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二单元 公共利益复习教案教科版.docx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二单元 公共利益复习教案教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二单元 公共利益复习教案教科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二单元公共利益复习教案教科版
第二单元公共利益
第四
课共同的需要
一、身边的公共利益
1、身边的公共利益包括包括:
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和公共
服务。
公共场所的含义:
人们交往互动的公共生
活
空间。
能举例。
公共设施的含义:
由行政机关或其特许的公务法人设置或管理以供公众使用的设施。
能举例。
建设公共设施的主要目的:
是直接造福于人民,为人们
的生活提供便利。
政府是公共设施的主要提供者和管理者。
公共服务包括:
公共卫生事业、公共教育。
2、公共卫生事业和和公共教育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公共卫生事业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卫生技术保障。
公共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公共事业,它对于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二、全人类的公共利益
1、全人类的公共利益包括:
国际安全、国际经济、
国际文化和自然环境资源。
2、国际安全、国际经济和国际文化的作用
①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为各国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国际环境。
②规范的世界性贸易市场为经济全球化的实现提供了各种制度性的保障。
③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则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3、石油危机的影响
①石油危机会给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困难。
②会深刻影响各国的关系。
③危害国际安全,给全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第五课公私之间
★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什么?
①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赖、相互包含、
相互促进的关系。
②公共利益由个人的利益组成的。
③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
④公共利益不是抽象的,它具体地体现在个人的实际利益之中。
实现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是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
⑤公共利益并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它们有时候也会发生矛
盾和冲突。
2、为什么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会矛盾和冲突?
公共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有机整合,并不等于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不可能总是将每一个人特殊的个体利益一一涵盖其中。
3、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表现
①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对立;②一些单位或集团的利益与公共利益冲突。
★4、面对利益的冲突,应怎样正确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①优先考虑公共利益。
②在优先保证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促进个人利益的充分实现。
★5、为什么要优先保证公共利益?
①优先考虑公共利益,放弃或牺牲某些个人利益或群体利益,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而且从长远看也是对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
②只有为维持整个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每个人才会从中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6、为什么要促进个人利益充分实现?
①公共利益在公共生活中具有优先性,但这并不等于无视个人利益的正当性。
②在公共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关心和尊重,其合法的利益应当受到保护。
③个体利
益的有效实现,充分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民主与文明。
★7、公共利益必须遵循的标准是什么?
(或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怎样得到适当的平衡?
)
①合法合理性;②公共受益性;③公平补偿性;④公开参与性。
联系时政热点:
撤迁条例修改中,关于公共利益的争论。
第六课公共利益的维护
★1、为什么说维护
公共利益是政府的职责?
①政府是公共利益最大的提供者与守护者。
②人民授权政府履行公共管理的职责政府只有切实维护公共利益,才能真正并且从根本上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利益
,才能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③从一定意义上讲,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反映了政府的执政水平和能力,也体现了一个国家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程度。
2、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政府的职责有哪些?
(或政府怎样维护公共利益?
)
①政府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教育、道德教化等强制的
或非强制的方式,履行维护公共利益的职责。
②在突发事件面前,组织各种资源,聚集各方力量,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保护人
民大众的利益。
③在国际安全、国际经济、国际文化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合作,共同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
3、每个公民应怎样维护公共利益?
(或我们中学生应怎样维护公共利益?
)
①履行分内的职责。
②更重要的是形成公德意识,遵守社会规范,为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而努力。
③更应在心灵深处培养关怀他人、心系社会的情怀。
④要养成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⑤要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从我做起,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
⑥养成自觉维护公共利益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
4
、★政府是公共利益最大的提供者与守护者。
依法行政是政府执政为民,履行职责的基本准则。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行为准则,是实现公共利益的底线伦理。
第五课公私之间
第一课时相互依赖,相互包含
一、学习目标:
了解公共利益是怎样产生的;明确公共利益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实现公共利益是为保障社会成员享有更广泛的个人利益。
二、学习重难点:
正确认识公私利益之间既相互依赖、包含,既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又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
导入新课:
四、自主、合作探究:
1.播放长江水患的
资料图片,设计相关问题
(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2)怎样理解公共利益
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赖、相互包含的?
