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一年级经典诵读古诗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5208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一年级经典诵读古诗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完整一年级经典诵读古诗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完整一年级经典诵读古诗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完整一年级经典诵读古诗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完整一年级经典诵读古诗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一年级经典诵读古诗教案.docx

《完整一年级经典诵读古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一年级经典诵读古诗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一年级经典诵读古诗教案.docx

完整一年级经典诵读古诗教案

一去二三里》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本文生字,会写三个字和笔画“一”,养成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古诗内容,初步感受童谣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难点:

正确书写“一、二、三”,了解诗的意境,体会小山村的优美。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听故事,大体了解诗意:

两个小孩在一座小山村外玩,不知不觉走出了二三里。

这是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

小朋友走累了,看见路边有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繁茂,一个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一枝,两枝八枝、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另一

个说:

“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

”小孩听了停下手,两人一起欣赏起这美丽的景色来。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有个诗人叫邵雍,也被这美丽的景色迷住了,写下了一首古诗。

师朗诵: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诗,从诗中体味小山村的景色。

二、朗读课文

学习课文,我们先要把拼音读顺。

现在老师请同桌一起读这一课的拼音,先每个都拼一拼,然后把一句话连起来读,会读了,把整首诗连起来读,看看谁的拼音读得准。

巡视指导。

反馈正音:

指名分句读,逐句正音。

表扬读得准的。

连起来读,注意逗号、句号的停顿。

读得真不错,又准确又好听,老师把生字加上去,大家肯定也会读的一样好。

拼音下出示生字,齐读。

三、认识生字课文里面有很多生字是要大家认识记住的,现在老师把这些生字从古诗里拿出来了,你还能读好他们吗?

去掉拼音呢?

小朋友记得可真牢,一定是一边读一边用心在记是不是?

四、初步理解诗意

现在生字宝宝又回到古诗中了。

请大家轻声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看图,诗中写的什么景物你在图上也找到了?

指导学生找出:

烟、村、四五家(农户),亭台、花,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烟,炊烟,做饭时屋顶上的烟;村,村庄;亭台,亭子,避雨、休息的地方。

这样看来,这首诗的意思同学们也懂了。

老师考考大家。

先说烟村和四五家,再合起来说;然后说亭台六七座;后说八九十枝花。

意思懂的会说是小朋友的本领,把不懂的提出来也是小朋友的本领。

你还有哪句话吧不懂呢?

弄懂一去二三里的意思。

(一路走去二三里路了)同学们真棒,先理解一个一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把整首诗的意思都弄懂

了。

跟老师一起说一说。

三、生字读写

课文中有几个生字要同学们写。

拼音字母是写在四线格上的,生字要写在田字格上。

出示图,这就是田字格,每条线都有名字。

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

指导生字一、二、三的书写。

巡视指导。

在语文书上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

巩固认识生字,深入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二、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三、说说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很美。

四、读郑板桥的《咏雪诗》,加深对数字的印象。

五、练习:

数球员、摘苹果等。

课后练习:

生字抄写本、课堂作业本和每课一练。

教后感

早上第一节课上完了《一去二三里》,同事给了我不少意见,比如儿童化语言不够,拼音放得不够开等等。

针对这些和我自己的一些反想,我觉得:

一、如果学生和老师互动默契,不用儿童化语言而选择较为规范的成人语言对课文的学习不会有大的影响,而且有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

二、数字“一”至“九”的组词只说一个就行,后来我又找到《数字量词歌》,用这代替数字组词会好得多。

在第二课时的时候我就让学生朗读了《量词歌》,趣味性强而且为量词的正确使用做好准备;

三、上课时我本身不够有激情,没能很好地投入到诗的意境中,影响到学生的体会。

语文课没有固定模式,教师的个性决定一堂课的特点。

既能利用好文本组织学生有效学习又能发挥自己的特点是我一贯的追求。

咏鹅》教案

1课文说明《咏鹅》是一首古诗,用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将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的极为生动活泼。

全诗共四行,前两行写鹅鸣叫时的声音及神态;鹅弯曲着脖子朝着天空叫,好像在唱歌似的。

后两行写鹅在游水嬉戏时的情景:

一身洁白的羽毛,浮在绿绿的水面上,一双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

表达了作者对鹅十分喜爱的情感,表达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2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指导学生能按照诗的节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形象、颜色、姿态,感受鹅的美好形象,是学生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感受美的教育。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背诵古诗。

2了解诗句大致意思,看拼音识字音。

4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生字卡片3图片

5教学时数2课时

6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二)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

吗?

