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现代物流管理概论》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4234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现代物流管理概论》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新编现代物流管理概论》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新编现代物流管理概论》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新编现代物流管理概论》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新编现代物流管理概论》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编现代物流管理概论》习题答案.docx

《《新编现代物流管理概论》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现代物流管理概论》习题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编现代物流管理概论》习题答案.docx

《新编现代物流管理概论》习题答案

第一章现代物流概论

一、单选题

1.A2.C3.D

二、多选题

1.AC2.ABC3.BCD

三、判断题

1.×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最早的物流概念是由美国学者阿奇•萧提出的。

2.×企业物流属于微观物流的范畴。

3.√

4.×在商流活动中,商品所有权在买卖双方签订购销合同时由卖方转移到买方。

5.√

四、问答题

1.物流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

(1)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之一

(2)物流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3)实现物流现代化可以提高我国经济质量

(4)物流产业可以有效改善我国产业结构

2.简述“第三利润源”学说和“效益背反”说。

答:

“第三利润源”学说主要来自日本,该学说强调利润中心,即强调直接效益。

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人们认识到,物流这块“黑大陆”虽然看不清,但绝不是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富饶之源。

尤其是经受了1973年石油危机的考验,物流已牢牢树立了自己的地位。

在资源和人力这两个利润源潜力越来越小、利润空间越来越有限的情况下,物流领域的创利潜力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人们按时间顺序称之为“第三利润源”。

物流的“效益背反”是指物流若干要素之间存在矛盾,即某一要素的优化必然会给另一个或几个要素带来损失。

效益背反是物流领域中内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现。

以包装问题为例,在商品销售市场和销售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假定其他成本因素也不变,那么,企业在包装方面每少花一分钱,其包装收益就多一分钱,包装越省,利润则越高。

但是,一旦商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简省的包装降低了商品的保护效果,必然会带来大量损失,造成储存、装卸效益的降低。

显然,包装活动的效益是以其他活动的损失为代价的。

3.物流管理有哪些特征?

答:

(1)以客户满意为首要目标

(2)重视整个流通渠道的货物流动

(3)追求企业整体最优

(4)重视效率,更重视效果

(5)以信息为中心满足市场实际需要

4.什么是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有哪些作用?

答:

第三方物流也称合同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运作模式。

与早期的物流服务相比,第三方物流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提供多功能的物流服务

(2)提供个性化的物流服务

(3)供需双方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4)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

第二章物流系统

一、单选题

1.B2.A3.B

二、多选题

1.ACD2.ABCD3.ABCD4.ABCD

三、判断题

1.√

2.ד人”是物流系统的第一要素。

3.×流程是指流体通过载体在一定流向上行驶路径的数量表现。

4.√

四、问答题

1.简述物流系统的一般模式。

答:

物流系统的一般模式是输入—转换(处理)—输出。

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反馈作业。

(1)输入

输入是指外部环境向物流系统提供各种资源,使系统发生作用。

输入的内容包括原材料、能源、采购计划、生产或销售计划、资金、劳动力、信息等。

(2)转换(处理)

转换(处理)是物流系统本身的转化过程,即从输入到输出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其作业对象包括物流设施设备、物流业务活动、管理工作、信息等。

(3)输出

输出是指物流系统以其本身所具有的各种手段和功能,对外部环境输入的资源进行处理后所提供的物流服务。

输出的具体内容有劳务、信息、服务,以及产品位置的转移、合同的履行等。

(4)反馈

反馈是指物流系统在作业过程中,将输出结果返回给外部环境,以便对工作做出评价。

反馈的信息包括各种物流活动分析报告、统计数据、调查结果、工作总结、市场行情、国内外市场信息与有关动态等。

2.简述物流系统分析的步骤。

答:

(1)明确目标

物流系统分析的首要工作就是正确把握和理解系统的目标和要求,同时还应确定其构成要素和适用范围。

只有这样,才能为进一步的分析奠定基础。

(2)拟定备选方案

明确目标以后,就要拟定解决问题的大纲,搜集相关资料并分析其相互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备选方案,并进行初步筛选。