五、学以致用:
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赖、相互包含的?
六、质疑问难:
七、畅谈收获(整体建构):
通过本节课学习:
我知道了
我以后会
八、当堂达标
(一)选择题:
1.关于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公共利益是由个人的利益组成的B.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总是发生矛盾和冲突的
C.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
D.公共利益具体地体现在每个人的实际利益之中
2.没有脱离个人的抽象社会,也不存在超越个人利益的抽象社会的公共利益。
公共
利益和个人利益
A.相互矛盾,无法共存B.相互作用,相互斗争
C.相互依存,相互促进D.相互矛盾,冲突不断
3.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处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A.在优先保证个人利益的前提下,促进公共利益的充分实现
B.在优先保证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促进个人利益的充分实现
C.学会
选择,优先考虑个人的利益D.学会选择,完全照顾个人利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九、作业布置
解决《学习与检测》的题
目。
第二课时矛盾和冲突(仲宫中心中学吕春霞)
一、学习目标:
掌握公私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的正确处理原则。
能正确认识处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二、学习重难点:
正确认识公私利益之间既相互依赖、包含,又有矛盾和冲突的辩证关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面对上述矛盾和冲突,如何作出正确选择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
导入新课:
四、自主、合作探究:
1.多媒体展示三峡库区移民、拆迁的相关图片或典型视频资料
(1)怎样理解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会发生矛盾和冲突?
(2)当个人利益与
公共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我们应该如何做出正确选择?
为什么?
(3)为什么在维护公共利益时,也要重视保护公民的个人利益?
(4)青少年要怎样正
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五、学以致用:
“和平使者”引发官司
假如你是小法官,在本案的审理及法庭调解阶段,你会用今天所学的哪些知识对原、被告双方进行劝说和调解,以达到双方当庭互相和解的最佳效果?
六、质疑问难:
七、畅谈收获(整体建构):
通过本节课学习:
我知道了
我以后会
八、当堂达标
(一)选择题:
1.当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发生矛盾时,优先考虑公共利益,放弃或牺牲某些个人利益或群体利益,从长远来看
A.也只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而已B.是对个人利益的否定
C.无视个人利益的正当性与合理性D.是对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
2.关于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
的关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公共利益是由个人的利益组成的
B.公
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总是发生矛盾和冲突的
C.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
D.公共利益具体地体现在每个人的实际利益之中
3.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处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A.在优先保证个人利益的前提下,促进公共利益的充分实现
B.在优先保证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促进个人利益的充分实现
C.学会选择,优先考虑个人的利益
D.学会选择,完全照顾个人利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第四单元劳动创造世界
第九课人类的需要
★1、劳动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①劳动创造了人类,创造世界,创造文明。
②劳动,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
2、劳动促成了从猿到
人的转化,最终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
3、为什么劳动创造文明?
(1)劳动让我们丰衣足食
(2)劳动提高了劳动效率,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3)劳动是精神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4)在劳动过程中,人类创造了宝贵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成果
4、为什么说劳动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
(或如何理解劳动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
)
①通过劳动工具的发明和使用,人类延伸了身体的某些器官的功能,加强了在自然界中谋生和发展的能力。
②劳动是培养和发展人的道德品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
③劳动不仅能够促进人生理、心理和品德的发展,而且与个人的成才、事业的成功紧密相关。
④劳动,可以锻炼我们的能力,磨砺我们的意志,强化我们自强、自信
、自立的意识。
⑤通过劳动,我们不但能学
会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坚强不屈,而且能够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学会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第十课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1、为什么劳
动者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戴?
