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5976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枣核萧乾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用朴实的语言表述人物深沉感情的写法。

2.训练学生借助上下文推断词语的含义。

3.本文是一篇爱国主义的好教材,应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训练学生借助上下文推断词语的含义。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难点:

学习本文用朴实的语言表述人物深沉感情的写法。

【教学方法】启发式谈话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从简介作者开始,导入课文

1.萧乾:

1979年的9月,已近古稀的萧乾应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作家创作计划”主持人聂华苓夫妇的邀请,踏上了赴美征途。

他用一个老记者的眼光审视了美国现代化社会生活及其心态,以及发展与扭曲交织所带给我们的一些思考,组成了《美国点滴》的基本内容。

1980年5月,分为10篇在人民日报上连载。

它犹如大西洋彼岸吹来的一股春风,送来了一束有关美国现代化社会生活和海外华人心态的信息,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2.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的情况(亮出投影,检查读音是否正确,并对字形进行一分钟记忆,后测试)

蹊跷掐嫣掀嵌

三、归纳文章

在黑板上板书的结构上,让同学划分段落并归纳段意

相见前托人带枣核

相见后友人倾吐思乡之苦

歌颂民族的伟大,深化主题

四、阅读感悟

1.听读

老师读第一段,要求学生找出本段关键性的词语:

“再三”“枣核”“蹊跷”点出文章设置的悬念(提问后板书)。

2.a.让学生读2—4节课文,要求学生找出表示年龄的关键同语,并推断出老人有多大年龄?

(风烛残年,七十多岁了)

b.找出友人得到枣核后有何举动,找出一个关键的“动”词来,并体会友人的情感。

3.找一小组同学从第五节读到倒数第二节,每人读一自然节,并要求学生划出表达友人思乡活动的心理和思乡方式的句子,再次体会友人的心情。

再者,找出友人要枣核的答案。

4.总结上述课文,结束此课。

问:

a.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何?

——枣核

b.开始设置悬念的结构有何好处——引人入胜,情节跌宕起伏。

5.集体朗读最后一节并思考:

本段在全文的结构上作用是什么?

由一位友人—→整个民族

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五、揣摩语言:

速读课文

1.这篇文章体现了友人思乡的深沉情感,但却未出现“思”“恋”一类的词语,请你们速读课文,找出表现友人思乡之苦的情感的词语,体会妙处所在。

(殷切、托、劈头、感慨良深、那是……开、挑选、买、拉、堆)

语言朴实,透过这些字词却能体现出友人思乡的情感。

2.“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说明了什么?

(游子心境无法填补的缺憾,是优越条件、优美环境等无法取代的乡土之恋,是改了国籍也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的伟大所在。

六、总结、思考

1、本文为什么以“《枣核》为标题?

2、“她”生活在异国“美丽的山城”“枫林丛中有一座三层小楼”,“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式新设备也都有”,为什么还“心上总像缺点什么”“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

3、“我”的“旧时同窗”“已风烛残年”,未必能看到枣树长大,更未必能等到收获的季节,为什么还要枣核种枣?

作业:

1.注音或填字

嫣红(    )    山坳(    )    小径(    )   匀称(    )    萧乾(    )(    )      殷切(    )   蹊跷(    )(    )   玛瑙(    )(    )     篱笆(    )(    )tà  (    )访       睡lián(     ) 圣diàn(     )     fàn(      )舟布dōu( )

qián(    )入     安dùn(     )   pī(      )头

心jìng(    ) qián(    )艇    蜻tíng(   )    qiā(    )指一算    tǐng(     )身而出   tǐng(    )而走险    感慨(    )深     风(     )残年      故弄(    )(    )

2.试比较下列的哪一项内容,把思乡的痴情表现的最为深沉和强烈?

(   )

A.(把几颗枣核)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璃还贵重。

B.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

    C.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

D.时常在月夜同老伴儿并肩坐在长凳上,追忆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

3.下面所概述的中心意思.哪一项最恰当?

(    )

A.反映了海外游子思乡之情的深切感人。

  

B.说明“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C.通过枣核的故事,反映了海外游子并不满足于优裕的生活,而更想念的是伟大的祖国。

    D.说明了年纪越大,越思念家乡,思念北京。

4.判断正误.

