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7城市与城市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3822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0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7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考点7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考点7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考点7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考点7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点7城市与城市化.docx

《考点7城市与城市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7城市与城市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点7城市与城市化.docx

考点7城市与城市化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

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7城市与城市化

1.(2012·广东文综•T9•4分)下图是某城市高铁站影响范围(半径2.5km)内,以车站为中心的不同圈层(以0.5km等间距划分)中三类企业数量的统计。

由此可判断 (  )

A.直接相关企业数量占该类企业总数比重,在距离车站0.5~1.0km圈层中最小

B.关联企业在各圈层中的数量,以1.0~1.5km圈层中最少

C.派生企业在各圈层中的数量,由内圈到外圈先增后减

D.各圈层中三类企业的数量之和,由内圈向外圈依次减少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柱状统计图中获取有效的信息。

【解析】选C。

统计图中的横坐标表示的是距离车站的距离,纵坐标表示的是各类企业占该类企业总数的比重。

从图中三类企业的统计柱的变化过程可知,直接相关企业和派生企业的数量变化过程都随距离车站的距离先增后减,并且三类企业都在1.5~2.0km圈层中达到最多。

(2012·天津文综·T4、5•8分)高雄矿产资源匮乏,工业部门主要有石化、炼油、钢铁、造船、食品等。

读高雄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回答2、3题。

2.对该城市功能区布局的评价,正确的是 (  )

A.商业区高度集中,缩小了服务范围

B.住宅区远离海岸,避免了海洋污染

C.工业区相对集中,方便了企业联系

D.文教区过于分散,降低了服务功能

3.高雄的石化工业最适宜布局在图中的 (  )

A.a地B.b地C.c地D.d地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

(1)材料中反映高雄矿产资源贫乏,反映出其主要的矿产资源对外依赖度较高;高雄主要的工业部门为重工业,并且有些存在工业联系,因此运输量较大;

(2)要理解城市三个基本功能区的特点及其分布;

(3)要掌握主要工业部门的特点及其区位选择;

(4)认真读图,能说出高雄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征。

【解析】2选C,3选D。

第2题,可逐项分析,如下所示:

选项

内容分析

结论

A

商业区只是相对集中,不能说高度集中,因此也没有缩小其服务范围

错误

B

住宅区虽然离海岸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对海岸还是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影响,不能绝对地说避免了海洋污染

错误

C

由图可以看出工业区相对集中,可以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成本

正确

D

文教区的分散增大了其服务的功能

错误

第3题,石化工业占地面积大,大气污染严重,因此石化工业应该布局在城区的外围,盛行风的下风向,应选d处,并且高雄矿产资源贫乏,d处靠近港口,海运便利,利于资源的输入。

4.(2012·山东文综•T27•12分)下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

读图回答问题。

(1)自1990年至2010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

(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关键是:

(1)正确对比江苏与贵州两省在不同年份城市化水平及变化速度;

(2)联系两省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差异,分析江苏省城市化的优势。

【解析】第

(1)题,从图中可知,1990年两省城市化水平差别不大,但以后江苏省城市化水平大幅度上升,呈现出高速度、高水平的特点,而贵州省城市化水平落后,且发展速度滞后。

(2)题,从自然环境上比较两省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社会经济条件表现在工农业基础、开放政策、交通运输、技术等方面差异。

答案:

(1)江苏省城市化速度比贵州省的快;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比贵州省的高。

(2)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受上海市的辐射带动;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水平高。

(2012·北京文综•T39(3、4)•10分)5.城市绿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下图为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示意图。

据图回答第

(1)、

(2)题。

(1)简述规划绿地的分布特点。

(2)阐述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原理。

【解题指南】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读图能力和语言归纳、表达能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从图中提取有效的信息。

【解析】第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中心区的绿地呈片状分布,城市边缘的绿地沿交通线呈放射状分布。

(2)题,主要考查绿地的作用,城市绿地具有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减弱噪音、调节城市小气候等作用。

答案:

(1)城市中心为片状分布,边缘呈网状分布(环状分布,沿主干道呈现楔形或条带状或放射状分布)。

(2)吸附飘(浮)尘,吸收污染气体,释放氧气。

(2012·福建文综•T3~4•8分)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  )

A.甲B.乙C.丙D.丁

7.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

【解题指南】解答该题组的关键:

(1)从图中获取四条折线在不同时期城市化的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

(2)理解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3)了解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特点和目前我国城市化的水平;

(4)认识不同阶段城市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解析】6选D,7选A。

第6题,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目前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因而折线甲代表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我国城市化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在2011年城市化水平突破50%,由此可判断出折线丁代表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折线乙、丙分别代表全世界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第7题,2000年后发达国家出现城市化水平提高的表现是中心城市人口增加的“再城市化”,其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其影响是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012·浙江文综•T9~T10•8分)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

