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整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6008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整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整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整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整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整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整册教案.docx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整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整册教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整册教案.docx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整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教学计划以《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一、教材特点:

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

五上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教育性。

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

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

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

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

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

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

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

例如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

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

从而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策略

因为教材已不是显性的道德说教,而是采用隐性的、渗透的方式实施对学生的价值引导。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感觉去进行体验。

教学中可采用对话性、活动化、体验性、开放性和价值渗透性的教学策略。

1、对话教学策略。

教学中,要借助教师的引领,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多维式对话。

教师特别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大胆质疑,掀起对话波澜。

对话能否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反馈信息是否及时、得当且具有较高质量。

反馈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注重激励性;既要洋溢着活力,又要对师生互动有所推进,并添加进新的意义。

要从关注学生生命的高度提高对话的质量。

教师的反馈越精彩,就越能对学生起引领作用。

2、活动化教学策略。

教学时,不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机械地去学习、掌握有关科学知识、生活技能、道德观点和社会常识,而是要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引导他们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参与、亲历活动。

这里所说的“活动”,包括外化显形的具体操作型活动和内涵隐形的心智型活动。

“全员参与”,就是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不让一个学生被排斥或游离于活动之外;“全程参与”,是指学生的参与不能是一阵子,而是要在系列主题活动的衔接和滚动中自始至终地去参与;“全身心”,是指学生不仅要用身体去经历,而且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多感官”,就是要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让学生用耳朵听听、用眼睛看看、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用脑子想想,以强化对外部世界的感受。

3、体验性教学策略。

在传统教材中,编者对教与学所追索的意义都进行了预设。

这种预设的意义或结论,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变更性。

要求学生无一例外地去认同、去掌握,由此导致教学步入硬性灌输和“齐步走”、“一锅煮”的误区。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具有开放性,主要是引导学生去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去感受、体验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我(即发展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关系,从而建构和生成课程的意义。

4、开放性教学策略。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不是不可变更的静态文本,而是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素材,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本地区、本校以及家庭和学生本人的资源,提供了范例和空间。

教师要想借助教材成功地引领教学,就要从传统的传授教材的角色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和创造者。

教师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使教学呈现出动态的、富有弹性的流程。

 

三、教学进度表

课序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1

8.24-8.28

一单元第1课请你相信我

2

2

8.31-9.4

第2课诚信是金

2

3

9.7-9.11

第3课社会呼唤诚信

2

4

9.14-9.18

二单元第1课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

2

5

9.21-9.25

第2课集体的事谁说了算

2

7

9.28-10.2

第3课我是参与者

2

8

10.5-10.9

第4课社会生活中的民主

2

9

10.12-10.16

第三单元第1课 我的祖国多辽阔

2

10

10.19-10.23

第2课江山多娇

2

11

10.26-10.30

第3课祖国的宝岛台湾

2

12

11.2-11.6

第4课祖国江山的保卫者

2

13

11.8-11.13

第四单元第1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2

14

11.16-11.20

第2课各民族儿女手拉手

2

15

11.22-11.27

第3课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

2

16

11.30-12.4

复习

2

17

12.7-12.11

考查

2

18

12.14-12.18

12.21-12.25

小学教学设计方案

年级

班级

人数

时间

执教人

学科

品德与社会

课题

第一单元第一课请你相信我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讲诚信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

知道诚信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2、对不诚不信的行为表现出不满和愤怒,对自己的失信感到内疚和自责。

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愿意为建造诚信社会尽力。

3、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做到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

2、让学生知道言而无信的人会给对方带来不悦,失去别人的信任。

3、通过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相关的故事和格言。

2、老师准备课件创设情境。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揭题

 

二、课件演示教材提供的场景,学生观看。

三、互动讨论,交流,理解诚信的内涵

 

四、自我反思

 

五、总结

待人真诚,言而有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维系现代社会的纽带。

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诚信的人,这节课我们来谈谈什么样的人是信得过的人?

教师板书:

我信得过。

看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小结引入下一环节:

是啊,刚才你们看到的小朋友都是值得我们信任的人,那么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吧。

   1、说一说:

回忆在自己的交往的人当中,谁是自己是信任的人?

