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579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101 大小:27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doc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doc(10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doc

医疗技术准入和分类管理制度

为促进我院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2009〕18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我院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

1、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2、使用二、三类医疗技术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3、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

4、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5、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6、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准入管理

1、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附件5):

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2、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

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具体目录见省卫生厅《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附件6)。

3、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

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具体目录见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附件7)。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1、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其认真填写《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附件1),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2、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

(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

(4)技术路线:

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

(5)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和设施等各种支撑条件;

(6)详细阐述可预见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风险的处理预案。

3、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需的医疗仪器、药品等须提供《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各种相应的批准文件复印件。

4、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需在我院执业机构许可证批准、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内。

四、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审批流程

1、医务科对科室递交《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1)申报新技术、新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诊疗操作常规的规定;

(2)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是否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可行性和效益性;

(3)参加的人员资质和水平是否能够满足开展需要;

(4)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医疗仪器和药品资质证件是否齐全。

2、医务科审核合格项目,委托医院伦理委员会进行论证,听取该项目负责人和科室答辩后,将专家讨论意见记录在《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审批表》(附件2),并上报院办公会研究决定。

3、医院办公会研究决定后,医务科负责对二、三类新技术项目按程序进行卫生局、卫生厅、卫生部审批备案。

审批通过后通知科室新技术项目可以按计划具体实施。

4、对于各科室所提出的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申请,无论批准与否,医务科均于书面答复说明理由。

五、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流程

1、批准后医疗新技术项目,实行科室主任负责制,按计划具体实施,医务科负责协调和保障,以确保此项目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

2、在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过程中,主管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委托人履行告知义务,尊重患者及委托人的意见、在征得其同意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后方可实施。

3、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主管医师应当立即停止该项目的临床应用,并启动应急预案,科室主任立即向医务科报告。

(1)开展该项技术的主要专业技术人员发生变动或者主要设备、设施及其它关键辅助支持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正常临床应用的;

(2)发生与该项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的;

(3)发现该项技术存在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的;

(4)发现该项技术存在伦理道德缺陷的。

六、新技术、新项目监督管理流程

1、医务科做为主管部门,对于全院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全程管理和评价,制定医院新技术项目管理档案,对全院开展项目不定期进行督查,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险,并督促相关科室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将医疗技术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2、医务科定期追踪项目的进展情况,会同财务科、核算办对其疗效、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3、原则上,每年2月底前各科室上交当年度的经科室讨论、并由科主任签字确认的《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

4、各科室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应及时向医务科汇报,每年6月份和12月份将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情况做出书面汇总,填写《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季度工作报告》(附件3)和《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年度工作报告》(附件4),内容包括诊疗病例数、适应证掌握情况、临床应用效果、并发症、合并症、不良反应、随访情况、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对于医疗安全好、有效性好,具有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类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满一年后将不再纳入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列为常规技术管理,科室可继续开展应用。

第二类医疗技术和第三类医疗应当自准予开展技术之日起2年内,每年向医务科报告临床应用情况,包括诊疗病例数、适应证掌握情况、临床应用效果、并发症、合并症、不良反应、随访情况等,医务科汇总后报批准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卫生行政部门。

七、新技术、新项目的中止流程

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停止该项医疗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并及时向卫生厅报告:

1、该项医疗技术被卫生部废除或者禁止使用;

2、从事该项医疗技术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关键设备、设施及其他辅助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正常临床应用;

3、发生与该项医疗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

4、该项医疗技术存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

5、该项医疗技术存在伦理缺陷;

6、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效果不确切;

7、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八、各科室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未在规定时间上报年度工作报告的,视为放弃本年度新技术、新项目评奖。

九、各科室严禁未经审批自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否则,将视作违规操作,由此引起的医疗或医学伦理上的缺陷、纠纷、事故将由当事人及其科室负责人承担全部责任。

十、本制度从下发之日起开始试行,由医务科负责解释和完善。

附件1: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

附件2: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审批表》

附件3: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季度工作报告》

附件4: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年度工作报告》

附件5:

第一类医疗技术目录

附件6:

山东省首批允许临床应用的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

附件7:

卫生部首批允许临床应用的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

院内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审批流程

科室讨论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可行性报告

填写院内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审批表

相关职能部门(医务科、护理部)

督促科室开展

阶段小结

相关职能部门讨论签署意见

试验性项目

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

报主管院领导审批

重大项目按规定需院领导班子讨论的

报院领导班子集体讨论

同意开展

附件1

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

项目名称

起止时间年月━年月

负责人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职务

职称

最高学历

电话

E-mail

学科专长

新技术、新项目开展人员名单

姓名

科室

性别

职称

学历

担任本项目的工作

新技术分类、(自评)

一类

二类

三类

三级医院

技术标准

一般项目

必备可选

重点项目

必备可选

科室自立项目

医院重点攻关项目

该技术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

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预测:

新技术、新项目的诊疗常规及操作规范:

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和设施:

新技术新项目预见的风险评估及应急处理预案:

科室讨论意见:

科主任签字:

年月日

附件2

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审批表

申报科室:

科主任签字:

年月日

项目名称: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提交时间年月日

院伦理委员会意见

签字:

年月日

院学术委员会意见

签字:

年月日

备注

附件3

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季度工作报告表

项目名称:

科室:

项目负责人:

科主任签字:

项目开展时间:

年月---年月

开展病例:

(共计例)

病历号姓名性别疾病名称有效评价

……..

科室自我评价(诊疗病例数、适应证掌握情况、临床应用效果、并发症、合并症、不良反应、随访情况、安全性、有效性等):

需说明的其它问题:

医院职能部门评价及后续要求:

(字数不限,不够可附页)

附件4

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年度工作报告表

项目名称:

科室:

项目负责人:

科主任签字:

项目开展时间:

年月---年月

开展病例:

(共计例)

病历号姓名性别疾病名称有效评价

……..

科室自我评价(诊疗病例数、适应证掌握情况、临床应用效果、并发症、合并症、不良反应、随访情况、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需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