(3)建立模型

模型是对实体物流系统的抽象描述,它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为易于处理的简单问题。

因此,企业可以借助一定的模型(如数字模型、逻辑模型等)来有效求得物流系统分析所需要的参数,并据此确定各种制约条件。

(4)评价备选方案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得出每一方案的利弊得失和成本效益,同时考虑各种有关的无形因素(如政治、经济、科技、环境等),以综合评价所有备选方案,最终选出最优方案。

第三章运输

一、单选题

1.D2.B3.C4.D5.A

6.A

二、多选题

1.ABCD2.ABC3.ABC4.AD

三、判断题

1.×配送运输是指将已按用户要求配好的货物分送到各个用户的运输。

或集货运输是指将分散的货物进行汇集的集中运输形式。

2.×铁路车辆主要用于承载货物。

或铁路机车主要用于牵引列车。

3.√

4.×管道站的首站位于管线的首端,其作用是汇集货物并将其变成流体,然后加压送往中间站。

四、问答题

1.简述运输的基本原理。

答:

(1)规模原理

规模原理是指随着一次装运量的增加,单位重量的货物运输成本不断下降。

这是因为一票货物越重,分摊到单位重量上的固定成本越低。

根据规模原理,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的运输工具装载量大,因此其单位重量的货物运输成本较低。

(2)距离原理

距离原理是指随着一次运输距离的增加,运输成本的增加会变得越来越缓慢,即单位运输成本随运输距离的增加而降低。

根据距离原理,长途运输的单位运输成本低,短途运输的单位运输成本高。

(3)速度原理

速度原理是指完成特定运输所需的时间越短,其效用价值越高。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①运输时间缩短意味着单位时间内的运输量增加,因此单位运输成本降低;②货物在运输途中停滞的时间缩短,从而使到货提前期变短,有利于减少库存,降低仓储费用。

2.影响合理运输的因素有哪些?

答:

(1)运输距离

运输距离的长短是决定运输合理与否的最基本因素。

运输时间、运输费用、运输工具的周转等都与运输距离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企业应尽可能就近运输,避免舍近求远。

(2)运输环节

每增加一次运输,不但会增加总运费,而且还要进行装卸、搬运等工作,花费过多的劳动力。

因此,企业应尽量减少运输环节,尤其是同类运输方式的中转环节。

(3)运输工具

各种运输工具都有其使用的优势领域,在运输中由于需求不同,选择运输工具时所考虑的侧重点也不同。

总体来说,企业应根据不同货物的特点选择相应的运输工具,以发挥各种运输工具的优势。

(4)运输时间

运输是物流过程中需要花费较多时间的环节,所以运输时间的缩短对整个流通时间的缩短有决定性的作用。

运输时间短,不仅有利于加速运输工具和资金的周转,还可提高运输线路的通过能力。

(5)运输费用

运输费用是衡量运输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物流系统的竞争能力。

无论对货主企业还是运输企业来讲,降低运输费用都是运输合理化的重要目标。

3.简述实现运输合理化的措施。

答:

(1)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

各种运输方式都有其适用范围和技术经济特征,选择时应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一般首要考虑运输成本的高低和运输速度的快慢。

在同种运输方式中,也要根据货物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避免浪费。

(2)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

实载率是指运输工具的实际载重量与运距之乘积和额定载重量与行驶里程之乘积的比率。

企业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

①将零担货物拼装成整车后再发运;②重货和轻货搭配装载。

(3)正确选择运输线路

企业要在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如运输线路繁忙情况)的情况下,选择最合理或者最短的运输线路,保证货物能在最短时间内运达,从而实现降低运输费用、节约运力的目的。

