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2281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舒兰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100分钟分数:

100分

一、单项选择(1×60)

1、孔子谓季氏(鲁国大夫),“八佾舞(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于庭,足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季氏的行为违背了孔子()

A.“仁政”的主张B.爱惜民力的主张

C.“克己复礼”的主张D.“仁义”和“王道”的主张

2、《周礼》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是说在统治阶级内用“礼”,统治人民之道用“刑”.苟子说:

“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这说明先秦时期(  )

A.礼是统治阶级内部的强制规则B.法对平民的约束力不大

C.礼法并施,一视同仁D.儒家思想实际上居于统治地位

3、蔡元培赞扬孟子时说:

“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

”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D.“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4、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

“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B.道法墨儒C.法儒道墨D.墨儒法道

5、清朝学者赵翼说:

“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帅皆有儒者气象。

”出现“儒者气象”是因为(  )

A.孔子有教无类B.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D.“五经”的流传

6、“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也,由名分之未定也。

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

……故夫名分定,势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势乱之道也。

”请根据所节录文献内容判断,这段文字最有可能表达的是下列哪一派的观点(  )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7、中国古代某位学者被称为“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

这位学者是()

A.老子B.孔子C.董仲舒D.朱熹

8、“汉儒惩秦专制之失,略袭其旨,欲以灾异符命戒惧人主,使之自敛,不复为纵恣专横之事。

”据此判断,“汉儒”的做法是()

A.提出罢黜百家B.宣扬天人感应

C.主张儒法并用D.强调三纲五常

9、东汉章帝时进一步确立了“三纲六纪”的伦理规范,“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何谓纲纪?

纲者,张也;纪者,理也.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也,这表明东汉(  )

A.儒家伦理开始融入社会生活B.礼仪规范已经得到严格遵守

C.社会秩序维护以道德为主导D.政府社会控制范围逐步扩大

10、“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

”《汉书?

食货志》中的这一记载可以反映出汉初实行的:

()

A.重农抑商政策  B.休养生息政策  C.边疆“和亲”政策  D.独尊儒术政策

11、黄斡(1152-1221)曾说:

自周以来,任传道之意。

得统之正者不过数人。

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

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日继其微,至盂子而始著。

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

材料中“先生”的著作是()

A.《四书章句集注》B.《阳明先生文录》

C.《船山遗书》D.《明夷待访录》

12、他和一位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问他,山中美丽的花树,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

他却说:

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

在他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

“他”指的是()

A.王阳明B.朱熹C.董仲舒D.孟子

13、鹅湖之会与陆九渊进行一场为时三天的辩论后,朱熹写下《过分水岭有感》,诗曰:

“地势觅南北,水流有西东。

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

”这表明朱熹认为他的理学与陆九渊的心学()

A.南辕北辙B.大异小同C.水火不容D.大同小异

14、唐代女人喜欢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宋代妇女却只站在重重帏帘之后,掀起一角向外悄悄张望一下。

唐代妇女可以和男人一样,大呼大叫地参加集体体育运动,宋代妇女却裹起了三寸金莲,讲究起行不动裙,笑不露齿。

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A.宋代的观念趋于封闭和保守B.程朱理学的盛行

C.君主专制集权制度的强化D.男女平等的社会关系被破坏女骑起

15、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了起来B.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D.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16、右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

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

画面中,释氏坐干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

此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体现了古代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B.此三人不是同一时代,不可能同时出现

C.儒、释、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

D.主要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17、李贽说:

“嗟夫!

斗筲小人,何足计事,徒失佳偶,空负良缘,不如早自决择,忍小耻而就大计。

《易》不云乎: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明相照,同类相招,云从龙,风从虎?

归凤求凰,安可诬也!

