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危险源辨识策划报审课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5685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KV危险源辨识策划报审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10KV危险源辨识策划报审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10KV危险源辨识策划报审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10KV危险源辨识策划报审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10KV危险源辨识策划报审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KV危险源辨识策划报审课件.docx

《10KV危险源辨识策划报审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KV危险源辨识策划报审课件.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KV危险源辨识策划报审课件.docx

10KV危险源辨识策划报审课件

A-04专项/重要施工方案报审表(H)★

(控制类型:

H,检查方式:

R)

表号:

A-04

工程名称:

GZDWGZHBG-14-073第六标包工程编号:

致湖南中天工程监理有限公司都匀供电局2014年项目新建工程监理项目部:

现报上GZDWGZHBG-14-073第六标包工程专项/重要施工方案,请审查。

附件:

危险源辨识策划

 

承包单位(公司章):

项目经理:

日期:

监理项目部审查意见:

 

监理项目部(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建设单位(业主项目部)审批意见:

 

建设单位(业主项目部)(章):

项目负责人:

日期:

本表(含附件)一式份,由承包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存份,建设单位(业主项目部)存份,承包单位存份。

 

GZDWGZHBG-14-073第六标包工程

 

危险源辨识策划书

 

贵州富南电力咨询有限公司

2014年8月18日

 

编制人:

日期:

年月日

审核人:

日期:

年月日

批准人:

日期:

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施工作业危险点分析与控制

一、危险点的含义

二、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目的

三、危险点分析的方法

四、责任制

第二章现场施工操作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

一、施工作业注意事项

二、集控部分

 

第一章施工作业危险点分析与控制

一、危险点的含义

危险点是指在作业中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点、部位、场所、设备、设施、工器具及行为动作等。

危险点包含三个方面:

1、操作人员在操作工程中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2、有可能造成危害的机器设备等物体;

3、有可能造成危害的作业环境;

危险点具有以下特征:

1、危险点具有客观实在性;

2、危险点具有潜在性;

3、危险点具有复杂多边性;

4、危险点具有可知可防性;

二、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目的

通过危险点分析与控制,从而达到:

避免人身事故、误操作事故、设备顺坏事故、火灾事故的发生。

重点防范高处坠落、触电、烫伤、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危险性较大、频率较高的人身伤害事件。

凡从事电力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执行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票制度。

三、危险点分析的方法

在接受工作任务后,施工负责人(施工队长)应组织监护人(安全员)、操作人(施工人员)进行危险点分析,对照《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手册》,制定控制措施。

危险点分析的步骤具体如下:

1、明确施工任务和施工目的;

2、将施工任务分成若干个子项目(包含检查、操作和明确等项目);

3、逐个阶段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点;

1)首先要结合典型事故案例,并根据《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要求,对照本次作业程序进行系统分析,找出所有可能产生的危险点;

2)分析工作场地的特点,如高空作业、易燃、易爆、有毒、光照度低、邻近公路、山坡、河流、邻近带点设备作业等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险因素,必要时应先到工作地点进行勘察。

3)分析设备系统存在的缺陷及隐患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险因素。

4)分析天气带来的危险点。

如高温、低温、大风、大寒、大雾、雷电、雨雪等自然天气带来的危险因素。

5)分析操作过程中使用的工器具带来的危险因素。

6)分析操作程序及工艺流程发生颠倒、误操作带来的危害。

7)分析操作人员的身体状况是否有不适、思想情绪是否有波动,操作人员是否存在不安全行为,技术水平、操作技能是否满足操作要求,找出可能带来的危险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状态是施工负责人应掌握的重点。

4、围绕确定的危险点,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5、由施工人员填写危险点控制措施票。

6、填写完危险点控制措施票后由监护人、施工负责人对危险点控制措施的内容进行审核并对其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

对危险点控制措施票的内容无补充后,操作人和监护人在危险点控制措施票上签字。

7、开始操作前,由施工负责人监督操作人是否将危险点控制措施票上所需使用的安全用具一次性带齐。

8、施工结束后,有施工负责人组织班组成员对本次操作的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确定该次操作的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的具体内容,为下一次施工操作做准备。

