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6588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6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docx

《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docx

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

 

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

人才与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吉林省交通运输厅

2010年10月

目录

1概述-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任务-4-

1.3研究思路-5-

1.4主要结论-6-

2“十一五”期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发展评价-10-

2.1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工作现状-10-

2.2存在的主要问题-14-

3“十二五”期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发展面临的形式与需求-16-

3.1“十二五”期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形势、阶段性特征及需求分析-16-

3.2“十二五”期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发展阶段性特征-18-

3.3“十二五”期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发展需求分析-21-

4“十二五”期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23-

4.1指导思想-23-

4.2发展原则-23-

4.3发展目标-24-

4.4主要任务-25-

5“十二五”期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科技重点项目与资金需求预测-26-

5.1重点项目-26-

5.2项目目标与资金测算-31-

6.措施与建议-35-

6.1保障措施-35-

6.2相关建议-38-

附表-39-

1概述

1.1研究背景

为做好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保障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已开始着手开展各项“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是吉林省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是制定吉林省“十二五”交通运输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步骤和基础保证。

通过研究制定的《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将是“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将对下一个阶段吉林省交通运输行业人才与教育培训的发展需求、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工作任务等进行明确,由此来指导行业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工作。

在规划中提出的政策措施也将引导各级主管部门对人才与教育培训工作的积极推进,促进吉林省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培养,也促进各教育机构、培训机构及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

未来几年,我国将进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教育事业面临的社会环境将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化,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方式也将面临着转变,这也对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进行吉林省交通运输行业人才与教育培训规划的研究过程中,需要把人才与教育培训发展纳入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框架之中,纳入到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之下,融入到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去研究,并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背景:

(一)中央对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工作提出新要求。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才与教育培训工作,《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在教育发展模式上,从引进国际经验、实践创新,向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创新、模式创新转变。

同时,中央对干部培训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

干部培训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执政本领、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为重点,把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和效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施全覆盖、多手段、高质量的培训,促进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更好地为科学发展服务、为干部健康成长服务。

通过对吉林省交通运输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的研究和规划,使吉林省交通运输行业培训工作能够按照中央要求,真正做到大规模、广覆盖、高质量、低成本。

(二)发展现代运输业对吉林省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工作提出新要求。

“十二五”交通运输行业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

做好“三个服务”,必须要继续加强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注意发挥各种运输方式优势,统筹各种运输方式衔接,加强现代综合枢纽建设,积极推进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加快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网络,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必须要统筹城乡交通发展,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支持力度,加快城乡一体化交通建设,促进交通运输的协调发展,保障国家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必须要加强公交、地铁、出租车和城市汽车租赁业等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培育物流市场,加强快递业务管理,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拓展交通运输服务的新领域,保障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和生活。

交通运输行业劳动者队伍素质的不断提升是交通运输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围绕交通管理干部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最广大的基层岗位技能性人才队伍的建设做好服务。

(三)吉林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对吉林省人才与教育培训工作提出新要求。

“十二五”期是吉林省实施《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公路水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运输服务水平、调整交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吉林省交通运输事业新的发展目标,对人才与教育培训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交通运输人才教育培训工作要主动适应我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需要,加快提高交通教育培训服务能力,扩大培训覆盖面和人才引进、培养规模,满足我省交通运输业大建设、大发展对交通人才的需求。

1.2研究任务

本规划规划对象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所有从业人员,规划期限为2011年~2015年。

按照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委托研究要求,研究框架、内容等以交通运输部《“十二五”交通运输教育与培训发展规划》为重要参考,确定本规划研究的主要任务如下:

(1)全面总结发展成就和问题,摸清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

评估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十一五”规划的执行情况,总结“十一五”期人才与教育培训发展成就,剖析人才与教育培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深入分析发展形势,剖析人才与教育培训的需求

分析“十二五”期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趋势,预测“十二五”期人才与教育培训需求,总结“十二五”期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3)明确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根据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的宏观战略和总体要求,结合交通运输部教育培训“十二五”期发展思路,提出吉林省“十二五”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发展的原则、目标和主要任务。

(4)确定建设重点,测算资金需求

结合发展目标和任务,在充分考虑发展需要与资金可能、相关项目建设进展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十二五”期间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的重点建设项目和实施安排,并测算资金需求规模。

(5)确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建议

研究确定保证“十二五”人才与教育培训规划顺利实施的政策建议和相关措施。

1.3研究思路

规划的基本思路是:

回顾“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积累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分析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十二五”期间所面临的形势与需求;提出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与保障措施。

研究思路如图1-1所示。

图1-1研究思路

1.4主要结论

1.“十一五”发展评价

人才结构更趋合理。

全省交通系统共有职工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人,其他政工类管理人员人,工勤人员人。

其中,研究生以上345人,大学本科以上3859人,大专学历3613人,中专以上2644人。

研究员以上职称95人,高级以上职称1162人,中级以上职称4045人。

教育培训实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紧密结合交通教育培训发展规划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根据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坚持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抓好全员教育培训,有效地促进了队伍整体素质提高。

人才机制逐步完善。

各单位广泛采取公开竞聘、竞争上岗等多种途径选拔德才兼备的干部到关键岗位任职,并先后出台多项鼓励政策,优先使用年纪轻、学历高、业绩突出的人才,对于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适当放宽年龄、任职年限等条件,破格提拔任用,有效地促进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

通过重点工程、重要岗位培养使用人才,鼓励、支持和选送技术人员到科研院所、设计、施工单位接受实践锻炼。

达到了“建成一个项目、培养一批人才”的目的。

尽管“十一五”期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工作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困难。

一是缺乏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二是缺乏可指导全系统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计划;三是缺乏行业教育培训基地;四是缺乏行业教育培训经费;五是行业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

2.“十二五”期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吉林省交通运输发展面临新机遇。

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为“十二五”期吉林省交通运输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2)吉林省交通运输业发展面临转型。

“十二五”是吉林省交通运输业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全省交通运输事业将加快建设、优化结构、统筹发展、深化改革,建设、养护、运输、管理、服务协调推进,面临的任务将更加艰巨。

3)交通运输职工队伍建设任务更重。

结合“十二五”吉林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工作,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三支队伍的整体的素质,为吉林交通发展服务,迫切需要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干事创业、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干部队伍。

3.“十二五”期发展原则

1)坚持服务交通的原则。

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吉林省交通运输发展实际,紧密围绕行业发展需求,突出特色,着眼长远,全面提高交通运输干部队伍的管理能力,加快培育交通运输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大规模培养适应岗位要求的专门技能人才,为吉林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提供数量充足、质量过硬的人力资源。

2)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

坚持突出交通特色,加大对交通主干专业和主干学科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吉林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加快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培养。

3)坚持行业引领的原则。

吉林省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必须发挥行业优势,主导交通运输行业人才与教育培训工作,指导吉林省公路技工学校的改革与建设。

支持交通运输培训机构服务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能力提升,推动吉林省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

吉林省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工作应尊重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规律和干部成长规律、人才发展规律,根据教育培训对象的特点,推进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事业协调发展,履行吉林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社会义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4.“十二五”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按照“提高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素质”的工作目标,以“一个基地(吉林省交通运输行业职工教育与培训基地)、一个平台(吉林省交通运输行业职工教育与培训平台)、三个提升工程(交通运输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工程、交通运输教育与培训信息化工程、交通系统人才提升工程)、四个支持系统(专家库、名师库、人才库、精品课程库)”为依托,培养一支具有较强管理交通能力的精干、廉洁、高素质的交通干部队伍,造就一支具有较强科研创新能力和成果推广应用能力、高素质社会化的交通专业技术队伍,建立一支技术精湛、技能过硬的交通技工队伍。

完善科学化、规范化的人才管理制度,优化吉林省交通运输业人才资源开发环境,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

5.“十二五”资金需求

全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共需要资金1.545亿元。

其中,交通职工教育与培训基地建设工程需要资金9200万元,吉林省交通运输行业职工教育与培训平台需要资金200万元,交通运输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工程、交通运输教育与培训信息化工程、交通系统人才提升工程需要资金5700万,专家库、名师库、人才库、精品课程库建设需要资金350万。

2“十一五”期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发展评价

2.1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工作现状

1.人才结构更趋合理

全省交通系统共有职工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人,其他政工类管理人员人,工勤人员人。

其中,研究生以上345人,大学本科以上3859人,大专学历3613人,中专以上2644人。

研究员以上职称95人,高级以上职称1162人,中级以上职称4045人。

“十一五”期间,全省交通系统共投入教育经费1354万元,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421期,培训41906人次,重点培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突出学历教育、工程技术、交通执法和行政管理等内容,使全省交通系统职工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基础文化层次和专业技术素质普遍得到提高。