举例说说为什么值得你信任。

引导学生说出信任的原因多样化:

比如坦率、有借有还、说话算话、诚实、不撒谎……

涉及的人可以是学校里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朋好友等。

2、填一填:

通过提供的范例和讨论,完成表格填写。

我信得过的人

姓名

我信任他的原因

3、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4、全班汇报: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明白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

5、小结,理解信任的内涵

诚信:

即诚实守信,诚实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到做到。

6、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诚信的内涵的?

1、我是一个能得到别人信任的人吗?

2、反思:

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

如何改进?

体会待人真诚才能取信于人的道理。

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

学生认真听讲,回答老师的问题。

 

学生相互交流,并回答老师的问题,认真思考。

 

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学生反思

 

作业设计

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

板书设计

第一课  请你相信我

板书设计:

我信得过他的是:

教学反思

 

小学教学设计方案

年级

班级

人数

时间

执教人

学科

品德与社会

课题

第一单元第二课诚信是金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儿童的生活经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2、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诚实是立身之本,理解“人无信不立”,理解诚实在待人处事中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准备:

1,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事例。

2、把第八页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完成调查问卷,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

3、利用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入新课

 

二、分组讨论,续编故事。

 

三、交流收集,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

 

四、学习第九页的案例,体会“人无信不立”的含义

 

五、总结、升华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诚”,什么是“信”,今天我们将继续来探讨“诚信”这一话题。

 1、课件出示第八页故事情节。

 2、分组讨论:

(1)那个扔掉诚信的青年人可能回成为什么样的人?

(2)想象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在待人处事上会是什么样?

这样下去其结果会是什么样?

3、小组合作,用表演的形式把故事续演出来。

交流课前调查的情况和问卷统计结果,看看划去“诚信”的人占多大的比例,他们选择丢掉诚信的理由是什么;不愿意丢掉诚信的人占多大比例,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1、课件出示第九页的案例。

2、讨论:

(1)仅仅是三次逃票的记录使他失去了(工作的机会),这些公司为什么把诚信看的这么重要?

(2)在我们生活中,人们有时常常在不经意中失去了诚信,然而当诚信被丢掉时,同时也失去了什么呢?

3、小结

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说的一样,人如果丢掉了诚信,即使有着聪明的大脑,出众的才学,也会因为不被社会承认,他的才学机敏无法展现,金钱荣誉无法获得,可见诚信是人立足与社会的根本,正如孔子所说的(出示孔子的话)——人无信不立。

和孩子们所担心的一样,在社会生活中,一旦失去了诚信,不仅给当事人造成了直接的伤害,而且也使整个社会失去了安全感,人与人失去了最起码的信任,我们呼唤诚信,诚信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行业,一个社会所需要的宝贵品质,他像金子一样宝贵,不,他比金子更宝贵,所以人们常说(板书课题:

诚信是金),生齐读

学生认真回顾上节课内容。

 

交流课前调查的情况和问卷统计结果

 

人们有时常常在不经意中失去了诚信,然而当诚信被丢掉时,同时也失去了什么呢?

 

诚信重要吗?

作业设计

通过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板书设计

第二课  诚信是金

朋友失信

当时悄悄话

诚信是人不可缺少的东西

教学反思

 

小学教学设计方案

年级

班级

人数

时间

执教人

学科

品德与社会

课题

第一单元第三课 社会呼唤诚信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承诺形式,感知社会各种主体(厂家——消费者、政府——市民、签订合同的甲方——乙方……)对诚信的期待。

2、知道在社会的监督与制约下,诚信品牌毁之容易建之难,我们应该每时每事以诚为本。

3、关注社会诚信问题,愿意为打造诚信社会出一份力,也做一个呼唤诚信的社会人。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有关诚信的事例,感受社会各种主体对诚信的期待。

2、通过对社会生活中诚信与不诚信事例剖析和对比,懂得诚信是现代商品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加入WTO后,遵守相关规则的必然要求。

3、懂得诚信是现代社会中的一条法律原则,是各行各业人们要遵守的基本法律行为准则。

教学准备:

1、学生访问、观察、查找社会生活中的承诺(信誉卡、保修卡、合同等)。

2、调查了解本地区人们比较信赖的产品和信得过的商店,了解人们为什么信赖它们。

3、收集我国古代有关诚信的故事和格言。

4、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入新课

 

二、社会生活的各种承诺形式

 

三、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承诺,交流自己的调查情况

 

四、总结:

要做到诚信,一方面需要个人的严格自律,另一方面也依靠社会的完善规范。

社会生活中的信用到处存在。

板书课题:

社会生活中的承诺。

学生齐读。

课件出示2006年“经洽会”签约场景图(是解说有关事宜)、政府向公民做出的承诺。

1、分组思考、讨论:

人们为什么要签订协议、合同和作出承诺,它们在社会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呢?