①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我们幸福生活的缔造者。
没有劳动者的劳动,就没有幸福的生活,也没有社
会的进步和发展。
②一大批科研人员用他们艰辛的劳动为社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③一大批企业家、管理人员、个体和私营企业劳动者,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④劳动虽然有分工不同,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凡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人民服务的劳动者,就都是光荣的,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
★2、如何理解“劳动有分工,劳动者不分贵贱”?
(为什么要反对歧视普通劳动者?
)
①劳动虽有分工不同,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②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都是社会和人民需要的劳动。
③各行各业
的劳动者,都是平等的。
④凡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
社会创造财富、为人民服务的劳动者,就都是光荣的,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
★3、为什么要珍惜劳动成果?
①珍惜劳动成果,就是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具体表现。
②我们所有的用品都是通过许多劳动者的辛勤劳动生产
出来的中,都来之不易。
③)珍惜劳动成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我国是资源贫乏的国家,而且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很多人的生活并不富裕。
⑤对于个人,特别
是青少年来说,勤俭节约有助于激发奋发进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第十一课乐于劳动
善于劳动
★1、为什么要热爱劳动,乐于劳动?
①生命的意义与劳动息息相关,没有劳动,不热爱劳动的生命,谈不上任何意义和价值。
②唯有劳动,也
正因为有了劳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被不断创造出来,我们的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
高。
们自身的精神世界,也得到了丰富和充实。
④人只有靠劳动,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只有付出劳动,才会受人尊敬。
⑤一个人要生存,要自立自强,要成就事业,就要养成自觉劳动的习惯。
⑥(P80)劳动创造了人类,创造世界,创造文明。
劳动,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
★2、参加家务劳动的重要意义(作用)?
①参加家务劳动,不但能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而且有助于养成勤劳自立的习惯。
②从事家务劳动,可
以经历克服困难的过程,能锻炼和增强意志力。
③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做一点家务劳动,也是一种积极的休息,不但可以调节大脑的机能,而且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④一般来说,家务劳动能力强的人,生活技能相对较高,独立
生活能力也较强,他会对生活充满信心,能够独立面对各种困难。
★3、新型劳动者的含义、特点(素质)是什么?
①善于学习新知识;②善于掌握新技术;③创新能力强。
4、为什么需要新型劳动者?
①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科技和知识信息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生产的重要资本,社会生产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②传统生产方式逐渐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型,对劳动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③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信息快速增长的21世纪,只有掌握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才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④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经济要快速发展,必须在科技前沿有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世界环科研水平的专家做先导,在生产一线有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人才做支撑。
⑤高技能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⑥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5、怎样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将来才能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公民依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公民在受到非法侵害时,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以适应现代法治社会生活的需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既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也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了解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有效手段,教育学生敢于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公民依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难点:
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学准备]学生演讲、小品、辩论会、视頻。
[教学过程]
学生演讲《法律伴我成长》导入新课
(投影放图片)法律与每个公民密切相关,法律不仅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而且,法律还鼓励、支持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我国法律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我国法律又是怎样鼓励支持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呢?
为了有效地打击敌人,惩罚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非法侵害,我国法律保护和支持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请看案例:
一天,中学生小张在书店买了一本书,回家后发现该书存在缺页、破损现象,于是回到书店要求退货,书店不仅没有给予退货,而且在争执过程中还打伤了小张。
请问:
1)书店的行为侵犯了小张的什么权利?
2)你认为小张应该怎么办?
请你为他出两个注意。
3)这一案例对你有何启发?
启发:
当公民(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师: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认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仅仅是执法机关的事情;也有人认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主要依靠人民群众。
同学们,你们是怎样认为的?
下面,我们来开展一次辨论活动。
小辨论:
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中
正方:
执法机关更重要
反方:
人民群众更重要
通过辩论得出结论: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不只是执法机关的任务,还需要广大人民的支持。
接着我们来看一段视頻。
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頻你们又有什么感悟?
师:
既然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不仅仅是执法机关的事情;还同违法犯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那么,公民应采用哪些手段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呢?