全省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共有职工35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47人,其他政工类管理人员231人,合同制人员2922人。

其中,博士学位1人,研究生37人,大学本科以上1630人,大专学历1284人,中专以上548人。

研究员以上职称13人,高级以上职称113人,中级以上职称96人,初级以上职称135人。

“十一五”期间,举办各类培训班65期,培训3805人次。

出国考察学习培训和学术交流3人次,参加大专以上学历教育600人次。

全省公路养护机构共有职工169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21人,其他政工类管理人员710人,工勤人员60人。

其中,博士学位4人,研究生17人,大学本科以上734人,大专学历516人,中专以上498人。

研究员以上职称27人,高级以上职称245人,中级以上职称375人,初级以上职称684人。

“十一五”期间,举办各类培训班27期,培训3000人次。

出国考察学习培训和学术交流20人次,参加大专以上学历教育150人次。

全省运输管理机构共有职工259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31人,其他政工类管理人员800人,工勤人员266人。

其中,博士学位1人,研究生46人,大学本科以上915人,大专学历1106人,中专以上165人。

研究员以上职称8人,高级以上职称170人,中级以上职称629人,初级以上职称732人。

“十一五”期间,举办各类培训班154期,培训8640人次。

出国考察学习培训和学术交流36人次,参加大专以上学历教育680人次。

全省海事管理机构共有职工24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0人,其他政工类管理人员82人,工勤人员9人。

其中,博士学位0人,研究生12人,大学本科以上102人,大专学历88人,中专以上39人。

研究员以上职称1人,高级以上职称26人,中级以上职称70人,初级以上职称54人。

“十一五”期间,举办各类培训班12期,培训436人次。

出国或外出考察学习培训和学术交流24人次。

全省航道管理机构共有职工13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2人,其他政工类管理人员25人,工勤人员46人。

其中,博士学位0人,研究生9人,大学本科以上68人,大专学历39人,中专以上3人。

研究员以上职称0人,高级以上职称18人,中级以上职称25人,初级以上职称44人。

“十一五”期间,举办各类培训班29期,培训1116人次。

出国或外出考察学习培训和学术交流27人次,参加大专以上学历教育21人次。

全省交通执法人员共有职工5361人,其中其中,博士学位2人,研究生141人,大学本科以上1817人,大专学历3018人,中专以上383人。

“十一五”期间,举办执法人员培训班90期,培训20000人次。

2.教育培训实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紧密结合交通教育培训发展规划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根据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坚持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抓好全员教育培训,有效地促进了队伍整体素质提高。

一是多渠道抓好干部继续教育,积极推进科教兴交进程。

通过开辟自己培养、联合办学、委托代培、选送进修、在职函授、专家讲学等多种渠道,全方位抓好干部继续教育。

先后与吉林大学、长安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了3个专业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及工程硕士班,培养研究生100余人。

还选送了7人攻读博士学位。

选送618人次参加继续教育,出国进修、考察学习238人次,参加国内科研单位研修、学术交流等培训1395人次。

二是全方位抓好岗位培训,为交通事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是抓好领导干部学习,认真组织领导干部参加省委党校、上级单位组织的业务和理论培训。

同时,每年开局之初即举办处级以上干部培训班。

其次是充分利用每年冬春施工淡季,采取集中办班、举办讲座、学术交流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全员培训。

在培训中,坚持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上,把培训重点放在交通建设和管理的关键岗位、影响交通形象的重要岗位以及工作薄弱环节上。

重点培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突出学历教育、工程技术、交通执法和行政管理等内容,使全省交通系统职工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基础文化层次和专业技术素质普遍得到提高。

“十一五”期间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453期,培训46337人次。

三是围绕创新开展专题研讨攻关,为推动交通运输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为了给深化交通改革提供人才支持和思想保证,多次举办专题研讨班,并紧紧跟踪交通科技发展先进技术,抓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生产以及管理中的关键问题,采取重点攻关、引进吸收等多种形式,鼓励各类人员多出成果,为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近年来,完成科技攻关项目近百项,获得发明专利11项。

其中参与交通部联合攻关的《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养护与维修技术的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养护与维修技术的研究》等6个项目分别获得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二等奖。

3.人才机制逐步完善

各单位广泛采取公开竞聘、竞争上岗等多种途径选拔德才兼备的干部到关键岗位任职,并先后出台多项鼓励政策,优先使用年纪轻、学历高、业绩突出的人才,对于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适当放宽年龄、任职年限等条件,破格提拔任用,有效地促进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