2、汇报交流。

3、小结:

双方用签订合同、协议的方式,作出约定,并依据约定行事。

违约要受到惩罚。

1、信誉卡小展示。

①将收集的信誉卡、保修卡、房屋买卖合同、装修合同等展示出来,大家讲讲其中的故事。

②说说商家按承诺上门服务,自己买到放心商品的喜悦和商家不讲信誉的烦恼。

2、社会生活中,还有哪些承诺形式?

思考:

①签订了合同意味着什么?

②谁来读读你的合同?

想想合同对双方有什么约束?

③以小品的形式表演出人们得到承诺和没得到承诺的感觉。

3、政府、村镇、街道等有关部门向市民、村民作出承诺,说明了什么?

当这些承诺得以兑现,人们会有怎样的感受?

社会生活中有许多的承诺,人们因为这些承诺得到兑现而对对方信任着,因没得到承诺而愤怒、失望。

现代社会生活中离不开信用,社会呼唤诚信,一个单位、企业的生命力在于质量,在于信誉。

在现代社会规则制约下,诚信品牌毁之容易建之难,我们应该时时事事以诚为本。

学生认真听讲,回答老师的问题。

 

分组思考、讨论

 

以小品的形式表演出人们得到承诺和没得到承诺的感觉。

作业设计

调查了解本地区人们比较信赖的产品和信得过的商店,了解人们为什么信赖他们

板书设计

第三课  呵护我们的身体

合同协议措施

诚信要靠行动来打造

回归诚信大行动品牌的由来

教学反思

 

小学教学设计方案

年级

班级

人数

时间

执教人

学科

品德与社会

课题

第二单元第一课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学生干部应通过选举产生,了解民主选举的一般程序。

2、懂得选班干部的标准和干部的职责。

知道人人都有选举权,选举中做到公平、公正。

3、懂得当干部只有为大家服务的责任,没有特殊权利。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有关诚信的事例,感受社会各种主体对诚信的期待。

2、通过对社会生活中诚信与不诚信事例剖析和对比,懂得诚信是现代商品社会的基本要求

教学准备:

1、《少先队队章》

2、多媒体

3、直尺列表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入,激发情感

 

二.探究学习

 

三、交流活动

 

四、总结。

活动一  我们心目中的班队干部

1、我喜欢的小干部

1)参照教材第23页,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五年的学校生活,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干部,并写在黑板上。

2)根据大家的发言,全班同学交流、研讨:

什么样的小干部是大家所喜欢的,应以什么标准来选干部?

并说明理由。

师:

同学们,我们是在红旗飘飘下成长的少年,在学校的阳光下,我们加入了光荣的少先队组织。

我们的小队,中队每期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使大家受益匪浅,终身难忘。

我们的每次活动,都离不开队干部的精心组织和安排。

那么,少先队干部是怎样产生的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话题——怎样选干部。

1、多媒体出示插图,指导观察。

2、学生自学交流。

3、师小结:

选举的一般程序:

个人自荐——队员推荐——队员无记名投票——兼票员统计票数——公布选举结果

4、为什么要这样选干部呢?

可不可以老师自己指定?

出示队章的有关内容,看看少先队章是怎样规定的?

5、我喜欢的小干部是怎样的人?

讨论:

谈谈自己选干部的标准?

同学《干部轮岗大家谈》,按下列条件全班同学分类站列。

“赞同轮流当干部”:

“赞同选举产生干部”:

“其他条件的”:

用民主的方式推选一人发言,引导思考:

“轮流当干部”和“选举产生干部”的利和弊。

模拟活动:

假如我当班干部

 

(1)结合自己学校的学习生活,把你喜欢什么样的干部写在黑板上。

选干部的标准

对的打√ ,错的打Х

作业设计

当上干部,怎样履行自己的职责呢?

