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精美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5796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精美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精美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精美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精美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精美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精美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精美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精美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精美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精美教案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教材分析:

罗马作为欧洲文明的源头之一。

本课主要讲述罗马的兴起,以及从共和国向帝国转变衰落的一个过程。

而罗马文明和希腊文明共同为我们后面学习世界近现代史奠定一定的基础。

加深学生对欧洲文明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罗马的兴起、由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罗马帝国衰落的基本脉络;

2、描述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对外扩张和版图范围;

3、概述古罗马的政治体制;

4、掌握《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的转化,分析罗马共和制崩溃、君主制建立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认识古代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奴隶制性质,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通过制作年代尺,进一步梳理罗马的兴衰史。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国家实行民主政治的意义,认识战争的本质,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十二铜表法》;

罗马的兴衰过程

【教学难点】

古代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及原因;

教学准备:

1、电脑、投影仪;

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3、相关的音像制品及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

前面我们学过一个曾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是哪一个国家?

生:

亚历山大帝国。

古罗马帝国就是地域辽阔的庞大帝国,而帝国的维系主要依靠两大支柱,一是所向披靡的罗马军团,二是博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

德国著名的法学家耶林曾说:

“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指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

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耶林先生为什么这么说呢?

今天我就一起学习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一起领略古罗马法的魅力。

【设计意图】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

罗马城邦

(一)罗马的兴起、征服与扩张

1.学生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古罗马兴衰时间,理清本课脉络。

提示: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成文法;

公元前3世纪初——征服意大利半岛、战胜迦太基;

公元前2世纪——征服东地中海地区;

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奴隶起义;

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元老院;

公元前31年——屋大维掌握最高统治实权;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2世纪——罗马帝国进去黄金时期;

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

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2.教师讲述:

自公元前1000年,众多民族迁移到这里,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

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公元前509年,罗马人建立起奴隶制共和国。

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后,不断对外扩张,迅速统一意大利半岛,并最终称霸于地中海。

【设计意图】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

学生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史事”,了解共和国建立后对外扩张的情况,重点了解三次布匿战争。

提示:

第一次——公元前264——公元前241年——迦太基败

第二次——公元前218——公元前201年——迦太基丧失了独立地位

第三次——公元前149——公元前146年——迦太基城被夷为平地

3.教师讲述:

布匿战争是罗马对外扩张中发生的重大战役。

迦太基是非洲北部腓尼基人建立的重要奴隶制国家,它垄断了地中海西部的运输贸易,逐渐富裕强大起来。

当罗马人征服意大利南部后,一场与迦太基的残酷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因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人”,所以这场战争称“布匿战争”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

5.问题思考:

布匿战争有何影响?

你如何看待古罗马的对外扩张?

(第一问由学生生看书回答,第二问可联系今天的中东局势引导学生讨论)

提示:

影响——罗马共和国争得了地中海的霸权,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6.教师过渡:

在罗马共和国中,谁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呢?

我们再来看看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二)罗马的共和制度

1.图片展示:

《罗马的元老院》

2.教师提问:

罗马共和国的机构设置情况是怎样的?

举出相关史实,认识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提示:

执政官、元老院;共和制法律;公民享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元老院是最重要的机构等即可。

3.学生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十二铜表法》的内容。

提示:

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4.教师补充:

指十二铜表法(LawoftheTwelveTables),公元前452—451年,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下,古罗马编订出十个法表,镌刻在十块青铜板上,公布于罗马广场。

但他主要由贵族编制并为贵族利益服务,引起平民不满。

公元前450年,又增两表,这就是著名的《十二铜表法》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材料教学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论从史出的能力。

【实质】

“十二铜表法”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各个方面,基本上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

“十二铜表法”体现出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奴隶制国家的本质特点。

“十二铜表法”就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

5.教师提问:

罗马实行共和制,为什么又是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呢?