下图为“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

完成8、9题。

8.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B.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

C.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

D.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

9.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

A.交通状况B.产业结构

C.人口政策D.自然环境

【解题指南】解答该题组的关键是要明确题图资料是“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并非“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曲线示意图”。

城市带人口增长率一直是大于零的,说明该城市带人口一直在增加,但是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有正有负,正表示城市中心人口增加,负表示城市中心人口减少。

【解析】8选A,9选B。

第8题,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减少,说明市中心人口向郊区或附近农村迁移,属于逆城市化现象;Ⅲ阶段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减少;Ⅱ阶段,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Ⅳ阶段后,部分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的抑制,但有些城市中心人口仍是负增长;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减少速度降低。

第9题,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有所增加,是因为该城市带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环境的改变以及较好的就业岗位吸引了人们回迁市中心。

 (2012·海南地理•T11~13•9分)图a是2005年某城市新区规划图。

针对规划实施中出现的一些问题,2010年对原规划进行了修编(图b)。

该城市盛行西北风。

据此完成10~12题。

10.按主导职能,该新区规划为 (  )

A.居住区B.文化区C.政务区D.工业区

11.在图b中的M处适宜修建 (  )

A.自来水厂B.垃圾焚烧厂

C.污水处理厂D.热电厂

12.据图文资料推测,该新区规划实施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  )

A.交通拥堵B.环境破坏严重

C.公共服务配套不足D.工业用地不足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组关键抓住以下几点:

(1)根据图中分布最广的土地利用类型确定其功能区;

(2)根据M处位置及选项中各工厂对环境影响的特点确定适宜修建的工厂;

(3)比较两图的变化,结合图例判断新区规划实施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

【解析】10选D,11选C,12选C。

第10题,由图例可以得出,新区中工业用地占到较大的比例,所以其主导职能为工业区。

第11题,本题可逐项分析,如下所示:

代号

是否合适

理由

自来水厂

不合适

河流的下游

垃圾焚烧厂

不合适

城市的上风向

污水处理厂

合适

河流的下游,且不污染空气

热电厂

不合适

城市的上风向

第12题,对比两图可以发现,新规划图中工业用地虽有所减少但仍占较大比例,道路明显增加,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尽管有所增加,但相对整体来说,比重仍然偏低。

(2012·江苏地理•T11、12•4分)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的劳动力和资金多,产出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高,为集约利用;反之,土地利用集约度低,为粗放利用。

下图是2000年和2009年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区域差异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变化特点是 (  )

A.2000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自西向东逐渐升高

B.2000年以来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地区差异没有变化

C.2009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较2000年总体提升

D.长春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提高幅度最大

14.城市中土地利用集约度最高的功能区是 (  )

A.工业区B.中心商务区

C.住宅区D.文化教育区

【解题指南】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商务区的特点和对集约度的理解力。

解答此题关键应先读懂图例,然后从图中找出两幅图的不同。

【解析】13选C,14选B。

第13题,可逐项分析如下所示:

选项

内容分析

结论

A项

对比题中两幅图不难发现,2000年全省的土地利用集约度虽然西部较低,东部较高,但中间的长春市也较高,不能说是自西向东递增

错误

B项

2000年以来,一些地区的集约度差异发生了变化,如在2000年,延吉市的集约度高于吉林市,但在2009年,吉林市的集约度就高于了延吉市

错误

C项

总体来说,全省的土地集约度都有提高

正确

D项

吉林市、辽源市和通化市的土地利用集约水平增长幅度都高于长春市的增长幅度

错误

第14题,中心商务区是整个城市中土地投放劳动力和资金最多,产出也最多的功能区,集约度最高。

(2012•江苏地理•T25、26•6分)下图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镇带规划示意图。

读图回答15、16题。

15.乌鲁木齐以西城镇带已初步形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双选) (  )

A.公路与铁路的兴建B.山麓地带水源较丰富

C.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D.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

16.该区域城镇的特征有(双选) (  )

A.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

B.城市等级越低,城市密度越小

C.乌鲁木齐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

D.昌吉市的服务范围包含石河子市的服务范围

【解题指南】本题主要考查了城市的形成条件和空间结构特征等知识。

首先应掌握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其次要弄清城市等级与其数量、职能、服务范围、密度等的关系。

【解析】15选AB,16选AC。

第15题,乌鲁木齐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影响该地区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是交通和水源。

第16题,从图例中可以看出,该区域的城镇从高到低分为三级:

省级行政中心、县区级行政中心和乡、镇;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乌鲁木齐的等级最高;城市等级越低,城市数量越多,城市密度越大。

昌吉市和石河子市的城市等级相同,服务范围一般不重合。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