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嫂培训教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436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育儿嫂培训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育儿嫂培训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育儿嫂培训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育儿嫂培训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育儿嫂培训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育儿嫂培训教材.docx

《育儿嫂培训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育儿嫂培训教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育儿嫂培训教材.docx

育儿嫂培训教材

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统一育儿嫂培训教材

目录

第2个月2

【育儿要点】2

第3个月4

【育儿要点】4

第4个月6

【育儿要点】6

第5-6个月7

【育儿要点】7

第7-9个月11

【育儿要点】11

第10-12个月13

【育儿要点】13

1-12个月婴儿的心智发育15

4-6个月婴儿食品17

7-9个月婴儿食品17

10-12个月婴儿食品18

婴儿大动作精细动作19

1-2个月19

2-3个月19

3-4个月19

4-5个月宝宝19

5-6个月宝宝20

6-7个月20

7-8个月20

8-9个月21

9-10个月21

10-11个月21

11-12个月21

婴儿食谱(宝宝1周岁)23

宝宝食谱23

第2个月

【育儿要点】

继续丰富感觉学习内容(抚摸、对话、对视、看物等)

练习俯卧抬头

逗引发音

看自己小手

训练规律的生活习惯

开始把大小便

户外活动,坚持日光浴(弱阳光)、空气浴、做婴儿操

坚持母乳喂养

■心理发育:

婴儿出生时平均体重为3000克,第一个月约增长800-1000克,第2-3个月每月增长700-800克,第4-6个月每月增长600克,第7-9个月每月增长400-500克,第10-12个月约每月增长300-400克。

一般来说,4-5个月时婴儿体重约增长为出生时的2倍,1岁时为出生时的3倍,2岁时为出生时的4倍。

体重增长公式:

6个月以内体重≈月龄×0.7+出生体重(Kg)

7-12个月体重≈月龄×0.25+6Kg

1-2岁全年增加2.5~3Kg

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左右

1-6个月平均每月增长2.5cm(15-17cm)

7-12个月平均每月增长1.2cm

1周岁时平均为75cm,2周岁时平均为85cm。

■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充足的话,应该继续母乳喂养。

婴儿2个月时,基本上可以每3小时喂一次。

如果婴儿晚上睡的很香的话,不必叫醒他,可以少喂一次。

■把大小便

尽早培养良好的大小便习惯,不仅使宝宝的胃肠活动具有规律性,有利于宝宝皮肤的清洁,减少家长洗尿布的麻烦,还可以训练宝宝的膀胱储存功能及括约肌收缩功能。

一般在睡醒及吃奶后,及时把,但不要过勤劳以免造成尿频。

■睡眠习惯的培养

2个月的婴儿每天睡16-18个小时,有的婴儿会出现日夜颠倒的现象,至第20周时才基本与成人相似,即:

日醒夜睡。

《婴幼儿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和次数》

年龄

新生儿

2-4个月

6-9个月

9个月-1岁

1-2岁

睡眠时间(小时)

20-22

15-18

14-16

13-15

12.5-14

睡眠次数

绝大部分时间在睡眠

大部分时间在睡眠

2-3

2-3

1-2

良好的睡眠包括按时睡觉、自己入睡、入睡快等,要从婴儿阶段开始培养。

以下方法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①安静的睡眠环境:

保持卧室安静,光线柔和,空气新鲜,使孩子一到这种环境就产生睡意。

②睡前活动:

睡前要保持孩子平静,不要多度兴奋

③睡眠音乐:

轻柔的音乐有催眠作用

④避免不良睡眠行为:

如含着奶头入睡,抱着、摇着孩子入睡等

⑤固定睡眠时间

⑥爱抚:

如孩子不能自己入睡,可以轻轻抚摸他,慢慢地缩短睡前爱抚时间,使孩子逐步过渡到自己入睡。

■可能发生的疾病

肠绞痛:

婴儿约2周时,常出现突然的哭闹,烦躁不安,频繁的哭,哭起来可以持续2-3小时,多在下午或是傍晚时,也可在晚上,婴儿可四肢屈曲,全身肌肉不能放松,容易受惊,但查不到疾病,婴儿健康,吃奶好,体重增长满意。

一般到3-4个月时此现象减轻,以至完全消失。

■智能提高训练

大动作能力训练:

抬头、爬行、俯卧抬头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

抓握、看小手

言语能力训练:

模仿面部动作、引逗发音发笑、多与婴儿说话

认知能力训练:

丰富视觉刺激

情绪与社交能力训练:

生活规律、情感交流、宝宝需要抱时去抱抱他

儿歌:

小汽车,嘀嘀嘀,跑过来,跑过去……

小公鸡,叽叽叽,又吃虫儿又吃米……

天山小星星,闪一闪眨眼睛,

宝宝数星星,数来数去数不清……

第3个月

【育儿要点】

丰富感觉学习内容,多看、多听、多触摸,增加手部精细运动能力训练。

学会翻身

发音训练:

讲故事、听音乐、母子对话

协助小儿够取,拍打,触摸眼前玩具

注意预防佝偻病

此月内婴儿:

两手指已经放松,并能抓取物体。

不再呈握拳状,抬头更稳,发出“咯咯”及“咕咕”声,两眼能随物体移动、幅度达到180度,看到人物(尤其是母亲的脸)时会发笑。

继续母乳喂养:

如母乳充足,继续母乳喂养,白天3小时一次,晚上可减少一次。

补充新鲜果汁:

母乳喂养的婴儿,只要奶量充足,不需另外补充水分,但可以补充一些新鲜的果汁。

补充一些维生素C(新鲜的果蔬汁可在二次奶间喂)

不要喂菜汤:

因蔬菜中的维生素C在加热过程中被大量破坏,在冷却的过程中,也不断地被氧化破坏,所以从菜汤中获得的Vc极少。

另外,蔬菜中含有较多的植酸和草酸,会与食物中的钙、铁、锌结合成不溶解的草酸和植酸盐,反而影响食物中的这些元素吸收。

不论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此阶段都不要喂蔬菜汤。

可能发生的疾病:

1.便秘:

3个月左右的婴儿有时会发生便秘,尤其是用牛奶或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

要改善便秘,可以平时多给婴儿喂些水,4个月后可吃些菜泥或胡萝卜泥,增加膳食中的纤维素,促进肠蠕动。

每天按摩腹部对改善便秘有帮助,不可给婴儿喂食蜂蜜(因蜂蜜在酿造和运输过程中易被污染,如肉毒杆菌)。

2.早期发现听力障碍:

由先天因素引起的听力障碍发生率约为0.1%,及早发现,及早配戴助听器可以使婴儿聋而不哑。

如果婴儿到三四个月时头还不能转向声源,则可能有听力问题,应去医院检查。

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生长发育迅速的婴儿,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生后不及时添加维生素D,则易发生此病。

佝偻病的体征随月龄的不同而不同,3个月时佝偻病的特异性体征是颅骨软化,主要出现在枕骨的区域。

用手指按压婴儿的头颅和枕骨及顶骨的区域,用手指按压婴儿的头颅及顶骨区域如乒乓球样感觉。

智能提高训练

大动作能力训练:

俯卧抬头、翻身、婴儿被动操

精细动作训练:

够物抓握(每日数次,每次3-5分钟)

言语能力训练:

能找声源,笑出声音

认知能力训练:

视线转移,亲近母亲,能摸、喂奶时和宝宝交流

情绪与社交能力训练:

会出声搭话,见人会笑(对成人的逗引会报以甜蜜和微笑)

具体方法:

翻身:

两次喂奶中间,宝宝处于觉醒状态时,进行训练。

将宝宝放置于硬板床上,取仰卧位,把宝宝左腿放在右腿上,以你左手握住宝宝左手,宝宝产生翻身动作。

以你的右手指轻轻的刺激小儿背部,使孩子主动向右翻身,并稍稍给予帮助,每日数次,3个月末孩子就会自己翻身了。

能找声源:

拿一个拨浪鼓,在距离孩子前方30cm处摇动,当孩子注意到时,对孩子说“宝宝,看拨浪鼓在这儿”,让宝宝的眼睛盯着拨浪鼓,张开手想抓。

休息片刻,在宝宝的后方,让他看不到你的脸。

再摇动拨浪鼓,稍停一会儿再问“拨浪鼓在哪里呢”,再分别将拨浪鼓慢慢移动到孩子能看到的左、右方摇动,注意观察宝宝的眼、耳和手的动作。

看宝宝对声源方向的反应。

视线转移:

在视听训练的基础上,继续在小儿觉醒时多看周围的人和物,并用两个人(或物)训练,让小儿的视线从一个人(或物)转移到另一个人(或物)上,可以用声音或动作吸引宝宝的视线转移。

儿歌:

小嘴巴,用处大,吃饭唱歌全靠它……

小耳朵,灵灵灵,样样声音听得消……

小鼻子,用处大,闻气味,全靠它……

小眼睛,亮晶晶,样样东西看得清……

第4个月

【育儿要点】

丰富环境信息,加强感官学习,让宝宝多看,多摸,多运动,多闻,多尝,会翻身并够取玩具。

丰富视听训练内容,如:

儿歌、音乐,常到户外活动,丰富宝宝视觉刺激。

预防贫血,添加蛋黄

■心理发育:

头能竖立,有的婴儿已经开始翻身。

已能伸出两手,并抓住玩具,经常把手或玩具往嘴里塞。

已能认识母亲和熟悉的人、对周围的事物逐渐产生兴趣。

■加喂蛋黄,预防贫血:

婴儿从母体获得的铁质4个月后已经消耗,易发生贫血,因此婴儿在满4个月后要开始加蛋黄,开始每天喂养1/4,观其大便,如正常可渐加量,约3-4周可喂到每日一个。

不要喂蛋白,以免发生过敏。

应用柠檬汁调开,用小勺喂。

■观察是否出牙:

第一只乳牙萌出的月龄是4-10个月,有的婴儿4个月时已经萌出牙齿,绝大多数的婴儿出牙时会流涎,但有的婴儿出牙时会出现低热,烦躁,喜欢咬东西等现象。

■吮指问题:

吮指对小婴儿来说,是吸吮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的表现,对6个月以后的婴儿来说,是缓解身体及情感紧张的一种自我安慰方式。

用奶瓶喂养的婴儿吮指现象比母乳喂养的多,喂奶后科适当用安抚奶嘴,增加吸吮的机会。

一般来说,婴儿出生后最初3个月里吸吮的欲望最强烈,如果这阶段内满足了他的欲望,吮指现象在6、7个月时大多会消失。

智能提高训练

大动作能力训练:

前臂支撑翻身拉坐

精细动作训练:

够取悬吊的玩具,准确抓握,见物伸手并朝物体接近

言语能力训练咿呀学语,学发声

认知能力训练:

寻找目标、头转向声源,继续多看、多听、多摸、多尝

情绪和社交能力训练:

抚摸妈妈的脸,照镜子,做藏猫猫游戏,自己扶奶瓶

具体方法:

拉坐:

小儿在仰卧时,家长握住小儿的手,将其拉坐起来,主意让小儿自己用力,家长仅用很小的力,以后逐渐减力,或仅握住家长的手指拉坐起来,宝宝的头伸直,不向前倾。

每日训练数次,可以锻炼小儿肌力。

咿呀学语:

要养成与宝宝交谈的习惯,要平时见到什么就对宝宝说什么,干什么就说什么。

尽管孩子还不明白这些话的意思,但他会和着你的声音,明显发出咿、啊、喔、鹅等声音来。

寻找目标:

母亲抱宝宝站在台灯前,用手拧开灯说“灯”,多次开关之后宝宝发现一亮一关,目光向台灯转移,同时又听到“灯”的声音,渐渐的形成了条件反射。

以后再听到大人说“灯”时,宝宝眼睛看着灯,就找到了目标。

以后可以逐渐认识家中的花、们、猫、汽车等等。

以后渐渐学会了用手去指认识的玩具,听到声音会用手去拿。

抚摸妈妈的脸:

妈妈要经常俯身面对孩子,朝他微笑,对他说话,做各种面部表情,与此同时拉着孩子的手摸你的耳朵、脸,边拍边告诉他“这是妈妈的脸”,使孩子对你的脸感兴趣。

和宝宝一起照镜子,看孩子的反应。

儿歌:

月亮圆,月亮弯,月亮月亮挂天边……

太阳太阳红又亮,照在身上暖洋洋……

千颗星,万颗星,点点星,点点明,一闪一闪亮晶晶……

第5-6个月

【育儿要点】

丰富环境信息,加强感官学习,让宝宝多看,多摸,多运动,多闻,多尝,会翻身并够取玩具。

添加辅食:

米粉、鱼泥、果泥、菜泥等

每日扶坐、扶站,逐步能坐稳,会翻身打滚,双手对击积木

教认身体五官部位,学认人

发音练习:

“爸—爸,妈—妈,啊—啊”

出牙:

0-2

培养良好情绪,注意心理卫生

发育:

婴儿已能从仰卧位翻到俯卧,并进一步从俯卧位翻到仰卧位,坐时,他们的背由弯曲到竖直。

可用双手抓东西向嘴里放,能将物体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

婴儿的发音从“呀呀”变到无意识的“咿、啊”声。

怕生,能区别陌生人,而且害怕陌生人。

辅食的添加:

婴儿满4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可喂蛋黄、米粉。

现在可以添加果泥、菜泥,一定要用小勺喂。

是为了让婴儿适应新的餐具。

婴儿可能会拒绝新食物,父母应有耐心,要面带笑容地喂,一种新食物有时要经过15-20次的接触之后婴儿才会接受。

婴儿在吃的半饱的时候容易接受新食物。

添加辅食的目的:

提供足够的营养素,满足婴儿生长所需,为断奶做好准备,使婴儿的饮食逐渐从单一的奶类过渡到多样化的成人饮食,培养婴儿对进食各种食物的兴趣,帮助婴儿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添加辅食的原则:

1)由稀到稠,由细到粗,从流质到半流质、糊状、半固体、再到固体,如:

先米汤,然后添稀粥,稠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