在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里,奴隶制得到高度发展,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提示:

在罗马共和国里,奴隶数量多,使用广,他们的辛勤劳动创造了辉煌的罗马,但是处境悲惨,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

在罗马城,每天有2000多奴隶成交,爱琴海上的提洛岛是著名的奴隶交易中心。

6.教师讲述:

如此多的奴隶,大多数来源于战争或者被征服的居民。

如此悲惨的处境让奴隶们苦不堪言。

终于,一场声势浩大的奴隶大起义爆发了,它震撼了罗马的统治,加速了共和国的衰亡。

(揭示出罗马共和国衰亡的根本原因)

7.教师过渡:

声势浩大的奴隶起义,震撼了罗马的统治。

罗马共和国的一些手握军权的将领开始争权夺利。

在公元前45年,恺撒以“祖国之父”的名义实行独裁统治,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元老院权利日渐衰弱,原来的共和制还能继续维持吗?

(必须依靠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帝制)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设置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目标导学二:

罗马帝国

1.建立背景:

罗马奴隶主统治遭到沉重打击,军事实力人物为建立军事独裁进行争夺

恺撒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的措施触动了元老们的利益,激起贵族共和派的强烈反对,最终招来杀身之祸。

继恺撒之后,各派又经过长期斗争,到公元前30年,屋大维逐渐独揽大权,公元前27年,他开始实行元首制。

2.帝国建立

什么是元首制呢?

元首制的实质是什么?

(君主制)

你认为元首制的建立意味着什么?

(罗马共和国由共和国变成了帝国)

【设计意图】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

3.版图扩张与帝国前期的繁荣

罗马帝国建立后,不断对外侵略扩张,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罗马帝国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中国的汉帝国也日渐强盛。

古代罗马不但同中国有交往,而且同印度、北欧也有贸易往来。

西方谚语:

“条条大路通罗马”,正说明了这一时期罗马帝国繁荣情况。

这一时期的罗马帝国社会安定,交通安全、税收增加,是罗马的经济繁荣起来,这在历史上是罗马的“黄金时代”,称为“罗马和平”时期。

请同学们回忆中国历史内容,说说中国对古代罗马的称呼和两国的交往。

4.教师过渡:

繁盛的罗马帝国,统治阶级日益奢侈腐化,享乐成风。

最终走向了衰落与灭亡。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设置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目标导学三:

罗马帝国的衰亡

1.教师讲述:

公元3世纪,罗马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农业衰落,隶农起义,日耳曼人也开始入侵,终于导致罗马帝国走向衰落。

4世纪末,帝国最终一分为二。

2.教师提问:

庞大的罗马帝国为什么会分裂呢?

提示:

罗马奴隶制的危机(内因);日耳曼人的入侵(外因)。

3.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消灭,西欧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有人说西欧的封建社会逐步形成。

为什么?

(提供资料,日尔曼人实行的氏族制度)

日耳曼人为了站稳脚跟,不能实施落后的氏族制度,也不能继续实施落后的奴隶制度,只能选择先进的封建制度。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后被迫实施中原的封建制度加以比较说明)

4.问题思考:

日耳曼人统治下的西欧出现了新的阶级——大地主阶级和农奴阶级,封建生产关系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逐步形成,请同学们回忆中国历史的有关内容,说说中国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并对比中国与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时间的早晚,让学生明白古代中国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

提示:

中国从公元前475年开始的战国时期已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早近一千年。

【设计意图】提供历史学习素材,丰富拓展学生历史学习视野。

5.拓展延伸:

古罗马经历了哪两个重要阶段?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实行了共和制,罗马的共和制和希腊的共和制是一样的吗?

请谈谈你的看法。

同学们可以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提示:

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

相同点:

①都实行共和制;②奴隶都没有任何权利;不同点:

雅典所有公民都能担任各级官职,能参政议政,而罗马的实权在元老院手里,雅典的公民比罗马公民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

课堂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欧洲的文明源头之一——古代罗马。

古罗马继承了古代希腊的传统,“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恩格斯的论证了罗马文明、希腊文明和欧洲文明间密切的关系。

板书设计

1.罗马的兴起、征服与与扩张

2.罗马共和国衰落、《十二铜表法》

3.罗马帝国的建立、繁荣与衰亡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平时的见闻中,对罗马帝国都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较少涉及罗马法这一方面及对法律认识较为缺乏,因而需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知识中引发其对罗马法的兴趣。

另外,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积累了不少近代资产阶级法律的相关知识,因而可以从已知推向未知,使学生更为清晰的了解古代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

课题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中国历史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了解古罗马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

2、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建立、发展、分裂和衰亡。

重点

罗马由建立到灭亡的发展历程、《十二铜表法》

难点

罗马进入帝国的原因、罗马分裂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播放《角斗士》的相关视频

2、师:

从视频中我们能观察到哪些信息与本节课有关的?