    

(1)本文的作者是萧乾,线索是美籍华人的思乡之情。

(    )    ,

    

(2)文章最后一段:

“改了国籍.……”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    )

    (3)“故弄玄虚”的意思是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

“玄虚”是迷惑人的意思。

    (4)本文感人的主要原因是叙事朴实。

(     )  

5.寻找几首关于“思乡”的诗。

[板书设计]

    枣核萧乾

相见前   托人带枣核

   相见后   友人倾吐思乡之苦

歌颂民族的伟大,深化主题

 

最后一课

法:

都德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环境气氛以及人物的语言、行动等描写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突出中心思想的写作方法。

2.体会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3.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自觉地抓紧时间学好功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通过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以及小弗郎士的后悔、悲愤心情,深刻体会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

2.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和某些不易为学生理解的情节。

3.第一人称的写法。

难点:

教学中注意抓以下几个问题:

1.对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和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的分析。

2.注意朗读指导,通过朗读要求学生加深感受。

3.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思想教育,端正学习态度。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二、初读感知

1.检查预习的词语(指名学生为带点字注拼音)。

锯 踱 挟 皱 督 叟 摊 旷 懊 

隶 钥匙 哽 赚 戴 惩 祈 诧

2.引导学生理清本文脉络,把握本文结构。

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本文可分几部分?

组织学生讨论并交流。

教师总结:

(先让学生简要地讲述全文大意,并提出分段意见,然后由教师归纳。

本文写了阿尔萨斯某一小镇上接到不准再教法语的通知后,当地人民深感亡国的痛苦,在小学校里上最后一次法语课的情景。

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1-6节)上学路上;第二段(7-10节)上课之前;第三段(11-23节)上课经过;第四段(24-29节)宣布散学。

三、阅读感悟

1.朗读1──6节,并作指导:

(1)“那么……那么……”“婉转”“操练”“多”“管住”“跑”要读重音,这两节要读出叹赏、兴奋、感兴趣的语气。

(2)第4节中的破折号表示追忆中断,语气转换,读时要略作停顿,并读出破折号前后不同的语气。

(3)在心里思量的话要轻声读,喊的话该在句子末尾略为拖长。

(4)学生朗读1-6节,引导学生注意思考“我”在上学路上所见所闻。

提问:

“我”为什么会想到“别上学了”?

学生读课文、讨论、交流。

教师归纳:

文中“况且”是连词,用来进一步说明情况,这里表示一共有两个原因。

小弗郎士这天迟到了,怕老师责骂,还怕老师检查功课,因此想到了逃学。

另外,野外的景色又是那么吸引人。

“连……也……”这个句式强调最起码的条件也达不到。

读课文,教师指导:

①“那么……那么……”“婉转”“操练”“多”“管住”“跑”都要读重音,这两节要读出叹赏、兴奋、感兴趣的语气。

  ②第4节的破折号表示追忆中断,语气转换,读时要略作停顿,并读出破折号前后不同的语气。

③在心里思量的话要轻声读,喊的话该在句子末尾略微拖长。

提问:

沿途有哪些景色吸引了小弗郎士?

有哪些地方写了小弗郎士还能管住自己?

教师归纳:

①写了上学途中的情景,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②普鲁士士兵操练和两年来一直有坏消息,这就巧妙地暗示了时代背景。

③许多人围观新的布告,但究竟出了什么事却未直接写出;这使读者产生悬念,吸引读者急于读下去。

2.读7-10节。

教师提出思考题:

①学校气氛与往常有哪些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这一部分通过对比写了教室不平常的严肃气氛。

这气氛使小弗郎士吃惊,也引起读者的疑问,引人入胜,使小说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同时,也告诉读者,人们对最后一课多么重视,为下文作了必要的准备。

四、小结:

本文写了阿尔萨斯某一小镇上接到不准再教法语的通知后,当地人民深感亡国的痛苦,在小学校里上最后一次法语课的情景。

五、作业

1.都德是______著名小说家,该文以_______为背景。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哽咽(  ) 惩罚(  ) qí(  )祷chà异(  )

3“最后一课”与平时上课气氛有何不同?

这种不同表明了什么?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和小弗郎士爱国感情一样炽烈,都是自始至终的爱国情怀。

B、《最后一课》的作者是一位爱国主义作用,以长篇小说见称于世。

C、韩麦尔先生因为年纪大,上课非常吃力,所以上课时“脸色惨白”,小弗郎士也认为老师累得这样是一个“可怜的人”。

D、韩麦尔先生为上这“最后一课”,穿上整齐的新衣,这是他对祖国爱的表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作业

二、阅读赏析

1.讲读11-23节。

学生读第11节。

教师提问:

韩麦尔先生讲话中用了两个“最后”,你觉得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韩麦尔先生讲话的态度“又柔和又严肃”,对谁柔和,为什么严肃?

