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各章重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6489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各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各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各章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各章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各章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各章重点.docx

《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各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各章重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各章重点.docx

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各章重点

教育心理学

1、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义务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20世纪以后的教育(或现代教育)的特点是①教育的终身化②教育的全民化③教育的民主化④教育的多元化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当代教育多元化的表现:

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3、洛克的教育思想①提出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成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②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③另一方面,他主张的又是绅士教育。

4、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①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②决定受教育的权利③决定教育的目的④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③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5、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③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④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6、教育受制于社会生产力,同时又要具有相对独立性。

这种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①在一定的时期内,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落后于较为先进的生产力,教育的思想、内容、手段、方法等也往往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

②在生产力处于较低的水平下,由于文化交流、社会转型或传统的影响,其教育的思想内容甚至方法也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7、科学技术教育对的影响。

①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②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③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8、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的作用。

①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②推进科学体制化;③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④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9、信息技术与教育①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②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③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10、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

①传统的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网络教育却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②传统学校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③传统教育是较严格意义上的“年龄段教育”,而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者是“无年龄段教育”。

④传统教育存在着时空限制,而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

11、对网络教育的理解:

一方面是指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中,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教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教学用具,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综合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

另一方面是指在网络上构建“网络学校”,它集学校、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一体,为学习者提供前所未有的开放的学习环境。

12、学校文化的特征。

①是一种组织文化;②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③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已任;④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13、学生文化的成因。

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②同伴群体的影响;③师生的交互作用;④家庭社会经济地位;⑤社区的影响。

14、学生文化的特征。

①过渡性;②非正式性;③多样性;④互补性。

15、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①内发论。

②外铄论 ③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6、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①顺序性②阶段性③不平衡性④互补性⑤个别差异性

17、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

18、环境对人的影响。

①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③人在所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19、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人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0、教育对于人类地位的提升表现:

①对人的价值的发现②对人的潜力的发掘③对人的力量的发挥④对人的个性的发展

21、教育怎样发掘人的潜能?

人的潜能很少能自动表现出来,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掘,必须通过教育、通过学习才能实现。

教育者必须做到,当具备了某种条件时,人的潜能会得到超常的发挥。

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潜能存在的事实及价值,尽可能地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

22、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①在身体发展方面,初中阶段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②在认知方面,初中阶段教育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③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④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

23、教育目的作用。

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24、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①国家的教育目的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③教师的教学目标

25、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本精神:

①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②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③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26、素质教育的内涵:

①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②是全面发展的教育③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④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27、学生的本质属性①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a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b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8、学生的义务①遵守法律、法规;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④遵守所在学习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29、教师职业的特点①传道者角色②授业、解惑者角色③示范者角色④管理者角色⑤朋友者角色⑥研究者角色

30、教育的学科专业素养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②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③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④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31、教师的专业素养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32、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儿童

33、课程目标的依据:

①对学生的研究; ②对社会的研究; ③对学科的研究。

34、教学计划的构成:

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所构成。

35、课程实施的结构。

①安排课程表。

②分析教学任务;③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④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⑤规划教学单元和课;⑥组织教学活动;⑦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36、安排课程表应遵循的原则:

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

37、分析教学任务包括三个方面:

①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体力和能力。

③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38、学生的学习特点:

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

它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①基础因素;②内部因素;③外部因素。

39、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①目标评价模式;②目的游离评价模式;③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40、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

①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②搜集信息;③组织材料;④分析资料;⑤报告结果。

41、教学的意义①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②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③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42、教学的一般任务。

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科学的世界观基础;④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4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

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认识的间接性; ②认识的交往性; ③认识的教育性; ④有领导的认识。

44、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①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相结合;②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③教学过程中知、行、意的统一;④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45、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①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②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相互促进。

46、知识与智力的转化,应注意:

①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②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③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给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④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47、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情感、意志、兴趣)?

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不仅学会学习,而且要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48、教学过程的结构是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

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分为:

(教学过程的五段论)①引起学习的动机;②领会知识;③巩固知识;④运用知识;⑤检查知识。

49、理解教材有哪两种思维途径?

