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地震4.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5707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8地震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08地震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08地震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08地震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08地震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8地震4.docx

《08地震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地震4.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8地震4.docx

08地震4

Chapter8地震灾害

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有500万次。

其中约5万次人们可以感觉到;能造成破坏的约有1000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几次。

========================

地动

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好像是静止不动的,实际上却远非如此。

地球表面无时无刻不在振动,就像人的脉搏一样,只要人还在活着,脉搏就永远跳动。

地球也有像脉搏那样的连续不断的振动,科学家们把地球的这种振动叫做脉动。

脉动的成因虽然不同,但都以周期相近,振幅变化不大的波动系列出现。

地动的原因

地球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太阳和月亮的吸引,不同部位的物质也要或多或少地发生一些运动。

除了外部的影响外,地球内部的物质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较重的物质都有向下运动的倾向。

而迫使较轻的物质向上运动。

地球的内部有些地方很热,甚至可以使地球内部的物质融熔,并在热力的推动下向上运动,当遇到冷却的地壳阻挡时,又改为平流。

由于这些融熔的物质的流动,也会带动上部地壳发生运动。

地动产生地震

由于上述多种原因,使地球的某些部分不断发生“地动”。

“地动”有时是缓慢的,有时也是剧烈的。

在剧烈运动的时候,会使地壳上撕裂开许多裂缝,称为断层。

这些断层形成的时候,由于能量的释放,引起了大地的震动,使得地球表面突然山崩地裂,河川倒流,房屋倒塌,有时还会在地面造成隆起和沉陷,这种突然快速的颤动就是地震。

所以说是“地动”产生了地震。

它与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就是因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

它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强烈的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很大的灾难,是威胁人类的一种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

========================

地震名词解释

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据统计约有92%的地震发生在地壳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

========================

地震类型

由于引起地壳震动的原因不同,可以把地震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

构造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发生变位错动,在地质构造上发生巨大变化而产生的地震,所以叫做构造地震,也叫断裂地震。

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90%以上属于构造地震。

构造地震的震源深度通常多在60公里以内。

========================

震源、震中

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

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称为震中。

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称为震中距。

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称为地方震;震中距在100公里-1000公里的称为近震;震中距超过1000公里的称为远震。

========================

震级、烈度

地震的大小和对地面影响程度可以用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这两个主要参数来衡量。

地震震级:

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一次5级地震的能量相当于在花岗岩中爆炸一颗2万吨级黄色炸药(TNT)的原子弹的能量;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

按震级大小分:

小于1级称为超微震;1级以上、3级以下称弱震和微震;3级和3级以上、5级以下称为小震;5级和5级以上、7级以下称为强震或中强震(5级以上的地震即能造成破坏,又称为破坏性地震);7级和7级以上的地震,称为大震。

目前记录到的世界上最大地震是8.9级,发生于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地震。

========================

地震烈度:

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简称为烈度。

同一次地震,震中距小烈度就高,反之烈度就低。

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地基条件等因素有关。

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12度(见片中表格)

3度,室内少数静止中的人有感;

4度,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摇动;

5度,大多数人有感觉,室内物件有明显摇摆;

6度,人行走不稳,家畜奔逃,房屋可出现裂缝,少数破坏;

7度,驾着汽车的人也有感觉,房屋和院墙损坏,有些倒塌,山区陡坎可能有滑坡、滚石;

8度,人感到走路困难,房屋和院墙局部倒塌,工厂烟囱遭到破坏甚至崩塌,地面裂缝可宽达数厘米,大地有喷沙冒水现象;

9度,房屋严重破坏,地面裂缝很多,可宽达10厘米,铁轨局部弯曲,工厂烟囱有破坏;

10度,工厂烟囱大都倒塌,坚固的石碑翻倒,地下管道破裂,地面裂缝宽数十厘米,山区崖岸大量崩滑;

11度,房屋普遍破坏倾倒,路基堤岸大段崩毁,铁轨大段弯曲,地下管道完全破坏,地面出现许多大裂缝,大规模山崩、滑坡;

12度,一切建筑物普遍破坏,广大地区地形改变很大,山区因山崩、土陷动植物遭到毁灭(图2-1)。

震级与烈度的关系

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

如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烈度与震级大致有如下关系:

震级345678

烈度45-678-91011-12

========================

地震带

地震发生较多又比较强烈的地带,叫地震带。

世界主要有两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

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

释放能量占全球地震释能量的76%;

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亚欧地震带)

从印度尼西亚经缅甸到我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区,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地中海及其附近地区,释放能量占全球地震释放能量的24%。

我国处在世界上两大地震带之间。

有些地区本身就是这两个地震带的组成部分,并且广大地区都受它的影响。

据统计,我国大陆地震约占世界大陆地震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内陆地震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遭受地震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全国有32.5%的国土和40%的城市受到地震的严重威胁。

本世纪以来,全球共发生7级和7级以上的地震1200次,有1/10就发生在我国。

建国40多年来,平均每年发生6级和6级以上地震6次。

========================

我国哪些地区地震最多

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并不平静。

国家地震局有一个秘不示人的地震形势中期预报图。

据了解内情的人说,上面在平日里熟悉的共和国地图“公鸡”的很多部位,都是令人胆颤心寒的红色和深黄色。

专家说,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是大陆板块内部地震,具有震源浅、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的特征。