通过重点工程、重要岗位培养使用人才,鼓励、支持和选送技术人员到科研院所、设计、施工单位接受实践锻炼。

达到了“建成一个项目、培养一批人才”的目的。

全省交通系统正高级职称由2006年的53人增加到97人,增幅达到83%;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由2006年的227人增加到345人,增幅达到35.7%。

培养出一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人员30名,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5名,省管优秀专家3名,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名,交通部科技人才4名,省拔尖创新人才第三层次人选11名,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名,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名,中国交通科技创新十大杰出人物2名,交通青年科技人才1名,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称号1名。

2.2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制度是培训工作得以全面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这些年吉林省交通运输厅没有相关政策措施和具体管理制度。

严重的影响了教育培训的实施效果。

2.缺乏可指导全系统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计划

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应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机制,每年由各业务处室、厅直单位、设区市交通局(委)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年度培训计划,上报厅科教处,由厅科教处负责汇总审核,经分管副厅长把关后提交厅务会研究确定,下达年度培训计划,由各申报计划的单位为培训班主办单位,省交通培训中心为承办单位,配合共同组织实施培训计划,具体教学教务由培训中心负责,实施过程和结果由厅科教处监督、检查,培训计划的实施和完成情况纳入各单位年终考评。

形成有计划、有统筹、有执行、有监督、有考评的良好机制,这样有利于教育培训稳步发展。

3.缺乏行业教育培训基地

2001年以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结构进行了相应调整,吉林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划归到教育部门。

客观上讲,这种调整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行业与办学机构的联系,造成职业教育与实践脱节、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局面,也影响了交通行业办学积极性。

虽然我省各级交通部门积极开展行业内部培训,但由于受师资和场地等条件的限制,培训质量和效果已不能适应未来交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4.缺乏行业教育培训经费

吉林省交通运输行业教育培训工作没有专项经费投入。

厅每年下达的年度岗位培训计划项目经费一般由厅直属单位自筹解决。

厅直属各单位按照中组部有关职工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按照职工工资额1%的比例提取资金作为教育培训经费,但由于培训经费不能够满足厅机关和直属单位的需求,且行业教育培训计划没有落实经费渠道,因此,行业教育培训往往由于资金短缺,无法实施,出现了“有计划不能落实的”现象。

5.行业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

吉林省交通运输教育与培训机构在办学模式、运行机制、人才培养及培训模式等方面有待创新与提高,有些单位对交通运输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技能培训、资格培训还不够重视,教育培训缺乏针对性,职工终身教育体系并不能满足吉林省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日益增长的需求。

3“十二五”期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与教育培训发展面临的形式与需求

3.1“十二五”期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形势、阶段性特征及需求分析

“十二五”期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发展中不仅需要进一步解决交通基础设施能力不足的主要矛盾,还要着眼于提高运输服务质量和效率,以迎接运输需求量快速增长和需求层次不断提升的新挑战。

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发展“十二五”期的阶段性特征如下:

1.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

结合公路水路交通现状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要求来看,“十二五”期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有较大的内在需求,仍需保持一定的建设规模和较快的发展速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是交通发展的重要主题。

全省需要尽快形成高速公路网络,提升国省干线技术等级和服务水平,加强旅游公路、国边防公路和口岸公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通畅水平和网络化程度,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优势,并加快推进运输枢纽和站场建设。

2.公路水路交通发展处于结构调整和服务水平提升期。

随着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吉林省交通供给能力不足的矛盾已有所缓解。

加强交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高既有交通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注重建、管、养、运的协调发展,提升运输服务水平、质量和效益,增强安全保障能力,将是“十二五”期公路水路交通发展的重要任务。

同时,交通运输的发展将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逐步实现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3.交通发展将进入综合运输体系形成的重要机遇期。

经过多年的建设,吉林省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规模不断扩大,运输能力不断提升,但同时对资源的占用和对环境的影响也逐步显现。

运输需求的快速增长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矛盾,要求吉林省交通运输行业加强各运输方式的协调和衔接,提高全社会运输资源使用效率。

“十二五”期间,全省各运输方式将开始朝分工协作、协调配合、构建综合运输体系的方向发展。

4.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将进入矛盾凸现期。

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发展积累下来许多问题,特别是公路建设债务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