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4465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docx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docx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理解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理解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教学重点】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如何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教学难点】理解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讲授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

全面认识改革开放,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30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我国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国内国际背景

从国内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

当时,政治局面处在一个混乱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面对严重的困难,我们的出路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

从国际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我们也只能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

邓小平正是在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的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踏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征程。

2、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

所谓“革命”,是指具有根本意义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说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就是说改革开放是一场具有根本意义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它不是对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变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进而,必然引起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观念、精神状态等方面深刻而广泛的变化。

这种变化,无疑具有革命性质。

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

“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2页)

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以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3、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制度。

这里关键是要区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如公有制、按劳分配、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是正确的、优越的,是我们的历史选择,不能改变。

而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即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其中不少是需要改革的。

而且只有通过改革原有的、不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制度,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因此说,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矛盾?

和其他社会制度下的矛盾有何区别?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正确解答的重大问题,也是党提出改革决策的理论基础。

1、马恩列斯的相关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阐明了社会基本矛盾的一般规律及其在一些社会形态尤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运动形式,但没有具体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恩格斯只是科学地预见到,“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页)

列宁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抗消失了,矛盾还会存在的观点,但对社会主义矛盾运动的规律没有系统阐述。

斯大林在很长一个时期里,不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他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完全适合生产力状况,道义上和政治上的一致是苏联社会发展的动力。

似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一经建立就自然而然地能保证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这种“完全适合”和“一致”的无矛盾论,违反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没有也不可能真正寻找到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动力。

直到晚年,斯大林才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也没有把它作为根本性的问题提出来。

这使苏共不能自觉主动地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导致各项制度凝固化,使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失去了应有的活力。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状况是怎样的?

这个问题是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解决的。

2、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谈到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看法时说:

“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

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

这些矛盾在实践中是否能完全处理好,也要准备两种可能性,而且在处理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一定还会遇到新的矛盾,新的问题。

”在1957年2月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同志从对立统一规律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思想中的宇宙的根本规律的高度,去观察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既然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那么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仍然有矛盾。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之间的矛盾。

它们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2)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基本相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因此,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3)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毛泽东指出,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因此,解决的办法,就是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

由此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4)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毛泽东指出,我国社会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一类是敌我之间的矛盾,一类是人民内部的矛盾。

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

解决敌我矛盾要用专政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即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应该肯定,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性,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观也存在着缺陷和偏颇,主要表现在:

过分地强调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作用,对发展生产力注意不够;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矛盾,只强调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资本主义残余影响,没有看到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自身也有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矛盾;没有在确定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正确找出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来,这种理论上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为后来阶级斗争扩大化以及忽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留下了缺口。

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进一步认识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作了重大的创新和发展,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一,提出了判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还是互为矛盾的新标准。

强调从实际出发,主要看一种生产关系是否适合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比如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但如果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盲目追求公有制的规模、程度和纯度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与现实的生产力是不适应的。

各种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但他们可以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定层次的生产力相适应,就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那么它与现实的生产力就是适应的。

因此也应当允许其存在和发展。

第二,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为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从总结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中发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仍然存在着许多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现存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同生产力之间仍然存在矛盾。

由于这种矛盾不是旧的社会制度下那种对抗性矛盾,所以不需要用政治革命的方式来解决。

但是,这种矛盾如果得不到解决,社会生产力仍然不可能得到迅速发展。

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需要通过改革来解放生产力。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与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邓小平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总是表现为社会主要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如果不能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就很难找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出发点。

那么,如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呢?

邓小平强调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与确立根本任务的一致性。

他认为,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由此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只有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从而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所以说,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与确立根本任务是一致的。

第四,提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前面说,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那么,如何才能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从我国的现实生产力状况出发,明确指出我国生产力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受高度集中的僵化体制的束缚,因此,只有通过改革,从根本上废除僵化的旧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体制,才能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矛盾,才能使生产力获得进一步的解放和发展。

简言之,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1、全面改革的原因

为什么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

改革的任务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

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2、改革的全面性的表现:

(1)从改革的历程上看,改革由农村改革→城市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的历史进程。

中国的改革由农村拉开序幕。

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邓小平说家庭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造。

中国农民还有一个伟大的创造,那就是乡镇企业,为从土地上转移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出路,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在农村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开始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

经过多年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到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初步确立。

(2)从改革的广度来看,改革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但它需要政治体制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的配合。

(3)从改革的效果来看,改革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

它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三个有利于”

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它是理论上的创新,也是实践上的创举。

如何评价和判断改革成败与是非得失?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三个有利于”之间的关系:

“三个有利于”标准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内容,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

应该说这三方面是内在统一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一条,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前提的,也是发展生产力的目的。

一方面,只有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才能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也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必须落脚于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是它的直接目的。

【此亦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根据,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

(2)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要求:

第一,“三个有利于”标准要求我们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跳出来,以一种新的观念、新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工作,在改革开放中放开手脚,大胆地试验。

一切工作,改革开放的各种具体政策措施,都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最根本的判断标准。

凡是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也就要允许其存在和支持其发展。

这里有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对待资本主义社会里存在的东西。

事实上,资本主义社会里存在的东西,并非全部都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

这里有三种不同情况:

第一种,本身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

如资本主义剥削,如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占有等等。

第二种,具有两重性的东西,如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产管理,管理具有两重性,既体现资本主义的利益,又体现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一身而二任。