(罗马斗兽场、奴隶、野兽……)带着问题学习新课

观看,各抒己见

利用电影的直观性吸引学生兴趣,进而产生探知欲望

讲授新课

一、展示古罗马的地理位置图,让学生了解古罗马兴起于地中海中部

二、用罗马的发展线索图贯穿整节课的学习

1、罗马建城(公元前8世纪)

2、建立共和国(公元前509年)

师:

我们通过课本可以知道罗马是共和国,那么什么是共和国?

(点拨:

共和制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政体形式,与君主制相对。

采用这种政体的国家称为共和国。

师:

通过“阅读卡”我们也知道罗马的共和制度包括:

人民大会、元老院和执政官。

元老院主要有哪些权利?

(点拨:

元老院、人民大会、执政官,三者间相互制衡,体现了罗马共和国的民主制,是古代经典的政治体系之一,对后世影响很大。

过渡:

由于罗马的疆域不断扩大,涉及到经济贸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为了有效地解决人民之间的利益冲突,罗马颁布了一项成文法,称为?

(《十二铜表法》)

师:

请同学们说说《十二铜表法》的相关内容(如颁布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3、统一意大利半岛(公元前3世纪初)

4、罗马战胜迦太基——布匿战争(公元前264至前146年)

罗马征服整个意大利半岛后,向外扩张,与迦太基发生冲突,于是引发了两国之间的战争。

由于罗马也称迦太基为布匿,所以历史上把他们之间的战争记载为布匿战争。

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布匿战争先后爆发了三次。

古迦太基国不断被削弱并最终被灭亡,罗马尽占其地,在其领土上设置了阿非利加省。

今天英语中的非洲Africa即源于此。

5、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世纪)

师:

由于在扩张过程中罗马把大量被征服的战俘和人口变成奴隶,奴隶起义不断,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斯巴达克起义。

(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请同学们说说这次起义的结果和影响?

6、罗马帝国的建立(公元前27年)

凯撒实行军事独裁;

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思考:

罗马帝制取代共和制是历史的倒退吗?

(归纳:

不是,因为罗马共和国向帝国转变,适应了当时奴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帝国最初两百年局势稳定,经济繁荣,被称为“罗马和平”时期,所以不是倒退。

7、版图达到最大(公元2世纪)

罗马帝国版图地跨欧亚非,地中海称为“内湖”

8、帝国分裂(395年)

师:

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最后在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那么辉煌一时的罗马帝国为什么会走向灭亡?

三、合作探究

罗马危机的表现有哪些?

其实质是什么?

(表现:

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财政危机,民生凋敝。

实质:

奴隶制危机)

四、知识拓展

罗马帝国除了与北欧、印度有往来,还与当时亚洲的哪个国家有往来?

(中国西汉)

 

观察图片

 

学生阅读课本,进行概括:

国家决策机构,均为贵族,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学生思考)

结合课本进行理解:

公元前450-449年,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等;意义:

使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学生阅读课本得出:

虽然失败,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学生思考并积极讨论,各抒己见

 

学生积极讨论

 

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

 

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多思考,多动脑

 

培养学生史实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学习这一课让我们了解了古罗马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文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例如《十二铜表法》形成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以成文法的形式公布于众,避免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公众有法可依,这是法治史上的巨大进步。

总结提升

板书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罗马城(前8C)→罗马共和国(前509年)→统一意大利半岛(前3C中叶)→称霸地中海(前2C)

→罗马帝国(前27年)→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