初步的统计表明,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大陆7级以上的地震占全球大陆7级以上地震的1/3,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约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经济损失也十分严重。

我国的地震烈度区划图也显示了我国面临震灾的严重性:

全国有41%的国土、一半以上的城市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或7度以上的地区,6度以其以上地区则占国土面积的79%。

我国各处地震的发育程度有多有少,有强有弱。

大体说来,西部多东部少,东部则北方多,南方少。

我国东部最发育的一条地震带,是世界著名的西太平洋地震带的一部分,通过台湾向北与日本地震带相连,向南延伸到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

由此向西有许多条与它大体平行的地震带,如郯城一庐江地震带、河北平原地震带、汾渭地震带等。

还有一些东西向的地震带与它交叉,如燕山地震带、秦岭一昆仑山地震带、天山地震带、喜马拉雅地震带。

中国中部有著名的川滇一贺兰南北向地震带。

除此之外,还有北西向的祁连山地震带等。

地震带与地震带之间,是地震不发育的安全区。

每一条地震带中,地震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

更为集中的地带为地震亚带,其间较安全的地区则称“安全岛”。

如河北北部是燕山地震带、河北平原地震带交叉之处,地震活动强烈,但其中有些地方是“安全岛”,如河北省的玉田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有相当一些城市的基础设施抗震性能较差。

在很多大城市,部分居民区和建筑的抗震性能也令人担忧。

建国以后的头20多年,多数工程和建筑物都没有考虑抗震设防,它们连同建国前的大批旧建筑与近20年的新建筑交混在一起,加之简陋的城市生命线管线纵横交错,有的甚至年久失修,使得多数城镇防震抗震的能力脆弱,潜在着相当大的隐患。

在广大农村,建筑物多属土、石结构,抗震能力更差,一个5级左右的地震,就可能倒一大片。

专家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更为让人忧虑的是,我国人口众多,但人们的防震减灾意识薄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往往对好的、有利的方面想得多,而对坏的、不利的方面想得少,缺乏忧患感。

这样一种状态,不可能经受强烈地震的袭击。

========================

上个世纪以来,我国已经历了4次地震活跃期,其中唐山大地震揭开了第4个活跃期的大幕。

在1966年至1976年这十年间,我国大陆共发生14次7级以上大地震,造成27万人死亡和数百亿元的经济损失。

很多专家判定,本世纪初可能是我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的第5个高潮期,其间可能发生多次7级乃至个别更大的地震。

只有每个人都增强抗震救灾意识,中国才可能顺利度过第5个震活跃期。

这并不是杞人忧天。

虽然,在每日的新闻里,我们几乎是在地震的消息中长大的。

但是,地震并不是只是遥远地方的遥远的故事。

========================

地震的危害

地震有横波与纵波。

横波振动方向与波前进方向垂直,而纵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

在震中区,地震波直接入射地面,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另外,横波振幅比纵波大,破坏力大,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地震释放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可以穿越高山大河到很远的地方。

1920年,我国宁夏海原8.5级地震波及半个中国,连上海、广州都受到了震动。

========================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唐山突然遭受了7.8级强地震的袭击,整个华北大地都在剧烈颤抖。

当蓝光闪过之后,仅仅十几秒钟的时间,这座新兴的重工业城市就变成一片废墟,所有建筑几乎倒塌殆尽,铁路轨道发生蛇形扭曲或呈波浪式起伏,地表产生宽大裂缝,桥梁普遍塌毁,地震构造裂缝延伸8公里。

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7200个家庭全家丧生,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亿元。

一座百万人的城市,顷刻间遭到毁灭,夷为废墟,变成埋葬几十万生灵的坟墓,唐山大地震成为至今400年来世界地震史上最为悲惨的一幕。

这次的影响区域极大,强震波及我国东部的广大地区,14个省、市、自治区、2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居住的几亿人受到扰动。

遭受地震破坏的区域约21万多平方公里,其中严重破坏区3万多平方公里。

区内民房大量倒塌,农田淤满泥沙,水渠、水并堵塞,公路,铁路、桥梁损毁。

受地震影响,当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下滑2.7%,地震还一度致使国家经济陷入困境。

唐山地震能量有多大呢?