(4)尽量开展直达运输

直达运输可将货物从产地直接运往要货单位,中间不经过各级批发企业,因此可以减少中转、换装等不必要的环节,节省运输时间,加快车辆周转。

(5)采用集装化运输技术

集装化运输是指用集装器具将裸装、散装货物组合成一定规格或重量的集装件之后再进行运输。

常用的集装器具有托盘、集装箱、集装笼、集装桶、集装袋、集装架等。

第四章仓储管理

一、单选题

1.C2.D3.C4.A5.C

二、多选题

1.ABCD2.BC3.ABCD4.AD

三、判断题

1.×感官检验法常用于检验货物的外在质量。

2.×苫盖物接口处要有一定深度的互相叠盖,不能留有空隙。

3.√

4.×在实际运作中,一般将外购件划归为原材料库存。

四、问答题

1.什么是仓储管理?

仓储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答:

仓储管理是指对仓库和仓库内储存的货物进行管理,是仓储企业为了充分利用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的过程。

仓库管理的内容如下:

(1)仓库的选址与建设

(2)仓储设备的选择与配置

(3)仓储商务活动的开展

(4)仓储作业管理

(5)仓储管理技术的应用

(6)仓储成本控制

2.简述理货的内容。

答:

(1)清点货物数量

清点货物数量是指根据合同约定的计数方法,清点包装货物、裸装货物和捆扎货物的件数。

其中,对于件数和单重需要同时确定的货物,一般只清点运输包装的件数;对于入库拆箱的集装箱则要在理货时开箱点数。

(2)查验货物单重和尺寸

货物单重是指每件运输包装内的货物重量,包括净重和毛重;货物尺寸包括货物的长、宽、高、厚等。

查验货物单重和尺寸时,应使用合法的标准量器,如电子秤、卡尺、直尺、卷尺等。

(3)查验货物重量

查验货物重量是指查验货物的整体重量。

对于计重货物(如散装货物)、件重并计货物(如有包装的散货、液体),都需查验整体重量。

(4)查验货物外表

查验货物外表是指检查货物有无包装破损、标志不当、外漏、油污、散落、变形、变质等不良状况。

(5)剔除残损

理货员理货时,若发现货物外表状况不良或疑似损坏等现象,应将残损货物剔除并单独存放,避免其与正常货物混淆。

待理货工作结束后,再对残损货物进行退货、修理、重新包装等,并制作残损报告,以明确责任划分。

(6)分拣货物

对于同时入库的多品种、多规格货物,理货员应按品种、规格或批次等进行分拣、分类;对于客户或货主委托的特殊分拣作业(如按货物外表的颜色分类),理货员也应按要求进行。

(7)安排货位

理货员应按照预定方案,为入库货物指定货位,并指挥作业人员按要求搬运、堆码货物,清扫现场。

(8)处理事故

对于在理货中发现的残损货物,如不能立即退回,理货员应予接收,但要制作残损报告并交由送货人、承运人签字确认。

此外,对于理货过程中发生的工损事故,理货员应制作事故报告,并由事故责任人签字确认。

3.简述货物保养的基本措施。

答:

(1)加强货物的分区分类管理

仓库应对每个储位进行编码,并将所保管的货物进行分类、编码后,进行分区保管。

(2)妥善堆码、苫垫和密封

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①根据货物的形状、重量及数量,选择不同的垛形;②货物码垛前要垫垛,以保证通风和散潮;③露天存放的货物,要适当苫盖;④对于吸潮性强的货物,存放时还要进行逐件、逐垛、逐架或整库密封,从而保证货物不受潮、不变形、不变质。

(3)加强日常检查

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对库存货物的经常性检查,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检查中要掌握货物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

(4)做好季节性的防护工作

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①汛期到来之前要采取切实的防汛措施;②梅雨季节要做好防潮、防霉工作,注意通风散潮;③高温季节要对怕热货物进行降温;④寒冬季节对怕冻货物做好防冻保暖工作等。