”从中可以看出,李贽()

A.反对封建礼教B.反对盲从孔子C.反对君主专制D.反对儒学经典

18、顾炎武针对明代学风的弊病指出:

“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

”他强调凡做学问,“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

在此,顾炎武(  )

A.全盘否定明代学术成果B.强调独立思考并有所创新

C.强调尊重前人研究成果D.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

19、王夫之认为“天下唯器而已矣”“据器而道出”“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

他所说的“器”指的是(  )

A.客观存在的事物B.人们的感知器官C.科学实验的仪器D.万物发展的规律

20、苏格拉底的名言是“美德即知识”,亚里士多德说:

“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两者的共同之处体现了(  )

A.追求真理的人文精神B.追求理性的自由主

C.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D.追求自我的个人主义

21、明朝中期,王艮(1483-1541)提出“良知现成”说,并提倡“百姓日用即道”。

从中国文化发展历程看,其思想的师承和后学分别对应(  )

A.董仲舒、陆九渊B.陆九渊、朱熹C.朱熹、王守仁D.王守仁、李贽

22、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

这一时期文化巨人迭出,其中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共同点是()

A.不满社会现实,要求重建社会道德B.有利于人的个性发展

C.关注人与社会,洋溢着理性精神D.为当时执政阶层推崇

23、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明确提出了“哲学王”的思想:

“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付诸实践。

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柏拉图提出这一思想的背景是(  )

A.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暴露B.雅典民主正处于鼎盛时期

C.雅典的政治民主化改革尚未彻底完成D.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激化

24、亚里士多德指出,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而不在于生存”;“凡善于考虑的人,一定是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过行动取得最有益与人类的东西”。

这反映出他(  )

A.思想中有进化论的成分B.思想中包含有理性的内容

C.注意到对自然界的探讨D.比较看重教育的现实作用

25、“人应该与上帝平起平坐,因为两者同为世界主宰”。

主张这种观点的是(  )

A.古希腊的智者学派B.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者

C.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D.近代的儒学思想家

26、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

“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事。

这主要表明智者学派()

A.没有法制观念B.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C.忽视道德建设D.处事灵活且实事求是

27、孔多赛如此描绘中世纪,“欧洲社会挣扎于宗教暴政和军事独裁之间,在血与泪的苦海中等待着启蒙的曙光为它带来自由、人道和道行。

”这里“启蒙的曙光”指的是(  )

A.智者学派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28、某作品第一次用现实主义笔法讽刺了基督教会的虚伪和腐败,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因其关注点是人,所以被称为“人曲”。

该作品应该出现于(  )

A.智者学派孕育时期B.文艺复兴运动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

29、关于达芬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人文主义艺术家

B.其绘画用写实的笔触揭示了人性的善恶

C.其杰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成为欧洲画廊的拱顶之石

D.其思想是智者学派的理论依据

30、对下列四个事件之间的关系表述最准确、最全面的一项是()

①资本主义萌芽②文艺复兴运动③新航路的开辟④宗教改革运动

31、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过:

“伏尔泰战胜了敌人。

他孤军作战,打了响当当的一战,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

”这“敌人”是指(  )

A.拿破仑B.资本家C.同盟国D.天主教会

32、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他们的思考更侧重于(  )

  A.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B.与上帝直接对话

  C.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D.批判神权统治

33、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这样评价伏尔泰和卢梭:

“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当伏尔泰还在为文明与愚昧无知而战斗时,卢梭却已经在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

”材料指出卢梭相比于伏尔泰思想上最大的不同点是()

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②提出三权分立学说③提出社会契约论④提出人民主权学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D.①④

34、中国古代和世界近现代都很注意用权力制约权力,以下关于隋朝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职权牵制与监督和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中的三权制约最根本的不同是()

A.三权内容不同B.对社会影响不同

C.本质目的不同D.产生时代不同

35、要了解康德的“人非工具而是目的”的思想,我们应该阅读的著作是()

A.《哲学通讯》B.《纯粹理性批判》

C.《社会契约论》D.《论法的精神》

36、对联是中华民族的艺恭魂宝,山河古迹无联则不能言胜,千古人物有联方彰显功过。

有联日: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这副对联评价的是()

A.屈原B.李白C.杜甫D.蒲松龄

37、2009年8月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世界展示了中医药防治甲型HINl流感的实践过程和科学证据。

其中很多药物选定依据了我国总结性医学著作《本草纲目》,以下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全面总结了中国古代至明清的中国医药学

B.书中反映作者由低级到高级的生物进化观

C.作者提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的观点

D.书中记载药物一千多种,方剂一万多个

38、从商代开始,汉字演变发展的脉络为()