如果换算成爆炸量(TNT),那么唐山大地震的能量就相当于当年投到广岛的原子弹爆炸量的400多倍(那次原子弹爆炸相当于两万吨黄色炸药);

如果换算成电量,相当于12万5千千瓦双轮内冷发电机组连续运转8年的总电能,足够上海使用七年。

========================

小资料:

20世纪大地震速览

地震在历史上一直是巨大的灾难:

中国唐山1976年7月28日7.8级死亡24万人

日本横滨1923年9月1日8.3级死亡20万人

中国甘肃1920年12月16日8.6级死亡10万人

秘鲁北部1970年5月31日7.7级死亡7万人

伊朗西北1990年6月21日7.3~7.7级死亡5万人

智利奇康1939年1月24日8.3级死亡2.8万人

伊朗东北部1978年9月16日7.7级死亡2.5万人

亚美尼亚西北1988年12月7日6.9级死亡2.5万人

危地马拉1976年2月4日7.5级死亡22778人

智利瓦尔帕莱索1906年8月16日8.6级死亡2万人

墨西哥中部1985年9月15日8.1级死亡9500多人

阿富汗东北部1998年2月4日6.1级死亡5000人

伊朗北部1997年5月10日7.1级死亡1500人

哥伦比亚西部1999年1月25日6级死亡1171人

========================

地震前的异常现象

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叫地震前兆。

包括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

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

地下水异常变化,动物异常反应,地壳变形,小地震活动,地声、地光、地磁变化、重力变化、地电变化、地应力变化、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成份的变化、地震波速度变化等。

========================

一、动物的异常反应

地震发生前,会引起地应力、地电、地磁、地温、地球化学等一系列变化。

这些变化人们不能直感,但有些动物的某些感官特别灵敏,能够感受到,并做出一些异乎寻常的反应(图2-3)。

(一)鼠乱窜

震前乱跑乱窜的动物还有黄鼠狼、蚂蚁等。

(二)蛇出洞

震前出洞的动物还有青蛙、蚯蚓、蜈蚣、蜥蜴、蜗牛、蝎子等。

(三)畜外逃

震前外逃的家畜还有羊、牛、兔、猪、鸡等。

鱼也有冲出固有水域翻腾、跳跃、乱窜现象。

(四)禽惊飞

震前惊飞的禽鸟还有鹅、燕、黄雀等。

另外,震前惊飞的动物还有蝙蝠、蝗虫、蜻蜓、蜜蜂等。

(五)动物惊叫

震前曾发现“半夜鸡叫”、母鸡打鸣、山鸡皆鸣、狗狂吠、猫惊叫、母鹿叫等怪现象。

同以上动物惊恐性的反应相反,也有些动物震前却反应呆滞、无精打采、懒走懒动、不吃食等。

如水中的梭鱼、鲶鱼、鲈板鱼等上浮、翻白、漂在水面上不动。

========================

二、地下水的变化

(一)震前水面上升,地下水涌出

(二)震前地下水水面下降,或者忽上忽下地变化

(三)震前许多井水变浑、变色、变味

民谣说得好: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的早。

无雨泉水浑,天旱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天变雨要到,水变地要闹。

========================

三、地光示警

地震发生时,由于地下的变化,时常出现闪光现象,这便是地光。

地光有的发生在震前,有的伴随地震发生,有的发生在震后。

如果震前出现地光,就是大自然向人们示警了。

在1975年2月4日的海城地震前和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7.8级大地震前,都有火车司机发现前方夜空突然冒起了紫红色的耀眼火花的地光现象而采取紧急制动措施,避免了严重的翻车事故。

地光的形状很多,有的是闪亮一片图,有的像一条火龙有的是一根光柱直达天空,有的像火球一样频频抛出,也有的窄窄一条从地下冒出,还有的形状不规则。

地光的颜色也很多,红、橙、黄、绿、青、蓝、紫及各种复合色都有。

========================

四、地声告警

地声是一种重要的地震告警信号。

地声的音调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像打雷,隆隆作响;有的像多台机器在一起大声轰鸣;有的嗄叭、嗄叭如大树折断。

另外,还有的地声像撕布,如牛鸣,如兵戈砰击,如砖石撞击,如击鼓,如铁球滚动。

总之,只要听到来自地下的不同寻常的声音,就要警惕是否可能有地震随之发生。

五、小震闹,大震到

地应力的积累与释放都有一段逐渐发展的过程。

大地震发生之前,地应力活动使岩石发生不大的破裂,出现小震;随着地应力的增强,岩石破裂增多,小震增多;地应力再次加大,岩石发生较大的断裂,大震发生。

之后,岩石仍在破裂,余震出现。

========================

书上还列举了其它一些地震前的异常现象,如海潮、海平面的反常;植物的生长异常(包括提前开花长、草植物生物电变化、重花重果、突然枯萎死亡;气象的怪异(包括气温升高、怪风雨、怪气、怪云等)。

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地震预报与治疗癌症一样,都还属于尚待攻克的世界科学难题。

现在人类可以登上月球,航天飞机也能自由飞翔太空,但“上天容易入地难”。

人类上天可超十万八千里,入地至多约10公里之深。

对地震,人类还基本在束手无策阶段。

自然界的变化很复杂,种种反常现象出现的原因很多,并非都是地震前兆。

发生在25年前的唐山地震,留给我们的教训之一就是,地震至少目前还没有固定不变的规律可循,没有可靠的预报理论依据。

唐山地震无明显的前兆和大震前的小震,突然爆发了强烈地震。

而有的地区,尽管出现地震前兆,但不久却又无声无息地沉默了,有时还突然转移,令人难以捉摸。

========================

家庭防震准备工作(见片……)

抓住时机科学避震

震后抢险救灾

灾后怎样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