(5)保证清洁卫生

储存环境不清洁,易引起微生物、虫类寄生繁殖,损害货物。

因此,仓库保管员应彻底铲除仓库周围的杂草、垃圾等物,必要时使用药剂杀灭微生物和潜伏的害虫。

对容易遭受虫蛙、鼠咬的货物,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6)控制和调节温湿度

货物在储存保管过程中的各种变质现象几乎都与空气温湿度有密切关系,因此,作业人员应采取通风、密封与吸潮等方法控制和调节库内的温湿度,以确保储存货物的质量安全。

第五章包装

一、单选题

1.D2.C3.A4.A

二、多选题

1.AB2.ABC3.BCD4.ACD

三、判断题

1.×在我国,警告性标志主要依据国家颁布的《危险货物包装标志》印刷和使用。

2.×玻璃和陶瓷材料是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无机材料。

3.√

4.×冷冻包装不能完全消除变质现象。

四、问答题

1.包装的功能有哪些?

答:

(1)保护商品。

保护商品是包装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

(2)方便储运。

选择合理的商品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不仅有利于商品的安全装卸、合理运输、标准堆码,同时便于科学计算商品的重量和体积,以便合理地选择运输工具、科学地安排储位,还有利于拆箱操作等。

因此,对商品进行合理包装,可以提高物流作业效率。

(3)促进销售。

包装可传达商品信息、表现商品特点,使商品更具魅力和吸引力,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商品的销售。

2.简述几种常见的通用包装技术。

答:

(1)真空包装技术

真空包装技术是指将货物装入气密性容器后,在封口之前将容器内抽成真空,使密封后的容器内基本没有空气的一种包装技术。

真空包装技术不但可以避免或减少脂肪氧化,而且可以抑制某些霉菌和细菌的生长,因此可用于某些容易氧化变质的食物。

(2)充气包装技术

充气包装技术是指采用二氧化碳或氮气等惰性气体置换包装容器中空气的一种包装技术。

这种包装技术是根据好氧性微生物需氧代谢的特性,在密封的包装容器中改变气体的成分,降低氧气的浓度,从而降低酶的活性和鲜活货物的呼吸强度,达到防霉、防腐和保鲜的目的。

(3)脱氧包装技术

脱氧包装技术是继真空包装和充气包装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除氧包装技术。

该技术是在密封的包装容器中添加能与氧气起化学反应的脱氧剂,从而除去包装容器中的氧气,达到保护内装物的目的。

脱氧包装技术适用于某些对氧气特别敏感的商品,如食品等。

(4)收缩包装技术

收缩包装技术是指用收缩薄膜包裹货物或内包装件,然后对薄膜进行适当加热处理,使薄膜收缩而紧贴于货物或内包装件的包装技术。

(5)拉伸包装技术

拉伸包装技术是指使用机械装置在常温下将弹性薄膜围绕被包装件拉伸、紧裹,并在其末端进行封合的一种包装技术。

由于拉伸包装不需加热,所以消耗的能源只有收缩包装的二十分之一。

拉伸包装可以捆包单件货物,也可用于托盘之类的集合包装。

3.简述实现包装合理化的途径。

答:

(1)包装轻薄化

在物流过程中,包装只是起到方便与保护作用,对货物的使用价值没有任何意义,因此,企业应在包装材料的强度、寿命、成本相同的条件下,选择更轻、更薄、更短、更小的包装,以提高经济效益。

(2)包装标准化

包装标准化是指在物流活动中全面推行包装标准,使货物包装达到定型化、规格化、系列化和最优化。

包装标准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包装尺寸标准化,即根据托盘和运输车辆的尺寸确定包装件的尺寸,提高空间利用率;②包装容量标准化,即每个容器中的重量或数量相同,以便于识别和计量;③包装标志标准化,即按照国家规定使用包装标志。

(3)包装机械化

包装机械化是指合理选择和使用包装机械,以提高包装作业效率和现代化水平。

常用的包装机械有充填机、裹包机、封口机等,使用包装机械既可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又可适应大规模作业的需要,还可满足清洁卫生的要求。

(4)包装绿色化

包装环节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处理不当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因此,企业应充分考虑包装材料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影响,选择绿色包装,即能够循环使用或降解腐化,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适度包装。