四、责任制

1、施工人员的职责

1.1填写操作票,对操作票内容是否和操作目的相一致负责。

1.2在施工操作工程中严格按照《电力生产安全规程》和《危险点控制措施票》执行,规范操作行为。

1.3严格按照监护人的指令进行复诵、操作、正确执行监护人的命令。

1.4在施工操作工程中出现疑问,必须立即停止操作,想监护人汇报。

1.5脱离监护时,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向施工负责人汇报。

1.6对发生的误操作负直接责任。

2、施工监护人的职责

2.1认真开展危险点分析工作,审核、补充危险点控制措施票。

2.2审查操作票内容是否和操作目的一致,检查操作人是否带齐所需操作工具。

2.3在操作工程中监督落实危险点控制措施票,提醒操作人现场哪些不安全因素。

2.4在操作工程中严格按照《电力生产安全规程》规范操作人的操作行为,对操作命令的正确负责。

2.5在操作工程中监护人不得进行与本次操作无关的工作。

2.6及时发现操作票内容和现场实际情况不符合的地方,并立即终止操作,汇报值班负责人,核实后,根据指令进行下一步工作。

2.7对发生的误操作负主要责任。

3、施工负责人的职责

3.1指派操作人、监护人,对监护人、操作人是否符合要求负责。

3.2操作前组织操作人、监护人认真分析系统运行方式、操作环境特点、人员身体精神状况等,制定或补充、完善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并交代注意事项。

3.3审查操作票的操作内容与操作任务是否相符,操作票是否符合标准。

3.4操作完成后,组织操作人、监护人对本次操作的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总结,不断提高危险点分析的准确性和控制措施的针对性。

3.5对发生的误操作负主要责任。

4、项目经理的职责

4.1组织或指定施工负责人人进行复杂环境下的危险点分析(如线路跨越公路、河流、通讯线、电线),指定控制措施并进行审查补充。

4.2不得批准没有危险点控制措施的操作票。

4.3确认相关工具、设备所处的状态满足操作条件,下达操作命令。

4.4审查操作票是否合格,审查操作人、监护人是否符合操作要求。

4.5确认监护人、操作人均没有同事安排其他工作。

4.6重大操作完毕,对操作过程进行检查。

5、项目总工的职责

5.1指导班组工作人员开展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在现场检查工作进度及质量,必须检查危险点控制措施的落实执行情况。

5.2对发生的误操作负主要技术培训责任。

6、专职安全员的职责

6.1对本单位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负责,定期检查和指导现场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考核。

6.2对发生的无操作负主要领导责任。

7、安监人员的职责

7.1各级安监人员要监督检查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落实执行情况,提出考核意见。

第二章现场施工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

一、施工作业注意事项:

1、重要施工作业时,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到场。

2、确认施工条件满足后,施工负责人指挥施工人员进行操作。

3、操作票应使用标准操作票,实行操作标准化,由操作人调出、打印,由监护人、是施工负责人、逐级审查并签字。

4、重大作业施工项目部设立第二监护人。

5、安全工器具、操作工具带齐。

6、操作期间必须严格执行操作票,不许跳顶、漏项,不得随意更改操作顺序和内容。

7、操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四对照”,即设备名称、编号、位置和接线方向。

8、操作中发生疑问是,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汇报施工负责人,不得擅自修改操作票,不允许改变操作顺序,不许跳顶操作。

危险点分析控制措施表:

序号

工作内容

危险点

控制措施

依据

 

 

挖掘基坑

 

1、挤、砸伤

(1)超过1.5米深的坑内工作时,抛土时特别注意防止徒石回落坑内。

(2)在松软土地挖坑时,因有防止塌方的措施,如加挡板、撑木等。

禁止由下部掏挖土层。

(3)在居民区及交通道路附近挖的基坑,应设坑盖或可靠的围栏。

(4)在公路上挖坑时,必须时封闭交通,防止车跑动造成塌方

 