第三种,本身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比如市场经济、企业的各种组织形式、股份制、股票等等。

对于以上三种情况,我们都可以采取“拿来主义”,至于用不用,用多少,判断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第二,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要求我们在对改革开放的具体政策措施上,必须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摆脱出来,放开手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但是,在改革开放的性质问题上,不能不问姓“社”还是姓“资”,而是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为了发展,但改革实际上一种利益关系的调整,而发展又不可能是平衡发展,这样改革和发展就会涉及到稳定问题。

1、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第一,发展是硬道理。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

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稳定局面;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状况,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都离不开发展。

第二,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新时期我们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是在改革中实现的,实现未来的奋斗目标,关键仍在于深化改革。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这是我们付出了代价才取得的共识。

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多么好的规划、方案都将难以实现。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对外开放

改革与开放紧密相连,邓小平一方面把十一届三中便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都叫改革,另一方面又把改革政策称为开放政策。

他说,实际上我们制定了两个开放政策,即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这两个开放不行。

2.毛泽东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

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确定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才有了对外开放思想,应该说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和政策是对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中国不是孤立的也不能孤立,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的事实,也是我们的立足点。

我们不是也不能是闭关主义者,中国早已不能闭关。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宣布,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人民实行友好合作,恢复和发展国际间的通商事业,以利于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

1956年,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先进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的思想。

但由于帝国主义对我们的敌视、封锁和禁运,以及后来所犯的“左”的错误,毛泽东许多对外开放的正确思想未能付诸实施。

3.对外开放的原因

为什么要对外开放?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其重要的依据就是邓小平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两个重要观点。

(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前,世界各国的经济基本上都处于自然经济状态。

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用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话说,就是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必然要求向外扩张,要求建立世界市场,要求各国实行开放政策。

在18世纪中叶,第一次产业革命就开启了世界市场。

在机器大工业条件下,国内市场已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而要求突破国界,更多地从国外取得原料和销售其产品。

这就使工业与农业部门间的分工越来越超出民族经济的狭窄界限,使一系列国家和地区被纳入国际分工的范围,卷入国际交换中来,从而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与此同时,海上和陆路交通工具的革新,大大加强了各大洲、各地区之间的联系。

到了20世纪中期后,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趋势更为明显,国际分工和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加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一是生产国际化;二是资本国际化;三是金融国际化;四是交通、信息国际化。

这都反映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形成了互相依存的关系。

在世界走向开放的今天,任何国家要发展、发达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适应世界经济开放的趋势。

邓小平同志正是准确地把握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一客观趋势,果断地提出了中国“需要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邓小平以一种深邃的历史感和世界眼光,在深刻总结近代和当代中国与世界交往关系的历史经验教训中提出了对外开放理论。

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我国是经历了长期封建社会的国家,封建社会经济制度的本质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闭型的制度。

而恰恰是在中国自我封闭的二三百年时间内,西欧封建制度迅速瓦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了很大的发展。

长期的闭关政策,一方面使我国长期对西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情况缺乏了解,尤其对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状况缺乏了解;另一方面,由于根深蒂固的、落后的、闭塞的封建意识和统治阶级的百般阻挠,扼杀了商品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致使中国社会的生产力渐趋落后。

在西方用炮舰轰开中国的大门以后,中国的封建君主们仍然抱残守缺。

“脱亚入欧”的日本赶上去了,中国却沦为了半殖民地,任列强宰割。

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就强调:

“中国无论何时也应以自力更生为基本立脚点。

但中国不是孤立也不能孤立,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的事实,也是我们的立脚点,而且必须成为我们的立脚点。

我们不是也不能是闭关主义者,中国早已不能闭关。

 建国后,毛泽东提出:

“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

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41页)但由于资本主义的封锁和禁运,中国并没有完全改变与世隔绝的状况。

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对外开放的,不过那时只能是对苏联东欧开放。

”60年代初中苏关系的恶化,特别是我们指导思想上出现“左”的偏差,曾一度开放的大门又关起来了。

特别是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把我国的经济建设同飞速发展的世界经济完全隔绝开来。

正是由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实行的是关门搞建设的政策,因而使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比较起来,进一步拉开了距离。

正是在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中,邓小平同志指出: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8页)“一个国家要取得真正的政治独立,必须努力摆脱贫困。

而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

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02页)

(3)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这里有个关键问题就是,必须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及其所创造的文明成果。

在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问题上,针对谈“资”色变的“左”的思想,邓小平强调,要弄清什么是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要比封建主义优越。

有些东西并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

比如说,技术问题是科学,生产管理是科学;在任何社会,对任何国家都是有用的。

“我们学习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科学、先进的管理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而这些东西本身并没有阶级性。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51页)他确信,建设社会主义的成败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全面吸收资本主义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成果。

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从性质上可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科学技术、生产工具、物质设备等,本身不带有阶级性,我们可以直接继承和使用。

第二类,商品经济、市场、股票等,它们是跨越不同的社会形态而存在的经济形式,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

第三类,是反映资本主义性质的东西,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比较落后而且发展不平衡,只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些东西也可以适当利用。

例如,资本主义或半资本主义性质的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只要它们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就应该允许它们存在和发展。

至于他们的短处、缺点、腐朽的东西,则要加以限制。

这就是说,在吸收借鉴中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区分良莠、为我所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