那请大家先猜猜谜语,猜对了,它才和大家见面。

你们有信心吗?

(放录音)头戴一顶小红帽,身穿一件大白袍,脚蹬一双红靴子,唱起歌来鹅鹅鹅,快来猜猜我是谁?

(三)2出示白鹅戏水图,(放录音)你们看我长得漂亮吗?

你能说说我

长得什么样吗?

我在干什么?

(四)3(放录音)你们说的真棒!

唐朝的时候,一位大诗人叫骆宾

王,他从小就喜欢小动物。

有一天,他到池塘边散步,看到大白鹅在水中悠然自得的样子,他非常喜欢,便即兴写下一首诗《咏鹅》(板书课题)一直流传到现在,你们想读读他的诗作吗?

(五)学习新课1对照拼音初读古诗,读准、读好10个生字:

泳、曲、项、歌、毛、浮、绿、掌、拨、波。

2检查读的效果

(1)难读字音:

(2)易读错字音:

曲、波、拨。

3同桌互相检查指明读

(1)朗读时大家一定明白了不少问题,愿意互相说说吗?

(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2)谁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同学和老师帮帮你。

(学生质疑、答疑,若答不出,再启发引导)(3)大家说的那么好!

连大白鹅都想说了,你们想听听大白鹅说些什么吗?

(放录音)同学们,你们刚才都说的特别好!

可是,你们知道么?

没收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

只有按照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现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

4

(1)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

请认真听录音。

(播放诗中图景,配乐朗读)

(2)听了录音,你感悟出它的节拍了吗?

请一边拍手打拍子一边诵读古诗。

(3)谁能有节奏的读给大家听?

(播放诗中图景,配乐朗读,学生评议)5

(1)现在请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读,仔细的想象大白鹅游水唱歌的场面,看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描绘出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呢?

(唐诗、跳舞、绘画、朗读、表演、语言描述等,也可以合作完成)(3)播放课件,展示动态画面《白鹅戏水图》,巩固感知想象的成果。

(六)6

(1)大白鹅看着蓝天白云,在清清的水面上唱歌游玩,心情怎

样?

作者骆宾王看到这幅有白有绿、有红有青、有动有静的感人画面,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中吟唱出这种小诗?

(体会朗读、练习背诵)

(2)多种形式的读、背。

(领读、跟读、诵读、赛读)

(七)(三)小结同学们,你们朗读的真精彩,大白鹅都忍不住要夸你们了!

(放录音)同学们,你们读的真棒!

我听了都非常感动!

可是聪明的你们,能不能也像骆宾王一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用诗歌、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呢?

第二课时

1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集体、分组、个人)

2学习生字:

泳、曲、项、歌、毛、浮、绿、掌、拨、波、马、乌、鸟、写、毛、车。

(二)新授1认识新笔画:

竖折折钩。

出示新笔画,说明名称、写法。

教师范写一个带领学生书写。

2学习写字

(1)出示:

马、乌、鸟、写。

观察这些字中,有我们新学的笔画么?

请你找出来。

(学生找出来后,教师用彩笔标出)分析字形,比较这四个字的并用(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形,如画画、形象记忆、讲故事、编儿歌等形式)指导书写:

先书写数遍强化字的笔顺,让学生明白每一笔在格中的位置,再指导书写。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

毛、车、火。

(观察:

在前面学的几个字有什么不同)

3指导学生在学字本上写。

(三)知识延伸让学生课前找的一些五言诗和学生交流,按照课上所学的诵读五言古诗的节奏读一读,画一画、体会体会。

五作业安排1在田字格中,书写7个生字,并组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搜集一些有关鹅的资料,了解更多鹅的知识;找几篇描写鹅的知识;找几篇描写鹅的文章读一读,知道更多有关鹅的有趣的故事。

7教学反思《咏鹅》是一首古诗吟唱歌曲。

我整体的教学思路是以“鹅”作为本课的主题情境和主线,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看、听、想、说、画、演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整体感悟,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

首先是反复吟诵,品读韵语的语言美。

其二,要开展想象,再现韵文的意境美。

只有通过反复咀嚼,才能领会其言外之意,词外之情,感悟语言的凝练美。

《相思》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热爱家乡。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热爱家乡的真情实感。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已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

(指名背)

2.揭示课题:

《相思》

二、初读感知

1.范读《相思》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有困难找同学或老师帮忙。

3.认读生字:

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4.说说你在预习中知道了什么?