《安全规程》

(线路)

第64、65、66条

 

2、工器具伤人

(1)防止挖坑过程中使用的锹、镐磕手、刨脚。

坑内传递工具时不许抛掷,防止伤人;

(2)采用的挡土板、撑木等强度要够,防止造成塌方挤伤工作人员;

 

《安全规程》

(线路)

第65条

 

 

杆塔运输

 

砸、挤伤

(1)使用车辆运输时不得超载,运输电杆必须捆绑牢固,防止电杆滚动滑落伤人;

(2)装卸电杆应防止散堆伤人,方落时统一指挥、统一信号、当分散装卸时,每卸完一处,必须将车导航的电杆捆绑牢固后,方可继续运输;

 

《安全规程》

(线路)

第105条

 

序号

工作内容

危险点

控制措施

依据

 

 

停电设备上验电,装设接地线

 

1、触电伤害

 

(1)验电工作人员应由两人进行,一人验电,一人监护;

(2)验电前必须确定该线路(设备)属于工作范围内的线路(设备);

(3)验电工作要使用合格且同电压等级的验电器,验电人员必须戴剧院手套;

(4)在同杆塔多层(高、低压)线路上验电,必须先验低压在验高压,线验下层在验上层。

当验明下层无电压后,必须挂号接地线在验上层。

不得碰触或穿越无地线的导线。

(5)电缆头必须逐相放电,验电、装设地线;

(6)专设地线工作,线接接地线,后接导线端,拆时与之相反。

验电拆地线的工作人员应使用合格且同电压等级的绝缘操作杆,人体不得接触及导线和地线。

(7)接地线接地端必须接触良好,接地棒深度不得小于0.6m。

 

《安全规程》

(线路)

第57、59、60、61条

 

 

停电设备上验电,装设接地线

 

2、高处坠落

 

(1)操作时操作人员和监护人员应戴好安全帽,登杆操作时应系好安全带;

(2)登杆时检查杆根,登杆工具有无问题,冬季应采取防滑措施

(3)验电器、接地线应用绳索传递;

 

《安全规程》

(线路)

第15、82条

 

序号

工作内容

危险点

控制措施

依据

 

 

杆塔上工作

1.高处坠落

 

(1)上杆前必须检查登杆装备、梯子是否完好,检查杆根及杆的埋深是否有问题

(2)新立电杆上作业时,防止安全带从杆头上滑落脱出;

《安全规程》

(线路)第83、84条

 

 

2、高处坠落伤人

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杆上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带、工具袋,工具,材料用手绳传递,地面应设围栏,必要时设专人看护;

 

安全规程》

(线路)第89条

 

3、触电伤害

(1)工作前,在工作地段范围内停电、验电、挂地线、做好防止反送电措施;

(2)对一经操作即可送电的分段开关、联络开关、加警示牌,加锁杆、必须要设专人看守;

(3)高压带电,低压停电的杆塔作业,工作人员及所有工器具、材料、横担对带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10kV>07m,必要时设专人监护.护正杆和调整拉线时,防止导线跳动;

(4)运离变台的低压线路停电工作,应采取防止外人擅自送电的安全措施;

《安全规程》

(线路)

第55、56、57、58、127条

 

4、误登带电杆塔触电伤害

(1)作业前必须向工作人员交代清楚邻近、交叉跨域、平行带电线路,必须要设专人监护;

(2)登杆检查工作必须两人进行,互相看管。

登杆前必须先判明停电线路及名称杆号。

监护人只有在作业人员无触点危险的前提下,方可参加作业,但作业人员不能离开监护人的视线。

《安全规程》

(线路)

第45条

 

 

序号

工作内容

危险点

控制措施

依据

 

 

放、紧及撤线

 

1.倒杆、跑线伤人

 

(3)交叉跨越铁路、公路、各种线路、应先取的主管部门同意,做好跨越安全措施,大社跨越架;

(4)严禁采用突然剪断线的方法放松导地线;

(5)架、撤线前打好临时拉线;