一、从具体形象思惟向抽象逻辑思惟过渡;二是从已知到未知,不必都从感知开始。

50、我国中学教学原则。

①直观性原则; ②启发性原则; ③巩固性原则; ④循序渐进原则 ⑤理论联系实际

51、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文直观。

52、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学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要求是: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惟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

53、巩固性贯彻要求是: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中积极巩固。

54、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①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③学生特点 ④教学时间、设备、条件;⑤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55、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讲授法可分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

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②注意启发。

③讲究语言艺术。

56、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①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③做好讨论小结。

57、备课内容包括: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58、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

①检查复习;检查复习的方式,有口头回答、黑板演算、检查课外作业②讲授新教材;③巩固新教材;可以采取提高、重点复述、练习等方法进行④布置课外作业。

59、一堂好课的标准是:

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

60、作业布置注意:

①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

②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③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④教师应该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61、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业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它的主要优缺点有:

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③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④缺点:

脱离实际、脱离个别差异

62、教学组织形式有:

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道尔顿制

63、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内容型策略、形式型策略、方法型策略、综合型策略

64、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65、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①政治教育;②思想教育;③道德教育;④心理健康教育。

66、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67、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

①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②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③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68、德育过程的结构: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要素构成。

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

矛盾: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指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69、德育过程的规律。

①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②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③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④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

70、德育原则。

①导向性原则;②疏导性原则;③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马卡连柯说: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④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⑤因材施教原则。

孔子提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71、德育的途径。

①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②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③劳动;④共青团活动;⑤班主任工作。

72、我国德育的方法。

①说服法;②榜样法;③锻炼法;④陶冶法;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陶冶包括:

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⑤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73、德育模式:

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

74、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

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75、班级管理的功能。

①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教育效率。

②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③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76、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平行管理代表人物是:

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目标管理是德鲁克,其理论核心是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

77、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①由于受到分数的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②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78、如何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①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②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

班级管理的实质就是要让学生的潜能尽可能的开发。

)③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79、班集体的四个基本特征。

①明确的共同目标;②一定的组织结构;③一家的共同活动的准则;④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80、班集体的作用。

①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③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81、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①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②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③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④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教育学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研究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现象及变化和发展规律。

2、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

3、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4、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3)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4)可以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5、教育心理学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三种:

实验研究、描述性研究、相关研究。

常用的有观察法、调查法、教育经验总结法、实验法、个案法。

6、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专著。

也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比较科学、系统的教育心理学专著。

它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体系也由此而开始确立。

7、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8、1924年,廖世承应师范教育的需要编写了我国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9、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逐步兴起及影响,活跃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西方教育心理学也进入到了理论建设时期。

一些心理学家重新开始重视人性,关注人类的课堂学习研究;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10、心理发展的含义: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心理变化。

研究表明,学生心理发展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11、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

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l4、1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12、青少年的主要心理特征:

1.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

这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性格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

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

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

成人感产生,独立性强烈。

2.青年初期,此时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卜-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这时,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成了高中生占主要地位的情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

且能比较客观地看待自我,明确地表现自我,敏感地防卫自我,珍重自我。

但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仍面临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

13、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二)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

1.单维思维(即思维的片面性);2.思维的不可逆性;3.自我中心。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主要有如下特征:

1.多维思维;2思维的可逆性;3.去自我中心;4.具体逻辑推理。

(四)形式运算喻段(11~15岁)。

14、维果斯基认为.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

一是现有的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学生心理机能的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

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16、人格的含义: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7、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1.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0岁~l.5岁);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岁~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4岁~5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岁~l1岁);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岁~l8岁)。

18、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化因素:

家靡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9、健康人格的建构:

重视青少年人格的整体调节;帮助青少年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获得自尊感;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挫折;引导青少年进行人格的自我教育。

20、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21、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性等方面。

22、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方面。

23、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4、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5、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信号学习、刺激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26、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27、我国教育心理学家把学生的学习分为三类:

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28、桑代克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一反应”联结。

学习过程是通过盲目的尝试与错误而渐进的过程。

主要学习规律:

(1)准备律。

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2)练习律。

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一反应之间的联结。

(3)效果律。

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可以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29、完形一顿悟说的基本内容:

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30、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一)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二)教学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31、所谓意义学习,奥苏贝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32、意义学习的条件:

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

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意义学习的目的,就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

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有。

33、所谓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它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功能:

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34、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1.学习需要与内驱力;2.学习期待与诱因。

35、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区别:

1.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2.人的学习是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进行的;3.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人的学习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