第六章装卸搬运与流通加工

一、单选题

1.B2.C3.A4.B5.A

二、多选题

1.BCD2.ABCD3.ABC4.ABD5.ABCD

三、判断题

1.×改变“物”的存放状态的活动称为装卸。

或改变“物”的空间位置的活动称为搬运。

2.√

3.×特大、特重、特长的货物经适当分解处理后,都可采用集装作业法。

4.×流通加工大多是简单加工。

四、问答题

1.简述实现装卸搬运合理化的途径。

答:

(1)坚持省力化原则

省力即节省动力和人力。

在装卸搬运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利用货物本身的重量和落差原理减轻劳动强度和能量的消耗。

(2)提高装卸搬运活性

装卸搬运活性是指把货物从静止状态转变为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物流中一般用“活性指数”来表示活性的不同程度。

(3)合理使用装卸搬运设备

合理选择和使用装卸搬运设备,不但能够完成人力所难以完成的超大、超重货物的装卸搬运作业,将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装卸搬运的效率。

对于危险品的装卸搬运而言,机械化作业还能保证人和货物的安全。

(4)保持装卸搬运过程的顺畅

保持装卸搬运过程的顺畅就是要求作业场所无障碍、作业通道畅通,以保证作业不间断。

2.流通加工有哪些作用?

答:

(1)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流通加工可以使物流企业按照用户的要求集中下料,如将钢板进行剪板、裁切,将木材加工成各种长度和大小的板、方等。

集中下料可以实现优材优用、大材小用、合理套裁,从而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2)方便用户

物流企业可对产品进行初级加工,从而使用户省去进行初级加工的投资、设备和人力,方便用户。

(3)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

物流企业建立集中加工点,可以采用效率高、技术先进、加工量大的专用机械和设备,这样做既可提高加工质量,又可提高加工效率和设备利用率。

(4)降低物流成本

运输前先将产品零部件分别集中捆扎或装箱,到达使用地后再将其装配成成品,这样可降低运输成本。

此外,如果在运输前通过流通加工去除货物中的杂质,可以减少附加重量,提高运输与装卸搬运效率,有效降低成本。

3.简述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的途径。

答:

(1)提高流通加工的经济性

流通加工一般都是比较简单的加工,在技术上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企业在投资建设加工点时需要重点考虑是否经济合理。

(2)流通加工与合理运输相结合

流通加工能有效衔接干线与支线运输,促进两种运输形式的合理化。

因此,在干线运输转支线运输必须停顿时,可以考虑进行流通加工,以提高运输能力及运输转载水平。

(3)流通加工与合理商流相结合

通过加工有效地促进销售,使商流合理化,也是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例如,企业可通过简单地改变包装形式,或通过组装加工消除用户使用前自行组装、调试的难处等促进销售。

(4)流通加工与节约相结合

节约能源、节约设备、节约人力、减少耗费是企业进行流通加工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也是目前我国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的重要措施。

第七章配送与配送中心

一、单选题

1.A2.B3.D4.C

二、多选题

1.ABD2.BC3.ABC4.CD

三、判断题

1.×配送是处于末端的物流活动。

2.√

3.×区域配送中心的服务对象往往是下一级的城市配送中心、生产企业或零售商等。

或城市配送中心的服务对象多为城市范围内的零售商、连锁店或生产企业等。

四、问答题

1.简述实现配送合理化的途径。

答:

(1)实行共同配送

共同配送是指多个企业在物流运作中相互配合,共同进行理货、送货等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

共同配送有利于克服不同企业之间的重复配送或交错配送,提高车辆利用率,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

总之,实行共同配送可以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推行准时配送

准时配送是配送合理化的重要内容。

只有做到了准时配送,用户才可以放心地实施零库存管理,有效安排接货的人力、物力,以追求工作效率的提高。

(3)实现配送信息化

配送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化手段重新构筑配送系统,如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计算机辅助送货系统、辅助配货系统、辅助分拣系统、辅助调度系统和辅助选址系统等。

配送信息化可以使企业共享物流信息,便于更好地组织配送作业。

(4)实现多种配送方式的最优组合

每种配送方式都有其优点,将多种配送方式进行最优化组合,可以有效实现配送效益的最大化。

2.配送中心有哪些功能?

