻孔和顺层钻孔抽采方式。

瓦斯抽采主管管径为DN200mm、干管为DN150mm、支管DN100mm。

2009年9月21日,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以《关于荥经县凰仪乡河坪煤厂瓦斯抽采系统工程竣工验收的批复》(川煤监审批〔2009〕256号)批复矿井瓦斯抽采系统验收合格,同意瓦斯抽采系统投入使用。

八、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情况

(一)供水、消防、防尘洒水系统

矿井在+959.40m回风斜井附近,建有一个池底标高为+1000m、容量为484m3的高位水池和一个池底标高为+1030m、容量为300m3的备用高位水池。

井下防尘洒水与供水施救共用一套系统,井下供水管路经回风斜井至井下各用水点,供水主管为ф108×4.0mm钢管,干管为ф76×5mm钢管,支管为ф57×3.5mm钢管。

井下主要巷道敷设有防尘供水管道,安设有三通阀门,在矿井主要进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各掘进工作面、原煤装载点等处安设有喷雾洒水净化风流装置。

(二)安全监控及通讯系统

矿井安装有KJ90NA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主机2台,1台工作、1台备用),共装备监控分站14台,各类传感器124台,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完善,各类传感器配备齐全,运行正常。

(三)通信系统

矿井配备一台KTJ-101型数字程控调度机,装机容量100门,调度室、监控室、压风机房、主要通风机房、绞车房、车场、变电所、避难硐室、各采掘工作面均设有电话直接与调度室相通。

地面矿长室、调度室、安监科等设有外线固定电话与外界相通。

(四)人员定位系统

矿井安装有KJ237型井下人员管理系统,系统设置分站4台,读卡器20个,配备人员识别卡220张。

人员定位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