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福建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历年简答题和论述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6211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福建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历年简答题和论述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备考福建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历年简答题和论述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备考福建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历年简答题和论述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备考福建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历年简答题和论述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备考福建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历年简答题和论述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考福建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历年简答题和论述题.docx

《备考福建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历年简答题和论述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福建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历年简答题和论述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考福建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历年简答题和论述题.docx

备考福建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历年简答题和论述题

福建小学教育心理学历年简答题和论述题

2008年7月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及以下)试卷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42.简述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

 43.简述意义学习的条件。

 

44.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5.简述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46.试述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三、简答题 

41.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研究。

 

42.皮亚杰认为,具体运算阶段(7一11岁)儿童的思维主要特征为:

 

(1)多维思维,儿童可以从多个维度对事物进行思考; 

(2)思维的可逆性,这是守恒观念出现的关键.守恒指儿童可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 (3)去自我中心,儿童逐渐学会从别人的观点看问题; (4)具体逻辑推理,这一阶段儿童能凭借具体形象的支持进行逻辑推理。

 

43.客观条件:

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主观条件:

 

(1)有适当的认知结构,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2)新材料具有潜在意义;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又具备了适当的知识基础,那么,这种学习材料对学习者来说就构成了潜在的意义; (3)主动学习心向,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44.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5.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①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②自我意识增强; ③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④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四.论述题 

46.①教学前:

准备性评价。

准备性评价是指在教学之前为了解学生对学习新知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的评价。

准备性评价通常运用所谓的‘‘摸底测验”的方式来进行。

通过准备性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某种新科目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或技能,也可以了解在新科目的教学目标中,有哪些知识与技能是学生已经掌握的。

如果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准备充足,可以对学生进行新知识的教学;如果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准备不足,先实施必要的补救教学,然后再教新知识。

②教学进行中: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进行中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和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常采用非正式考试或单元测验来进行,测验的编制必须考虑单元教学中所有重要目标。

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成败情况,获得教学过程中的连续的反馈,作为教师随时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的参考。

如果发现个别学生没有达到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那么,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个别辅导。

通过形成性评价,学生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情形.获得学习上的反馈、借以修正自己的学习方式。

③教学结束后:

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结束后为全面了解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所进行的评价。

总结性评价常用期末考试的方式进行,通过总结性评价,教师可以检验本学期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从而判断教学效果的好坏,是否需要对教学做进一步的安排。

2009年1月教育心理学(小学及以下)试卷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

 42.怎样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43.教学设计中,行为目标表述的要素有哪些?

 44.资源管理策略包括哪些方面?

 

45.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l0分) 

46.试述创造性的培养。

  

三、简答题 

41.

(1)效果律:

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则其联结就会增强;而得到烦恼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削弱。

 

(2)练习律:

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经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逐渐增大。

而如果不运用,则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减少。

 (3)准备律:

在试误学习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时,实现则感到满意.否则感到烦恼;反之,当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

 

42.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有利于加深对概念和规则的本质的认识; 

(2)提供变式:

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3)科学地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有利于找出一类事物共有的本质特征.了解事物问的联系与区别,防止知识间的混淆与割裂,有助于知识系统化;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启发学生自觉概括,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原理、原则,改变“教师做结论.学生背结论”的被动方式,促进学生知识的积极获得。

 

43.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

行为目标的陈述具备三个要素。

(1)具体目标,用行为动词描述学生通过教学形成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

(2)产生条件,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 (3)行为标准。

提出符合行为要求的行为标准。

 

44.

(1)学习时间管理:

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率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2)学习环境的设计:

注意调节自然条件、设计好学习空间; (3)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激发内在动机、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调节成败的标准、正确认识成败的原因、自我奖励。

 45.柯尔伯格采用的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提出了道德判断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1)前世俗水平。

阶段1,惩罚与服从阶段;阶段2,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2)世俗水平。

阶段3,好孩子定向阶段;阶段4,法律与秩序的定向阶段; (3)后世俗水平。

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阶段6,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阶段。

  

四、论述题 

46.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创造性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①保护好奇心;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如:

①发散思维训练;②推测与假

设训练;③自我设计训练;④头脑风暴训练。

2009年7月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及以下)试卷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 41.怎样培养和组织学生的观察力?

 42.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43.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学习中的运用 44.学生认知风格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45.影响态度和品德学的内部条件有哪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46.试述如何促进知识的保持。

  

2009年7月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心理学(小学及以下)试卷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41.

(1)观察前,必须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2)观察过程中,要认真培养学生观察的技能和方法,训练学生按合理的顺序观察; (3)观察后,要求学生做观察记录或报告。

 42.一般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

 

(1)流畅性。

对同一问题,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表示思维的流畅性越高。

 

(2)变通性。

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对N--N题,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

 (3)独创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方法,具有新奇性。

 

43.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自我实现是最高级的需要。

 

(2)运用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因此,可以说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

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而正是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

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44.学生间的认知风格差异主要表现在:

 

(1)场独立与场依存。

具体场独立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具体场依存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2)沉思型与冲动型。

在解决问题中,沉思型儿童解决问题的方式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冲动型儿童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3)辐合型与发散型。

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

发散型的人表现出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的特征。

 

45.