答:

(1)采购功能

采购功能是配送中心的首要功能。

配送中心首先需要采购所要配送的货物,即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制定并及时调整采购计划,并由专门的人员与部门组织实施,才能及时、准确地为其用户供货。

(2)集货功能

配送中心凭借其特殊的地位和各种先进设施设备,能够将分散在各个生产企业的货物集中到一起,并保证一定规模的备货,以满足用户要求。

(3)储存功能

为了顺利而有序地完成向客户配送货物的任务,且更好地发挥保障生产和满足消费的作用,配送中心通常要兴建现代化的仓库并配备一定数量的仓储设备,存储一定数量的货物。

因此,为保证资源供应,配送中心必须具备储存功能。

(4)分拣功能

配送中心的用户中,不仅各自的经营规模不同,而且经营特点也不一样。

因此,在订货或进货时,不同的用户对货物的种类、规格、数量、质量及送达时间等有不同的要求。

为了同时向不同的用户配送多种货物,配送中心必须采取适当的方式对货物进行拣选。

因此,在物流过程中,配送中心需要具有分拣货物的功能。

(5)配装功能

配送中心往往通过大批量进货来降低进货价格和进货费用;但是用户为了降低库存、加快资金周转,则往往进行小批量订货。

为了满足用户小批量、多批次订货的要求,配送中心大量购进货物后,还必须对其进行配装,如配装成用户要求的小型包装或组合包装等。

因此,配装功能是配送中心的必要功能。

(6)加工功能

为了扩大经营范围、提高配送效率,国内外许多配送中心都配备了各种简单的加工设备。

这些配送中心能够按照用户的要求将货物加工成一定规格、尺寸或形状,方便用户订货。

配送中心开展加工业务,不但免去了用户的繁琐劳动,而且提高了物质资源的利用率和配送效率,客观上强化了配送中心的整体功能。

(7)送货功能

配送中心的送货工作包括搭配货物装载、安排送货顺序、组织最佳运送路线等。

配送中心按照用户对货物品种、数量、规格、送货时间和地点的要求,将大量货物送至各用户的手中,实现了货物的分散。

送货功能强调采用现代送货方式,属于配送中心的末端功能。

(8)信息处理功能

配送中心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可以对各种物流作业的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分析和传递,并向货主提供各种作业明细信息及咨询信息,为整个物流过程的控制、决策和运转提供依据。

此外,配送中心还具有装卸搬运、组配及包装等功能。

3.简述配送中心的一般作业流程。

答:

(1)进货

进货又称备货,即配送中心组织货源,其方式有订货(或购货)和集货(或接货)两种。

其中,订货的货物所有权属于配送中心,集货的货物所有权属于货主。

(2)储存

储存是指配送中心按照用户要求及配送计划,对采购或集中到的各种货物进行检验,然后分类储存在适宜的设施或场所中,以备拣货与配货。

(3)拣货与配货

拣货和配货是同一个作业环节中两项有着紧密联系的物流活动。

有时,这两项活动是同时进行的,如散装货物的拣货和配货等。

(4)送货

送货是配送中心的最后一个作业环节,其工作重点是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容积和载重量对货物进行合理配装,并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和配送路线。

第八章物流信息技术

一、单选题

1.C2.A3.B4.D

二、多选题

1.ACD2.ABC3.ABCD4.CD

三、判断题

1.√

2.×GPS的地面控制部分主要是指地面监控系统。

或GPS的用户设备部分主要是指GPS信号接收机。

3.×网络物流模型主要用于解决配送路径优化问题。

或设施定位模型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设施的位置。

4.×电子订货终端机不仅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