看材料(投影):
我国司法机关相继查办的浙江金华税案,四川恩威税案和河北南宫税案等几大涉税案件,群众的举报信提供了重要线索。
(这一材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揭发检举是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一种有效手段)。
请再看两段材料,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投影):
材料1:
2007年3月,大连市出租车司机张某在火车站候客,一名青年搭其车要去金州区,但车到了金州区后,他却未指明其目的地,只是要司机一直往前开。
这时张某感觉此人不正常,便有所戒备。
当车行至僻静处时,这名男青年突然从腿部抽出一把匕首抵住张某的颈部,要其交钱,车被迫停下。
张某故意说:
“钱我给你,但你用刀抵住我,我不好拿钱。
”在歹徒分散注意力这一刻,张某飞快地用肘部撞开歹徒,与歹徒搏斗,打斗中两人一起滚出车外。
在搏斗中歹徒被刺伤。
歹徒见势不妙,突然钻进车里,想驾车逃跑。
这时,张某不顾一切抓起掉落在地上的匕首,向车内的歹徒刺去,造成歹徒当场死亡。
材料2:
李某经常上班迟到,所以经常受领导王某批评,因而李某怀恨在心,总想报复王某。
一天下班后,李某尾随王某欲行不轨,当李某用木棍准备击其头部时,恰巧王某回头未击中。
而此时王某见李某手握木棍,心中顿时知晓,为保护自己,在李某再次袭击前,王某将手中拿的两瓶酒向李某迅速砸去,正好砸中李某的面部,造成李某面部严重受伤,而王某却安然无恙。
学生讨论:
1、张某、王某的行为是何种行为?
他们为什么要实施此行为?
2、张某、王某对不法分子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他们要不要负刑事责任?
教师总结:
1、张某、王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他们实施正当防卫是为了保护自身权益免受不法侵害。
2、张某、王某都对不法分子造成了伤害,但由于不具有社会危害性,所以不但不负刑事责任,相反还应受到鼓励和赞扬。
3、材料1中,张某将歹徒刺伤,如果此时歹徒停止不法行为,张某能否再用刀刺向歹徒?
材料2中王某受到袭击时,恰巧李某的儿子放学路过此地,王某为保护自己,他能否将酒瓶砸向李某的儿子?
张某、王某的防卫行为有没有超过必要限度?
学生回答:
张某此时不能再用刀刺向歹徒,因为歹徒的不法行为已经结束,必须是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时,才能实施正当防卫。
王某不能把酒瓶砸向李某的儿子,因为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
但其儿子是无辜的,与此活动无关。
张某、王某的行为没有超过必要限度。
教师总结: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实施正当防卫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且缺一不可。
由此可见:
正当防卫是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一种有效手段。
那么,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呢?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小品《放学路上》
中学生小平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几个小痞子拦住搜身,并抢去身上仅有的10元钱。
这几个小痞子要他第二天带50元钱来,否则要收拾他。
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
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你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学生活动:
[生活在线]
投影:
一天雯雯放学骑车回家,突然被另一骑车人撞倒,她捂着受伤的腿哭了,这时过来一位慈祥的中年男子,非常关心地安慰她,并说用车送她去医院……
教师:
如果你是雯雯会怎么做?
并说说理由。
学生1:
我认为雯雯应该接受叔叔的帮助,因为她现在受伤了,非常需要别人的帮助,而且这位叔叔很慈祥,又非常关心她。
学生2:
我不同意,我认为雯雯不应该让这位叔叔送她去医院,因为知人知面不知心,不可不防。
学生3:
可是社会上毕竟是好人多,我认为还是应该接受帮助。
比如:
请这位叔叔帮好给家长打电话,将自己受伤的事情告诉家长或者给110打电话,这样既可以使自己得到救助,又比较安全。
教师:
同学们各抒己见,各有道理,雯雯是怎么做的呢?
雯雯感到是来了救星了,心理非常感激,那人扶她上了一辆面包车。
车飞快地跑着,跑过两家诊所,雯雯喊:
“这有诊所!