A.甲骨文一金文一篆书一隶书一楷书

B.甲骨文一篆书一金文一楷书一隶书

C.甲骨文一金文一隶书一篆书一楷书

D.甲骨文一篆书一金文一隶书一楷书

39、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现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40、“在中国文化史上,小说、戏曲等内部隐藏着反叛理性的思想意识与文化诉求,因而往往游离于主体意识形态之外。

”这是因为小说和戏曲(  )

A.以反对宋明理学为宗旨B.都蕴含了反封建的精神

C.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要求D.体现了民主意识的觉醒

4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日前提出了“中国文化符号调查报告”的阶段性成果,在270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汉字(汉语)排名第一。

请说出与汉字一脉相承的最早的文字是()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

42、下列作品中描写市井生活的是()

A.顾恺之《女史箴图》B.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C.阎立本《步辇图》D.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43、分析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表,指出出现表中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A.数学、天文学、地学和农学发达B.历代统治者普遍重视科技

C.古代中国战乱较少D.古代中国以农业经济为主体

44、下列四组人物中,毕昇归入哪组最合适()

A.张仲景、孙思邈 B.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C.甘德、沈括、郭守敬D.蔡伦、马钧、张衡

45、汉赋大家司马相如的作品反映了汉代大一统王朝的恢弘气势,其代表作是(  )

①《子虚赋》②《甘泉赋》

③《上林赋》④《二京赋》

A.②③④B.②④

C.①③D.①②④

46、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在下列出土文物中,可以推断中国丝织技术出现的最早时间的文物是(  )

A.记载祭祀蚕神内容的甲骨

B.浙江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存中的绢片和丝带

C.出土的商代遗物中的玉蚕

D.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

47、指南针作为一种古老的指向工具,对中国及世界历史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以下情境中有条件用到指南针的是()

①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②南宋时期出海与外国进行贸易的商船

③古希腊梭伦执政时期进行海外贸易的船队④明清时期欧洲到中国进行传教的传教士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8、从某座古墓中出土以下文物:

精美的青铜鼎、古朴的陶碗、行书写的《窦娥冤》木刻作品。

墓葬主人最迟生活在()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49、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

元曲主要是元杂剧,是一种在诗、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说唱、音乐、舞蹈和完整故事情节的歌剧艺术。

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统治政策的调整B.社会环境的变化

C.城市经济的发展D.主流思想的演变

50、“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

这说明汉字()

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

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     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51、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

“因信称义”的提出()

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52、对于16世纪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

“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

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

”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D.挑战天主教会权威

53、智者学派运动被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其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则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其核心思想内容是(  )

A.强调追求真理B.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

C.尊崇理性,强调道德作用D.提倡人性,强调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

54、古希腊的一位思想家曾说:

“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

”据此言论,该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

A.苏格拉底B.普罗泰格拉C.亚里士多德D.卢梭

55、古希腊一则寓言:

“有一个栖息于山林的隐士同一头熊成为极要好的朋友。

有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朋友熊坐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蚊蝇。

有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离去。

熊被激怒了,当这只苍蝇再次落在隐士的头上时,熊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苍蝇砸了下去……,”这则故事的寓意是()

A.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导致了极端个人主义

B.世间上根本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C.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D.道德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无知是导致罪恶之因

56、古代某思想家认为:

“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

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

”该思想家的流派是()

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

57、中国古代,“尊君”和“重民”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体两翼,而儒家民本主义的警辟词句“爱民”“重民”“恤民”则常被后世引述。

这说明()

A.儒家思想可以制约绝对君权B.儒家推崇明君反对尊君论

C.民本主义可以完善皇权政治D.民本主义与皇权政治对立

58、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的关系。

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59、儒学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

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是(  )

A.强调制度与秩序B.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C.重视道德与人伦D.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

60、王阳明谈到佛道两家的作用时曾说:

“说兼取,便不是。

圣人尽性至命,何物不具,何待兼取?