(6)架线前检查啦线、杆根、横担、紧线工具是否满足紧放线要求,紧放线时工作人员不得跨越或站在导线内侧;

(7)当牵引绳索或导线卡住时,不得用手直接接触,应立即停止紧放线工作、在其无张力情况下处理;

(8)放线轴应放置牢固,并有制动措施,设专人看守;

 

《安全规程》

(线路)

第90、92、93、94条

 

2、触电伤害

 

(1)高低压同杆架设,低压线路施工高压线路有点的情况下,必须采取防止导线误跳到高压线路的安全措施;

(2)每基电杆设专人看护,工作人员、工具、材料对带电体保持10kV大于0.7m,的安全距离

(3)在变台二次作业时,工作人员工器具、材料注意与高压引流的安全距离10kV大于0.7m的安全距离,不能满足安全距离的,应采取将高压引流线停电加绝缘隔板等安全措施。

 

《安全规程》

(线路)

第126、127、130条

 

序号

工作内容

危险点

控制措施

依据

 

 

立、撤杆

 

 

1.倒杆

 

(1)立、撤杆要设专一人统一指挥。

开工前,讲明施工方法及信号,施工人员要明确分工、密切配合、服从指挥。

在居民区和交通道路上立、撤杆时,应设专人看守。

(2)立、撤杆要使用起重设备,严禁过载使用。

(3)立杆过程中,杆内严禁有工作人员工作。

除指挥人员及指定人员外,其他人员必须在远离杆下1.2倍杆高的距离以外。

(4)杆坑时,应有防止干身滑动、倾斜的措施,如采用叉杆和拉绳控制等。

(5)立、撤杆,应先检查旧杆杆根,必要时应加临时拉绳。

(6)使用吊车立撤杆时,钢丝绳套应吊在杆的适当位置以防止电杆突然倾倒。

(7)使用抱杆立杆时,主牵引绳、尾绳杆塔中心及抱杆顶应在以条直线上。

抱杆应受力均匀,两侧拉绳应拉好,不得左右倾斜。

固定临时拉线时,不得固定在有可能移动的物体上,或其他不可靠的物体上。

 

《安全规程》

(线路)

第70、71、75、76、77、78、79条

 

 

2、砸伤

 

(1)杆塔起立离地后,应对个受力点处做一次全面的检查,确保无问题后在继续起立。

起立60°后,应减缓速度,注意各侧拉绳。

 

《安全规程》

(线路)

第72、80条

(1)已经立起的杆子,只有在杆基回土夯实完全牢固后,方可撤去叉杆及拉绳。

杆下工作人员应戴安全帽。

(2)已立杆子,只有在杆基填土夯实,并填起300mm的防沉台后,方可撤去叉杆和拉绳;

《安全规程》

(线路)

第72、80条

 

序号

工作内容

危险点

控制措施

依据

 

 

砍伐树木

 

1、触电伤害

 

(1)砍伐靠近带电线路的树木时,工作负责人必须在工作开始前向全体工作人员说明:

线路有点,树木、绳索不得接触导线;

(2)树木接触高压带电体时,严禁用手直接接触,人和绳索的安全距离10kV大于0.7m;

 

《安全规程》

(线路)

第25、27条

 

 

2、高处坠落

(1)砍伐树木时、不应攀抓脆弱和枯死的树枝;

(2)不应攀登已据过及砍过得未断树枝

(3)安全带要系在砍伐口的下方,防止被砍伐工具砍断;

(4)使用梯子,应有专人护持或绑牵;

 

《安全规程》

(线路)

第25、26条

 

3、马蜂蛰

 

上树前要检查是否有马蜂窝;

 

《安全规程》

(线路)

第83条

重大危险点施工程序及安全措施:

㈠现场勘察

1.工作要点:

应明确工作内容、停电范围、保留带电部

位、停电设备范围等,应查看交叉跨越、同杆架设、邻近带

电线路、反送电等作业环境情况及作业条件等。

勘察时应认

真、仔细。

要对照勘察记录,制定对应安全措施并落实到工

作票中。

重点防范触电、高处坠落、误登带电杆塔等危险。

下列

情况,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应到现场组织勘察:

⑴带电作业且配电系统非单一电源;

⑵保留带电部位、邻近带电线路或交叉跨越距离等情况

不清楚;

⑶现场施工环境、设备接线方式不清楚,设备识别标识

不清晰或缺失;

⑷有可能造成误登电杆、误入带电间隔,停电线路为同

杆架设的多回路线路;

⑸外单位队伍承包工程;

⑹存在反送电可能。

2.邻近带电线路、交叉跨越线路以及同杆架设线路的勘

察工作要求

必须查明工作线路(设备)和邻近带电线路(设备)、

交叉跨越、同杆架设的线路的双重称号以及色别、相邻杆塔

起止杆号等。

重点防范误碰带电设备、误登带电杆塔等行为。

需配合

停电时,必须停电作业,严禁强令冒险作业。

3.与配合停电设备运行单位的联系

应事先书面申请,明确停送电联系人、联系方式、停电

线路名称及操作程序等。

重点是要对配合停电线路进行验电、挂工作地线。

4.加强双电源管理,防止反送电

应查明作业线路是否有双电源用户,是否存在反送电特

别是低压反送电可能性。

重点是在作业地段所有可能来电方向线路的高低压侧

挂接地线。

同时要加强对试验电源的管理,防止发生触电事

故。

5.检查杆根、基础、拉线牢固情况

⑴电杆埋深是否符合要求、回填土是否夯实;杆身是否

存在超过规定的纵向、横向裂纹;检查电杆周围基础是否存

在掏挖、塌方、滑坡等情况。

⑵老旧拉线埋深是否符合要求;拉线是否严重锈蚀;对

埋设于水田等易受腐蚀地段的拉棒应进行掏挖检查;拉线、

拉棒等拉线组件的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⑶农村低压线路中使用的老旧小方杆(手模杆)、木杆

是否牢固;是否存在杆根断裂等。

㈡工作票签发

6.工作票签发人必须认真分析现场查勘记录,结合作业

任务,确定工作区域、停电范围及制定对应的安全措施,根

据工作需要安排充足的施工力量。

7.施工单位办理的工作票应由设备运行管理单位签发,

必要时实行施工单位与运行单位“双签发”。

8.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可根据作业现场实际情况,

补充安全措施。

对工作票上所列的安全措施、停电范围存在

疑问时,应向工作票签发人核实,确有错误的,应立即停止

工作,重新办理工作票,布置安全措施。

9.对不涉及运行设备的新建农配网工程,要制定相应补

充规定,如采用执行施工作业安全措施票等,对其安全管理

要求与工作票等同。

严禁农配网工程无票作业。

㈢工作许可

10.电话许可必须坚持复诵核对制度,并书面记录清楚。

现场许可必须逐项交代、确认现场安全措施正确、完备后,

双方签字确认,并详细记录许可时间。

11.工作许可人必须确保工作线路可能来电的各方面

(含用户)都拉闸停电,验电挂好接地线后,方能发出许可

命令。

㈣现场安全技术交底

12.工作许可后,正式开工前,工作负责人必须向全体

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内容应包括:

⑴工作任务;

⑵停电范围;

⑶作业现场保留的带电部位、线路;

⑷工作地线悬挂位置及数量、作业现场已布置的其它安

全措施;

⑸作业计划起止时间;

⑹工作人员分工及专责监护人安排情况;

⑺工作程序;

⑻工作地段邻近、平行、交叉跨越的高电压等级电力线

路运行状态及位置,使用个人保安线的要求;

⑼容易误登的电杆或误入的带电间隔情况以及采取的

相应防范措施;

⑽作业现场是否存在反送电可能及采取的防范措施;

⑾作业中应注意的技术要点;

⑿补充安全措施布置情况.