5.质疑并适时解疑。

6.看图说说《相思》这首诗的大意。

三、朗读感悟

1.创设情境:

2.指导感情朗读(师范读、指名读、生自读、小组读、展示读)3.背诵这首古诗,看谁先背下来。

五、实践活动

1.借助课文插图和诗句进行想象,小组合作表演

2.师生评价表演情况

六、设计板书

相思

•王维盛唐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春晓》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有能力的同学能读出诗中的感情。

2.通过表演、猜测、讨论、绘画等形式,从整体上了解诗的大意。

3.在活动和对话中,体会诗的情趣,初步产生对古诗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引入激趣

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丽的景色,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播放《春晓》教学电视片,让学生看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听配乐朗读。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孟浩然。

2.初读感知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所注的汉语拼音朗读这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

注意读准下列字音:

“觉”是多音字,在诗中读jue;“啼”是第二声。

读后可以说说诗中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3.精读理解

(1)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说说“晓”“眠”“觉”“啼”“知”等词的意思。

(2)同桌交流,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然后说给全班的同学听,同时屏幕上打出古诗意思的图画。

(3)看着屏幕上打出的画面,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

(4)朗读《春晓》,指导读出节奏和重音,读出韵脚。

屏幕上打出这

首诗,标明节奏和重音。

4.品读领悟

(1)屏幕上出现古诗意思的画面,同时有配乐朗读,听了一遍后,学生跟读,然后指名朗读,大家评议。

(2)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互背,全班背诵。

(3)屏幕再现图画,几只鸟站在开满桃花的枝头上,春燕在空中飞翔,地面有落花。

1学生看着画面,背诵《春晓》。

然后闭上眼睛,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背诵。

2教师小结:

诗人把握住“春晓”这一季节的时间和特点,把自己酣睡初醒的所感所闻依次写出,构成一幅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景,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之情。

3屏幕上依次显现四句诗表现的画面,学生看图吟诵,体会意境。

《草》教案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4个生字。

认识“离、枯、荣、野、烧、尽”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二、教材说明

这首古诗原题为《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原诗8行4句,课文摘用其前4行,诗题改为《草》。

这4行诗句的意思是:

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这些草年年都是秋冬枯萎了,春夏又茂密地生长,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它的根还在,来年春天,草儿又重新发芽生长。

课文概述了野草的特点,赞颂了它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重点是学会4个生字,背诵课文。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观察路边、田边、河边等处的小草,了解有谁种它,长得怎么样。

准备本课的生字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荒原野草图。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学习生字,注意读准“原、岁、吹”的音,记住“原”的里面由“白”“小”组成,不能写成“泉”;“吹”右边第二笔是“乛”,下面是“人”,不能写成“乂”。

2.写字教学指导写字,要引导学生整体识记生字的间架结构,注意重点笔画的写法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如:

“岁”字上部的“山”与下部的“夕”的比例是上短下长,不能写得一样长;“吹”字左边的“口”稍窄些,右边的“欠”稍宽些;“又”字的下部基本平齐,撇、捺相交在中线上。

(三)词句教学古诗中的词语不要求学生全都准确理解,学生只要熟读背诵大概了解诗意就行了。

本课中个别词与学生日常用语有所差别,可直接告诉学生词语在诗中的意思,如:

“离离”,形容野草茂盛的样子;“岁”指“年”;“荣”就是茂盛的意思。

(四)朗读指导朗读古诗,一是每个字都要读得正确、清楚,速度稍慢一些;二是要读出节奏、韵脚,五字一句的诗一般都是前两个字连起来读,后三个字中按词语稍有停顿,句末的字要读满。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教学时要通过教师范读,听朗读录音帮助学生掌握读法。

注意诗中的两个“一”读音不同,可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五)练习提示第三题是区分平翘舌音的练习。

要让学生独立完成,选正确后,再读一读

古诗,达到把每个字读正确。

第四题为的是复习巩固生字词,加深对课文的记忆。

练习前可先背一背课文;填写时要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填写后同座可交换看一看,检查一下填对了没有。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谈话引出课题,范读课文。

1.提问:

在花、草、鱼、鸟中,你们最喜欢什么?

