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 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3259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7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地质学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石油地质学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石油地质学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石油地质学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石油地质学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油地质学 2.docx

《石油地质学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地质学 2.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油地质学 2.docx

石油地质学2

石油地质学

一、名词解释

1、石油地质学:

就是研究地壳中油气成因、油气成藏的基本原理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学科。

2、背斜理论:

石油与天然气聚集于背斜构造中,石油、天然气和地层水按其密度分异油气的密度低,占据背斜的顶部,而水占据底部。

因此,背斜褶皱的顶部被公认为是勘探油气的最佳对象。

3、源控论:

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普遍具有多隆多坳的特征,而陆相沉积又具有近物源、短水流的特点,陆相地层岩性岩相变化快、断裂发育,油气很难进行长距离运移。

因此生油坳陷生成的石油主要聚集在生油坳陷的内部和周缘,主要生油区控制了大中型油气田的分布。

4、圈闭学说:

要形成圈闭首先要具备三个条件,即储集层、盖层和遮挡物。

5、干酪根热降解生烃理论:

原始有机质沉积以后,首先在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和缩合聚合作用形成干酪根,干酪根达到一定的埋藏深度以后,主要在温度的作用下发生热降解作用逐渐生成石油。

6、复式油气藏聚集带:

就是主要受二级构造带、区域断裂带、区域岩性尖灭带、物性变化带、地层超覆带、地层不整合带等控制的,形成以一种油气藏类型为主,而以其他油气藏类型为辅的多种类型油气藏成群成带分布,在平面和剖面上构成不同层系、不同类型油气藏叠合连片分布的含油气带。

7、未熟—低熟油:

干酪根晚期热降解生烃模式可能是常规的生烃模式,但不是唯一的生烃模式。

在自然界中还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各类早期生成的非常规油气资源。

特别在陆相盆地沉积物中,常含有某些活化能低的特定有机母质,可以低温早熟生成油气,就是未熟油气。

8、煤成油理论:

一般认为,煤系地层主要含Ⅲ型干酪根,以生气为主,不能形成大油田。

人们认识到煤系地层到底是生气还是生油与煤的显微组分有关。

如果煤系地层含有的富氢显微组分达到一定的比例就可以生成商业价值的液态石油,并形成大油田,同时还对煤系富氢显微组分的类型、形成环境、生烃机理、排烃条件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系统的煤成油理论。

9、石油沥青类:

天然气、石油及其固态衍生物的统称。

10、可燃有机矿产:

石油沥青类和煤、油页岩等有机成因且具有可燃能力的物质统称。

11、石油:

是以液态烃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可燃有机矿产。

12、石油的相对密度:

20℃时石油的质量与4℃时同体积水的质量的比值。

13、API度:

141.5/15.5℃时的相对密度-131.5

14、波美度:

140/15.5℃时的相对密度-130

15、天然气:

地壳岩石孔隙中天然生成的、以烃类为主的可燃气体,也包含少量的非烃气体。

16、气藏气:

纯气藏中的气体。

17、气顶气:

与石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气顶产出的天然气。

18、煤层气:

煤层中所含的吸附和流离状态的天然气。

19、伴生气:

凡是在油藏范围内与油藏分布有密切关系的气顶气、油溶气以及油藏之间或油藏上下方的气藏气,都称为伴生气。

20、非伴生气:

那些与油藏分布没有明显联系或仅有少量石油存在,而气藏有十分巨大和重要的气藏气,都称为非伴生气。

21、凝析气:

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部分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称为凝析气。

采至地面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下降,这部分气可凝结析离成轻质油,称凝析油。

22、油田水:

广义上是指油气田区域内的地下水。

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狭义上是指油气田范围内直接与油田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23、气体饱和蒸气压力:

某一温度下,将气体液化时所需施加的最低压力,称为该气体的饱和蒸气压力。

24、天然气的相对密度:

指相同温度、压力下,天然气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值。

25、石油的族分:

一般分为饱和烃、芳香烃、非烃和沥青质四种族分。

26、石油的组分:

分为油质(能溶于石油醚又不被硅胶吸附的部分);胶质(用苯和酒精—苯从硅胶上解吸下的部分,可分为本胶质和酒精—苯胶质);沥青质(能溶于氯仿,但不溶于石油醚、苯和酒—苯的部分)。