(1)认知失调。

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态度定势。

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期与评价,进而影响人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收到的量; (3)道德认识水平。

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

  

四、论述题 

46.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促进知识保持。

 

(1)深度加工材料。

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对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作出推论.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提高保持效果。

 

(2)有效运用记忆术。

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

 (3)进行组块化编码。

在信息编码过中,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方便记忆。

 (4)适当过度学习。

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t寸,记忆效果最好。

 (5)合理进行复习。

对学习材料的复习,从时间分配上来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分散复习,一种是集中复习。

研究表明,一般分散学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学习。

背诵材料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一遍又一遍地

……

2010年1月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 41.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哪些?

 42.  遗忘原因有几种理论解释?

 43.  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44.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5.  简述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46.试述自我意识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简答题 

41.

(1)教师的领导风格; 

(2)班级的规模; (3)班级性质 (4)对教师的期望 42.

(1)痕迹衰退说; 

(2)干扰说; (3)动机说。

 43.

(1)目的性; 

(2)认知性; (3)序列性; 44.

(1)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 

(3)学习的心向和定势。

 

45.

(1)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2)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3)明显地表现如自觉纪律形成。

  

四、论述题 

46.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同时,一切社会环境因素对人发生影响,都必须通过自我意识的中介。

因而,自我意识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1)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形成和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

(2)自我评价的性质决定人格发展的方向;(3)自我调控能力制约着人格的发展。

2010年7月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及以下)试卷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42.简述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历程。

 

43.简述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的操作技能培训。

 4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45.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46.简要分析知识学习的过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47.结合教学实例,试述如何运用指导教学模式训练学生的学习策略。

三、简答题 

41.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微格教学; 

(3)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42.

(1)生理自我; 

(2)社会自我; (3)心理自我。

 

43.

(1) 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2) 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 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 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44.

(1)问题的特征; 

(2)已有的知识经验; (3)定势与功能固着。

; 

45.态度与品德二者的联系:

(1)二者的实质相同:

品德十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

内部状态,而态度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2)二者的结构一致,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

 

态度与品德二者的区别:

(1)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的范围比较大;

(2)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46. 

(1)知识的获得;     

(2) 知识的保持。

 四、论述题 47.106页

2011年1月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及以下)试卷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42、如何理解学习的概念。

 43、简述迁移的作用。

 

44、简述儿童强迫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45、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46、联系实际,谈谈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三、简答题 

41.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的基本理论;具体的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与教师心理。

 

42.

(1)学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2)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 

(3)对学习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①学习是一个介乎经验与行为之间的中间变量; 

②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③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43.

(1)首先,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其次,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得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44.

(1)强迫性洗手; 

(2)强迫性计数; 

(3)强迫性自我检查; 

(4)刻板的仪式性动作或其他强迫行为。

 45.

(1)问题的特征; 

(2)已有的知识经验; (3)定势与功能固着。

  

四、论述题 

46.

(1)有效地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各点要展开说明)

2011年7月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及以下)试卷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42、简述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的不同。

 43、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44、简述柯尔伯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45、简述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46、试述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42、简述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的不同。

 43、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44、简述柯尔伯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45、简述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46、试述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012年1月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成败归因理论。

 42、简述遗忘的原因。

 43、简述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4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45、简述课堂纪律的类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46、试述合作学习在设计与实施上应具备的特征。

三、简答题 

41.

(1)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行为结果的归因分为三个维度: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2)维纳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42.关于遗忘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理论解释:

 

(1)痕迹衰退说; 

(2)干扰说; 

(3)动机说。

 

43.学习与教学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 

(2)教师; (3)教学内容; (4)教学媒体; (5)教学环境。

 

 44.

(1)问题的特征; 

(2)已有的知识经验; (3)定势与功能固着。

 45.

(1)教师促成的纪律; 

(2)集体促成的纪律; (3)任务促成的纪律; (4)自我促成的纪律。

  

四、论述题 46.

(1)分工合作; 

(2)密切配合; (3)各自尽力; (4)社会互动; (5)团体历程 (各点要展开说明)

2013下半年福建省两学考试简答题真题

教育心理学学

简答题

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2我国心理学家学习的分类

3知识学习的作用

4操作技能培训要求

5心理辅导必须原则

论述题

培养学生创造性

2014年1月福建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教育心理学(小学) 

简答题 

41、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42、简述教学和学习的三种过程

 43、提高问题解决的有效措施 

44、布鲁巴奇教学反思方法 

45、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方法 论述题 

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