交底完后,全体工作人员应签字确认。

㈤工作监护

13.工作负责人、专责监护人应始终在工作现场,对工

作班人员进行认真监护,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不得擅离职

守。

以下情况必须使用工作任务单并指派专责监护人

⑴工作地点分散,工作负责人不能在作业现场同时监护

多班组作业,工作安全风险较大。

⑵工作地点存在同杆架设线路、交叉跨越线路、邻近带

电线路。

⑶工作地点附近有同类型设备,易造成误登杆塔、误入

间隔。

⑷工作地点有需要配合停电的设备。

⑸工作地点存在需要单独增设的安全措施。

⑹有较多雇佣民工或临时工参加工作。

⑺工作地点跨越河流、沟渠、房屋、公路等。

⑻工作负责人根据现场情况认为有必要时。

㈥工作终结恢复送电制度

14.完工后,工作负责人应确认设备上无遗留工具、材

料等物品,查明全部工作人员确已离开工作现场,方可下令

拆除接地线,办理工作终结和恢复送电手续。

三、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要求

1.停电时必须断开所有可能送电至工作设备各侧的开

关、刀闸、熔断器,并加挂工作接地线。

停电设备各端应有

明显断开点,必要时派人看守。

2.为防止低压反送电,应拉开配变高低压侧开关(熔断

器),并摘下熔管。

可直接在地面操作的开关(刀闸)的操

作机构上应加锁,并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等标示

牌。

3.验电时应使用合格、相应电压等级的接触式验电器。

4.对开关柜、环网柜验电时,应先认真查看设备一次系

统接线图,验电过程中要严格遵守验电工作程序,防止发生

触电或验电位置错误。

特别要注意对可能存在低压反送电和感应电压伤人等

情况的设备验电,确认其无电压。

5.装拆接地线必须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禁止反程序操

作。

所有可能送电至工作设备的线路高低压各侧均应可靠接

地,不能遗漏。

工作地线的装设位置应合理,应以确保作业现场安全、

防止触电如反送电、突然来电等为核心。

6.个人保安线应严格按规定使用,禁止用个人保安线代

替接地线使用。

工作结束时,工作人员应拆除个人保安线。

7.装设遮拦(围栏)应能够明确划分工作区域、带电区

域和非工作区域,并悬挂标识牌。

工作区域涉及到跨越公路、

集镇等人口密集区等时,安全围栏应醒目、充足,必要时指

派专人看守,防止无关人员误入工作现场。

8.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作业现场的刀闸、开关等设备

处,应悬挂醒目的安全标示牌,必要时指派专人看守。

在配

电双电源用户接入点和有反送电可能的高低压电源侧,应悬

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

”等安全标示牌。

四、线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1.作业前检查要点

⑴现场安全措施是否执行到位,是否存在遗漏、缺失、

损坏及移动等情况。

重点检查接地线布置、防反送电、防倒

断杆、防高处坠落等安全措施。

⑵作业区域电杆(设备)双重称号以及色标、起止杆号

及相邻杆塔号是否与工作票所列内容一致。

⑶电杆、配电设备本体及附属设施是否存在缺陷,如电

杆纵(横)向裂纹超标、横担及金具腐(锈)蚀、拉线断股、

拉线基础松动、电杆倾斜超标等。

⑷杆根、基础、拉线是否牢固;是否需要增设临时拉绳

等安全措施。

⑸老旧线路设备存在的危险点、周围环境和电气连接状

况等。

⑹施工机具、安全工器具、施工机械的安全性能。

2.立杆、撤杆工作

主要危险点:

⑴高处坠落;⑵触电;⑶倒断杆;⑷机具

砸碰。

主要安全措施:

⑴分工明确,信号统一、动作协调。

要划定作业区域,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⑵控制好电杆重心和电杆起立角度。

控制、牵引等拉绳

的控制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操作、指挥,必要时可采取增加临

时拉绳等措施。

⑶起吊作业的施工机械自身安全措施必须到位,防止因

重心偏移、支撑不牢靠、操作不规范等原因而发生倾翻。

重吊钩必须有防脱扣闭锁。

⑷邻近带电的高压设备立(撤)杆作业时,生产技术人

员应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