指导朗读:

读韩麦尔先生的话,语气应沉痛愤慨,柔和而严肃。

把重音放在“最后一次……德语……明天……最后一堂……多多用心”。

2.讲读12-16节,有感情地读12-16节。

  

提出思考题:

小弗郎士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文中为什么说韩麦尔先生是“可怜人”?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

小弗郎士心情变化:

愤激──难过──懊悔──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对老师的爱戴。

韩麦尔身为法国人,却不能教法语,被无辜赶走,令人痛心。

小弗郎士对老师深切地敬爱,同时还掺杂着共同的遭遇互相同情等复杂的感情。

3.指名读18、19节、20节。

讨论:

(体会重点句的深刻含义)

①为什么说“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

②“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③为什么小弗郎士今天听讲会全都懂,感到挺容易?

教师归纳:

①明天永远没完,拖的结果是连祖国的语言都还不会说,却已经失去了学习祖国语言的权利。

表现了十分痛苦的心情。

②如果牢记祖国语言,就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就会激发爱国心和对敌人斗争的意志,不会忘记恢复国土,争取自由,所以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③小弗郎士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自觉地努力学习,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该学的祖国语言都学好。

4.讲读21-23节(连读21-23节)。

提问:

作者通过哪些方面描写专心写字的?

初级班的郝叟老头认真学拼音,感情激动,声音发抖。

小弗郎士想笑、又难过。

他笑了没有?

为什么不笑?

讨论后小结:

这一部分写了人们在上最后一节课时专心学习的情况。

着重写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小弗郎士激发了爱国主义热情,思想上起了极大转变。

5.讲读24-29节。

范读课文。

提出问题:

①课文中“忽然”一词在这里说明了什么?

②课文中“我──我──”两个破折号表示什么意思?

该怎样读?

③怎样理解“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和写出的“法兰西万岁”?

这两个字的含义是什么?

讨论并交流。

教师归纳:

①说明大家感觉这最后一堂课过得非常快,不知不觉到时间了。

②从语言形式上看,两个破折号表示哽住了,说不下去。

应以悲愤的感情拖长。

从内容看,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心情悲痛,百感交集的复杂心情。

③在最后分手时有很多话要讲,但激动得说不出来,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

这两个字表示坚信法兰西祖国必胜,让人们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这是韩麦尔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

学生讨论、归纳中心思想:

学生回忆全文主要情节(小弗郎士对最后一课的见闻与感受;小弗郎士的变化;最后一课;镇上人来听课。

6.教师归纳:

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与感受,表现了法国人民在遭到普鲁士侵略以后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

三、探究拓展

1.归纳写作特点:

①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②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现心理活动。

③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思想转变,暗示时代背景。

2.展开想像:

(1)“我的朋友们,我——我——”(补出韩麦尔先生未说出的话)

(2).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猜想一下,韩麦尔先生此刻在想什么)

四、作业:

1.指出下列各句的描写方法和作用。

⑴画眉在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⑵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⑶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

2.下面几句话都是文中留下的伏笔,请找出与伏笔相照应的句子,并在照应句中找出表示照应前文的词语:

⑴(我)只在心里思量:

“又出了什么事啦?

” 

⑵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

 

3阅读: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12下。

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⑴他们已经收操了。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⑵“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散学了,——你们走吧。

1、语段从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三方面描写韩麦尔先生,表现他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⑴处的破折号表示,⑵处的标点符号为。

3、文中的“钟声”意味着什么?

4、选文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哪一句话?

5、“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这句话是描写。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原因是什么?

6、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力量”写字的细节表现了什么?

8、语段中最能表现主人公痛苦心情的词语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9、韩麦尔先生写下“法兰西万岁”两个字,表明了他和法国人民。

10、“他呆在那儿,头靠墙壁,话也不说”这一表情如何理解?