2.揭示课题,简介课文:

诗人白居易赞美草的古诗。

3.范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三)学习生字词,解释“离离”“岁”“荣”。

(四)指导朗读,练习背诵。

(五)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六)完成填空练习。

五、参考资料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远芳侵古道,

一岁一枯荣。

晴翠接荒城。

野火烧不尽,又送王孙去春风吹又生。

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通过对野草的描绘来表达与朋友分别时的情感和友情的深厚。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唐代大诗人。

陕西渭南县人。

出身比较贫寒,29岁中进士。

经历了安史之乱时期,使他对当时社会的激烈矛盾和人民的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

许多创作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与荒淫腐朽的本质,具有同情人民的思想,成为杜甫之后唐代又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一生写了近三千首诗,著有《白氏长庆集》。

《绝句》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中的生字及新词。

3、会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1导入我们学过《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同学们还会背吗?

背给老师听听吧,同学们还记得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对了,李白!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的好朋友,我们都把他尊称为“诗圣”,你们知道他是谁了吗?

对了,杜甫!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古诗名字叫做《绝句》。

2正课

(一)初读诗歌,读准字音,整体感知。

1.解题《绝句》,“绝”绞丝旁+色

2简介杜甫,注意“甫”字的读音。

(幻灯片演示)。

3我们一起和生字打打招呼吧,出示生字卡片“绝泊岭窗鸣柳吴鹭”。

全班齐读,请小老师领读生字,全班跟读。

4齐读古诗两遍,抽生分别读四句。

5音箱范读,注意字音字词和情感。

听了朗读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古诗是有节奏的,跟着老师用拍手打节奏的方法读一读。

两个丨黄鹂丨鸣翠柳,

一行丨白鹭丨上青天。

窗含丨西岭丨千秋雪,

门泊丨东吴丨万里船。

(二)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师读古诗,生闭眼想象诗中景物。

请生说图中的景物“黄鹂白鹭蓝天柳树房屋船雪山”,请同学们找一找景物所在的诗句读一读。

2讲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么多美景中,诗人首先看到了什么?

(黄鹂柳树)多少黄鹂,什么样的柳树,黄鹂在柳树间做什么,用欢快的语气来读一读第一句诗。

然后诗人又看到了什么?

多少白鹭,白鹭在什么地方,青天是什么?

这两句诗美吗?

颜色多吗?

(黄白绿蓝),读一读第二句诗3讲解生字“绝鸣柳”

4讲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接下来,诗人把目光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什么呢?

(雪山),讲解“窗含”“千秋雪”。

诗人准备写下这美丽的景色时,低头一看,见到了江面上的什么景物?

5介绍生字:

“窗含岭泊吴”

(三)感受意境,情感升华。

读出感情,背诵默写。

(四)拓展延伸

1找相应的词语,教师读一个词语,要求学生找出与它相对应得词语。

(如两个

-一行黄鹂—白鹭窗—门西岭—东吴千秋雪—万里船)

2课件演示《绝句》

3作业背诵这首古诗,并且能默写。

长行歌》教案

教学目的:

1.感知诗歌的韵律;初步了解时间的重要性;

2.使学生认会10个生字,;读古诗,理解诗意,3.观察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背会该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学会新词新字,使学生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由谜语导入,创设教学情境

1.出示谜语:

看不见,摸不着,跑着快,又没脚。

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2.学生猜出后,教师借机板题:

时间

二、引导学生观察图,激发学生兴趣

1.仔细观察书中插图,讨论问题:

(1)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

(2)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边看边说,要求自言自语。

3.组织在班内交流后,切入到学习主题:

《长歌行》的理解及背诵、认字、识词……

三、初步感知诗歌内容1.请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试着读一读,要读准音,正对调(正确)。

2.(放录音)请听一听你的朋友认对了吗?