二氏之用,皆我之用。

”这表明王阳明(  )

A.主张儒道佛三教合为一家B.兼取佛道,成全圣人之学

C.发扬佛道之学,抛弃儒学D.认为兼取佛道之学是错误的

二、非选择题(40分

6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李毓秀(1647~1729年)《弟子规》总叙

材料二如果有人问,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哪些思想家通过他们的存在、人格和学说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最大……德国哲学家卡尔·亚斯佩尔斯在其著作《伟人》中,将这些伟大的人物压缩为四人,即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孔子和耶稣。

西方国家有这么长的发展时间乃是他们的幸事。

对此作出贡献的肯定还有诸如柏拉图、亚理士多德、亚当·斯密和康德等哲学家,他们对个人主义发展和理性的完善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而受儒家影响的亚洲国家则更倾向于集体的制度。

现代化的市场经济没有哲学和政治的自由是不可想象的。

——乌利希·道姆《欧洲人眼中的孔子和苏格拉底》

材料三现代德国学者罗茨认为:

“假如孔子能够继续被视为‘伟人’之一,可能对世界是一种福祗。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圣人”的主要思想主张?

联系作者所处时代分析编写此书的目的。

(8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苏格拉底的思想对近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你怎样理解康德“对个人主义发展和理性的完善发挥了重要影响”?

(4分)

(3)材料三与材料二观点有何不同?

综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儒家思想的看法。

(6分)

62、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

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

请回答:

(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它们能够兴起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4分)

(2)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所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4分)

(3)当欧洲出现思想解放运动时,中国明清时期也出现了启蒙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有成为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宣言书”?

(4分)

6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世纪前后欧洲人向中国文明的学习,先从科学技术开始,这不仅包括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还包括陶瓷、冶金、纺织等技术,以及军事技术和兵法等。

之后又逐步深入到文化,即价值观、思想和道德。

“东学西渐”对于欧洲而言,并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的。

此时的欧洲,封建领主制的统治本身,已出现了矛盾,为了争霸,欧洲诸国就必须加强实力;另一方面,则是针对天主教罗马教廷的“宗教改革”,强调教徒的个性和自由,反对教廷及其分支机构的统治。

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的“东学西渐”,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即设法学习中国的先进文明,以增强国力,并突破天主教的专制。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欧洲人都愿意接受中国文明。

封建统治者(包括教会)对中国是采取排斤、抵制的态度;主张引进并改造、吸收中国文明的,主要是代表新兴资本势力的变革者。

——摘编自刘永拮《“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

材料二“东学西渐”的过程,是与欧洲的社会变革过程统一的。

实际上,17世纪和18世纪初,中国对欧洲的影响比欧洲对中国的影响大得多。

中国由于其孔子的伦理体系、为政府部门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对学问而不是对作战本领的尊重等,开始被推举为模范丈明。

也正是随着社会变革的进行,他们才逐步完成了对中国文明的引进和改造,这同时也就变革了欧洲本身,欧洲也由此而发达。

——摘编自张允渭《东学西传、西学东渐和中西触合》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6世纪前后至18世纪欧洲出现的“东学西渐”与近代前期中国出现的“西学东渐”现象的异同。

(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和18世纪初“东学西渐”对欧洲社会的重大影响。

(4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A

13、【答案】D

14、【答案】B

15、【答案】B

16、【答案】A

17、【答案】A

18、【答案】B

19、【答案】A

20、【答案】A

21、【答案】D

22、【答案】A

23、【答案】A

24、【答案】B

25、【答案】C

26、【答案】C

27、【答案】B

28、【答案】B

29、【答案】D

30、【答案】D

31、【答案】D

32、【答案】C

33、【答案】C

34、【答案】C

35、【答案】B

36、【答案】A

37、【答案】A

38、【答案】A

39、【答案】A

40、【答案】C

41、【答案】A

42、【答案】D

43、【答案】D

44、【答案】D

45、【答案】C

46、【答案】B

47、【答案】C

48、【答案】D

49、【答案】C

50、【答案】B

51、【答案】C

52、【答案】D

53、【答案】B

54、【答案】A

55、【答案】D

56、【答案】B

57、【答案】C

58、【答案】B

59、【答案】B

60、【答案】B

二、非选择题

61、【答案】

(1)思想主张:

“仁”,爱人是其核心思想;以德治民;克己复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