”车也不停。
中年男子总是说:
“咱们去好医院!
”……
教师:
请你对当前的形势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学生:
叔叔在骗雯雯,因为路过两家诊所都不停。
教师:
车不停就能说明叔叔在骗雯雯。
学生:
按常理来讲,雯雯受伤后应急需得到及时迅速的治疗,应去就近的诊所,而叔叔的做法不符合常理,所以雯雯的处境比较危险。
教师:
那么,有什么好的方法?
学生1:
我认为雯雯应该寻找机会逃跑。
学生2:
我认为应该假装相信叔叔的话,使叔叔不注意自己,然后再寻找机会。
学生3:
我认为应该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看看有没有可以利用的条件和机会。
学生4:
我认为雯雯应该趁车上人不注意时跳车。
教师:
下面我们看看故事是怎么发展的。
车一直开出了金坛,女孩看出车窗外已是农村的田野,她哭了,她喊着要下车,车上的人露出了狰狞的面孔,一把刀子抵在了她的胸前……
教师:
面对险情,雯雯应当怎样保护自己?
学生:
雯雯应该顺从,可以对绑匪说我家很有钱,只要你不伤害我,可以给你很多钱,这样可以使自己不受伤害。
教师:
雯雯只要顺从就可以保护自己了吗?
学生:
当然是假装顺从,这是一个策略,还是要寻找机会。
学生:
我认为雯雯首先要镇定,不能慌张、害怕,否则什么主意也想不出来了。
学生:
雯雯应当记住坏人的特征,这样将来可以报案。
学生:
:
雯雯还可以哀求绑匪,也许他们会良心发现放了她,下面我们接着看故事的发展。
后来坏人把女孩带到了常州,又逼她在常州随他们上了火车。
教师:
请你为雯雯脱险出谋划策。
学生:
雯雯应该积极地利用机会,在火车站,火车上人多的地方可以大声呼救。
学生:
雯雯应该向列车员请求帮助。
教师:
同学们说的都非常有道理,雯雯最后成功地保护了自己。
[生活在线]中雯雯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
学生:
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各抒己见]放学后,八年级学生小明、小花、小刚高高兴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突然他们发现一歹徒正在对一位同学强行搜身。
小明说:
“快抓住歹徒!
”小花说:
“你俩稳住歹徒,我去报警。
”小刚说:
“别管了,跟咱没关系!
”
你对小明、小花、小刚的言行是怎么看的呢?
(1)对小明的言行。
(2)对小花的言行。
(3)对小刚的言行。
学生讨论后教师分析:
(1)小明的言行有可取之处。
三位同学可以暂时围住歹徒,这是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一种手段,但毕竟是初二学生,年龄小,不适宜直接搏斗,可以换一种方式,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2)小花的言行是完全正确的,这是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表现,能有效地打击违法犯罪,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3)小刚的言行不可取,这是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也没有履行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义务,会纵容违法犯罪。
[法治在线]1、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时会看到这样的一些场景:
在公共汽车上、游乐园或餐馆里,某位同志抓住一个正在扒窃的歹徒,歹徒连连求饶,可是被盗人却否认自己的钱包被盗,导致歹徒立即矢口否认自己的盗窃行为,并与该同志大打出手,造成该同志严重受伤,多人围观,却无人帮忙,使得歹徒逃走。
(1)材料中的正义人士所作所为体现了哪些崇高的品德?
体现了见义勇为、积极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高尚品德。
(2)被盗人的行为错在哪里?
被盗人的行为错在:
胆小怕事,受到不法侵害时忍气吞声,不敢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他的做法在客观上纵容和支持了犯罪分子,不利于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秩序和人民的利益以及自身的合法权益,应受到道德谴责。
(3)如果你看到这种现象,你会怎么做?
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看到违法犯罪现象,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比较巧妙地或借助社会力量,抓获不法分子。
[理解与运用]:
小明是某校初二学生,去年9月3日下午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他看见社会无业青年王某拦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