请学生自己验证。

3.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1)个人自由读。

(2)两人合作读。

(3)四人小组合作读。

四、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指名试读诗,请仔细听后评议。

2.再放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及韵律特点。

3.教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有语气)。

4.质疑问难:

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合作解决;

五、指导背诵,当堂检查,及时反馈

1教师抓住重点词指导背诵:

少壮、老大…

2.学生自由背诵。

3.抽查学生背诗,指出优缺点

六、回顾插图,说演结合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歌行》,大家都知道时间就像流水,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做生活的有心人。

回乡偶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2个字,会写三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学古诗,在读、想、演中理解诗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热爱家乡。

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具准备:

PPT

一、背诗导入

1、同学们,你们会背哪些诗了呢?

2、课件依次展示《村居》、《所见》、《咏柳》诗歌的图片。

师:

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图,你能用学过的或自己积累的诗句来描绘看到的景象吗?

3、师:

小朋友们看,几句简单的诗句就可以描绘出我们看到的景象,这就是诗歌的神奇之处。

那你们知道咏柳的作者是谁吗?

(生:

贺知章)

5、师:

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我们来学习由贺知章写的另一首诗歌,题目叫—《回乡偶书》(课件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学法指导学习一首古诗,我们要过四关,这四关分别是:

我会认、我会解、我会读、我会想。

同学们,你们能和老师一起顺利过关吗?

三、第一关:

我会认师:

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翻到115页,自由地大声地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然后去找一找树叶。

师:

老师发现你们读得可认真了,接下来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的字音读得准。

师:

好了是吗?

那陈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能把字音读准了。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谁愿意来试试?

(2个)下面我请一位小老师来带领大家读,谁行?

(1个)我们一起来准确地读一读。

四、第二关:

我会解1、解题:

你会扩词吗?

我们来扩词!

回:

回家回来回到乡:

家乡故乡乡土

偶:

偶然偶尔偶遇书:

读书书写书信

连起来就是:

回到家乡偶尔写下这首诗。

2、第一句:

离:

离开回:

回来整句句意:

年轻时离开家乡,年纪大了才回来!

第二句:

音:

声音口音改:

改变整句诗意:

我的口音没有改变,但是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了!

第三句:

识:

认识

村里的儿童已经不认识我了第四句:

客:

客人何:

哪里笑着问我是从哪儿来的。

五、第三关:

我会读指导读好升降调、重音、长音

六、第四关:

我会想师:

请再读读这句诗,对这个“客”字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客”是谁?

贺知章。

“客”从哪里来?

板书“何来”“客”来做什么?

)师:

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提了不少好问题。

老师也来问你们一个问题:

诗句里的“客”也就是贺知章是指从外地来这里做客的客人的吗?

(板书“客?

”)请你们仔细地读读诗歌,也可以观察一下插图,找找答案吧。

(生自读诗歌,观察插图。

)师:

心中有答案了吗?

谁来说说看?

(生交流:

贺知章不是做客的客人。

)你从诗歌的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生:

他从小离开了家乡,到老了才回来。

)(少小、老大变红)(生:

乡音无改……)师:

贺知章爷爷三十六岁离开家乡到外地做官,到八十五岁才回到家乡,整整五十年哪!

他时时刻刻都在想念家乡的亲人,盼望着可以早日回家乡看看,每当他看见天上的明月圆了,他会默默的吟诵起李白的静夜思——(生齐诵)每当遇见故乡的故人时,他想问问家里的近况,可最终,他只是像王维一样,问了问窗前的寒梅——(生齐诵王维的《杂诗》)现在终于盼到这一天了,当他走在回乡的路上时,他说——少小离家老大回当他从镜湖看见自己斑白的两鬓时,他说——乡音无改鬓毛衰当他看见村里的孩童时,他说——儿童相见不相识当孩子们把他当做客人时,他说——笑问客从何处来?

七、拓展训练师:

其实,贺知章回到家乡后,面对熟悉的情景,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刚才我们学的是第一首,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第二首,相信你们会有新的感受。

指名读——齐读

(出示诗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配乐朗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