[板书设计]

最后一课

法:

都德

 

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

刘敬智

[教学目标]

1、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含义,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

2、了解钱学森功成名就的辉煌和为返回祖国所作的种种努力,探究他身上体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一些主要语句的含义,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

2、难点:

了解精心选材对于表达中心意思所起的作用。

[教学时间]全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搜集资料并整理有关钱学森的事迹,在班上交流。

钱学森简介: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1934年,钱学森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1936年在美国获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

1955年,钱学森回到祖国的怀抱。

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他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则,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二、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读完,请你用一两句话概括地说出你对钱学森的印象。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课文共18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5):

叙述钱学森成才的简历和他在美国期间学术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突出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

第二部分(6—18):

叙述钱学森为回到新生的祖进行了长达五年多的艰苦斗争,突出了他报效祖国的坚如磐石之志。

四、探究

读读句子,讨论问题。

1、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

他告诉父亲,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

两个“不止一次”起了怎样的表达作用?

你能用贴切的成语来形容钱学森流露的眷恋情思吗?

 

2、这位次长大为震惊。

他认为:

“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他说:

“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

写美国海军次长的态度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表达起着什么作用?

如果把引用的话改成客观叙述,你认为好不好?

为什么?

3、1955年6月,饱受折磨的钱学森为了早日回到祖国,写信给人大常委会,向祖国母亲发出求救的呼声。

从钱学森向祖国的人大常委会求救这一举动,你能揣摩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吗?

交流明确:

1、文中两个“不止一次”生动地表现了钱学森对祖国魂牵梦绕的眷恋。

前一个“不止一次”侧重于表现钱学森对现有境况的感慨,突出他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后一个“不止一次”侧重于表现钱学森对童年时代生活的萦系,突出他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有关成语,例如:

魂牵梦绕,望眼欲穿、望穿秋水、归心似箭等等。

2、美国海军次长的态度不仅说明了钱学森的价值,更预示了钱学森回国的道路将艰难而曲折,会受到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同时,也反衬了钱学森眷念祖国的深情。

如果改为客观叙述不好。

那样不能形象地说明钱学森在美国军界首脑人物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也不如引用原话显得真实可信。

3、钱学森写给人大常委会求救,这表明了他对新中国的高度信任和报效祖国的急迫心情。

五、拓展训练

20世纪50年代,海外学子不顾美、英等国政府的阻挠政策,义无反顾地掀起了回归新中国的浪潮;今天又有许多海外学子纷纷归来报效祖国。

查阅这方面的材料,将感受最深的做成卡片,介绍给同学。

明确:

例如李四光、李忠尧、邓稼先、郭永怀等科学家。

六、小结

这篇人物通讯记述了钱学森在取得学术上的辉煌成就后,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艰苦历程,表现了他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

七、布置作业

认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1.钱学森是一位科研人员,并没有奔赴战场,也没有参与指挥任何一次战役,为什么美国空军高度赞扬钱学森对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无法估价的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评价钱学森“是卓越的空气动力学家、现代航空科学与火箭技术的先驱、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

这三个评价的顺序能否随意调换?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钱学森“是卓越的空气动力学家”相关的语句在第________段,与钱学森是“现代航空科学与火箭技术的先驱”相关的语句是在第________段。

4.用文中现成的语句概括第①到第⑤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①至第④段列举钱学森在美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展开联想和想象,说说钱学森假如不回国会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四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重点难点]

1、重点:

背诵默写诗歌。

2、难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时数]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

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

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

二、学习第一首诗《春望》

1、听配乐朗诵。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4、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译全诗。

译诗参考:

国都残破,山河依旧,长安的春天草木深深。

感伤国事,见

花而溅泪;怅恨离别,闻鸟而惊心。

战乱烽火已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可抵万两黄金。

忧而搔头,白发一天天短少,简直挂不住束长的簪针。

5、学生齐读全诗。

6、品味全诗。

⑴本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

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

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

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

⑵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

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

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

叛军焚烧军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国破山河在”,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城春草木深”。

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城却是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

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烽火连三月”,烽火连天,杀伐不断,诗人远离家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隔绝,更觉“家书抵万金”,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

诗的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

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

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⑶本诗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来抒发的?

明确:

全诗触景伤怀,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三、小结本首诗;有感情的朗诵课文;试背。

四、学习第二首诗《泊秦淮》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著有《樊川诗集》。

此诗是作者有感于秦淮河地区浮糜豪奢的世象而作。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并背诵下来。

3、思考:

⑴最后二句作者是斥责歌女吗?

为什么?

⑵“犹唱”一词有何含义?

⑶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泊秦淮》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