27、荧光性:

石油在紫外光的照射下,由于不饱和烃及其衍生物的存在而产生荧光的这种特性,被称作石油的。

28、旋光性:

当偏振光通过石油时,石油能使其振动面旋转一个角度,石油的这种特性称。

29、储集岩(层):

凡是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能使流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石(层)都成为储集岩(层)。

30、含油气层:

如果储集层中储存了油气,则称其为含油气层。

31、产层:

业已开采的含油气层称为产层。

32、盖层:

指位于储集层上方,能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非渗透岩层。

33、孔隙:

岩石中颗粒(晶粒)间、颗粒(晶粒)内和充填物内的空隙。

34、原生孔隙:

指沉积作用过程中碎屑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支撑作用形成的孔隙,如粒间孔隙。

35、次生孔隙:

指在成岩作用过程中或成岩以后形成的孔隙,如溶蚀孔隙。

36、绝对孔隙度:

岩样中所有空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

37、有效孔隙度:

指那些相互连通的、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可以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体积之和与岩样总体积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38、有效渗透率(相渗透率):

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其中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

39、相对渗透率:

岩石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某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岩石绝对渗透率的比值。

40、储集层的孔隙结构:

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

41、区域性盖层:

指遍布在含油气盆地或坳陷的大部分地区、厚度大、面积广且分布较稳定的盖层。

区域性盖层对盆地或坳陷内的油气聚集和保存起重要作用。

42、局部盖层:

指分布在某些局部构造或局部构造某些部位上的盖层,局部盖层只对一个地区油气的局部聚集和保存起控制作用。

43、圈闭:

指地下适合油气聚集的场所,圈闭由三部分构成:

储集层、盖层、阻止油气继续运移、造成油气聚集的遮挡物。

44、油气藏:

是地壳上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是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一个油气藏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

"单一圈闭"的"单一"主要是指在单一的储集层中,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气、水界面。

45、油气柱高度:

指油气藏油气水界面至油气藏最高点的垂直距离。

46、构造圈闭油气藏:

由于构造作用使地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

构造圈闭中聚集油气形成的油气藏称为构造油气藏。

47、断层圈闭油气藏:

指沿储集层上倾方向受断层遮挡所形成的的圈闭;在断层圈闭中的油气聚集称为断层油气藏。

48、背斜油气藏: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地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向周围倾伏的背斜,储集层上方为非渗透性盖层所封闭,形成背斜圈闭,油气在其中聚集形成的油气藏称为背斜油气藏。

49、岩体刺穿油气藏:

由于刺穿岩体接触遮挡而形成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50、裂缝性油气藏:

油气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主要为裂缝的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51、地层圈闭:

储集层由于纵向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

52、地层不整合油气藏:

是位于地层不整合面之下,并以地层不整合面之上的非渗透性底层作为遮挡条件形成的圈闭,地层不整合圈闭之中的油气聚集就是地层不整合油气藏。

53、古潜山圈闭:

不整合面之下只有古地形突起而没有构造形态者称为潜伏剥蚀圈闭,也称为古潜山圈闭。

54、潜伏剥蚀构造圈闭:

不整合面之下具有某种构造形态者称为潜伏剥蚀构造圈闭。

55、地层超覆圈闭:

区域构造运动导致地层抬升剥蚀后,又发生地壳下沉,盆地再次接受沉积;当水体渐进时,沉积范围逐渐扩大,较新沉积层不断覆盖在不整合面上,与老弟曾侵蚀面成不整合接触,其上被不渗透地层覆盖,形成了地层超覆圈闭。

56、岩性圈闭:

储集层岩性、物性变化所形成的圈闭。

57、砂岩上倾尖灭:

砂岩体沿地层上倾方向厚度减薄直至为零。

58、储集岩透镜体:

是指渗透性储集岩四周被不渗透的地层所限,形成的透镜状或其他不规则状的储集体。

59、生物礁圈闭:

礁组合中具有良好孔隙-渗透性的储集岩体被周围非渗透性岩层和下伏水体联合封闭而形成的圈闭。

60、复合圈闭:

由构造、地层、岩性和水动力等两种及以上因素共同起大体相同的作用时所形成的圈闭。

61、水动力圈闭:

由水动力与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使静水条件下不能形成圈闭的地方形成聚油气圈闭。

62、闭合高度:

圈闭中储层最高点到溢出点的高差。

63、溢出点:

油气充满圈闭后,最先从圈闭中溢出的点。

64、含油边界:

油水界面与油层顶面的交线。

65、含油面积:

外含油边界圈定的面积。

66、油柱高度:

油藏油水界面至油藏最高点的垂直距离。

67、气顶:

油气藏中气位于圈闭的最高部位,形成气顶。

68、油环:

油位居中部,水在最下面,油在平面上呈环带状分布,称油环。

69、充满系数:

含油高度与闭合高度的比值。

70、边水:

油藏边界以外的水。

71、底水:

油水界面之下的地层水。

72、油气有机成因说:

油气是在地球上生物起源之后,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保存在沉积岩中的生物有机质逐步转化而成。

73、油气无机成因说:

石油及天然气是在地下深处高温、高压条件下由无机物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

74、油气早期成因说:

沉积物所含原始有机质在成岩作用的早期逐步转化为石油和天然气,并运移到邻近的储集层中形成油气藏。

75、油气晚期成因说:

沉积物埋藏到较大深度,到了成岩作用晚期或后生作用初期,沉积岩中的不溶有机质(干酪根)在温度的作用下达到成熟,通过热降(裂)解生成大量液态石油和天然气。

76、干酪根:

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性的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有机质,既包括分散状态存在于沉积岩中的不溶有机质,也包括以集中状态存在于煤中的不溶有机质。

77、生油门限:

有机质开始大量生油的起始点,也是有机质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转折点。

78、生油窗(石油窗):

液态石油包括凝析油和湿气主要存在于热催化生油气阶段和热裂解生湿气阶段,该阶段生油窗生油量达到最高峰,它代表了地下液态石油赋存的范围,即为主要生油期或生油窗。

79、二次生烃:

在地质发展史较复杂的沉积盆地,如果经历数次升降作用,地层中的有机质可能在演化到一定程度,生成一定数量的油气之后又遭遇抬升,因此演化很生烃过程停止,直到再度沉降埋藏到相当深度后又发生生烃过程。

80、有机成因气:

指沉积岩中分散和集中有机质或可燃有机矿产形成的天然气。

81、油型气:

指一型干酪根和二型干酪根进入成熟阶段以后所形成的天然气。

82、煤型气:

指腐殖型有机质(包括分散的Ⅱ2型、Ⅲ型干酪根和煤等)进入成熟阶段以后所形成的天然气。

83、生物成因气:

指在低温(<75℃)还原条件下,厌氧细菌对沉积有机质的生物化学作用所形成的富含甲烷的气体。

84、烃源岩:

指富含有机质、在地质历史过程中生成并排出了或者正在生成和排出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

由烃源岩组成的地层称为烃源层或源岩层。

85、源岩层系:

具有相同岩性-岩相特征的若干源岩层与其间非源岩层的组合。

86、有机质的成熟度:

是指在温度的作用下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

87、总有机碳含量(TOC):

指岩石中除去碳酸盐、石墨中的无机碳以外的碳的总含量。

88、剩余有机碳:

烃源岩排烃之后,岩石中残留下来的有机质中的碳的数量。

89、氯仿沥青“A”:

指用氯仿从岩石中抽提出来的有机质。

90、总烃:

指氯仿沥青“A”中的饱和烃和芳香烃组分。

91、镜质体反射率(Ro):

指镜质体反射光的能力。

92、油源对比:

包括油气与源岩之间以及不同油藏中油气之间的对比,其目的在于追踪油气藏中油气的来源。

通过对比研究,可以搞清含油气盆地中石油、天然气与烃源岩之间的成因联系,从而进一步圈定可靠的油源区,确定勘探目标,有效地指导油气勘探开发。

93、油气运移:

油气在地层条件下的移动。

94、初次运移:

油气从烃源岩层向储集层的运移。

95、二次运移:

石油和天然气进入储层之后的一切运移,包括在储集层内部、沿断层或不整合面、油气藏调整和破坏的再运移。

96、润湿性:

指流体附着固体的性质,是一种吸附作用。

易附着在岩石上的流体称润湿流体又称润湿相。

97、地层压力:

地下岩石孔隙中流体的压力。

98、有效排烃厚度:

只有与储集层相接触的一定距离内的烃源岩生成的烃类才能排出来。

这段距离就是烃源岩的有效排烃厚度。

99、流体势:

单位质量的流体相对于基准面所具有的总机械能。

(体积势)单位体积的流体相对于基准面具有的总势能。

100、折算压力:

测点的地层压力与测点至基准面距离高度的静水柱压力之和。

101、流体封存箱:

沉积盆地纵向沉积剖面上封隔层分开,形成的相互独立的互相不连通的流体密封压力系统单元。

102、正常地层压力:

地下某一深度地层的地层压力等于或接近于静水压力,则称该地层具有正常地层压力。

103、异常地层压力:

地下某一深度地层的地层压力明显高于或低于静水压力,则称该地层具有异常地层压力。

104、疏导层:

具有发育的孔隙、裂缝或孔洞等运移基本空间的渗透性地层。

105、疏导体系:

将从烃源岩到圈闭的油气运移通道的空间组合称为油气运移的疏导体系。

106、油气聚集:

烃源岩生成的油气经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从分散的状态逐渐在圈闭中集中形成油气藏的过程。

107、生烃强度:

单位盆地面积内某一层系内的烃源岩的生烃量。

108、圈闭的有效性:

指在具有油气来源的前提下圈闭聚集油气的实际能力。

109、油气差异聚集现象:

指在一系列连通的圈闭中,低处的构造圈闭中充满天然气,而在高处的构造圈闭中却充满着石油,而构造位置更高的圈闭中可能只有水而没有油气的现象。

110、凝析气藏:

在地下深处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烃类气体经采到地面后,由于温度和压力降低,反而会凝结出液态石油,这种液态的轻质油就是凝析油,这种气藏就是凝析气藏。

111、临界温度:

液体能维持液相的最高温度称为该物质的临界温度。

112、临界压力:

在临界温度时某物质气体液化所需的最低压力。

113、深盆气藏:

是一种赋存于盆地深凹部位、低孔渗储集层中的一种气水关系倒置的非常规气藏,但深盆气藏的绝对深度不一定很深。

114、临界压力:

在临界温度时该物质气体液化所需要的最低压力。

115、天然气水合物:

是在特定的低温和高压条件下,甲烷等气体分子天然地被封闭在水分子的扩大晶格中,形成似冰状的固态水合物。

116、煤层气:

储集在煤层中的自生自储式的天然气。

是煤化作用的产物。

117、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所谓的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是指烃源岩中生成的丰富油气能及时的运移到良好储集层中,同时盖层的质量和厚度又能保证运移至储集层中的油气不会逸散。

118、沉积盆地:

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长期不断的下沉接受沉积物堆积,沉积物的厚度比周围地区的沉积物厚,这样的区域叫做沉积盆地。

119、含油气盆地:

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和圈闭条件,并且已经发生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过程,形成商业性油气聚集的沉积盆地。

120、坳陷:

盆地在地质历史时期上大面积相对下降占优势的负向单元。

121、斜坡:

坳陷向盆地周边抬升的部分。

122、一级构造单元:

隆起、坳陷和斜坡都是基底起伏而形成的构造,是盆地内最高一级的构造,称一级构造单元。

123、二级构造单元:

三级构造单元在盆地的展布并不是孤立的和杂乱无章的,而是按一定的规律成群、成带出现,这些群和带的规模处于一级构造和三级构造之间,通称二级构造。

124、三级构造:

盆地内的沉积盖层因褶皱和断裂活动而形成的构造,如背斜、向斜、断层等,是盆地最低一级的构造,通称三级构造。

125、含油气系统:

是沉积盆地中的一个自然系统,它包括一个有效的烃源岩体和与此烃源岩体有关的所有油气藏以及形成这些油气藏所必须的一切地质要素和地质作用。

126、油气田:

指的是受单一局部构造单元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

127、油气聚集带:

受同一个二级构造带或地层岩相变化带控制的、互有成因联系、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

128、裂谷盆地:

岩石圈板块在拉张作用下减薄下沉形成的沉积盆地。

129、前陆盆地:

指发育在收缩造山带与相邻克拉通之间,平行于造山带呈狭长带状展布的不对称的冲断挠曲盆地。

130、克拉通盆地:

指发育在克拉通地块之上的沉积盆地。

131、叠合盆地:

指经历了多期构造变革、由多个单型盆地经多方位叠加复合而形成的、具有复杂结构的盆地。

二、简答论述题

1、简述石油的元素组成、馏分、组分和族分。

石油的主要元素:

是C、H,其次是O、S、N,此外,还有其它微量元素。

石油的馏分:

利用石油中各种化合物沸点不同的特点,加热蒸馏,将原油分离成不同沸点范围(即馏程)的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馏分。

分为轻馏分:

包括石油气、汽油,中馏分:

煤油、柴油、重瓦斯油,重馏分:

润滑油、渣油。

石油的组分:

石油化合物的不同组分对有机溶剂和吸附具有选择性溶解和吸附性能,选用不同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将石油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组分,分别为油质、苯胶质、洒精苯胶质及沥青质。

①油质:

凡能溶解于中性有机溶剂,不被硅胶所吸附,浅黄色粘性油状物。

②胶质:

能溶解于中性有机溶剂,被硅胶所吸附,主要溶于苯,属暗色的油状物。

③沥青质:

用石油醚分离,得到一种不溶于石油醚的物质暗黑色-黑色沥青状无定形的固体。

④碳质:

石油中不溶于有机溶剂的非烃化合物。

石油的族分:

一般分为饱和烃、芳香烃、非烃和沥青质四种族分。

2、简述石油中化合物的组成及特征和意义。

烃类化合物:

①烷烃类(又称脂肪烃类),通式为CnH2n+2,一般在常温常压下1~4个碳原子(C1~C4)的烷烃呈气态,含五到十六个碳原子正烷烃呈液态,十七个以上碳原子的高分子烷烃呈固态。

②环烷烃:

即分子中含有碳环的饱和烃。

根据组成碳环的碳原子数分为三员环、四员环、五员环等。

③芳香烃:

指具有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组成的物殊碳环——苯环的化合物,其结构特点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属不饱和烃。

根据其结构,可分为单环、多环和稠环三类。

非烃化合物:

①含硫化合物:

它在石油中的含量变化较大,从万分之几到百分之几。

硫含量具有环境指示作用,海相、近海陆相、陆相碳酸盐岩和蒸发岩含硫量高,内陆相含硫量低。

②含氮化合物:

分为碱性和非碱性两种,一般含量为万分之几至千分之几。

其中的卟啉类与生物色素有亲缘关系,被作为石油有机成因重要证据。

高温(>250℃)或氧化条件下,卟啉即被破坏、分解,所以一般石油中存在卟啉,说明石油形成和经受的温度都不高于250℃,因此地层越老卟啉越少。

③含氧化合物:

一般只有千分之几,个别石油可高达2~3%。

可分为酸性和中性两类。

环烷酸盐在地下水中的发现,作为油气运移的标志。

3、何谓正构烷烃分布曲线,有何特征。

不同碳原子数的正烷烃相对含量呈一条连续的曲线,称为正烷烃分布曲线。

①陆相有机质形成的石油高碳数正构烷烃多,海相形成的石油,低碳数正烷烃多。

②年代老、埋深大、有机质演化程度较高的石油,低碳数正烷烃多,而有机质演化程度较低的石油中正烷烃碳数偏高。

③受微生物强烈降解石油的影响,正烷烃常被选择性降解,一般含量较低,低碳数的更少。

4、描述石油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①颜色②密度和相对密度③粘度④凝固点⑤导电性⑥溶解性⑦荧光性⑧旋光性

5、简述石油颜色、密度、粘度和溶解性的变化特点。

颜色:

大多数石油黑色、黑绿色,少数无色、淡黄色、黄褐、深褐。

化学组成上:

芳烃+非烃含量高,颜色深; 反之,颜色浅。

密度:

一般情况下,颜色越浅,密度越小 。

同一族分,d420随碳数增加而变大;碳数相同的烃类,烷烃d420较小,环烷烃居中,芳烃最大;高分子量成分或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的原油,d420较大;溶解气多,d420密度小;其它条件不变时,若油藏中无气顶,d420随T增高而降低,随P增大而增大;若油藏中存在气顶:

随P增大而降低。

黏度:

高分子含量越大、压力越大,黏度越大;溶解气量越大,温度越高,黏度越低。

溶解性:

难溶于水、可溶于气、选择性溶解于有机溶剂。

6、简述研究石油旋光性的重要意义。

当偏振光通过石油时,石油能使其振动面旋转一个角度,石油的这种特性称旋光性。

石油中含氮化合物,甾烷和萜烷等生物标志化合物,常具有手性碳原子,使石油具有旋光性。

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和天然无机物不具有旋光性。

所以,旋光性成为石油有机成因的有力证据。

7、简述天然气在地壳中的产出类型。

①聚集型:

指呈游离状态的天然气聚集成藏的天然气。

包括纯气藏气、气顶气和凝析气。

②分散型:

在地下呈分散状态的天然气。

包括油溶气、水溶气、煤层气(吸附气)和固态气水合物。

8、简述油田水的来源、主要水型。

油田水的来源:

沉积水、渗入水、深成水、转化水。

苏林根据HCO3-、SO42-、Cl-和Ca2+、Na+、Mg2+6种阴、阳离子的相对含量,以Na/Cl、(Na-Cl)/SO4和(Cl-Na)/Mg这三个成因系数,把天然水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它们分别是大陆水中的硫酸钠型(Na2SO4)、重碳酸钠型(NaHCO3),海水中的氯化镁型(MgCl2),深层水中的氯化钙型(CaCl2)。

苏林认为,在油田剖面上部以重碳酸钠型为主,随着埋深增加,过渡为氯化镁型,最后成为氯化钙型。

油田水的水化学类型以氯化钙型为主,重碳酸钠型次之,硫酸钠型和氯化镁型较为罕见。

9、简述油田水与油气的关系。

①根据油田水的水化学特征可直接进行寻找油气的工作;

深部流体通过向上渗滤和扩散等方式,使得浅层水的化学成分发生某些改变,尤其是在油气藏构造顶部节理和裂隙比较发育的部位更是明显。

通过水化学特征在整个背景值上出现的异常值分布,即可大致圈定地下油气藏的范围,这就是所谓的水化学找油。

②根据现代水化学资料可以判断油气运移、聚集和保存条件。

大量资料表明,对油气聚集和保存最为有利的环境应是渗透水交替缓慢或停滞区,即地下水不太活动的环境。

10、简述碳同位素的地质意义。

碳有C12、C13、C14三个同位素,前两者为稳定同位素,第三者为放射性同位素。

碳的放射性可用于考古中确定绝对年龄,但因半衰期太短(C14的半衰期只有5568年),放射性碳不能用于第四纪以前的古代沉积,此法可测定的最大年龄为30000~45000年。

年代越老的石油,C12越富集,C13越少。

目前在石油地质学领域内还可以使用C的稳定同位素的相对丰度来研究油气的成因类型,可以区分海相原油和陆相原油。

碳的稳定同位素和氧同位素结合,广泛用于地层对比,确定地层的年龄和地质时代。

碳同位素的分馏还可用于研究古气候的变化。

11、简述岩石孔隙按大小的分类及其对流体的作用。

根据孔隙的大小可将孔隙分为:

超毛细管孔隙、毛细管孔隙和微毛细管孔隙。

超毛细管孔隙:

孔隙直径大于0.5mm,裂缝宽度大于0.25mm,重力作用下流体在其中自由流动。

毛细管孔隙:

孔径0.5-0.0002mm,裂缝宽0.25-0.0001mm,外力大于毛细管阻力时,流体可流动。

微毛细管孔隙:

孔径小于0.0002mm,裂缝宽度小于0.0001mm,流体在其中不能流动。

12、简述绝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的不同。

绝对渗透率:

当岩石为某一单相流体饱和,岩石与流体之间不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时,在一定压差下,流体呈水平线性稳定流动状态时所测得的岩石对流体的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相渗透率):

岩石孔隙中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其中每相流体的渗透率,称相渗透率。

分别用Ko、Kg、Kw表示。

相渗透率不仅与岩石本身性质有关,而且与其中的流体性质及它们的数量比例也有关。

相对渗透率:

Ko/K、Kg/K、Kw/K,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变化值在0~1之间。

13、简述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关系。

①碎屑岩储层:

有效孔隙度e与渗透率K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

e↑,K↑,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