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最新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千米和吨》表格式教案.docx
《苏教版最新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千米和吨》表格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最新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千米和吨》表格式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最新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千米和吨》表格式教案
课题
认识千米
课型
新授
课时
共3课时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重点、难点:
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易混、易错点:
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学生认知基础:
已掌握了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
时间分配
学讲练
教法与学法
师生互动、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
课件
学生活动
教师助学
课后改进
活动一、谈话引入
1、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学生活动
教师助学
课后改进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课桌长约10()
3、例1
思考讨论:
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
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思考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
活动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1千米到底有多长,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3题。
2.强化概念。
想一想,从学校门口往南走到哪儿是1千米?
向北?
向东?
向西呢?
活动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练习并说说理由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
出示照片
板书:
1千米=1000米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学生活动
教师助学
课后改进
3.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4题。
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第
(1)题组织学生直接计算,第
(2)题先让学生讨论,再组织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课
后
反
思
得:
失:
纠: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课题
认识吨
课型
新授
课时
共3课时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并掌握1吨=1000千克,学会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
学情分析
重点、难点:
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形成印象。
易混、易错点:
1吨的质量概念建立。
学生认知基础:
建立了千克的概念。
时间分配
学讲练
教法与学法
师生互动、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
课件
学生活动
教师助学
课后改进
活动一、情境引入
1、回忆已经学过哪些质量单位?
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思考:
码头上这些集装箱,火车皮所运送的都是很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什么作单位呢?
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
板书:
1千克=1000克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图片
揭示课题。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学生活动
教师助学
课后改进
活动二、交流共享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学生跟着100千克、200千克地数。
1000千克
1000千克就是1吨,即:
1吨=1000千克。
2.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吨。
(1)回答。
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同学站起来。
学生想象:
如果把这4个学生都压在你身上,感觉怎么样?
100千克重不重?
想象一下,如果把40个学生全都叠在你身上,会怎样?
1000千克重不重?
估算一下,小组里所有同学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
全班同学的体重呢?
全班同学的体重相加,有1吨吗?
(2)指名上来掂一掂。
多少桶这样的水是1吨?
(3)小结:
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
活动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1题。
2.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交流时,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
课件出示一袋100千克的大米。
一袋袋地出示,贴满10张。
每袋100千克,10袋多少千克?
(板书:
1000千克)
你的体重是多少?
实物出示装有10千克水的水桶。
说说图中每种物体重1吨,各有多少?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学生活动
教师助学
课后改进
3.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6题。
说说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不同解法。
活动四、反思总结
出示情境图。
能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课
后
反
思
得:
失:
纠: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课题
练习三
课型
练习
课时
共3课时
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加强对千米和吨的认识,能利用它们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重点、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千米和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易混、易错点:
单位间的换算。
学生认知基础:
学会千米和米,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
时间分配
学讲练
教法与学法
师生互动、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
PPT
学生活动
教师助学
课后改进
活动一、知识再现
1、回忆: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和质量单位。
2.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千米?
什么情况下使用吨
活动二、基本练习
板书:
千米吨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学生活动
教师助学
课后改进
1.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1题。
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填完后读一读,最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2题。
(1)说一说:
米和千米、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
(2)将结果填入括号内。
3.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3题。
(1)学生看图,读题。
(2)学生依次解决教材上的问题。
4.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4题。
学生读题,并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
再列式,并说明列式的理由。
活动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5题。
读题、口答,说说解题依据。
2.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6题。
看懂题意,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然后列式解答。
3.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7题。
读题,重点理解“动车从上海出发经过南京开往北京”指的是哪些路程。
独立列式解答。
交流,并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
出示题目。
板书:
1000米=1千米
1000千克=1吨
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出示图。
组织交流。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学生活动
教师助学
课后改进
4.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8题。
同桌之间交流课前了解到的黑龙江、黄河、长江和珠江的长度,并填写表格,
5.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思考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指名汇报结果。
活动四、反思总结
活动五、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
指名汇报。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课
后
反
思
得:
失:
纠: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课题
课型
课时
共课时
第课时
学习目标
学情分析
重点、难点:
易混、易错点:
学生认知基础:
时间分配
学讲练
教法与学法
教学准备
学生活动
教师助学
课后改进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学生活动
教师助学
课后改进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学生活动
教师助学
课后改进
课
后
反
思
得:
失:
纠: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课题
课型
课时
共课时
第课时
学习目标
学情分析
重点、难点:
易混、易错点:
学生认知基础:
时间分配
学讲练
教法与学法
教学准备
学生活动
教师助学
课后改进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学生活动
教师助学
课后改进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学生活动
教师助学
课后改进
课
后
反
思
得:
失:
纠: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