板书设计

第一课 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

评出最优“竞选者“

 

教学反思

 

小学教学设计方案

年级

班级

人数

时间

执教人

学科

品德与社会

课题

第二单元第二课 集体的事谁说了算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白集体的事应大家商量,知道民主集中制这一民主生活中的基本原则。

2、学习一些与大家商量办事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3、增强学生民主协商和民主参与的意识。

4、具备有事同大家商量的能力,主动发言,学会商量。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有关诚信的事例,感受社会各种主体对诚信的期待。

2、通过对社会生活中诚信与不诚信事例剖析和对比,懂得诚信是现代商品社会的基本要求

教学准备:

1、《少先队队章》

2、多媒体

3、直尺列表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创设情景,巧妙导入

 

二、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三、 商议决定,达成共识

教师向学生公布一个比较武断,未征求学生的意见,不符合多数同学意愿的决定,以引起学生对这一决定的不满。

1、学生谈感受,道不满原委。

2、思考:

为什么集体的事要大家商量,而不能个人说了算?

1、课件出示教材P.28图,并附动画配音。

师:

这些小干部其实很想为大家做些事情,不辜负同学的信任,但他们遇到了难题,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我们帮他们出出主意吧。

2、讨论:

怎样才能做出一个让大家满意的决定呢?

3、交流、汇报,总结、提炼。

(1) 大家共同商量。

(2) 班委会商量决定。

(3) 人人参与商量决定。

(4) 少代会商量决定。

  ……

4、课件动画介绍“少代会”概念及职责。

师:

集体的事情不能一人说了算,应该人人做主人,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1、讨论:

你们班在商量事情的时候,是不是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有些同学不爱发言怎么办呢?

2、现场采访:

(1)在班级商量事情的时候,你爱发表自己的意见吗?

(2)你不爱发言的想法是什么?

3、讨论:

怎样让不爱发言的同学也能把他们的想法说出来?

4、商议决定,达成共识

问:

大家各有各的意愿和想法,商量时采用什么方法最后做出决定?

(1) 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

(2) 班委会讨论做出决定

(3) 小组长讨论决定

 

学生认真听讲,回答老师的问题。

 

怎样才能做出一个让大家满意的决定呢?

 

讨论:

你们班在商量事情的时候,是不是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有些同学不爱发言怎么办呢?

作业设计

为下周班会选择一个大家感兴趣的活动内容。

板书设计

第二课 集体的事谁说了算

听说守则

(1)尊重别人的发言权,不随便打断或轻易否定别人的发言;

(2)在民主协商中能做到求同存异,学会倾听和吸纳别人的意见;

(3)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说服他人;

(4)当自己的意见不被别人采纳时,要胸开阔,做到少数服从多数。

教学反思

 

小学教学设计方案

年级

班级

人数

时间

执教人

学科

品德与社会

课题

第二单元第三课 我是参与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应当认真执行集体中经大家民主决策出的行动计划,这是自己的责任。

2、学会管理自己,形成主动管理自己和参与校内各项工作的意识。

3、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愿意并主动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为大家服务。

教学重点:

集体讨论的时候,我们有积极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和义务,经过民主决策订出的行

动计划,我们也有遵照执行的责任。

教学准备:

1、《少先队队章》

2、多媒体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说一说

 

二、读课文,并思考:

 

三、情感交流 

 

四、总结引导行为

 

五、指导完成“我的发现和金点子”。

 

1.回忆一年中班级、学校、少先队组织了哪些集体活动,自己参加了其中哪些活动?

没能参加哪些活动?

没参加的原因是什么?

2.说一说自己参加活动有哪些体会?

1、书中几位同学为集体做事的情景.

2、在集体生活中,出集体组织的活动外,还有哪些让我们参与的渠道?

自己参与过其中的哪些工作?

3、小组交流:

班级、学校的哪些事情可以由我们直接参与?

自己参与过哪些事情?

有什么收获体会?

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说说自己的收获。

你对三位同学在一次集体活动中的表现满不满?

组织讨论

1.三位同学说得有道理吗?

2.集体做出的决定,是不是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

为什么

我们可以参与的事情:

我们参与的体会:

我们参与的经验:

我们还需要改进的地方?

集体讨论的时候,我们有积极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和义务,经过民主决策订出的行动计划,我们也有遵照执行的责任。

学校,班里有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管一管,有些事情可以自己出面去做,有些事情可以向老师反映等。

作为学校和班级的小主人,多学校的事情,可不能分分内和分外。

 

 

学生认真听讲,回答老师的问题。

 

小组交流:

班级、学校的哪些事情可以由我们直接参与?

 

积极发表自己意见

 

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我的发现和金点子。

作业设计

作为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